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马无一匹,刀无一柄,去了作甚?’旁人嗤笑。
第四个热血沸腾,恨不能取而代之,怎奈一无所长,只大喊:‘等一等,等一等,如此盛事,怎能不留俺的名声?’
‘俺也有,俺也有!’
第三个冲上前去,木棒竹耙,打人骂狗。
他急的跳脚,忽地解下裤子,屙了一地,‘俺能恶心死他!’”
第二个冲上前去,菜刀铁斧,好勇斗狠。
砰!
第一个冲上前去,横戈跃马,八面威风。
“肆言詈辱,肆言詈辱,欺人太甚!”
人们迫不及待,奔走相告,喜不自胜,备好了武器兵马,皆想杀他个片甲不留。
年轻教授脸都白了,“我要回击,我要回击!”
“要打仗了。
……
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样子,面前放着一份报纸,上写:《没啥说的,就说配音太粗吧》。
屙,这个不太普及的字眼,一夜间红遍京城。
京城一所院校,办公室内,一个年轻教授气的手都在抖。
这篇小短文也成了爆款,因为忒粗俗了,直奔下三路。
……
到了初八,那位教授发表了一篇新文,怒斥其无操守,侮辱人格,缺少风度。而随之,这边也抛出来一篇早已准备好的,《论蹭热度》。
“您放心,小于联系的,绝对靠谱,何况她还有后手呢!”
“《现代汉语词典》说,蹭,指因擦过去而沾上。
“可这人是谁啊,有没有数?”
那何谓蹭热度?
“能有什么影响?旧时文人骂架比这个下作多了,就让他们骂,越骂越有人看。”
顾名思义,当一个人或事物,在一段时间内引起大规模讨论时,人们迅速向其靠拢,以获得关注。
总编找到了副总编,一脸担忧,“老李,这东西粗俗不堪,你怎么能通过么?这要造成什么不良影响,我们可担待不起。”
此为中性词,是褒是贬因人而异。
《京城青年报》,报社。
有的满腹经纶,真知灼见,值得思考。
……
有的满肚子腌臜,让他说,也只能恶心恶心别人……”
“哎,那份也拿来吧,我得做个剪报。”
好家伙!
年轻人抬起头,“昨天看这个就特娘的生气,那孙子懂什么啊就瞎逼逼,骂的好,骂的好!”
老百姓看的兴高采烈,媒体界表面非议,实则羡慕。学术界保持高冷,在他们眼里,这都是上不了台面的。
“骂的好!”
《京城青年报》的销量直接翻番,到了初九,那位还在坚持,而于佳佳啪的又甩出一篇对吕钟的专访。
“哈哈哈!”
吕钟是人艺演员,话剧为主,《便衣警察》是她首次接触影视剧,给贾母配过音,还配过《西游记》里的黑狐精。
一个年轻人买了报纸,随手翻阅,看着看着猛然大笑。
她丈夫叫吴桂苓,《西游记》里的镇元大仙。
“给我一份。”
吕钟这会才四十多岁,很愉快的接收了采访:
书报摊上,摊主递过去一张《京城青年报》,“今儿卖的特好,就剩两份了。”
“《红楼梦》的配音导演吴珊,找到我给贾母配音。我们研究了挺长时间,如何贴近人物特征。
“《红楼梦》啊……”
因为我的声音比较厚和沉,吴珊觉得很好,但需要再明亮一些。这个是我们演员的一种发声技巧,可以把声带往上提一提,就可以变得明亮。
“《红楼梦》的有么?”
但也不能太过明亮,厚和沉是基本的……”
“有啊,长城信用卡发行,反资产阶级自由化,XXX辞职了……您要哪方面的?”
“最近有人说您配的贾母声线太粗,像男的,您怎么看?”
“今儿有啥新闻没?”
“太粗?我觉得他可能对《红楼梦》不太了解。贾母不是一般的老太太,国公之妻,一品夫人,贾家最高的权力者。
……
这样的人,你要弄一个尖尖柔柔的嗓子,一下子威仪全无,不是开玩笑么?”
王扶霖想说贱,觉得不妥,“这么犀利的文笔?”
采访一出来,看热闹的其实已经倒向这一方了,本来嘛,无中生有的事情,群众眼睛雪亮。
“有可能,就不知道谁有这么,呃……”
不过那位教授充分展示了一位喷子的韧性,居然还在挣扎。
“会不会是我们的人?”阮若琳也奇怪。
于佳佳也没惯着,初十这天,直接扔出来一篇必杀:随机访问了一百名路人,就问对配音的看法,尤其是贾母。
一看署名,传说中的佚名。
“我觉得都挺好,黛玉娇娇弱弱,宝钗温吞柔和,贾母的也好,很有封建大家族领导的那种威严感。”
任大惠接过一瞧,反应更大,砰砰拍着桌子,乐道:“忒损了!这人谁啊?”
“贾母体格宽大,富态,弄一尖嗓子才不协调吧?”
王导捂着嘴,推过报纸,“帮我们说话的,绝了!”
“老太太说话就这样,我姥姥这样,我奶奶也这样,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看,看看这个……”
“没觉得像男的,说像男的可能没见过老太太吧?哦,可能都没见过女的吧?”
“干嘛呢你?”任大惠皱眉。
“哈哈哈!”
他心中诧异,再看具体内容,结果猛咳两声,粥差点喷出来。
许非拍桌子大笑,果不其然,嘴损莫过于正义路人!
这是反击文章?
……
王扶霖知道这个事情,《京城电视报》上有篇评论,说贾母配音太粗,像贾父云云……
由于跟预想中的不太一样,键盘侠多有操守,许老师并未将太多精力放在对骂上。
“……”
唯一一个跳脚的,还是战五渣,毫无成就感。
等翻到《京城青年报》时,他看到了一篇短文,题目很有意思:《没啥说的,就说配音太粗吧》。
其实他特烦这帮装文化逼的,懂就懂,不懂就不懂嘛,为啥要装呢?这年代还好,后世网上一抓一大把,甚至他都琢磨出规律了。
今儿初七,试播版的热度完全发酵,讨论的比昨天还多,但观点没啥出入,还是批评太虚幻境和人物深度不足等等。
基本就两点:
王扶霖一边吃,一边看报纸,搜寻《红楼梦》的消息。
一个是明明生在大陆,却偏偏用繁体字的。
阮若琳、任大惠和剪辑师几人勉强应声,个个疲惫不堪,默默喝粥,啃馒头。
一个动不动就拽几句古文,好像蛮有文化的样子,“吾爱伊利”巴拉巴拉。
“先歇会吧,吃饭吃饭。”
哦不,吾爱蒙牛,吾爱光明,吾爱辉山……
王扶霖在剪辑室熬了一夜,刚在椅子上眯了一会,起来去洗把脸,打了几人份早饭,顺便带回今天的报纸。
转眼一周过去。
次日,清晨。
节后第二周例会,这才是许非的首要任务——专门研究今年的重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