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网络小说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245章 狂野西部(一)

第245章 狂野西部(一)

第二、第三联队,加起来近五千大军,人人有马,这威胁程度可就十分之大了。西班牙人虽然有六千大军,但已经在拉雷多损失了八百多,剩下的还分驻各城,机动兵力撑死了能调出千余人罢了,有被各个击破的风险。

蒲小双的部队就是从聚义城出发的,偷袭攻占拉雷多城后,马不停蹄继续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蒙特雷。而在他们身后,第二联队2000余人马也前出石碣城,朝西南方前进,意图包抄西班牙人的侧翼。不过他们的首要任务还是在沿海寻找一个船只锚泊地,方便苏城方面派遣运输船过来提供补给。只有完成了这一步,才谈得上对蒙特雷进行迂回包抄。

但着急也没办法。现实情况如此,摊子太大,处处要守,处处兵力不足。当地的西班牙

新西班牙的上层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无奈如今局势不利,南方的秘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新西班牙总督区不得不抽调大量人马南下,支援秘鲁方面的作战,这就使得他们根本无法集中精力料理身边的威胁。这不,苏国的第三联队已经欺负到了家门口了,继三个月前攻占了拉雷多之后,现在又把目光投向了东马德雷山脉附近的军事重镇蒙特雷,意图将实际控制线进一步延伸到这个区域。

殖民军指挥官思来想去,也只有给居民们发放武器,武装民兵,寄希望于他们可以成为补充防卫力量,给来犯者以迎头痛击。

苏国六郡的建立,基本上也标志着这个国家的根基越来越稳固。他们有了中央政府,有了地方政府,控制的地盘亦逐步扩大,财政税收也有了固定的来源(虽然每年赤字都很大,需要靠抢劫弥补亏空),对新西班牙的墨西哥城、瓜达拉哈拉两大检审法院区的威胁与日俱增,已经不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海盗流寇性质的对手了。

“蒲营一带的物资储备不是很充足,咱们还是得以战养战。看西班牙人这穷得要死的样子,怕是也没多少油水可捞啊。”骑在马上的蒲小双左右看着野外的田地,有些担忧地说道:“毕竟移民开发时间还短,没发展起来是正常的,可惜了。”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六郡的人口都只包含着记载在户口黄册上的定居人口,即苏国能有效控制的人口。至于那些今天在这里,明天在那里的阿帕奇人、科曼奇人之类的,则统统不算在内。大苏国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应该就是尽可能收拢、吸纳这些流散的印第安部落,然后将其变为自己可控的人口,增强国家实力。

蒲营就是占领的拉雷多城,第三联队在那里储备了大量军事物资,并把新兵最多的第三步兵大队留在那边,准备随时往前线押运补给——当然是征发当地的西班牙夫子了。

这些城市中,苏城、梁山发展得较好,前者人口已经超过两万,后者也达到了一万八九千人,且还在快速增加中,未来搞不好要超过首都苏城呢。石碣、聚义是攻取的西班牙殖民城镇,人口不算很多,目前各有几千人的样子,发展得很是一般。马寨、后湖两地就更差了,这两座城市的军事色彩比较浓,建立时间都不长,最开始就是作为核心的苏城、梁山两地的外围门户而设立的,各有两三千人的样子,以农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且还面临着野蛮的印第安部落的武力威胁,日子不是很好过。

蒲小双对蒲营城不是很满意,因为当地总共才几百个白人殖民者,算上有印第安血统的居民,总人口也不过两千多。每年生产的粮食甚至还不太够自身消耗,仓库里一粒存粮都没有,气得蒲小双下令把西班牙人牧场里的牛羊都宰杀也做腌肉,以补充军需。

对了,所谓的大苏六郡,指该国的六座上点规模的城市,即苏城(德克萨斯城)、梁山(休斯顿)、石碣(圣华金,后世科珀斯克里斯蒂)、聚义(圣安东尼奥)、后湖(亚瑟港)、马寨(后世大学城一带)。

墨西哥的经济啊,真是让人蛋疼。交通不发达,地形被山脉分割得支离破碎的,地方议会也缺乏足够的财力来改善交通设施,这又反过来对经济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刚刚被占领的蒲营及接下来的目标蒙特雷,玉米和土豆种植在经济中占到了支配地位,但就是因为交通不发达,使得当地的农产品无法运输到远方售卖,然后农民们就缺乏足够的动力扩大播种面积,生产更多的粮食。

从部队构成就可以看得出来,第三联队的“海盗血统”非常稀薄,几近于无。再考虑到它组建的过程,东岸宪兵司令部出了大力,因此我们就可以断言其性质了。它唯一可以和大苏国扯上关系的,大概就是大部分士兵都居住在聚义城(圣安东尼奥),这座城市是大苏国“六郡”之一,同时有大概上千名年老、伤残海盗及其家属居住着,仅此而已。

没生产许多的粮食,没饲养很多的牲畜,那么自然就穷喽。而穷地方还想吸引更多的人移居过来?你做梦呢。所以,本质上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了,除非得到大量来自外界的投资,才可能有那么一丁点发展起来的机会。

蒲小双率领的这支部队严格来说和苏城海盗关系不大。他们名义上是大苏国的军队,而且还是正规军,番号为第三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一个骑兵大队和一个炮兵大队,总兵力接近2700人,主要来源是多年经营收服的印第安部落人员,士官和军官则是高薪聘请的东岸退伍军人。

来自东岸的资本曾经在石碣城一带考察过,对当地土质还算满意。强东贸易公司就投资三万余圆与当地农民签署了一份委托种植及收购协议,即大量种植剑麻、豆类、羊角蕉(芭蕉)和柑橘类水果,他们公司包购,然后销售到加航公司领地。

好在军官们没底层士兵那么自大。他们三不五时地接受东岸陆军的培训,对先进武器和战术比较了解,虽然也认为墨西哥殖民军团的战斗力不高,但低估敌人并不是什么好事。正所谓料敌从宽,西班牙人再烂,也不是他们轻视的理由。苏城海盗进步神速,西班牙人被调戏了这么多年,难道就不会学习进步吗?

客观地讲,强东贸易公司的投资对石碣城的改变还是很大的,至少当地修建起了一条东岸标准的二等国道,对经济有正面的促进意义。未来如果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的话,不排除石碣城的地方政府会继续投资国道,将其与其他城市连接起来。整个大苏国境内基本都是成片的平原,修路成本极低——无论是公路还是铁路——只要有持续的基建资金投入,修成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并不成问题。

当然苏城的普通海盗对这些墨西哥殖民军团士兵很是不屑,认为都是一群软蛋废物。尤其是那些白人军官们,很多人体重超标,骑马都骑不好,还想打仗?这种心理优势的建立,主要还是源于他们之前一系列的从海上发起的针对墨西哥城镇掠夺战斗的胜利,西班牙人应对失措、慌乱不已的举动让他们非常瞧不起,因此就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他们目前的问题恰恰是缺乏资金流入,这是相当致命的。其实东岸本土对这个国家一直十分包容,其地位比自由邦、佛罗里达等地不知道高了多少,中铁公司甚至隐晦地表示只要有钱、有人,他们甚至愿意对这个国家放宽限制,帮助其修建一条铁路,可见这是亲儿子的待遇。无奈没钱就是没钱,更何况人烟也很稀少,修铁路纯属浪费,这事就只能作罢了。

蒙特雷,本来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人口不超过两百(当然,这是指白人),隶属于墨西哥城检审法院区。在苏城海盗频繁袭击墨西哥东海岸城镇后,西班牙人意识到了他们在东马德雷山脉以东地区防务的空虚,因此开始有意识地往这边移民,设置了蒙特雷、萨尔蒂约、蒙克洛瓦、拉雷多等多个军事据点。据点里的兵员数量不多不少,但加起来总不下于六千人,虽然大部分都是印第安人或混血的梅斯蒂索人,但对蓬勃发展的苏城海盗势力而言是一个不小的威慑。

但未来确实可以朝这个方向考虑。大苏国可以把国境线向西一直延伸到墨西哥的东马德雷山脉东侧,这里方圆数十万平方公里都是相当平坦的土地。拿下来的话,只要人口多了,总会慢慢发展起来的。墨西哥人不会治理,那么就交给我们好了!

“攻下蒙特雷,辟为据点,再图发展!”行军路上,蒲小双又一次默默翻看了上级下达的手令,左手握紧了指挥刀,神情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