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在巴塞罗那登陆,西班牙人无力抵抗,这势必会引起一连串的变数。”情报官员接道:“这种局面,盛特使应该很希望看到吧?靖海县的安全保障,似乎又要加深一层了呢。菲利普五世,除非昏了头,才会在这个时候调集大军向我们宣战。只是,敌人不宣战,我们该怎么办呢?是坐观西班牙人、英格兰人、法兰西人在伊比利亚殊死搏杀,还是主动挑起冲突,浑水摸鱼呢?好像怎么选择都有道理啊。”
西班牙王国,必救!这不仅事关他太阳王的尊严和荣耀,也事关法国自身的安全。法兰西不能接受被包围的地缘战略劣势,路易十四要尽一切努力挫败敌人的这种企图。
“这就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了。”海军军官说道:“丘吉尔不是易于之辈,况且英国人在获得稳固的立足点后,还可能二次、三次增援。伊比利亚半岛这个新战场,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的,即便现在不立刻下场,我们也有的是机会。再说了,这种事是大人物们操心的,与我们何干?还是想想接下来的报告怎么写吧。”
应该说,他们的计划还是比较成功的。法国的盟友巴伐利亚已经被废,科隆选帝侯被宿敌明斯特大主教拖住,萨伏伊这个墙头草又有出工不出力的嫌疑,唯一靠谱点的就只有西班牙王国了。如今英国军队在巴塞罗那悍然登陆,路易十四于情于理,都应该从其他战场抽调兵力,增援马德里。否则的话,西班牙一旦陷落,法国的局面可就非常危险了——当年西班牙强盛时,法国最重要的国策就是打破哈布斯堡家族对法兰西形成的半包围格局,如今好不容易使得西班牙变色,弗朗什孔泰、阿尔萨斯、洛林等地相继收入囊中,路易十四又怎么可能坐视一朝回到解放前呢?
143铁憨憨
而为了扭转这种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挽救岌岌可危的荷兰战场,英格兰人最终出手了。他们派出了马尔巴勒公爵丘吉尔领衔的两万陆军,在英、荷两国海军的帮助下,进攻西班牙,开辟第二战场。
“没有人可以在羞辱伟大的西班牙之后全身而退,没有,永远没有!”1704年3月25日,在拖拖拉拉了一个星期后,由国王菲利普五世亲自主持召开的国务会议终于结束了。
以上这都是发生在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的惨烈战事。法兰西、巴伐利亚、科隆、明斯特、联合省、英格兰、奥地利、普鲁士数十万军队舍生忘死,惨烈拼杀,最终也没能打出什么决定性的战果,反倒消耗了无数的物资和十万以上的军人性命。
在这会议上,争吵不休的贵族们总算勉强达成了一致,即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总动员——神奇吧,参与战争好久了,居然还没动员——各大区总计筹集军费一千万比索、征兵十五万,对侵入巴塞罗那的英国人进行反击。而在这些新征后备军能派上用场之前,西班牙政府将调派驻守在马德里周边的五万陆军东行,驰援加泰罗尼亚地区仍然忠于国王的军队。
好在法国军队的残暴激起了荷兰人的爱国热情。民兵们知道到了关键时刻,拼死反抗,尽一切能力迟滞、杀伤法军。海牙三级议会也紧急增发公债,从丹麦、德意志等地募集了大量雇佣兵,同时后方的民兵也在大批整训,不断开赴战场,最终用人数优势勉强抵挡住了法军,使得他们灭亡联合省的计划落空。
但在会议最后一天,菲利普五世强烈要求摧毁东岸人在直布罗陀的据点。他拿出了最新得到的情报,指出东岸人正在将那里军事化,即修建一个完备的永固要塞,并训练大量军队。这样的话,以后西班牙王国收复直布罗陀的难度将直线上升,甚至永远不可能收复。
荷兰人对欧根亲王恨之入骨。因为这个人为了救驾勤王,牺牲了尼德兰战线,让荷兰人独自面对残暴的法兰西军队,结果一路败退,让旺多姆这个家伙占领了林堡—布拉班特、乌德勒支两省的多个城镇,损失巨大。
贵族们听到“军事化”这个词时都暗自腹诽,那里不早就军事化了么?东岸人修建了军港,派驻了军队,架起了大炮,城镇里几乎没几个平民,有也是为军队服务的。人家明明已经军事化一年了好不?甚至连一条隔绝大陆的运河都修了大半了,现在再谈这个又有什么用呢?
而在荷兰方向,因为欧根亲王带走了好几万人马,法军元帅旺多姆公爵趁势发起反击,并取得了相当战果。他们不但尽数收复了南尼德兰的失地,还反攻进了联合省境内,与荷兰军队展开激战。
不过他们也意识到,东岸人在直布罗陀修永备工事确实不像话,这简直就是长期赖着不走的意思。大家都不是傻瓜,东岸人将占领区改名为靖海县的事情在座各位基本都有所耳闻,这是要归还直布罗陀的意思吗?更别提那条运河了,简直就是从心理上割裂直布罗陀与伊比利亚半岛的联系,未来除了一座画在施工板上的桥之外——听听,这桥的名字都叫“战备桥”——就再无其他通道了,东岸人长期盘踞的野心可谓昭然若揭。
战役的最终结果是法军败退,奥地利转危为安,但损失惨重的欧根亲王也无力追击,双方最终在巴伐利亚公国境内对峙,陷入了无聊的拉锯战之中。
说实话,贵族们虽然争权夺利,荒淫无耻,但也是有爱国心的。对于东岸异教徒占着直布罗陀不走,他们打心底里也觉得不爽。但慑于东岸人强大的实力,他们也一直不敢真正发难,生怕自己在南美洲的殖民地毁于一旦。但今天国王看来是真的生气了,东岸人先是公然支持北意大利联邦吞并他的领地,然后悍然出兵占领直布罗陀,最近又策动了佛罗里达的独立并在加勒比海偷袭新西班牙总督派出的平叛船队,行事如此肆无忌惮,已经触及了菲利普五世的底线。
这次战役,双方都打得十分惨烈,高级将领纷纷陨落,士兵的死伤数字加起来超过了六万。要知道,这可都是敢打敢拼的勇武之士、精锐之师,结果都在惨烈的厮杀中长眠在了阴冷潮湿的山地之中。
人家可是路易十四的孙子,是西班牙的国王,你这么不给面子,可别怪我要发飙了!我—我要用小拳拳砸你了!
而与此同时,欧根亲王也率领数万军队离开荷兰,轻装疾进,一路飞奔。最终在巴伐利亚与奥地利交界处汇合了勃兰登堡—普鲁士派来的一万援军,与法国人展开了一场大战。
国王既然都如此说了,贵族们也不好直接反驳。虽然一些人提出了异议,但大多数人都在沉默中同意了国王的意见。西班牙的体制,虽然谈不上绝对君主制,但国王的权威依然是很重的。之前大家不过是欺负菲利普五世是一个外来户,且上位全靠大家捧场,这才敢对着他提出各种意见。不过在法国大使也明确表示支持菲利普五世的意见,并且保证会有一支法国军队进入西班牙之后,大家最终无话可说,让国王“独裁”了一把。
话说之前发过军队拣选精锐,强渡莱茵河之后击破当面联军主力,然后一路狂飙突进,朝维也纳进军。德意志皇帝、奥地利大公利奥波德惊慌失措,放弃了他的首都,出奔逃亡。好在他的大臣和将领们还有廉耻,还充满着勇气,拼死赶在法军主力到来之前,抢先击溃了轻敌冒进的巴伐利亚军队,获得了一丝喘息之机。
就这样,3月28日,菲利普五世正式下旨,宣布组建格拉纳达军团,名义上是为了拱卫南部海疆安全,实际上其主要目标是夺回本东岸人占领的直布罗陀——东岸人在加勒比海不宣而战,卑鄙偷袭,导致数千王国忠勇之士葬身鱼腹,此仇焉能不报?
“确实没啥看头了。”海军军官收起了望远镜,叹了口气,说道:“法国人眼看要端掉奥地利人的老巢了,结果被拼死赶回的联军拦截。现在英格兰人又在西班牙开辟了第二战场,打击他们最为重要的盟友,路易十四这会一定很头疼吧。”
3月31日,法国人卡罗尔出任格拉纳达军团总司令。此人平民出身,经验丰富,历次战争中均立下过一定的功劳,只是囿于出身低微,一直没法爬到高级将领的位置上。这次战争,他在莱茵河流域率部击溃了普法尔茨选帝侯的德意志军队,俘虏了数千人,功劳甚大。因此被路易十四派到了西班牙,然后由国王菲利普五世任命为格拉纳达军团总司令。
英国人的运气和谋划,确实不错!
对于让一个外国人来担任本国高级军官职务,西班牙人还是有点不服气的。无奈他们在战争中表现太糟糕了,无论是在米兰公国被人全歼,还是在直布罗陀碰了个头破血流,无一不显示着他们的无能。因此,当卡罗尔带着四千名法国骑兵抵达西班牙,并就任格拉纳达军团总司令后,西班牙人最终还是默认了——国王都是法国人,现在又被东岸人、意大利人、英格兰人连续羞辱,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但现在看来,巴塞罗那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这里的人民非常反对马德里中央政府,多年来一直有独立倾向。另外,当地的西班牙驻军被抽调北上,然后在北意大利联邦境内一战覆灭,使得整个加泰罗尼亚的防守都十分空虚,极大方便了未来的攻城略地。
4月10日,卡罗尔率领万余人马抵达安达卢西亚。在这里,他汇合了一支规模相当的部队,并将其纳入自己指挥之下。至此,他的军队数量已经超过了两万,规模相当不小了。不过卡罗尔对此却不甚满意,因为这支军队的素质在他看来太差了。
这个时候他们也想起,根据传出来的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英格兰人最初似乎打算在直布罗陀登陆的,因为敌人在那里的防御比较弱,可以让他们安然渡过危险的登陆初期。只不过后来东岸人横插一杠子,竟然率军占领了这个优良的港湾,并吸引了相当数量的西班牙军队来此布防,最终使得这个计划胎死腹中。
习惯了指挥精锐部队的将领就是这样挑剔。看起来有两万大军,但他真正信任的只有从莱茵河战场带过来的四千法军骑兵,其他的一万多西班牙人,说实话只有一支约五千人的军队还看得过去,但也和法军的精气神相差巨大。他们唯一可以和法军媲美的,大概就是武器装备还算不错了,一水的东制步枪和火炮,看起来成色还蛮新——什么?新的?你们平时就不练吗?不使用吗?装备了那么久,就算烧火棍也用旧了!
丘吉尔,可真是挑了个绝妙的登陆据点呢!
从安达卢西亚征集来的一万人说实话老兵数量不到两成,其余全是新兵,战斗力实在堪忧。因此,路上行军的时候,卡罗尔特意放慢了速度,以便可以对他们进行一番整训,以免太过不像样。同时,也顺便等一些补给品,西班牙人的效率,也就那样了。这若是在法国军队那边,军需官怕是早被吊死了!
是啊,远处繁华的城市中心已经升起了冲天的烟柱,预示着一场暴乱正在进行中。腹背受敌的西班牙军队,基本上只有崩溃战败一途了。而他们在巴塞罗那失败后,加泰罗尼亚的其他地方就更站不住脚了,无数仇恨马德里的贵族、市民、商人们会群起而攻,将当地忠于菲利普五世的官员和军人杀死,迎接英格兰人进城。
4月20日,在花了十天时间后,这支军队终于进入了南部的格拉纳达,历史上卡斯蒂利亚人对摩尔人发动最后一战的荣耀之地。在这里,他又汇合了约两万军队,使得总兵力迅速膨胀到了四万余人。
“不,此战的结局是早就注定的。”情报官员说道:“丘吉尔已经在南尼德兰证明了自己的勇武和指挥能力,西班牙没有一位将领可与他媲美。而且,英格兰陆军也不是无能之辈,相反颇具战斗力,西班牙陆军根本不是对手,即便他们有着防守的地利之势。更何况,如今巴塞罗那的贵族们反水,这场战斗,没啥看头了,英格兰人必胜。”
虽然指挥的士兵人数创了卡罗尔军事生涯的记录,但他的脸色却愈发阴沉。原因无他,从格拉纳达过来的军队几乎全是新兵!而且之前菲利普五世承诺补充的一百门火炮也不见踪影。在多番交涉后,西班牙人勉强给他补充了五十门,却尽是些生锈的老掉牙的火炮,传说中的东岸进口大炮一门也没见着!
“岸上突袭的也是西班牙人吧?”另外一位身穿海军制服的军官说道:“根据情报,加泰罗尼亚人最近很不安分,应该是有人与他们联络了。以西班牙那四处漏风的状态,英国人并不难做到这一点。这么看来,至少巴塞罗那的贵族们确定叛乱无疑了。如今唯一的悬念,大概就是到底有多少人参与进来了,这直接决定了此战的结局。”
于是卡罗尔愤怒了,同时也很是不解:就这样的武器装备,这样的兵员素质,也想和素有凶名的东岸人打仗?谁给你的自信?谁给你的胆量?西班牙君臣怕不都是铁憨憨,这不是去战斗,是去送死啊!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沉寂许久的联合舰队动了!大量小艇被从运输船上放了下来,全副武装的英格兰陆军士兵们顺着网绳爬下来,跳到小艇上。小艇每装满20人左右,就开始划船,奋力冲向岸边。部分海军舰炮此时也开始了炮击,掩护这些小艇的冲锋,登陆作战终于正式展开了!
这个时候,卡罗尔也分外看不起那些草包般的西班牙贵族们了。他是平民出身,多年来一直晋升困难,哪怕立下了再大的功劳,也没那些贵族们爬得快。但法国贵族好歹有两把刷子,关键时刻也豁的出去和人厮杀,军事功底也还算扎实,但西班牙贵族是什么鬼?补给筹办不力,军事素养一塌糊涂,争权夺利倒是一把好手,这样的贵族组成的军官团,卡罗尔觉得完全就是一出闹剧。
而就在东岸观察员疑惑的时候,码头附近的一处陆防要塞内,一支刚刚抵达的军队正与守军杀做一团。这些人没有穿任何军装,都是平民服饰,但手里却清一色的燧发步枪,火力极为凶猛。猝不及防之下,炮台的守军吃了大亏,被他们直接冲了进来,展开了肉搏战。
说实话,他现在已经有些后悔出任格拉纳达军团总司令的职务了。虽然这是老长官旺多姆公爵对他的栽培,但这真的是个火坑啊!早知西班牙军队如此军心涣散,他根本不会答应过来,还不如留在莱茵河去踢德意志人的屁股呢。
联合舰队抵达后,曾经组织数十艘战舰排成一字长蛇阵,用侧舷火炮对预定登陆场附近的炮台进行过轰击,很顺利地就消灭了抵抗。但奇怪的是,他们并没有进行下一步动作,似乎在等待什么。
但事已至此,他已经没有后悔的余地。这四万大军,他是带也得带,不带也得带,总之去直布罗陀打一仗也好。胜利是不敢奢望了,能把这其中大部分人带回来就是胜利。至于说攻占直布罗陀,收复失地,你心有多大才敢这么想啊?
从这以后,英格兰人便无视了这个顽固地跟在他们后面的牛皮癣,一心一意地航行。而东岸人也乐得自在,在抵达目的地后,两位国家情报总局的官员,勇敢地登上了顶桅瞭望舱,举起望远镜观察起了战况,并仔细地做着记录。
4月30日,在龟速运动到直布罗陀附近后,卡罗尔总司令终于长出了一口气,部队没半途走散,甚好!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接到了北边战场传来的消息,从马德里出发的西班牙军队在进入加泰罗尼亚后,连吃两次败仗,损兵折将万余,并丢失了超过八十门火炮和大量辎重,目前已经败退到后方休整。
这个回答让英国人有些皱眉。舰队总司令、马尔巴勒公爵丘吉尔一度要求东岸船只即刻离开,但“小黄鹂”号不为所动,始终跟随着,并威胁如果他们敢动用武力驱赶,就会“承担后果”。暴怒的马尔巴勒公爵直接摔坏了好几个杯子,最后只能无奈放弃原先的想法。惹不起,告辞,爱咋咋地吧——战地观察员,可不是谁都可以当的,东岸人拿捏着英格兰人的软肋,自然丝毫不惧。
对于这个消息,说实话卡罗尔的内心已经波澜不惊了。西班牙军队战败不是新闻,他们若是一鼓作气击败丘吉尔率领的两万英格兰陆军及大量加泰罗尼亚义勇军才是新闻。更何况,他听说最近英格兰人似乎得到了大量重武器增援,战斗力肯定比以前更强,战败是大概率的事情。如今唯一的悬念,就是他们能够挡住丘吉尔进军马德里的野心,若是不能,那可就万事皆休了。
“小黄鹂”号跟踪英荷联合舰队有些日子了。最开始的时候,英国人还过来询问一下,但东岸人表示他们是战地观察员,并没有任何恶意,只是想观摩一下即将到来的大战罢了。
唉,三面开战(南尼德兰、加泰罗尼亚、直布罗陀),西班牙哪来的自信呢?国力支撑得住吗?卡罗尔仰天长叹,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他现在觉得,似乎和东岸人不痛不痒地打一仗,然后北上进入加泰罗尼亚抄丘吉尔的后路,似乎才是对西班牙最好的选择,且胜算也更高一些。
“这些家伙在干什么?为什么还不进攻?”巴塞罗那外海,“小黄鹂”号快速联络船前甲板上,一位身穿黑色制服的年轻人问道:“这么拖拖拉拉,是给西班牙人的炮台机会么?”
但无论如何,都得打完这一仗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