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359章 末班车(一)

第359章 末班车(一)

安提瓜危地马拉应该是整个西属美洲最后一座尚未投降的大城市了吧?你们这些人可真是混蛋啊,为了不知所谓的对国王的忠诚,拖着数以千计的普通士兵一起陪葬,这真的不可饶恕,必须打死!

瓜达拉哈拉倒是坚持了三个月,但检审法院的诸位法官们都被吊死在高高的旗杆上,最后投降的两千多名士兵被押运到了南方的波哥大,日复一日地开矿修路,如今还剩下几个?加利福尼亚的骑兵也没有投降,但在五个月后,最终在科罗拉多河畔被东岸人逮住,小两千人全军覆没,一个俘虏都没有,全数被杀,多么惨烈?

军官们做着最后的“仇恨宣传”,让士兵们鼓起余勇朝敌人发起攻击。为了确保攻击效果,这些下级军官也不敢躲在后面,毕竟现在部队里有着大量收编的降兵、强拉的壮丁,一个不好就可能溃散,那样自己可就惨了。东岸上国的老爷们什么都好,饷、械供应比起西班牙时代真的强了太多,但唯有一点,那就是打仗不许滑头,必须真打,这可真要了这些老兵油子的命了,不少人在带队冲锋时挂掉了。

这不,今天与西班牙人战斗,就又轮到这两支炮灰部队登场了。莱昂预备役上校苦着脸,带上执法队,挥舞着手枪,将一个个浑身泥泞、满脸麻木的士兵驱赶向前,朝西班牙人据守的哨所摸去。一线带队的连、排长们心里直骂娘,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抵抗,是脑子不好使吗?索萨、伊格莱西亚斯两位总督都先后投降了,如今还在坚持战斗的,你数数还有几个人?坚持不投降的人,又都是什么下场?

当然他们也不敢不从。第十三混成团的战斗力,一起出动这么久的他们是再清楚不过了。这些东岸兵的手特别黑,是真敢处理不服从命令的仆从军官兵的。你看,后面大炮都架好了,目前在朝西班牙军队的阵地试射,但你信不信如果你趴在地上不往前冲,贪生怕死的话,炮弹就有可能落在你头上?真这样可就死得太冤了,没一分钱的抚恤金可拿,所以他们其实别无选择,只有进攻一条路。

其实第十三混成团还算好的,他们毕竟是自己人,充当炮灰的秘鲁军团新编第一团、新编第一补充团的日子就难过多了。他们经常被分派一些危险的活计,中招的风险要远高于第十三团。他们还缺医少药,东岸的军医们只给他们连长以上的军官瞧病,用药更是严格控制,这就注定了大部分仆从军士兵只能自生自灭。非常残酷,但这就是现实!

“轰!轰!”科班出身的专业炮兵就是比原龟岛支队的那些野路子们强,一发发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散布在西班牙阵地上,炸得那边人仰马翻,硝烟弥漫。新一团、补充团三千多名官兵见了便宜,立刻抓住机会,以密集队形往前冲。这都是一路上练过无数次的战术了,他们早就熟稔于胸,因此时机抓得比较准,效果也非常不错。

以上这些危险还是可以让你见到的,存在于环境中千百年的病菌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无时无刻不在侵袭着你的身体。一场暴雨后,往往会倒下不少人,在蚊虫的骚扰下一觉醒来后,往往有很多人打起了摆子,此外还有很多军医查不出原因的疾病,都撂倒了不少人,以至于官兵们的士气一降再降,行动也变得迟缓了不少。

哨所里的西班牙士兵将藏起来的小口径轻炮架好,反复装填,反复射击。步枪手们也在军官的带领下,利用掩体进行射击。从望远镜里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人表情狰狞,面目扭曲,不知道经受了什么洗脑,坚持到现在不投降,且还有这么旺盛的战斗意志,其军官统驭部下的水平,令一众东岸军官都挺佩服。联想到之前收集的情报,安提瓜危地马拉城内有贵族串联起来,想要向东岸投降,结果惨遭半岛来的士兵镇压,合谋者全部处死,女眷被锁在家里,每天都有官兵出入,显是下场极惨。而当地的主教居然也默许了这种行为,可见他们早就沆瀣一气,有了死的觉悟。

当然这五千人并不全是战斗伤亡。事实上对杨洋中校的部队来说,环境远比敌人的刀枪更可怕。丛林里的危险多得不计其数,蚊子、蚂蟥、毒蛇、鳄鱼、森蚺、蜘蛛、豹子等等,一不留神就能给你来一下子。曾经就有位伤兵坐在树根旁一个下午,结果就被不知道哪来的蚂蚁给啃噬得面目全非,非常伤士气。

对付这种宗教疯子,最特么的麻烦了,一个个以为自己在为上帝战斗,死后可以入天堂,杨洋中校估摸着要填不少人才能拿下。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些人被消灭后,安提瓜危地马拉城应该就没什么抵抗力量了,可以轻松攻取。

这并不是该部最早出发时的兵力数据,事实上那会有近万人。在扫荡了巴拿马检审法院区西部后,他们昂首北上,进入了危地马拉检审法院区。因为缺乏海军船只帮助,再加上军团部否决了他们提出的“蛙跳作战”设想,因此只能沿着中美洲的雨林、山脉及少量沿海平地,且战且进,打得非常艰苦。据不完全统计,从离开巴拿马开始算起,他们已经作战一年时间(包含雨季停战的数月时光),前后死伤超过五千人,其中超过四分之一的伤亡来自第十三混成团,损失可以说非常惨重。

所以,毕其功于一役吧!攻下这里,正面战场基本上就算完事了。不知道马德里的那位青年国王还顶不顶得住压力,多半是不行了吧。从今往后,想要再找这么好的立功机会,怕也是很难了。这就像街车公司的通勤末班车,错过了这班,你哪凉快哪歇着去吧。今后就只能靠熬资历,熬得头发胡子都白了,才能腾出那么一个萝卜坑给你。想当上校,甚至是少将?除了战时,没可能的!

杨洋中校带着大队人马已经在中美洲丛林里奋战年余了,辖下有第十三混成团(最近补了一些新兵过来,总兵力达到了4100人)、秘鲁军团新编第一团(2600人)、秘鲁军团新编第一补充团(1300人),再加上数百名工程维修、医疗救护、警卫杂役等辅助人员,总兵力接近八千。

正面战场的战斗愈发激烈了。三千多名士兵时而猫腰快速前进,时而聚在一起,排枪齐射。遇到敌人火力密集的地点,甚至只能趴在泥坑之中,一点一点往前挪动。杨洋中校手里的望远镜始终没有放下,他看着那些身穿土黄色军服的仆从军官兵们,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些不好的比喻:尼玛,看起来就像在粪坑里蠕动的蛆虫。呸呸呸,可能最近在丛林里看腐烂的尸体看多了,脑海里竟然出现了幻觉。

第十三混成团并不是唯一赶上末班车的。事实上在东岸本土,还在从各县保安团中遴选精锐,组建第十四、十五混成团,以缓解兵力短缺的困境。但这两支部队的组建进度有些落后,目前才各有一两千人,技术兵器也未全数送到,未来命运如何,委实很难说。搞不好战争一结束,为了省钱直接就给裁撤了,或者合并成一个团,与已经完成组建的第十三团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决定战争天平倾向的还是第十三炮兵营。他们现在只有不足二十门炮可用,且特种弹也早已消耗完毕,但在面对西班牙人时,依然呈碾压态势。不消半个小时,就敲掉了西班牙人四个火力点,击毁大炮三门,还有一门被坍塌的土石压住,短时间也别想再用了。

不过这都是小事了。在补入了大量兵团堡学兵及定远军校的毕业生之后,这支部队的正规化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技术兵器也补齐了,甚至就连军服都换了,所有人都是国家经制之军,有了名分,这士气自然就不一样。

仆从军的士兵们受到鼓舞,士气有所恢复。带队的莱昂上校躲在一堵矮墙后,不断做着鼓动,什么金钱、荣誉、地位一股脑儿许诺出去——当然说的也是实话,仆从军官兵要翻身,没多少机会了——千方百计煽动手底下的人冲上去卖命。当然他们打得也很鸡贼,总是等东岸炮兵将敌人据点打得七零八落了再上,虽然仍免不了伤亡,但已经大大减轻了。

第十三混成团是三个月前刚刚组建的部队,但却不是新兵,而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数年之久的老兵组成。没错,其前身就是杨洋中校率领的龟岛支队,从秘鲁的沙漠、高山,一路杀到了中美洲的丛林,战斗经验极其丰富,整体嘛,也有些桀骜不驯。

步炮协同,就是这么犀利!而随着炮兵的不断发挥,西班牙阵地那边的枪炮声也渐渐沉寂了下去。仆从军的士兵们壮着胆子,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阵地,前后大概付出了两百余人的死伤(目测,但东岸军官高度怀疑很多人趴在泥坑里装死……),最终将这支顽抗的西班牙军队全歼。

进攻一方是以东岸陆军第十三混成团为主的部队,防守一方是数百名西班牙军人,双方围绕部分山头及哨所,展开了你死我活的争斗。

安提瓜危地马拉城的大门就此敞开,杨洋中校心怀大慰,这个军功是跑不出自己手心了。接下来还有恰帕斯行政区,拿下那里,危地马拉检审法院区就占全了。唔,隔壁伯利兹一带还有英国人的伐木营地及一个小型城镇,是不是也一起扫了呢?多少也是个功劳啊!

1709年7月15日,中美洲湿热的丛林内,一场激烈的战斗刚刚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