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195章 战略炮击

第195章 战略炮击

“徐特派员,物资供给的事情?”“伺候”完新闻界和海军的人,彭博中校又望向了他的老搭档。

彭博听了暗暗皱眉。态度是好的,但这话听起来怎么感觉有些不舒服呢?妈个比,海军这帮孙子,这时候还不忘叽叽歪歪。彭博越琢磨越觉得有些恼火,但这会有求于人,没办法,只能忍下这口气了,含笑朝周少校点头。

“物资供给没有问题。”徐特派员肯定地说道:“内河运输公司已经调集了三分之二以上的船只过来,全力保障食品、炮弹及备用炮管的运输。而且,我们还与信使班轮公司等私营企业加下了订单,届时运力还会增加,炮弹的运输不会存在瓶颈。”

“请放心。我海军岸防炮兵业务素质优良,训练刻苦,不畏牺牲,敢打敢拼,不会拖后腿的。”周少校坐直了身体,铿锵有力地答道。

“那我就放心了。”彭博闻言笑了笑,说道。对面其实还坐了几个人,都是来自各个方面的负责人,但他没兴趣一一询问了,打算交给副官来协调处理,反正也不急。

“周少校,海军炮兵的事情还望多予协调。”彭博又朝坐在右前方的一位穿着天蓝色海军制服的军官说道。

众人就这么一直喝茶喝了半个多小时。随后,彭博中校拍了拍手,几位艺人走了进来,开始用古筝等乐器演奏传统音乐,倒给这场茶会增添了一点艺术气息。

考虑到接下来要对亚松森城进行大范围的炮击,势必会造成很大的平民伤亡,那么新闻消毒就很有必要了。黎鹏是《真理报》的副总编,在新闻界影响力很大,他们统一了口径,那么舆论方面就没问题了,些许圣母跳上跳下不足为虑。

晚上八点整,一首充满禅味的筝曲尚未奏完,远处就响起了铺天盖地的炮声。炮兵阵地其实离得较远,但重炮轰击时那排山倒海的气势依然让屋里屋外的人听了个清清楚楚。

麻烦在于《民生》之类的报刊杂志。这些出版物的价值取向很成问题,也有不小的受众群体。他们整天报道巴拉圭人民的艰难生活,以及由此衍生的人道主义灾难。彭博中校看过最新一期的报道,气得直接吊销了那些记者的采访权。

黎鹏等人听到炮声后就不自觉地停止了交谈。但彭博中校却不为所动,依旧端着茶碗饮茶。他身后的副官身躯挺得笔直,但耳朵也竖了起来,神情不自觉地有些激动。

《真理报》和《生意人报》是全国销量最大的两份报纸,属于国营性质,管理起来很是方便。军队的报纸这个时候也不会添乱,比如《南铁周报》的记者就整天在镇上采访东岸伤兵,或者报道各种物资的转运等等,根本不会涉及其他。

这大概是东岸军事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排炮轰击了。超过两百门大炮,其中一半还是威力惊人的海军重炮,每天光炮弹消耗就在十万圆上下,打个四五天的话,算上火炮本身的折旧损耗,没个五十万圆的成本拿不下来。

就本心而言,黎鹏其实是非常腻歪这种行为的。记者嘛,就该忠实地报道新闻。但身为体制内的一分子,他也知道不可能。再小一个势力,也总有需要隐瞒的或不便公之于众的东西。因此,他虽然不是特别赞成,但也理解这种行为。

这是何等奢侈的战争行为啊!打死西班牙人、法国人、英国人都无法想象,一次战斗花费几十万圆的炮弹!他们就算有这么多钱,也没地去买这么多炮弹啊。这就是工业生产能力的强悍体现,没得办法!先进工业国就拿物资砸你落后农业国了,咋地?不服?

所谓新闻消毒,即对东岸军队在巴拉圭前线的行为进行有选择性的报道,突出闪光点和仁爱的部分,对影响形象的事情则不予报道,或者淡化处理。

黎鹏放下了茶碗,若有若无地叹息了一声。那些海军大口径重炮,他也看过了,炮弹重得吓人,落地后就算不爆炸,都能砸死一两个。更别说爆炸后产生的巨大气浪以及破片攻击了。

“感谢彭司令的信任。作为国家的一份子,我会做好这件事情的。”黎鹏肯定地答复道。

文人出身的他现在都可以脑补出亚松森城的悲惨画面了:无数的炮弹从天而降,落在农田里、落在街道上、落在教堂中、落在集市内,爆炸产生的气浪掀翻了人和牲畜,破片撕裂人的身体。更有大量建筑被击毁,或坍塌,或着火,无数西班牙平民在战火中哀嚎、哭泣,饱尝着战火带来的生离死别,当真是凄惨无比。

“那么黎副总编,新闻消毒的事情就麻烦你了。”彭博将目光转向坐在他斜对面的《真理报》副总编黎鹏,微微点了点头,说道。

真是人道主义灾难哟。他暗叹了口气,白天的话有气球队观测,还能尽量打击军事目标,减少平民的伤亡。但晚上怎么校准射击?还不是任凭炮兵们自己发挥,照着城市范围打就是了,那样受伤的多数还是老百姓。

此时茶室内檀香烛影,清雅绝尘。彭博坐在最里边,面前放着一个古色古香的茶碗,而在他对面,还坐着几个或穿军装、或着便服的人,他们凭几而坐,神色肃穆,等待着司令官的指示。

不过西班牙军人也挺可恶的。躲在城里拿平民当盾牌,赌东岸人投鼠忌器吗?唉,我大东岸军队固然军纪不错,但在如今这个局面上,他们肯定不会冒着大量牺牲己方士兵生命的风险,来用步兵强攻你的军事据点的。这些天大炮陆续到位,史上最强大的炮兵集群现身,这摆明了是要你们全都完蛋啊!

陆军第十二混成团团长彭博中校此时正坐在一间教堂内,悠然自得地喝着茶。这里是教堂内的中殿,已经被改造成了彭某人的起居室兼指挥部,司令部的人甚至还隔出了一个小间,专门用作彭博招待客人的茶室。

完蛋喽,亚松森彻底完蛋了!一百七十年历史的辉煌都市,汇集了巴拉圭精华的繁荣之都,就在这一刻走向了毁灭。在东岸人攻打巴拉圭之前,黎鹏还曾经幻想过轻取拿下,然后他去参观下这座西班牙人在拉普拉塔建立的第一座殖民城市,体会一下亚松森的异国风情,欣赏一下当地的艺术特色和人文底蕴。结果一切都完蛋了,幻想终究是幻想,艺术终究毁于战争。

幸运的是,他们还能勉强糊口。东岸人会雇佣他们做一些活计,支付费用的方式则是各种食物。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支付方式,毕竟在战区,你有钱也买不到生活必需品。所以,这个小镇能恢复一点生气,其实还是大量东岸人聚集于此消费所产生的,算是一种畸形、虚假的繁荣吧。

没什么意思了。黎鹏突然间感到索然无味,再看看屋内军官们那种迷醉、兴奋的感觉,他突然觉得自己和他们终究不是一路人。

是的,这里已经有了表面的和平,但那是新征服者秩序下的恐怖和平。大量来自东岸的军人、医生、记者、官员云集于此,占据了一些尚算完好的建筑,或者充当医院,或者充当指挥部,或者充当报社,或者充当修理厂。剩下的数百名西班牙平民,就如那丧家之犬,在满地瓦砾中寻找一些能够遮风挡雨的地方。

炮声仍在继续,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个时候如果你爬到教堂顶上,不需要望远镜,都可以看到西方的夜空已经被炮火映红了。一发发炽热的炮弹从多个炮兵阵地发出,越过田野,越过河流,重重地砸在亚松森城内,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是的,这里已经有了表面的和平,但却欠缺着真正生活的温馨恬淡。人们惶恐、麻木、绝望,就连村里的狗吠声都带着一种如泣如诉的味道。

毫无疑问,这种大规模的炮击挺打击敌人士气的。难怪陆军内部有些人称之为“战略炮击”呢,就是从战略层面上杀伤你的人员,削弱你的补给,打击你的士气,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你的战争潜力耗尽。到了那时候,外围的一万几千名东岸士兵就能以摧枯拉朽之势杀进去,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

弯钩也似的月亮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泛着皎洁的白色。战争的烟霭已经散去了一整天,远离亚松森的外围小镇的断壁残垣中,已经开始闪烁起了一些灯火,强颜欢笑地伪装着虚假的和平。

坏处就是,你可能得不到一座完好的城市了,但看起来他们并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