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175章 前夜

第175章 前夜

另外,殖民地政府及金融企业也将提高解送中央的利润、税款比例。比如,台湾银行就被要求1705年上缴利润二百万圆,并为1704年补交利润七十万圆。宁绍、登莱、黑水、第乌、新华夏等财政上有盈余的殖民政府被要求提高解送税款比例,幅度从20%—40%不等,甚至登莱、宁绍还被点名要求为本土提供人力支援。

战时经济管理委员会成立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本土及海外殖民地各企业的生产进行指导。比如,新华夏岛将大幅度提高剑麻、棉花等热带商品的产量(以前为了市场价格曾严控产量),澳洲、拉包尔加大金矿的开采力度,马来亚管委会将逐年提高粗铜产量并输送回本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本土的企业也全速开动起来。军工系统的企业将不再接民品订单,已经签订合同的将转给私营企业,涉及军民两用的,将优先保障军用。

10月1日,大会继续召开,议员们授权执委会具体负责战争期间的一切政府行为,并同意成立战时经济管理委员会,以统筹调度全国资源投入战争。

矿山、林场、农场、建筑企业开始全社会招募工人,甚至移民部都暂缓了输送印第安人、梅斯蒂索人到南非的行动,将他们中的大部分都赶了过去。比如偏僻寒冷的黑金岛煤矿,采煤工人从600余人一下子暴增到3000人,且整个冬天都不会停工,以全力生产海军所需要的优质燃煤。

此外,新闻官还宣布将增发战争公债五千万圆,欢迎各国商民踊跃购买。该债券为二十年长期债券,年利率5%,以青岛港务局的收入作为担保。利率不高,偿还期长,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依然会掀起一场爆买行动。毕竟在这个地球上,你不会再找到比这更安全的债券了,而且其担保物也足够优质,对深受欧陆战争之苦的外国商人而言,还是很具有吸引力的——债券是以东岸黄金兑换券计价的,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么?

其他各类企业也各有任务,比如北方化工厂就暂停了纯碱的出口,转而改造生产线,以生产各类急需的军用化学中间品;黑山工业公司则冻结了来自荷兰和英格兰的液压机订单,确保国内军工企业的需求;甚至就连生产罐头、香烟、酒的企业都制定了相应的计划,整日计算多少产能分配给军方,多少产能保障民间需求。

傍晚六点,全体会议正式结束。新闻官在会客厅内正式宣布:经过议员投票表决,因为西班牙王国“不冷静的战争行为”,华夏东岸共和国正式宣布两国已处于战争状态。东岸境内的西班牙侨民将有72小时用来离境,9月30日前(含)签订的商品采购合同,已经装船的可以正常离境,未装船的货物将接受检查,如是民生物资可以离境,军事物资一概予以扣留,并由商业清算银行统一办理退款手续。9月30日以后两国断绝贸易及人员往来(外交使节除外),直至重新恢复和平。

总之,全社会都动员了起来。企业开足马力,各类社会团体加大宣传,学生们上街募捐,如果资金不够的话,还可能会要求所有政府文职人员及国营企业雇员领“国难饷”,暂定为原收入的95%,视情况可以进一步调整,但最低不会低于80%。

因为是闭门式会议,外界不得而知,大量记者及外国使节在大厦底层的茶馆内等待消息。他们互相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很多人面露焦急之色,当然也有人脸带轻松,尤其是荷兰大使。

这样的动员体系,这样的生产潜力,是旧大陆国家闻所未闻,也是从来不敢想象的。路易十四能动员全法国的力量参与战争吗?不能。他们对国力的利用度,甚至远低于一海之隔的英格兰,更别提商人国家联合省了。有国力用不出来,无法有效组织,这就是你社会体制存在问题了,你没有一个现代政府,那就别怪打不过别人。

9月30日,建国者议会召开全体会议。经核查,到会议员人数为499人,已经超过三分之二,可以进行大多数决议。当日的会议,先讨论了一些有关国家建设的议题,中午吃过午饭后,则主要进行了有关战争的议题。

以上是社会和企业层面的动员,而在最为核心关键的军事层面,东岸人早就做好了准备。10月3日上午,来自滨湖、遂兴两县的保安团士兵们快速行动起来,进抵距离洛桑赫莱斯城只有数公里的地方构筑临时出发阵地,等待下一步命令。

与此同时,西班牙王国驻东岸大使开始活动了起来。他带着一众随员们四处拜访关系不错的政府官员和议会议员,同时还对一些社会上影响力较大的商人、学者或退休官员进行了拜访,央求他们施展影响力,阻止议会进行投票表决。

洛桑赫莱斯城,历史上1739年才建立。不过为了防范东岸人得寸进尺般的越境垦殖,西班牙人不得不在此建设了一座要塞,并屯驻了两千余名士兵,作为拱卫北方的防线。而在要塞周边,还活动着大约数百名梅斯蒂索人骑兵,这些人与要塞步兵里外呼应,阻挡着东岸人的一切敌对行动。

执委会在9月10日召开了会议,讨论没有结果,唯一的结果就是,9月底召集所有建国者议会议员,对是否与西班牙王国开战进行讨论。如果讨论再没有结果,那么直接进行投票表决。

前抵此处的东岸士兵尚不足两千人,且都是保安团民兵。但他们依旧勇敢无畏,当着西班牙人的面构筑出发阵地,一点也不避讳。有几次西班牙骑兵靠近侦察,还被他们开枪驱逐,嚣张之程度可见一斑——废话,都正式宣战了,开枪能咋地?

9月初,东岸陆军在西班牙南部作战的消息传回洛阳府,缓战派的主要官员们暴跳如雷,一天之内不知道砸坏了多少杯子。而急战派的人则弹冠相庆,认为事情发展至此,再也没有转圜妥协的余地,是时候下场参战了——至少,可以先对西班牙王国宣战!

而在巴拉圭一带,东岸陆军甚至要更迅速一些。他们在10月2日就抵达巴拉圭河西岸,建立了一个临时营地。因为没有进一步的命令,他们只能在此等待,一边警惕地观察着河对岸西班牙军队的部署,一边仔细推演渡河作战计划,确保万无一失。

应该说,双方的说法都有道理,也各有一群支持者,因此最终谁也不能说服谁,国家继续保持着原先的状态。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其实是缓战派赢了。但那只是在局势没有出现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而现在,变量出现了!

这部分人,同样是民兵,来自河西地区行署辖下的各县,大概有两个保安团两千名士兵的样子,目前补给充足,士气高昂,随时可以渡河一战。而在他们身后,还有两个县保安团正兼程赶来,预计10月4日可增援到位。

缓战派则认为现在还不是介入战争的最佳时机。欧陆各主要国家的血还没流干净,物资还没彻底消耗完毕,这个时候入场,人家还有余力,还可以调整部署,东岸共和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尤其是宝贵的军人生命。他们建议,继续镇之以静,只要敌人不主动挑衅,可以继续出售非管制的物资,包括粮食、武器、布匹、金属制品、日用品等商品,为下一阶段的战争积累资金。

在西北方向的银台、延福等镇,一支人数超过六千的主力野战部队也已经到位。这支部队被称为“查尔卡斯支队”,以陆军第七混成团为主队,临时加强了一个骑兵营、一个炮兵营及辎重、工兵部队。支队司令是第七团团长杨洋中校,骑兵出身,作战勇猛、凶悍,该部将独立负责这一方向的作战,目标是快速突入查尔卡斯,控制当地的各种矿山。

毋庸置疑,如今的东岸政府内部没有主和派,只有主战派。但主战派也分急战派和缓战派,急战派主张尽快投入战争,早一日获得胜利,便早一日获得敌人的土地和资源,然后早一日将其转化为财富。他们认为,现在全社会很多部门都已转入半战时生产体制,民兵早在两年前就加强了各项训练,如果不尽快发动战争,那么维持成本实在过大,白白消耗资源。

该部在10月2日中午誓师出发,朝查尔卡斯前进。未来的话,后方也会组织相当数量的保安团来维持后勤线,这个方向上的东岸官兵数量保守不会低于一万五千人,以求全功。

在东岸陆军和西班牙人交战的消息传回本土后,洛阳府各部门一时间陷入了诡异的平静之中。下场与西班牙人开战,这是早就确定的事情,但何时开战却一直争论不休,未有定论。

战争,已经一触即发。

事实上登莱开拓队还真不是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