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有文以前表演课的老师曾给他们几个诀窍。
当舞台上、屏幕上,一个个鲜活美妙而又打动人心的艺术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时,初学者一定会为之感动,并渴望做一个令人羡慕的优秀演员。但演员要创造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须经历怎样的过程,怎样一种途径,才能顺利实现这一理想呢?演员通往角色形象的途径并不是表演创作活动的全部,但它却是表演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找不到进入角色的途径,就不可能进行艺术形象创造。
一是从感受入手,用敏感介入初步体验,再用情感做检验当演员对剧本、对角色各个方面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之后,就开始一步步进入角色的活动了。首先,应对角色在剧中生活里所接触的各种事物和角色有感触,一点一滴地真实“感受”到自己的身上,“感受”到自己的心里,即先把角色的各种感受转化为自身切实的感受。
黑格尔说过,演员应该渗透到艺术作品中整个人物性格中去,连同他的身体形状、面貌、声音都了然于心,他的任务就是把自己和所扮演的人物融为一体。
记忆,或者过往的经历演员取材于个人生活,并非因为他经历过比别人更独特更显著的生活磨炼或艰苦岁月。个人经历作为表演资源的目的不是自我沉溺,而是诚实。
表演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演员要“化身成角色”。
没人能经历别人的生活。每个个体在本质上对他人而言都是未知的。因此,如果演员恰到好处地运用自己的经历,他就可以让表演变得独特、精准、情感真实。
演员在创作角色时的感觉就像将自己的血液注入另一个完全和自己无关的甚至是虚构的人物当中,将自己的感情用心投入进去并展示角色的内心世界。
二是要牢牢抓住角色与众不同的特征。如他特有的体态、面貌、习惯步伐、行动节奏、特有的手势、表情、说话的语气、语调,以及与众不同的着装打扮等。还要抓住角色的总体感觉,或者说总体印象。比如常常形容一个人:整个就是个窝囊废,是一条恶狼,一个小辣椒,一只快乐的百灵鸟,等等。给人的这种总体印象就是被形象化了的核心性特征,以它来概括和统领其他特征,一个角色的整体感觉就支撑起来了。
一名优秀的演员必须将其自身很好地融进角色当中,而演员与角色的关系既是统一又是对立的。面对这一矛盾,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去体验角色,并很好的化身于角色。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演员自身的心理调节和心理适应,将角色的性格和演员的性格融为一体。
这个最好的办法就是观察,观察他人可以让角色清晰立体。角色可以靠观察自己接触过的他人行为和肢体特征来扮演与自己截然不同的角色。把观察当作演员的工具,这种方式有时被称为“由外而内”的演出。
这就是演员最高境界,融入角色,代其行事。
三是要以角色的自我感觉进入他所处的情景里。具体说,就是角色的行为活动是在什么样的生活环境里、什么样的社会背景和条件下发生的,而面对这样的情境又是同怎样的一些人一些事,发生了哪些矛盾和冲突。这一切都要十分具体地感受到自己的心里去,这样在行动时会出现什么态度,会想些什么,会怎么做,就有了充分依据,也就合情合理了。离开了这些具体的生活情境,无论做什么、怎么做都不可信。
勒索事情肯定不会一直循环下去,丧彪三人、村长、王大富各自不同的人设性格会打破这个循环。于是汪有文的“戏精”能力又发挥了作用,他开始模仿起丧彪三人、开发商、村长,并将自己分别融入他们的角色里。
在切实感受角色的基础上,牢牢抓住角色的有形而生动的情态和色彩鲜明的性格基本特征,并将其植入自身的感觉中,继而以角色的名义全身心进入剧中的种种生活情境中,在同对手的互动和相互影响中,获得对角色内心世界的真实体验,进而在角色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方法中找到他的行为和心理逻辑,以此将角色的一切行为及其表现穿成一条合理、有机而又顺畅的发展线。最终用角色对理想目标的追求将他的整体贯通起来,成为一个完整又活生生的角色。这就是演员接近和最终进入角色的一条有效的创作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