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197章 皮斯科

第197章 皮斯科

古人喜欢趁夜劫营,看来不是没有理由的,这招确实好使啊!

东岸骑兵纵马驱驰在城中各处,遇到大队敌人就闪开,遇到小股敌人就冲锋。到处都是他们制造的火灾、枪声和爆炸声,有些本来队列还算严整的西班牙军人在听到这些爆炸声后,都受到了动摇,更别说数量众多的普通平民了。

半夜三点钟,随着大队东岸步兵冲进来,西班牙人最后的抵抗也崩溃了。他们直接逃出城,向着东面的山区撤退,期望在那里获得支援和补给——这是必须的,因为逃窜时很多人扔掉了武器——然后重整旗鼓,再度杀回皮斯科。

皮斯科并没有城墙,是一座典型的开放式殖民城镇。东岸骑兵冲过了一道拦截线后,只经过程度轻微的战斗,就杀入了城中心。他们不追求控制什么地方,也不追求杀伤敌人,唯一的目的就是制造混乱,尽可能多的混乱。黑灯瞎火的情况下,谁也不知道来袭的敌人是多少,每个人都是混乱的、慌张的、不理智的,而且这种情绪会传染,最终瓦解所有人的战斗意志。

东岸人在象征性地追击了一会后,心满意足地收兵回营。他们清点了一下昨夜的战斗情况,结果发现了一个啼笑皆非的事实:城内外总共只找到了七十多具西班牙军人的尸体!也就是说,大部分西班牙军人都逃走了,或者藏匿在居民家中,昨晚他们根本就没进行什么像样的抵抗,整一个无头苍蝇。

应该说,西班牙人还是做了一些准备的。在沿河一带设置了大量观察哨,明的、暗的都有,还有十余名骑兵随时准备传递信息。但他们做得还不够好,当数百名东岸人从东面偷袭而至,百余名骑兵挥舞着军刀杀过来时,他们完全不知所措,被一冲击垮。

这个事实让龟岛支队的官兵们确信,皮斯科乃至附近区域的西班牙殖民军团士兵,要么士气低落,要么训练不足。而从昨天的交锋情况来看,训练水平还可以,没那么差,那么就说明他们士气极为低落了,这似乎是个好消息。

于是,在当天夜里,东岸人就出动了八百人上下,全副武装,在皮斯科城上游十余公里的地方渡河,然后迂回包抄,突袭这座城市。

11月11日,东岸人在皮斯科城内进行了大搜查,找出了五六十名藏匿在居民家中的西班牙士兵。他们把这些人连带窝藏他们的平民全部收拢起来,编入苦力营,主要工作就是操作那几艘海军放下来的小艇,以及东岸人在皮斯科港搜索到的小船(本地港口条件不好,似乎也只有小船),来回在军舰和城内转运物资。

但他们的这种迷之自信现在受到了惩罚。当天晚上,东岸人就打算趁着夜色,悄悄渡河,突袭皮斯科城。这条河并不难以渡过,因为水发源于东部的高山地区,流量也就那样,而且季节性非常明显,这会已经过了丰水期。再加上沿岸农业开发活动的加剧,河水被大量截留引入水库和灌溉水渠,导致河床萎缩得厉害,虽然尚未出现断流的情况,但找处水浅的地方涉水而过,当真一点都不难。

说白了,这些人就是西班牙随处可见的奴隶桨手。他们在近海大量使用了这种船只,底舱的奴隶桨手多是有罪的犯人。东岸人的交通运输小艇这么做,西班牙人多半也能理解,一定能的——不能理解的话,嗯,刺刀可以帮助他们回忆。

皮斯科城原本有五百多名西班牙军人。当初东岸人在河北岸登陆,击溃了当地一百多名西班牙军人时,南岸的人并未救援,但他们也觉得凭借着城池,应该可以稳住皮斯科城,不给东岸人扩大战果的机会。

除此之外,龟岛支队的官兵们也在城内大肆搜罗可用的物资,其中最多的大概就是那堆积如山的小麦了。秘鲁沿海平原旱作农业规模较大,小麦这种粮食的产量多年不减,即便最近几十年来受到东岸进口粮食的冲击,其播种面积也未见缩小,是利马等沿海大城市和内陆高原区的重要粮食来源。因此,龟岛支队选择在皮斯科登陆并不是什么拍脑袋决策,而缴获了大量粮食也证明了先期决策的准确性。

有人要问了,什么叫准备工作?别问,问就是——好吧,所谓的准备工作,就是针对西班牙人可能出现的大军围困而展开的一系列部署啦。再说直白点,就是想办法在西班牙大军的重重围困中活下命来,这不能不先做准备。

11月16日,第一批五百人的援军提前抵达皮斯科。这支部队的核心是一百名内务部警察,都是从全国八千多名武装警察中精挑细选的,或者胆气过人,或者枪法出色,或者体力好,或者会西班牙语,或者培训过火炮的操作与修理,总之都有一技之长,并不是泛泛之辈。

但即便经过大量开发,沿海地区因为先天条件有限,发展程度也就那样。真遇到危急时刻,你看这些逃跑的鳖孙还是沿着河谷朝内陆山区逃窜。东岸人没打算对他们穷追猛打,在派出少数人马象征性地进行了一番追击后,他们便鸣金收兵,撤回到了新占的皮斯科城,做起了准备工作。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四百名非国民劳务工,主要来自东欧地区,以波兰人、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立窝尼亚人为主。他们多多少少都有点战斗经验,汉语水平也还勉强,那么就足够了,战斗力的下限有了保障。

西班牙人征服秘鲁后,给他们带来了相对先进的农业技术,并征发人力修建了一些农田水利设施,把沿海平原给利用了起来,成为了秘鲁的重要产粮区,人口也日渐增多——说实话,对西班牙人而言,内陆山区动辄三四千米的海拔有些难以适应,还是平原住着舒服。

这五百人抵达后,龟岛支队的指挥官杨洋少校决定,将全军约一千五百人进行改编。除保留纯由五百名守备团士兵组成的第一大队外,剩下的三百内务部警察、三百流放犯人及四百非国民劳务工,统一打散混编,组成第二、第三两个大队,内务部警察分别担任各级军官和士官,以更好地掌控这支部队。

沿海的沙漠地区,除了部分依托河流发展起来的绿洲农业外,基本啥也没有。秘鲁寒流就是这么厉害,就是如此牛逼,带给你丰富渔业资源的同时,也让你沿海地带降雨稀少,是不是很蛋疼?要知道,秘鲁那少得可怜的平原几乎都位于沿海,没有水,这些平原就没法利用,就是沙漠。所以,从古代的印加帝国起,秘鲁的大部分人口就居住在内陆的高原地带。这里气候凉爽些,水也相对多一些,比沿海沙漠的条件要好多了。

说实话,他对手底下那些歪瓜裂枣并不是特别信任。出身正规野战部队的他——之前曾担任第六骑兵营营长——也看不起这些习气深重、技能生疏的三流士兵,更担心这些人不听指挥,影响作战,因此决定把他们彻底打散,重新混编,哪怕暂时牺牲一点战斗力也在所不惜。在战斗中洗牌,在战斗中融合,如此才能彻底为他掌控,为东岸的战略目标服务。

是的,他们就是败军之将,刚刚被东岸人击败的溃军。他们放弃了自己守护的皮斯科城,如丧家之犬般朝内陆山区逃窜。在那里,他们还有机会重整旗鼓,靠着库斯科将军的支援,再度杀回来。至于说为什么不往南逃,其实也很简单,全是沙漠,人烟也稀少,跑过去也没地补给。毕竟在这个年代,秘鲁的大部分人口,还是居住在山区高原上,这既是历史遗留因素,也和经济发展的现实有关。

杨洋还在皮斯科城内招募人手。尤其是那些土生白人,合作真的很困难吗?查尔卡斯、智利一带无数的事实证明,土生白人与半岛白人之间并不是一条心,与印第安人之间更是仇深似海。在秘鲁这个地方,原住民数量还是很多的,有原住民血统的梅斯蒂索人更是大把,他们才是与东岸合作基础最弱的人,不值得花费大心思。只有真正等到东岸陆军控制了秘鲁的大片土地,印第安人、梅斯蒂索人看到大势已去时,其态度才有可能从对抗转向顺从,印第安“伪军”才有可能大批量组建起来。就目前而言,土生白人家族是最靠谱的拉拢对象。

而在骑兵身后,还跟着一群盔斜帽歪的步兵。他们神色惊慌,队形散乱,很多人手里失了武器,一看就是群败军之将。

龟岛支队最终只在皮斯科城内招募到了寥寥数十人,基本都是土生白人家庭子弟。杨明阳大方地给他们留了一个第四大队的编制,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填充人手。东岸人招兵招不到,不代表本地人招兵也招不到,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一队骑兵疾驰而过,在干燥的路面上制造了大片的烟尘。

而整顿完这一切之后,时间已经到了1704年11月19日了,利马的西班牙人居然还没动静!杨洋少校忍不住了,打算全军出动,去找点事情做做,刺激下利马的索萨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