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有文和潘玉琪打闹了起来,此时船家也受到了他们的影响,心情一片大好,于是开口唱起了山歌。
“快点,给我尝一个!”
婉转优美的民俗腔调,粗狂豪放的嗓音,在这静谧的夜色中回荡。
“刚才谁在那里故作矜持呢,现在怎么要吃了!”汪有文没好气地说。
几天下来,汪有文三人在长寿村里吃吃喝喝,四处走走,前来的目的没有得到半点进展。而且《聊斋志异》里所说的离奇事件也没看到发生,汪有文不禁怀疑是不是以前蒲松龄收了这儿村民们的钱,将这里写得玄乎其玄地作为噱头来炒作。
“喂,你们两个大男人怎么这么不绅士,只顾自己吃起来,不顾旁边的美女了?”潘玉琪看着汪有文和宁靖吃得正香,于是不乐意地说。
就在汪有文想尽情享受这美妙的旅游时光时却接到了陈羊的电话。
“好的,谢谢!”汪有文说完,一伸手,便摘下一个莲蓬,扣出莲子,去了皮,拿出了果实和宁靖吃了起来。
“喂,汪有文,你是不是去长寿村旅游了?你忘记你去做什么的了?电影男主角还要不要了?”陈羊的数落声狂轰滥炸起来,“我跟你说,我这个男主角有多少人觊觎你知不知道,昨天莱昂纳多还请求我给他机会出演这部电影,结果都被我拒绝了,你能不能争点气?”
“还是姑娘心肠真好啊!”听了潘玉琪的话,船家爽朗地笑道:“小伙子,你可以采几个莲蓬,里面莲子刚好熟。”
“陈导,我这也没办法啊,这儿和其他的旅游村一样,再平常不过了,你要我将长寿村悬疑离奇的气氛做好,捕捉猎奇的镜头,解开长寿村里的秘密太难了吧?”汪有文委屈地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潘玉琪白了汪有文一眼:“摘什么呢,你还是让它快乐的在这里生长吧,这样可以得到更多人的观赏。”
“那我不管,我再给你两个星期的时间去找到可以报道的点,不然电影男主角的机会我就给莱昂纳多了,听到了没?”陈羊威胁道。
“怎么,想要我帮你摘一朵吗?”汪有文看出了潘玉琪的心思。
“明白。”汪有文无可奈何地点点头。
不知不觉,小船驶入了片片荷叶群中,一朵朵盛开的荷花洁白素霞,深深地吸引了潘玉琪的眼球。
山不动,我动;报道的点不来,我来。汪有文也知道这样干等不是办法,于是拉上了潘玉琪和宁靖对长寿村的村民们开始采访关于长寿村和《聊斋志异》的传闻。要采访的对象肯定是作为一村之长的村长徐超,他知道的消息应该比其他村民多。
坐在船头,置身于此等自然美景之中,潘玉琪仿佛进入了小时候梦想中的童话世界,在那里有春风,有花朵,有王子,还有……美好、和谐充斥着整个世界。
四处打听,汪有文找到了村长徐超的家,潘玉琪架着摄像机跟随着汪有文来到了村长的庭院,村长正在院子里晒太阳。
月光如霜如雪,洒在湖面上一片银白,漫天繁星倒映在水中,犹如无数颗瑰丽的宝石,一闪一闪地发出炫耀的光芒。
汪有文走过去询问道:“村长,在晒太阳呢?”
船家的话不多,只是随着汪有文的指挥,划动小船,在皎洁的月光下畅游。
村长新奇地望着汪有文和潘玉琪,然后点点头。
也许,只有这种纯粹,简单,无所欲求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汪有文笑着说:“村长,是这样的,我们是南江电视台的,想要来采访您一下关于长寿村和《聊斋志异》的事情。”
船家是本地人,四十上下,年轻时曾外出闯荡多年,但最终还是受不了外面世界那叵测的人心,又回到了这里,每天靠租船为生,享受清静的生活。
“电视台的?”村长惊呼一声,“你们怎么不早说!”
上了船,看着碧波轻荡的湖水,汪有文三人并排坐在船头,任由船家在后面轻摇双桨,朝着湖中驶去。
“村长,不好意思,突然探访是我们……”汪有文话还没说玩,村长立刻躲进了房子,关上了门。
“租啊!四十块钱带你畅游!”船家的声音粗狂、朴实。
“你看看,我们就不应该说是电视台的,村长肯定害羞不好意思了。”潘玉琪皱着眉说。
这时,汪有文看到湖边荡漾着一只小船,仿佛在等待着游湖的客人,于是高声问道:“船家,你这船租不租?”
“唉,我哪知道。”汪有文说。
汪有文三人沿着湖边信步向前走着,三五成群的游客们围坐在篝火旁说说笑笑,都在尽情的享受着原始的乐趣。篝火上,一只只烤羊,在火焰的炙烤下,不断地向外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儿。
汪有文和潘玉琪正要悻悻离开,这时,房子的门开了,村长昂首阔步地走了出来。此时的村长西装革履,稀疏的白发梳成了大背头,整个人看起来精神洋溢。他面带微笑地望着潘玉琪摄像机的镜头:“开始吧。”
一轮弯月不知何时悄悄升起,漫天星斗交相辉映,映在湖里犹如万盏明灯。
汪有文脸上黑线直冒:“村长……我们想要来采访您一下关于长寿村和《聊斋志异》的事情。”
虽是夏夜,但阵阵山风,带着湖水清新的气息,拂在脸上,还是给人们带来了清爽之意。
“这个我可最清楚了,因为我听我父亲说过,蒲松龄写长寿村的这篇怪谈小说并不是道听途说,而是他亲自在长寿村游玩了几天记录出来的。”村长得意地说,“因为当时他就在我们家住了几天。”
这自然风情让汪有文心情也不错,他点点头:“好的,我也正有此意!”
“村长,那您能详细地和我们说说当时的情况吗?”汪有文继续问。
“我们过去看看吧,这里晚上会有很多民俗节目表演,我们也去感受一下当地人生活的氛围!”潘玉琪开心地说。
村长眼里露出回忆的色彩:“让我想想啊,这个要追溯到我祖父的那个年代。当时他们只知道蒲松龄是一个游历的书生,于是热情地招待了他。就这样,蒲松龄就在我们家住了五天,他根据自己的亲闻或者是村里口口相传的故事将长寿村的奇闻奇事记录在《聊斋志异》里。他写的《聊斋志异》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我可以确定的是,关于长寿村的怪谈故事一定是真的。”
三人返回客栈的途中经过一条小湖,糜糜的灯光下,村民们在岸边轻声地对着歌,外来的游客们则围坐在一堆堆的篝火旁,大声地欢笑着,充分享受这淳朴的、原始的自然乐趣。
与此同时,村民们见电视台在采访村长,一个个也凑热闹围了过来,挤满了院子。
不知不觉,长寿村已经被夜色笼罩。远山、近树、丛林、土丘,全都朦朦胧胧,像是罩上了头纱。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地遮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缥缈迷幻,如同坠人梦境。晚云飘过之后,田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夏夜。
说着,村长带汪有文和潘玉琪参观了他的房子,里面的东西曾今都是蒲松龄用过的。其他村民们也兴奋了起来,抓住这次上电视的机会,纷纷各自回家拿出传家宝炫耀:有的是蒲松龄吃饭用过的碗筷,有的是蒲松龄呼吸过的空气,拿袋子装着,甚至还有蒲松龄如厕用过的厕纸。
长寿村和和气气、热热闹闹的,村民们也一个个和蔼可亲,也没有小丽说的那么恐怖嘛。真的是,一定是谣言传出来的,但谣言只能在止于我这样的智者,汪有文不由地轻松了起来,悬着的心也放了下去。
这正是深深地印证了一句话:名人用过的东西叫文物,凡人用过的东西叫废物。
次日,汪有文三人将长寿村观光了一遍,这儿虽然没什么名胜古迹,但秀美的山水,清新的自然环境,还是深深地吸引了他们的目光。几人一路东拍西拍,将这美好的风景记录下来,作为纪录片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