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474章 命运(四)

第474章 命运(四)

“未来的事可谁也说不准,张先生这是调笑于我么?”袁宝第仍然面色不豫,咬牙切齿地问道:“之前你们卖到这边来的皮货,多半也是那个什么‘东边蒙古’的吧?”

“哈哈,袁老板心小了,很难相信是纵横秦、陇二省多年的豪商啊。”张先生哈哈大笑了起来,看袁宝第面色不是很好后,才道:“好了,我也没开玩笑,只是预先给袁老板打个招呼罢了。如今蒙古草原上混沌的局势,必然是不能长久的。未来一旦局势有变,有东边的蒙古大军打过来,袁老板就明白了。”

“咦?袁老板难道没见过吗?那些皮货,可不是一般的皮呀。银鼠皮、狐狸皮、貂皮、鹿皮什么的,这大清国如今的产量应该是很少了吧?除了奉天一府的猎人们能时不时收获一些,其他的产地都丢得差不多了呢。如今俄国人皮子的产量,怕是都比大清国多吧?”张先生不以为然道:“高级毛皮,谁人不爱?财帛动人心哪!蒙古人,本来就是亲戚,互相打来打去是有的,但暗通款曲也是有的。蒙古大汗,何等尊贵,凭什么让清国皇帝当着呢?袁老板,草原上的情形很复杂,远不是你想象中的模样。如果我所知没错,漠南蒙古诸部,多年来一直在向内地贩卖满洲皮货,直隶、山西、陕甘商人都买过,这些皮子哪来的,根本瞒不过有心人。毕竟,漠南蒙古又没林子,即便有,产量也很低。朝廷也不是傻子,岂能不知其中的道道?只不过皇商有利可图,京师大员们又离不开这些物事,一直装聋作哑罢了。”

“蒙古牛羊生意,其利当然不小,然而有皇商负责,袁某纵有心,拿不到货又有何用?”袁宝第摇了摇头道。

“骚鞑子,果然一丘之貉。”袁宝第忿忿道。

“怎么没生意做呢?正有一桩大生意,送给袁老板。”张先生笑着说道:“贩卖各色蒙古皮子到内地,量大从优,稳定供货。凭此,袁老板的事业当可更上一层楼。”

“哈哈,袁老板这可是连满蒙八旗一起骂进去了,慎言哪。”张先生乐了,道。

“张先生,如今西北局势紧张,这个时候前来,有什么生意好做?还请快快离去吧。”袁宝第说道:“若再拖延,十四皇子过来后,地方上换一茬人,再想走就没那么方便了。”

“哼!张先生也不用说风凉话,袁某自问在陕甘二省还有几分薄面。这些生意自然听说过,有些喜欢刀头舔血的上不得台面的商人在做,这事确实是有的,朝廷也确实没怎么查禁。”袁宝第说道:“但老话怎么讲的呢,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此时朝廷不动你,不代表未来也不会动你。国朝70年,起起落落的商人太多了。现在贪那边皮子生意,焉知未来不会被当猪宰?张先生,你就直说吧,此番前来拜访,当不是为了和我扯闲篇吧?”

袁宝第这人还是贪心的,胆子也很大,更有一种豁得出去的气质。去年见面后,并未明确说不能再联系,而且对张先生背后的力量非常向往。说难听点,这不是玩火是什么?但人家就是想继续玩,只不过面上还扭扭捏捏、装模作样罢了。

“好,袁老板是爽快人,那我也不扭扭捏捏了。直说吧,我想见赵胜或吴锟,袁老板若能牵线搭桥,定有好处。”张先生正色道:“对了,袁老板也不用急着拒人于千里之外,先听我把话说完。”

不过张先生看起来脸皮甚厚,也很能把握人心。这是他年轻时纵意花丛时学得的本事,很多女子总是和他说“再也不要见面了”、“不要再联系了”,结果你一约,人家还出来,这就很明了了,欲拒还迎嘛。

“西北局势,关键点在准噶尔汗国。”张先生继续说道:“袁老板不妨先帮我带句话,和硕特蒙古不堪一击,用旧军攻之,可能还要费一番手脚。若以新军第五镇为主力,结果也看到了,其覆亡在旦夕之间。因此,要想保住富贵,还得在实力更强大的策妄阿拉布坦身上做文章。唐时安禄山怎么做的,不妨好好思量。”

当然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啊!你是什么人,真当老子不知道?来一回也就罢了,居然三番五次过来,陷我全家于危险之中,简直岂有此理!

擅启边衅,养寇自重!袁宝第脑海中第一时间闪起这个念头。这让他脸色有些苍白,神色间也变得更加狰狞:“张先生管得未免也太宽了点。这种事情,若是真的做了,那把朝廷放在哪里?把皇上置于何处?不用多说了,贵国至今尚未击破喀尔喀蒙古诸部,不嫌自己的手管得太宽了吗?”

袁宝第:“……”

“呵呵,袁老板何必动怒呢?买卖不成仁义在,大伙还是朋友嘛。”张先生观察了一会袁宝第的表情,随后才漫不经心地说道:“好教袁老板知晓。上个月我军才刚刚在漠北取得一场大捷,喀尔喀蒙古溃败,满蒙八旗临战脱逃,山西绿营马队几被全歼。草原是最讲究实力的,墙头草多得是,满清朝廷已经露了败象,后面想要聚拢人心,无疑就更难了。啊,对了,满蒙开拓队的魏长官在去年曾经向本土申请,修建一条通往乌尔格城的铁路,作为我们经营漠北草原的根基。袁老板可能不太清楚乌尔格在草原上的重要性,没关系,可以慢慢了解嘛。这条路一旦通了,漠北草原大事定矣!”

“袁老板,我来兰州卖点皮货,刚交割完毕。左右闲着无事,便上门来看看,没给你造成什么不便吧?”张先生看起来十分镇定,笑嘻嘻地说道。

“张先生何必欺我?漠北草原地广人稀,要修铁路,岂是那么简单的事?”袁宝第的脸色终于恢复了些红润,只听他说道:“此事不要再议了。张先生,听我一句劝,赶紧走吧。兰州城人多眼杂,赵总统不会见你的,走吧,走吧,赶紧回宁夏,然后遁入草原,再也不要过来。”

当然了,袁宝第知道,其实自己也没资格指责那些商人。毕竟,他已经不是第一次与这个张先生见面了,心中对其身份早就有了怀疑,而对方在看穿袁宝第患得患失的内心后,也没怎么遮掩,双方就处于这样一种看破不说破的奇怪状态。

“袁老板?外头兵荒马乱的,就不怕我被人捉了去?实话告诉你吧,我这人可受不得严刑拷打,若是被抓了,指不定要供出谁啊。”张先生一边没良心地笑着,一边道。

比如,烟草和蔗糖这些玩意,我大清进口数量有限,一般人拿到的货也非常少,更别说在西北地区了。袁宝第甚至怀疑,兰州和宁夏的那两家店铺也有问题,搞不好就是个细作窝子。东国人实在太会渗透了,而那些协助他们的无良商人更是可恶,为了点金钱和货物,连大义都不要了。

“你!”袁宝第刚刚恢复的脸色又一次变得煞白。他现在真的有些后悔了,当初第一次见面时,就不该鬼迷心窍把人请进家中,搞得现在黄泥巴掉进了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这个“张先生”的来历比较奇特,说是行走大漠的商人,卖一些烟酒糖茶到草原上,然后收购牛羊毛皮。但袁宝第压根就不信,虽然这位张先生在兰州、宁夏都有常年合作的商铺,也确实经手过很多买卖,但袁宝第自己经商经验丰富,总觉得这里面有很多问题。

“哈哈,看你这样子!”张先生站起身,摇了摇头,道:“算了,不逗你了。袁老板,说真的,帮我安排一下,我想去准噶尔汗国。你不用做别的,通过你的商队,把我和两个随从送到伊州,然后我们自己想办法,如何?不怕你笑话,漠北草原那边查得紧,我们失败两次了,损失了不少人手,现在打算换换手气,走南边。放心,袁老板,会有你的好处的。城东吉泰源皮货行,你直接过去提货好了,数量很多,都是精品,包你大赚一笔。嗯,若是嫌扎眼,可以私下里慢慢往外放货,这些套路袁老板当比我懂。”

“张先生,你怎么还敢来啊?”老宅后院密室内,袁宝第一脸无奈地问道。

“当然了,这些都是小意思啦。”张先生又笑眯眯地说道:“真正的好处,等我军彻底击垮喀尔喀蒙古,兵临漠南草原时,就有机会兑现了,相信你们会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