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536章 无可挽回

第536章 无可挽回

延森回来后就直叹气。英、荷、俄三国之间就这么多内部分歧,还妄想组建联盟共同对抗东岸,这现实么?未来如果法兰西、奥地利、普鲁士、丹麦什么的再加入,人多口杂,那真的什么事也办不了了。

他礼貌地回绝了科斯杰科大使的请求,推说这事必须三级议会、荷兰省、阿姆斯特丹市三方批准才行,他一个驻外大使无权置喙。科斯杰科大使表示理解,不过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很显然一起向东岸政府施压的事情他们不会参与了。

第二日,延森看了看日程,貌似今天也没什么事情要做,于是便乘了马车,打算去神都区新开的一座球场打马球。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老熟人,南铁银行董事、宝马公司总裁强小满的小儿子强军。

今天他去俄罗斯大使馆找科斯杰科大使坐了一会。这当然不是为了叙旧,而是为了商谈如何联起手来,给东岸政府施压,让他们降低部分旧大陆商品的进口关税。只不过科斯杰科大使对此不太感兴趣,可能因为俄罗斯本身也没什么商品出口到东岸吧,利益牵扯甚小,因此根本不愿意出头。而且,这位大使还提了个条件,那就是让联合省政府帮忙运作,说服海牙方面同意在阿姆斯特丹发行一笔五百万卢布的帝国公债。延森当时就有些生气,不过出于修养他没有当场拒绝,三级议会目前在着意拉拢俄罗斯,没必要搞坏关系,天知道这位科斯杰科大使背后会牵扯到莫斯科的哪位大人物呢。

强军也是马球场上的常客了,大家彼此间的关系都还不错。换完衣服牵马时,强军貌似不经意间问了一件事,即最近荷属圭亚那殖民地的交易进展如何了?美洲军人善后福利公司的购地款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南铁银行的贷款,强军本人也在银行任职,“恰好”负责这笔贷款用途的监督,因此“随意”问了问。

没办法,这就是利益之争。东岸人常说屁股决定脑袋,这话不假,家族生意大受影响,能不恨么?自己对东岸人没那么大的恶感,难道不是因为自己娶了个东岸老婆,同时也买了不少宝马公司和光明灯具厂的股票么?说到底,自己也没资格指责任何人啊……

延森可不敢真的认为对方是随口问的,他在皱眉思索了一阵后,才勉强回道:“以西印度公司的财务状况,这笔交易应该会获得通过。但现在英国人介入了,他们也想得到这块极具价值的热带殖民地,因此情况比较复杂。”

另外,波兰、瑞典的巨变也让不少人损失颇大,他们心里有怨恨也很正常。唉,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一下自己出身的德海尔家族了,他们在瑞典的矿业市场上被东岸人挤兑得很厉害,冶金工坊也被打压得产品卖不出去,以至于被收购了不少。

“怎么?贵国政府难道还打算让西印度公司举办一场竞拍会议,价高者得?”强军笑了笑,言语间有些揶揄。

延森想来想去,大概觉得还是有些大佬对东岸人的印象太差了,或者自己的利益被他们直接抢走了,心理咽不下这口气,因此影响了政府决策。他的大局观还是不错的,很快便想到了影响力巨大的东印度公司,他们在福尔摩沙、印度和锡兰吃了不少亏,再远点的还有帝汶岛、波斯,东岸人一点不讲情面,出手稳准狠,估计惹恼了不少人。

“据我所知,并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英国人的出价目前还在评估之中,最后三级议会应该会投票表决,究竟将这块殖民地出售给哪家,又或者根本不出售。”延森答道。

其实延森对三级议会大佬们的想法有点不解。联合省的利益确实在于商业,在于金融,如今东岸人在波罗的海和地中海大肆侵吞属于他们的利益,有所反应是自然的,可以理解。但问题在于,英国人就不会这么干了么?他们一样在抢夺荷兰商人的贸易份额啊!伦敦的伦巴第街日渐兴盛,那资本都是从哪来的?联合省啊!北海上多如牛毛的英国捕鱼船、捕鲸船也视而不见吗?明明两者都在侵吞联合省的利益,结果却防贼一样防着东岸人,对英国百般忍让,这到底是为什么?

延森当然知道自己这话有多离谱。事实上英国人确实想买,不过出价只有东岸人的一半。就这一半,他们还打算分期付款,即只支付头款五万镑,至于后面的尾款给不给,什么时候给,则完全是个未知数。

不过英国的价值比法国更大。他们的工业实力真的非常强劲,技术实力应该是欧洲第一等的,能够稳定生产大量现代武器、蒸汽机械、交通工具和生活用品,按理来说应该是荷兰商人的绝配。但他们太有野心了,多年来一直在挖墙角,似乎不满足于充当荷兰商人的制造商,一直想把大部分利润攥到自己手里。为此,战争期间偷偷摸摸搞出了很多事情,荷兰政府为了大局都忍了。现在的话,看样子大势已成,不可能再被压制了,今后注定要小心翼翼地与这个国家合作,以免一不留神被对方生吞活剥了。

这事目前是西印度公司总部所在地泽兰省政府在操办,但最终决定权还是在三级议会手里。西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当然希望将圭亚那出售给报价更高的美洲军人福利公司,但这事掺入了政治,很显然已经脱离了他们的掌控。根据延森得到的消息,三级议会将在下个月举办一场辩论会,辩论结束后就将进行两轮表决,第一轮决定是否出售,通过后再举行第二轮表决,即到底出售给谁。

英国人对此有不同意见,不过被荷兰政府劝住了。事实上他们也不是很理解为何英国人对法国有如此大的成见,都这种时候了,还在挖空心思削弱这个国家的实力。明明我们七省联盟离得更近好不好,我们都不慌你慌什么?真的是历史上打久了,生出阴影来了么?

通过第一轮表决应该没有问题,因为西印度公司的股东和债主们都等着出售殖民地,获得回款呢。这家公司亏损严重,负债累累,拿到钱后该还债的还债,还完债剩下的则直接清盘分给众投资者。他们已经承认失败,不想再经营殖民公司了,之前非洲的几个据点要么卖给了东印度公司,要么卖给了英国人,多巴哥岛据说也在找买家,人心散了,就等着分家当散伙呢。

法兰西的力量,荷兰政府还是非常看重的。原本有2300多万人口,被路易十四作了这么多年,人口早就跌破了两千万,但这仍然是一个大国,土地辽阔(相对的)、人口众多,也有不错的工业能力,确实值得拉拢。

“美洲军人福利公司的报价非常有诚意,英国人则纯粹是来捣乱的。卖给他们,你们能不能拿到钱还两说呢。”强军摇了摇头,说道:“英国人究竟能给你们什么?跟他们搅和在一起没好处的。我们国家有句古话叫‘远交近攻’,我国根本在美洲大陆,与你们相隔甚远,而英国则是你们最直接的竞争对手,我们真的希望贵国政府再好好考虑一下。”

信东岸道教,娶东岸妻子,当驻东岸大使,这是东荷两国蜜月期定下来的事情。如今很多年过去了,世事无常,谁能想到曾经关系密切无比的东荷两国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呢?三级议会已经决定,与英国人、荷兰人、奥地利人合作,“勇敢地维护自己的利益”。甚至就连曾经打生打死的法兰西也不是不可以和解,因为如今路易十四应当已经认识到了光凭法兰西的实力,根本无法吞并低地,那么两国间也就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了。

强军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东岸政府至今仍然愿意给联合省机会,试图挽回这个在欧洲有成熟营销渠道和金融网络的国家。执委会委员们都是成熟的政治家,知道每个国家的内部都是非常复杂的,派系之争、利益之争等等。把荷兰彻底推入英国人的怀抱有一毛钱的好处吗?该争取还是得争取,这不是没有机会的。是,确实,东岸政府在波罗的海和地中海的进取战略确实会极大影响荷兰商人的利益,但英国人就不会了么?

表面上他确实是一个虔诚的东岸道教信徒,多年来已经累计给洛阳府各观捐赠了千余圆现金,道观的道士们对他和颜悦色,经常招呼他喝茶。不过他真的不信道教,他觉得自己的灵魂只属于主,这在出生受洗时就决定了。这个秘密他自己知道,荷兰政府知道,东岸情报部门也知道,道教协会假装不知道。

荷兰人早就应该痛苦地认识到,以他们的实力及如今的世界局势,他们不应该也不可能继续霸占过多的利益,遭受损失是必然的。东岸人对他们动手,他们就惊声尖叫,仿佛你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一样,但这些事情英国人一样没少做,只不过更隐蔽些罢了。难道就因为人种、文化、宗教相近,就可以原谅英国人,而无法原谅东岸么?

1714年1月18日,延森·德海尔刚刚结束与俄国大使科斯杰科的会面。心情郁闷的他没有回到使馆街5号,而是乘坐一辆装了外交牌照的马车到了南城区,在一家名为白云观的道观内盘桓良久。心情平复之后,他给道观捐了二十圆法币,然后才回到了使馆街。

强军无法理解他们的想法,反正他话也带到了,荷兰人听不听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东岸政府不会给他们留太多的时间,因为就在本月底,一支规模不小的船队就将离开上海港,启程前往锡兰岛。对高地僧加罗人王国的征服行动,已经是箭在弦上,届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应该又会跳脚了吧,不过管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