白卿言手指摩挲着座椅扶手,这火云军可是关将军给西凉训练的。
火云军……
“天凤国是西凉请来的救兵,没想到如今西凉却要联合大周,来对付天凤国,阿姐还是小心些,以免……被人背后捅了刀子。”
“算是互助。”李之节没有绕弯子,直接将自己的底牌亮给白卿言,“如今火云军已经救出了我们陛下,我们可以拖住李天馥手中的兵马,以保证……李天馥绝对腾不出手脚来相助天凤国!如此……大周便可以专心的对付天凤国!”
这嘶哑难听的嗓音响起,李之节猛然朝着白卿瑜看去,这声音……他是熟悉的,且非常熟悉!
“哦……原来炎王不是来求助的,而是来助大周的。”白卿言朝着白卿瑜看了一眼。
戎狄的鬼面王爷!
“西凉可以助大周一臂之力!”李之节忙道。
李之节看着那只戴了半幅面具的脸,视线聚集在那银色面具之上,那面具之后的眼睛让李之节见过!
“这么说,炎王是来劝说……我们大周和天凤国开战的?”白卿言抬眉。
他陡然想起大燕九王爷同他说,这戎狄鬼面王爷是白家人的事情……
白卿瑜抬眼看着表情郑重的李之节,李之节的说法倒是没有错,大象天生畏寒……若是无法避免必须一战,这个时候开战对大周来说的确是最好的时机。
他身形一僵,死死盯着白卿瑜,他刚才听到……这戴着半幅面具的英俊男子唤白卿言阿姐!
“天凤国的目的,以陛下的英明睿智想必已经清楚,天凤国土地日渐被沙子吞噬,天凤国现在急于寻找新的土地,天凤国国君是个极具野心之人,他想要的不是西凉这立锥之地,而是大周沃土。”李之节朝白卿言一拜行礼,“如今正逢冬季,也正是天凤国象军在战场上无法发挥大作用的时候,若是等到隆冬过去,夏季一到,天凤国的象军所向披靡,那个时候……在想要将天凤国赶出,可就难了!”
他猛地站起身来,睁大了眼:“你是……鬼面王爷?!”
“这算是西凉国政,我们大周又如何好插手?”白卿言点了点头,转而又笑着问,“再者助西凉女帝夺回帝位,于我大周来说,又有什么好处?”
单手手肘倚着座椅扶手的白卿瑜眸色波澜不惊,唇角浅浅勾起弧度,抖了抖直裰上并不存在的灰,双腿交叠翘起二郎腿:“炎王慎言,戎狄的鬼面王爷此次因为抵抗戎狄王归顺大周,已经战死,若我是鬼面王爷……又怎么会反对归顺大周?”
“今日四国会盟,想必陛下已经看到李天馥那个西凉叛徒了!”李之节提到李天馥本就透着风尘仆仆和疲惫的脸色越发难看,“李天馥是被天凤国扶持上位,是天凤国的傀儡,她为了替陆天卓复仇不惜葬送整个西凉,只为覆灭大周!天凤国和李天馥将我西凉女帝囚禁于行宫之中,我等拼死才将女帝救出,还请陛下出手,助我西凉夺回国土。”
李之节知道这话虽然没错,可那一瞬听到眼前这人的声音,看到眼前这人的那双眼睛的一瞬,李之节可以肯定,这位……便是曾经见过的鬼面王爷。
白卿言倚着座椅扶手,笑着道:“炎王这话我便听不懂了,西凉如今同天凤国定盟,又有天凤国象军相护,还需要大周出手相救?”
他喉头翻滚,问:“你是……”
“陛下,此次李之节前来,是来请求大周相助的。”李之节不敢耽搁直奔主题。
“这是我的胞弟,白家五子……白卿瑜。”白卿言简单介绍了白卿瑜之后,便站起身来,同李之节道,“今日四国会盟虽然不欢而散,但并非没有接着谈的余地,大周征伐多年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不说,我……亦是从没有忘记过,曾许诺白家军将士们三年之后带他们复仇。”
李之节明白,白卿言不让婢女上茶的意思……是不会留给他太多时间。
摇曳烛火勾勒着白卿言冷清的五官,她眼神淡漠又冷冽:“我曾放云破行离开,许他三年时间做准备,三年之后他若不敢来,我便率白家军叩关,不敢有违此誓!炎王要是没有别的事情,那便先请回吧!”
“炎王冒雪深夜来访,不知有何要事?”白卿言解开披风递给春枝,在主位落座,吩咐春枝先下去不必上茶,抬手示意李之节坐。
李之节瞳仁一颤,忙转过身来,朝白卿言一拜:“陛下!西凉火云军可以同大周里应外合,陛下若是错过这次机会,等到春夏一来,就再也没有机会同天凤国象军抗衡了!天凤国野心勃勃陛下玩不能上了天凤国的当!”
李之节没有多想,先行上前同白卿言行礼:“外臣见过陛下!”
生怕此次不能说服白卿言,他就在也没有机会见到白卿言,李之节破釜沉舟开口:“只要陛下愿意出手助我西凉,等赶走天凤国,我西凉愿意向大周称臣!”
不多时,他听到外面传来叠声称呼“陛下”的声音,步子站定,见棉毡帘子被挑开,身上披着加棉披风的白卿言从被一个婢女扶着进来,身后还跟着位脸上只戴着半张银色面具,身姿挺拔的男子。
说完,李之节撩开衣裳下摆,对着白卿言单膝跪了下来:“请陛下成全!”
李之节手边的茶已经换了两盏,青琐窗被风吹得发出轻微的磕碰响声,他沉不住气起身在炉火旁来回走动。
西凉称臣,免将士流血牺牲,百姓枉死,这自然是好,但前提是……西凉得坦诚。
正厅。
比如,埋在大周的那颗钉子……云岚!
李之节转头,吩咐随他一同而来的两个护卫在门外候着,撩起直裰下摆,跨进了平阳城太守府的大门。
白卿言望着单膝跪地的李之节,与白卿瑜对视一眼,垂眸瞧着面色难看……似乎一寸一寸被人折了脊梁的李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