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三喜走后,麦志才、刘永华、叶封三人又联袂而至。对这三个投机分子,蓝凌中校也是和颜悦色。先是保证了贷款采购的武器会在黑水港解封后即刻起航运输,以最快速度到货。随后,他又要求第二军一俟人员、武器齐备,操练有成之后,就尽快赶往惠州北部一带布防,镇守边疆。
蓝凌中校对此十分欣赏。不过他也告诫常三喜,不要再削尖脑袋往广州挤了,尽快带着第一军主力返回韶州,镇守边疆。常三喜对此有些不开心,他最近刚在广州城里买了大宅子,又在乡下弄了不少地,还纳了两房小妾,眼见着就能靠着岳家的渠道插手对外贸易捞钱了,结果蓝凌中校楞是让他返回韶州那个穷地方,简直是要了小命了。不过太上皇的命令是不可违背的,即便再怏怏不乐,常三喜也还是收拾行装,离了广州城,到三水把第二师拉起,北返韶州了。未来第一军将以韶州为核心,南雄、连州为两翼,大修堡寨,将大量不甚能打的旧军塞进去作为驻防兵力,而第一军这1.8万人,将作为机动野战主力,对顺国严防死守,务必守住防线。
与常三喜一样,麦志才等人对此安排也是满嘴苦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广州这种繁华之地没法落脚,那么退而求其次驻防惠州,是他们原本的打算。可现在东国的蓝大帅竟然让他们北上穷乡僻壤,到山沟沟里蹲守,简直让人难以接受。更何况还有非常繁重的堡垒、道路的修建任务,即便可以征发民夫,总也是一件烦心事,实在太过分了啊!
蓝凌中校主要与他谈了谈韶州的边防事务。常三喜虽然热衷名利,但业务能力还是有的,对韶州、南雄一带的局势了如指掌,顺军在边境上有兵几何,布防何处,战力如何,基本上了解得八九不离十。
不过这又有什么办法呢?蓝大团长语气温和,但意思却很明白,看起来丝毫没有转圜的余地,那就没招了,捏着鼻子认了吧。反正这一票也没亏,火箭升官,大家都捞了不少好处,惠州的不少富商也纷纷前来巴结,很多高层军官都在商铺里入了干股,银钱是不会少了的。就是离了花花世界有些不太开心,但并不是不可以克服的。
常三喜原本就与东岸人过从甚密,去年关键时刻表态,起了力挽狂澜的作用,如今已是广东地面上快速崛起的新贵。据蓝凌了解,此人在去年年底一口气纳了两房小妾,都是广州那边与东岸做惯了生意的豪商之女,风头一时无两。不过这人的脑子非常清楚,知道如今的广东,惠国公李保仁名声不佳,能力偏弱,东岸顾问团才是真正的太上皇,因此在蓝凌中校面前毕恭毕敬,曲意逢迎,态度十分到位。
送走了这两拨人。蓝凌中校又找来了一个叫陈进的家伙,此人在第八混成团打进来时当了带路党,鞍前马后,帮着筹措粮草,甚至是带路抓人,很是得力。蓝凌中校决定送他一个好前程,即广州治安旅旅长。
这两个师统一编入广东陆军第二军,军长是麦志才。全军目前约1.2万人,器械也多有短缺,与第一军不好比。不过惠国公府已经与廉梧方面在谈新一笔贷款协议了,再有数月,就会有大量武器到港,届时再招募一些新兵,补足编制,严加训练,未必就不是一支劲旅。
治安旅编制约为五千人,全火器部队,由东岸顾问精心训练——当然目前还处于组建状态。这支部队将常驻广州及周边一些重要据点,作为拱卫首府的重要武装力量,直接受惠国公李保仁指挥。当然谁都知道这只是明面上的,但实际上呢,治安旅的指挥大权只可能落在东岸军事顾问团手里。只要看看目前进出海珠岛的治安旅军官们就知道了,这些人很多说的是广西白话,甚至还有不少从澳门招募来的葡华军官,李保仁能指挥得动就有鬼了。
原本驻惠州的第二师现在改为第三师,师长刘永华。这个师在一年前的变乱中兵员损失不大,但高级军官死伤甚多,这次补入了不少从海参崴陆军学院留学归来的青年军官,算是勉强恢复了元气。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目前尚驻扎在黄埔岛的广东舰队。这支部队与东岸人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因为在事变中有功,得到了李保仁的许诺,未来三年内将投资五十万两银子,从黑水造船厂订购新舰,进一步加强舰队的实力。另外,珠江及近海的走私查禁工作也将移交给舰队方面,这无疑是一份大大的肥差,也算是论功欣赏了,舰队上下没什么不满意的。
原第三师挑剩下的人员,则与招募的新兵一起,编成了广东陆军第四师。师长是叶封,即原第二师的一个营长。此人在关键时刻,与上官麦志才、同侪刘永华一起,突然发难,袭杀师长陈少群,有拨乱反正之功,事后自然要大加褒奖了。
对了,原李成栋的养子、潮州总兵李元胤也在两个月前去世了。他本就年纪大了,结果在院子里散心的时候不慎摔了一跤,家人火速请了东岸医生前来诊治,最终还是回天泛术,缠绵病榻数月之后离世。
第三师被拆分后,骨干军官、老兵经过甄别,相对可靠的便补入了新组建的广东新军第二师,然后大量招募新兵,主要是吃苦耐劳的粤北山民,将三个步团、一个马团、一个炮团的人员补足,然后又从廉梧管委会那里高价买了一批二手武器,就算是齐装满员了。
李家兄弟明争暗斗了大半辈子,居然在一年时间内相继去世,不得不让人有些感慨。李元胤去世后,长子李忠信自任代理潮州总兵。李保仁本来还有点想法,欲要收回潮州,结果在东岸顾问的“劝说”下,很快便放弃了,转而任命李忠信为广东陆军第三军军长。该军下面其实就一个师,即原来在东岸顾问帮助下组建的潮州新军,这次被改称为广东陆军第五师,师长就是李忠信。
第二师是由原本的第三师拆分后新组建的。第三师被李保民拉走了一个团,剩下的步、骑、炮兵部队中也多有投靠他的,因此在新惠国公李保仁看来非常不可靠。原本是想全部解散的,但被蓝凌中校劝住了,理由是广东多年培养的军事人才,就此散掉非常可惜,不如重整,换掉不可靠的军官,再对普通士兵进行一番忠君爱国的教育,差不多就可以了。而且,值此大争之世,边关局势紧张,也正是用兵之时,不如让这些人戴罪立功,也显得惠国公宽厚仁慈。李保仁是个没啥主见的人,听了觉得似乎是这么回事,于是便把整军的重任委托给了东岸顾问团,自己则带着新纳的几个小老婆游山玩水去了。
李忠信对此无可无不可。不就是一个名头嘛,他那个堂弟李保仁想要占这个便宜,给他就是了,反正潮州还在自家手里,怕甚?而且,因为潮州加入了远东地区东岸人的经济体系,轻工业发展较快,财力充足,东岸顾问已经允诺,帮助第三军再组建一个独立骑兵团,届时他手底下就有一师又一团,总兵力8700余人,足以自保了。
第一军下辖的两个师里面,第一师是常三喜的老部队,目前他仍兼着师长之职——拜托,混到这个位置的人都不傻,就常三喜而言,第一师师长的位置非常重要,并不比军长低,他还怕别人架空自己呢。
广东的乱局,就在东岸人这么一番快刀斩乱麻的操作下,很快消弭于无形。惠国公李保仁稳固了位置,整天带着姬妾仆人游山玩水,只要有钱花,有女人玩,他才懒得管其他东西呢。而常三喜、麦志才、陈进、吴大恩(广东舰队提督)等崛起的新贵则分享了许多好处,潮州的李忠信也安于现状,权力达到了新的平衡。
蓝凌中校在肇庆府城高要面见了一次常三喜。这人已被从韶州调回,担任新编成的广东陆军第一军军长。第一军下辖第一师和第二师,加上一些军直属部队,总兵力突破了1.8万人,是广东第一等的强军,说是定海神针也不为过。
在这种新的平衡之下,居于幕后的廉梧管委会则在实质上控制了广东。原本李元皓时代还有些打不通的地方,现在基本上都东岸人说了算了。烟台学院、海参崴陆军学院、黑水交通学院培养的军政官员大批进入权力中枢,宁波的商人们也像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纷纷组团前来广东,看看有没有新的商机。
第八混成团在这保留了一个营的部队,即第24步兵营。他们原本的驻地是广西横州,但在广东三李争位乱局之后,这支部队一直没有返回,驻扎在肇庆府帮助广州的李保仁稳定局势。是,确实,千人规模的部队并不具备决定性意义,更多是一种象征。但也就是这种象征,却能起着稳定人心的神奇作用,这你不得不服——东岸人在广东经营数十年,威名赫赫,即便很多士绅对他们不满,但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强大。
广东,变天了!
蓝凌中校最近又回了一次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