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452章 东归(九)

第452章 东归(九)

“大人,这却是有些难。”瑚毕图宽慰道:“江西、湖南乃顺逆国土,铁路通过去,他们如何自处?不担心广东新军乘着火车杀过去么?”

“一年怕是有几十万两银子的进项。”走到一处人烟相对稀少的地方,隆科多看着脚边的稻田,仰天长叹道:“这还是仅仅是开通了百里铁路,未来若是进一步延伸,将其通到江西或湖南去,怕不是还要更上一层楼。”

“哼。以老夫看,那李保仁不似人主,没什么本事,广东在他治下,富贵可以,强大却很难。广东新军那几万人,若长期屯于烟花之地,怕也会堕落不堪,无法上阵。顺逆的各路兵马,还是——能战的。”即便作为敌人,隆科多也不得不承认,顺国那五营“禁军”,确实堪称劲旅,尤以银枪效节军一部,特别能打,襄阳大营的诸位将帅们早就领教了。

不过二人逛了半天,对这里也不敢小视。建材、五金、茶叶、织物、瓷器、小商品等等,分区划好,往往一条街便是一类货物的聚集区,显然是请了高人规划。之所以显得凌乱,那完全是历史遗留原因,同时可能也存在管理方面的因素。但无论如何,这里流淌着财富是无可争议的事实,隆、瑚二人眼不瞎,完全可以看到这一点。

“算了,算了,也没什么好看的了,一肚子鸟气,走吧。”隆科多突然间有些意兴阑珊,挥挥手招呼了下瑚毕图,便朝码头走去。

二人随即便在码头上逛了起来。黄沙码头的兴起没太长时间,因此虽然货物进出量很大,但布局却稍显凌乱。很多仓库、房舍,明显就是新建的,也没个统一风格,与东国那边秩序井然的货场完全是两个概念。

下午四点,二人一前一后回到了“东方巨人”号上,再也没心情出去闲逛了。瑚毕图自去茅房蹲守,隆科多则回到了自己舱室,继续完善文章。至于船上其他几个侍卫,则百无聊赖地坐在甲板上,看着岸上的花花世界直流口水——就是让俺们上岸逛下窑子也成啊,又不花几个钱,老大人那几张钞票,用红帕层层包裹着,生怕丢了,忒也小气。

“是,大人所虑极是。”瑚毕图想了想,确实也是那么回事,便不再坚持。

1712年5月4日,马冲大使一行人从岸上返回,而“东方巨人”号也装了许多产自广州的生铁物料,正式准备拔锚起航。

“还是不要了。”隆科多下意识摸了摸头顶的帽子,小声道:“听说三水驻有新军,怕不是军事重地。你看着一列车的物资,都是大兴土木的东西,搞不好就是建军营和校场呢。但凡军镇,盘查总是严厉的,我等身负皇恩,重任在肩,可不能轻身犯险了。”

一千吨级的船,在黄沙码头这边还是很受人关注的。船只离开的时候,岸上不少人一边嗑瓜子一边看热闹。隆科多也走出了舱室,看着繁华的码头,看着岸上熙熙攘攘的人流,看着远处巍峨的广州城墙,只感觉时代似乎变了,古老的文化、传统遭到冲击,文明正在激烈的重组之中。

“大人,要不要买张车票,去三水看看?”瑚毕图突然问道。

“东方巨人”号离开珠江后,便调头向北,沿着海岸线一路航行。经过台湾海峡时,他们遇到了福建水师的一艘战舰。那是一艘吨位不大的三桅战船,隆科多仔细数了数,一侧就有十多门火炮,全船火炮加起来,应该有三十多,战斗力相当强了,可以说比大清水师的任何一艘主力舰都要强。但就是这么一艘强横的战争机器,在“东方巨人”号商船面前依然显得有些渺小,而且他们的态度也十分恭敬,远远地就打旗语,靠近后更是鸣炮致敬。

隆科多皱起了眉头,沉默不语。这个年代的人,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有很浓厚的重商主义思想,千方百计想把金银留在自己身边。像不列颠,白银出境还要政府批准,若不是英国紧缺的物资,贵金属还真不好轻易拿走呢。在东方,无论是清国还是顺国,都建立了一个专门的金库,存放了大量贵金属甚至是铜钱,这是为统一战争的预备的花销。他们目前还很难理解,贵金属,仅仅是一种货币罢了,货币本身的意义,是对财富的支配权。广东人用货币向外界采购商品,便是行使了货币的支配权,只要维持财政平衡,其实并不是坏事。

“这马屁拍得!也太不要脸了!”隆科多酸溜溜地说道。确实,一艘商船而已,值得你大拍马屁么?这舰长怕是东国人派来的吧,简直有辱国格。

“大人,广东有大量货物出口,金银多半是不缺的。”瑚毕图苦思冥想了一会,道:“但广东遭三李之乱,又被东朝掳走大量丁口,北境还面临着极大的军事压力,有可能无力做到面面俱到。伐木、开矿,可是很耗费民力的,如果能花钱买,并不亏。”

隆科多最近“博览群书”,他也知道郑家居然雄起了一把,在东岸人的支持下,出动大军赶走了盘踞台湾岛多年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势力,目前在岛上设了台南、台北二府,大力发展采矿业、森工业及热带经济作物产业。不过他们应该也没赚到多少钱,甚至可能是亏本的,欠了东朝一屁股债,每年光利息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应该很吃力的吧。

“那样不是金银外流了么?对市面有亏吧?”隆科多不解。

未来大清若是南下击破顺国,福建、台湾应该也要拿下。现在你们可劲儿忙吧,未来都是我大清的。唔,或许在击破顺国之前,这福建就已经被顺逆大军拿下了吧?听说赣州“贼将”党金堂桀骜不驯,屡次出兵抄掠福建各府,双方之间的大战一触即发。就郑氏那半吊子水平,怕是打不过伪顺“贼军”,到头来怕不是一场空哦!

“应是如此了。”瑚毕图也不是很确定:“不过看是在黄沙码头卸货,多半不会错了。广东想大兴土木,必然要采购物资,如果外洋货便宜,采买还是很有可能的。”

5月15日,在中途停靠了明国两个小港后,“站站停”终于抵达了一个大港,即宁绍的定海港,东朝远东五藩的第一大港,甚至也可能是中国第一大港。

“这沥青和木头,多来自海外吧?”隆科多问道。

定海港的条件比广州好太多,各种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港内桅杆林立,樯橹众多,一度让隆科多产生了身在东国本土大港的错觉。有意思的是,他在这里还看到了顺国的一艘船,一打听,乃是长江上著名航运字号“大发永”旗下的商船。吨位不大,但满载棉纱,据说是卖给定海纺织厂的。

毫无疑问,三水县正在快速转变成一个新兴城市。以往不名一文的农业县,在铁路的刺激上,眼看着经济就要焕发第二春了,这让隆科多、瑚毕图二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们在东国的时候,对铁路的作用就已经认识很深了,大宗物资运输,本身并不贵,如果全走公路运输的话,运费铁定远远超过货物价值本身。但有了铁路就不一样,运费可以大大降低,这运费一低,各行各业都有好处,经济受到的刺激可相当不小,根本不比那设立全国统一市场之类的政策逊色。

港口里停泊得最多的,应该还是来自台湾远洋公司的商船。这家隶属于台湾银行的大型企业拥有新旧船只四十余艘,总运输吨位超过1.8万吨,是远东洋面上第一等的海运力量。隆科多看得十分眼红,要是我大清拥有这么一支海上运输船队,那么便可以远航列国,互通有无,再也不用被那英吉利洋商以次充好,随意糊弄了。我大清,可也有许多茶叶、瓷器、锦缎、毛皮、药材可供出口呢,惜不能加入这个商贸圈子啊!

车厢里装的大部分都是比较笨重的物事,如木料、沥青、砂石等,此外还有少量工具、铁料,总之都是建设地方必需的物资。听火车站那边的人说,是运往三水“起屋”的,那边最近正在大兴土木,对此类物资的需求量很大。

15日夜,排队排了大半天的“东方巨人”号终于停靠在了三号栈桥的某处泊位内。定海港务局的官员上船检查核对完毕后,便给他们开了证明。马冲大使派人知会了一声,船只要在这里停靠五天,隆科多等人可“自由行动”。

饶是去之前想了很多黄沙火车站盛景的模样,不过在抵达这里后,隆科多、瑚毕图二人依旧被震了一下。彼时一列火车正在出站,已经服役多年的二手机车看起来有些老迈腐朽,但在吞吐一阵烟雾后,依然稳稳当当地将整整八节车皮拉起,向西缓缓提速。

“自由行动”的意思,隆某人懂,那就是可以不用遮遮掩掩了,清国人在这里,并没有安全方面的风险。隆科多想了想,决定让所有人一起上岸,先吃顿好的。不出意外,这引起了侍卫们的集体欢呼,船上的伙食实在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