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继续向纵深射击,务必尽最大努力杀伤敌人。”来到前线视察战况的杨洋少校说道。
很显然,这场攻防战,对双方而言是双输。好吧,可能龟岛支队达成了部分目标,至少他们吸引了九千余西班牙步骑兵在此,减少了利马的敌军预备队数量,减轻了查尔卡斯战场的作战难度。至于西班牙人,真的亏出血,即便现在他们大发神威,把龟岛支队尚存的两千多人一股脑儿赶下海,也已经晚了。瓜亚基尔的战斗已经打响,查尔卡斯的高原也丢掉了大片土地,已经糟糕得不能再糟糕了。
西班牙人的第八次攻势已经被挫败,他们的士兵如潮水般退了下去。这本是追击的好时候,无奈敌军的骑兵大队仍在附近游弋,若是把第一大队尚存的八百多人放出去的话,就有可能被敌军骑兵给缠住,产生一定的伤亡。如今每一名士兵都很宝贵,尤其是机动能力极强的骑兵,以后有大用,可不能白白浪费在与敌军骑兵的缠斗上,那不值得。另外,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第一大队起码一半以上是骑马步兵,马上作战未见得就比西班牙人专业,更何况敌人数量还是你的三倍,傻子才冲出去和他们硬拼呢。
但这会他们显然失算了,第四支队的军官基本都是皮斯科人,他们跟了东岸人,自然不愿意老家被西班牙军队重新占领,那样对他们而言是灾难,绝对不能接受。另外,西班牙人的步骑兵也不是吃素的,龟岛支队是临时拼凑的,战斗力有限,野战起来没有把握取胜,最后也只能被敌人压到海边一隅,龟缩抵抗,没能完成全部战略目标。
“老子就在这里苟,看你们怎么办!”放下了胸前的望远镜后,杨洋少校点了根烟,慢悠悠地想道。
当然龟岛支队被他们围攻得也很烦。他们原本的计划,是在秘鲁南部大范围流动作战,尽可能将西班牙人的腹地搅得天翻地覆,一方面吸引敌军大队人马过来,一方面隔断南北交通,方便瓜亚基尔和查尔卡斯两个方向的主力部队作战。
西班牙人屡攻不克,已经失了战意,如果后方的噩耗再传来,那么就必然要退兵了。只是,你来得那么容易,走可就没那么简单了。老子的第一大队也不是吃素的,只要你敢全军撤退,我就敢主动出击,死死黏住你,咬住你,迟滞你,不让你舒舒服服退兵,给其他两个战场争取时间。
杨洋少校曾经仔细分析过西班牙军队指挥官的心态,觉得他应该是焦急、无奈、恼怒等多种情绪混合吧。赶不走死死钉在皮斯科的龟岛支队是为焦急,屡攻不克是为无奈,伤亡不轻是为恼怒,而且他们拖的时间越长,形势就对他们越不利。要知道,南边的第七混成团可还在查尔卡斯的崇山峻岭间进军呢,他们难道不急着去支援吗?另外,等到北边瓜亚基尔惨遭围攻的消息传来,他们可能就会更坐立不安了,总之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唯一可虑的,就是敌人的骑兵还有两千多,这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保不齐敌人就会耍点小阴谋,假装撤退,吸引你出城追击,然后骑兵埋伏在其他地方,在关键时刻一举杀出,吃掉你的第一大队。没了第一大队八百多骑兵,皮斯科城的防御就要难上数倍,西班牙人未必就没有攻克的机会。
今天的这次进攻,是西班牙人搞的第八次进攻了。看他们有气无力的样子,龟岛支队的前线指挥官一致认为,这或许是敌人的最后一次进攻了。事实证明,在设防坚固的工事面前,在火力强大的东岸军队面前,西班牙军队的人数优势被大大削弱,他们根本没有吃下龟岛支队的实力。正面强攻,夜间偷袭,鼓动叛乱,什么招数没用过?无奈都被东岸军队给挡回去了。最成功的一次,也仅仅是突入了城中一点,但很快就被东岸人的预备队给剿灭干净,一点机会都没有。
总之,这是考验双方指挥官判断力和决断力的时候。谁都不能出错,一错,全盘皆输,战局糜烂。杨洋少校抽完了两根烟,还没有想好具体怎么办。这事啊,还是得走一步看一步,急不来!
这些减员的官兵中,大概只有四分之一最终能够重返战场,说起来也是不小的损失了。但阴暗点说,龟岛支队这三千人,就算全死了,上级就真的在乎吗?他们是什么部队构成?预备役、民兵、非国民劳务工、流放犯人、伪军、黑皮警察(陆军对警察可不怎么感冒哦……),就算全死光了,陆军部的官僚们也只会假惺惺地掉几滴眼泪,五分钟后就会忘了。这些人,对他们而言只是工具罢了,仅此而已。
1705年1月1日,西班牙军队只是用大炮朝皮斯科进行轰击。他们的炮兵实力还不错,看得出来索萨总督是把压箱底的东西都拿出来了,都是进口的长射程东制火炮,能够轻松打到城市。只可惜没有特种弹,空心铁弹威力也就那样,砸坏了建筑,一晚上就能修好,杀伤了人员,这个有点麻烦,但你就那几门炮,整天打又能杀伤几个人?双方还是继续僵持,没得办法。
当然东岸人的伤亡也不小。打了三天仗,人员疲惫不堪,弹药消耗甚剧,第一大队减员10%,第二大队减员20%,第三大队减员20%,第四大队——好吧,已经在城里强制征兵了,这个大队实在是水,连西班牙人都远远不如,东岸人压根没打算统计他们的伤亡。
当天晚上,第一大队骑兵突然出击,袭击了西班牙人的营地。还行,造成了一定的混乱,杀伤了百余名敌军。只不过这些日子西班牙人被几次夜袭劫营,也有了防备,伤亡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也反杀了二三十名东岸骑兵,并不算太亏。
皮斯科攻防战已经进行了整整三天了。从12月29日到31日,西班牙人一共进行了整整七次进攻,全部被打退,战场上光东岸人收敛的尸体就不下五百具,更别提还有大量被敌人抢回去的尸体及伤兵了。西班牙人这一波攻势,确实亏了血本。
1月2日,双方继续打炮。西班牙军一部绕道河北,然后再渡河突袭,被打退。撤退过程中,东岸骑兵突然出击,杀伤敌军两三百人后,胜利而归。
大炮洗地,步枪齐射,炸弹猛炸,这是东岸陆军的三板斧。西班牙人交手多了,对这个套路自然十分之熟悉,但问题在于就是顶不住啊!任何一支纪律严明的部队,在经历了铺天盖地的炮火洗礼,然后又被步枪精准点名,好不容易脱离苦海了,再惨遭炸弹糊脸,这真的太难了,何况围攻皮斯科城的西班牙人也真算不得多精锐。
这算是西班牙军队的第九次攻击了。这次失败后,他们也无计可施了。当天夜里,其主力部队拔营而去,唯留着骑兵还散在附近游弋,虎视眈眈。东岸人第二天早上发现后,想追击,又有些犹豫,万一敌人使诈呢?
当然,任何一种武器的研发都需要时间。在军工部门拿出可靠的成品之前,前线部队依然只能使用老式的手掷炸弹。好在掷弹兵们足够英勇,技术也足够过硬,因此密集投掷出去的炸弹依然给敌人造成了极大的杀伤——当场被炸死倒好了,关键是这玩意威力一般,大部分人属于被炸伤那一类,要躺在地上哀嚎很久才死去,极为影响士气。
杨洋少校在指挥部里转来转去,几乎把参谋们都转晕了,这才放弃了立刻追击的打算。不过待到晚上,他还是打算派出部分人马,借着夜色掩护出城查探,看看能不能找到敌军步兵的方位。
手掷炸弹这种东西,东岸陆军已经在争论是否该淘汰了,因其威力太小,哑火率高,而重量又着实不低,实在有些鸡肋。不过陆军部暂时还不想放弃这种重要的近距离支援武器,他们责成军工部门尽快研制出一种重要更轻、威力更大、更可靠的手掷炸弹,理由是战士们需要这个,这比很多近距离直射的大炮更管用。
这些阿雷基帕骑兵实在太可恶了,坏了老子多少大事!
“掷弹兵,投弹!”随着中队长的一声令下,早就严阵以待的数十名掷弹兵纷纷从战壕中一跃而起,将点燃了引信的炸弹远远扔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