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经理在强盗逃走后,急忙将钻石放入保险箱。关上了保险箱后,他就出来追强盗了。
过了一阵子,事情才逐渐弄明白了:一个长相酷似岩见且模仿岩见穿着的强盗,扮作岩见的样子,在人较少的中午时分堂而皇之地穿过了大办公室,然后蒙上脸部,伺机而动。在总经理背过身去开保险箱的当儿,强盗就扑向岩见庆二,并用手枪的枪柄猛击,随即持枪逼近总经理。由于倒在地上的岩见发出了呻吟,眼见抢劫不成,强盗就逃走了。
众多职员赶来时,强盗又装成岩见的模样,高叫着“总经理受伤了!”从屋里冲出来,职员们全都上了当,所以进屋后看到岩见倒在地上又吃了一惊。而强盗也最终不知去向。然而,总经理暗自庆幸钻石总算是安然无恙,故而抚慰了众人,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后,为了慎重起见,他再次打开保险箱查看,结果发现有一颗价值数万日元的钻石不翼而飞了。看来是那手脚麻利的强盗在总经理将这些钻石放入保险箱之前,已经掠去一颗了。
职员们全都感到一头雾水。他们只看到先是岩见嘴里喊着“总经理受伤了!”从里面跑出来,随即又看到总经理嘴里喊着“强盗逃哪儿去了?”从里面跑出来。而进入了总经理办公室的职员更是第三次大吃了一惊:因为岩见庆二还气息奄奄地躺在地上呢。
接到报案后赶到现场的警官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对于总经理和岩见庆二,他们自然进行了仔细讯问,总经理的陈述完全可信,而岩见庆二虽说当时还处在人事不省的状态之中,但也并没有可怀疑的地方。
“强盗逃哪儿去了?”总经理喊道。
知道银座商店盗窃嫌疑犯岩见庆二与该白昼抢劫事件也密切相关之后,警部的审讯自然是越发严厉了。虽然岩见申辩,自己没有在任何地方买过任何东西,但由于“人赃俱获”,就暂且对他进行拘留处分,把他关进了拘留所。
事件发生在四月初,正是再过两三天便可观赏樱花的时节。一个阴沉沉的中午,某某大楼十层的东洋宝石商会的总经理,将当天从分店运来的几颗钻石收好,转身去打开保险箱。这个总经理办公室位于员工集体办公的长方形大办公室的凹陷处,只有一个入口。作为秘书,岩见庆二就坐在那入口的门外。总经理面对保险箱的时候,听到背后有动静,便回过头去看。只见身后站着一个蒙面男人,正将一支手枪对着自己。而他的脚下,还躺着一个男人。总经理顿时吓得呆若木鸡。蒙面人紧盯着他步步逼近,伸手就要去抓桌子上的钻石。就在这时,他的背后响起了异样的喊叫声。那是从倒在地上的秘书岩见庆二的嘴里发出的。这时,强盗退到了总经理办公室的门口。紧接着,在大办公室里上班的职员们开始朝总经理办公室门口跑过来。他们只见岩见从里面跑出来,嘴里喊着:“不好了!总经理受伤了!快叫医生来!”而当职员们正要进入总经理办公室的时候,却与总经理撞了个满怀。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由于上司吩咐要特别留意岩见庆二这个青年,夜间值班的警察在一点左右巡视的时候,特意去看了一下他。结果令人震惊的是,岩见庆二已经不见了——不知道何时,他人间蒸发了!
所谓的“白昼抢劫事件”,是这么回事:
此事立刻惊动了整个警视厅。怎么能让重要犯人越狱逃跑呢?警视厅立刻展开了紧急搜索,可是直到天亮,还是一无所获。结果是第二天上午十点钟,在岩见的住处将其抓获。
到了警视厅后,岩见庆二毫不慌张,声明自己今天从未买过什么东西。听了他的陈述,警部不由得大感惊疑。因为,如果这个青年所说的话句句属实,那么这个事件就太奇怪了。这时,警部忽然想起一件事——他听岩见庆二说自己是某某大楼内的东洋宝石商会的职员时,就猛地想起了两三个月前那个“白昼抢劫”事件来。仔细追问下去后,他更为惊讶地发现,原来这个岩见庆二还是与该事件关系最深的人之一。
当时,刑警们是以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态,在他的住宿处安排了人蹲点,没想到在十点钟左右,他竟一脸茫然地自己回来了。
见此情形,刑警似乎也有点迷惑了。他放缓了声调说道:“不管怎么样,你还是先到局里来一趟吧。”
审讯时岩见庆二的申辩,又大大地出人意料。他说在昨晚十一点钟左右,有一个巡查来到拘留所,叫他出去一下,又对他说,他的嫌疑洗清了,所以能放他出去了。当时,夜已深,他口袋里有的是钱,就心想遇上了这些倒霉事后,该好好发泄一下,就坐电车到了品川,上了某妓楼,尽情尽兴地玩了个通宵,直到第二天上午才回家。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从内口袋里掏出了装有工资和奖金的信封。可是,在看到信封后,他的脸色就变了:信封居然已经被打开了!
“你们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搞的?”岩见庆二还十分不满地说道,“一会儿放我,一会儿又抓我,简直是拿我当玩具耍!”
“什么金壳怀表和钻戒,我都没买过呀。”岩见辩解道,“这个不难搞清楚。你们看一下我带的钱不就知道了吗?”
某某巡查被叫来后,岩见庆二立刻认了出来,说就是他放我走的。可巡查却说什么都不知道。警察也去品川的某妓楼调查了,发现岩见庆二所说的完全属实,连时间都一点不差。于是“智能犯罪组”与“暴力犯罪组”的刑警们便聚在一起开会研究,得出的多数意见是:这个事件与上次那个白昼抢劫事件一样,岩见庆二像是被什么人操纵了,而岩见庆二本身是无罪的。
“喂,喂,别装了,好不好?”刑警说道,“你买了金袖扣,又买了金壳怀表,这些都没问题。可你不能顺手牵羊,带走了钻戒啊。手法还挺高明嘛。”
但是,这个不幸的青年到底没有被即刻释放。因为,那个某某巡查对自己被乔装改扮的坏蛋所利用感到异常愤怒,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去搜查了岩见庆二的住所,结果发现了一张写有奇怪符号的纸片。最后,尽管在钻石抢劫事件中因证据不充分而被判无罪,可在商店盗窃事件中,由于“人赃俱在”,商店经理也可作为人证,所以岩见庆二还是被起诉,并被关押了两个月。
“开什么玩笑?”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后,岩见也有点发急了,“我一点也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时,我作为一名探访记者,”松本说道,“对此事件极感兴趣,曾检查过岩见庆二的住处,所以这些奇怪的符号,我至今也还记着。如果你们能采一下这纸片上的指纹,那就可靠了。”
“虽说是一张生面孔,”刑警对岩见说道,“倒也不像个生手嘛。”
检事听取了他的意见,与警察商量了一下。这时,一个相貌粗鄙、身材肥胖的五十来岁的绅士,在巡警的陪同下,从大门口走了进来。他就是这户人家的主人,福岛。
随后,他不容分说地被这个素不相识的大汉带回了刚才去过的洋货店。他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店里掌柜的就说,没错,就是这人,不过店里没丢什么东西。紧接着他又被带到了钟表店。这时,岩见庆二也有点明白过来了。钟表店掌柜一看到他就说,没错,就是这个家伙。于是刑警——当然就是那个大汉了——立刻搜了岩见的身,并且从他腰间的口袋里取出了一枚戒指——还熠熠闪光呢。
看到了躺在地上的死尸后,福岛立刻脸色发白,浑身发抖。检事当即对他展开了询问。
狠心离开这家店的橱窗后,他又朝着新桥方向走去,然后又在一家很大的钟表店前停下了脚步。他早就想要一只金壳表了,不过今天肯定是不买的。随后他加快了脚步,一路上盘算着“想买而不买”的事,过了新桥,在玉木屋的拐角右拐后走了两百多米,然后又左拐进入了一条小弄堂。这时,他不经意地将右手探入上衣的口袋,却意外地触碰到了一个小玩意儿,他略感纳闷地取出来一看,是个小纸包。赶紧打开,啊!这不是刚才看到的那副金袖扣吗?他擦了擦眼睛。忽然又觉得左边的口袋里沉甸甸的,而从左边口袋里掏出来的,居然就是金壳怀表!他一下子坠入了云里雾中,简直像童话故事一样:仰仗着魔法师的神力,不论要什么,都会从天而降。然而,他也没愣神太久。因为,他那只拿着金壳表的手,被一只从身后伸过来的强有力的大手给紧紧地拽住了。原来,他的身后站着个陌生大汉。
“是的,他们是看房子的夫妇。一点儿也没错。”终于恢复了常态的福岛答道,“那个男的名叫坂田音吉,是以前来我家干过活的木匠。住在浅草的桥场那边。有两三个徒弟,人称‘左撇子音吉’,在行内也小有名气,是个干活地道、稳重、踏实的家伙。他有四个孩子,最大的十岁。可是,在此次地震中,上面的三个孩子都失踪了,最小的孩子才两岁,由于被妈妈紧紧抱着逃了出来,才幸免于难。他本人自然是伤心欲绝,叫人看着都难受。我让家里人都去老家避难了——我自己因为事务缠身,不能一直待在老家,就留在了这,但时不时地也要回老家去看看。所以就让这对夫妇住到我家来看房子。我是昨天傍晚回老家去,今天早晨才回来的。”
不一会儿,他在一家洋货店前停下了脚步。那时,倘若有人机敏地在一旁观察他的话,应该就能发现他悄悄地做了个小动作:抻了抻上衣的袖子。那是因为他在橱窗里看到了一对同事中某人所拥有的,自己也念叨了许久的金袖扣,而自己那副蹩脚袖扣简直令他无地自容,故而下意识地做了这么个小动作。
“昨天,这两人有什么异常表现吗?”
散步当然是不用花钱的,但怀揣着可自由支配的金钱,尽管绝对不买,只是透过玻璃橱窗看看自己想买的东西的“享受”,也是无此经历之人所难以想象的。眼下,岩见庆二正沉浸在如此“享受”之中。
“没什么异常表现。”
去年六月底的某个晴朗的下午,他——岩见庆二,上身穿着羊驼呢的黑色上衣,下身穿着白色的条纹裤子,头戴一顶麦秸草帽,足蹬一双白皮鞋,领带嘛,自然是蝴蝶结式样的领结了,这是一副公司职员的标准打扮。他胸前鼓鼓的,里面装着两个信封。一个信封里是本月的工资;另一个信封里装的是半年度的奖金——他曾一度以为今年夏天的奖金要泡汤了,故而已对此不抱希望了。他早已盘算过,即便从这两项收入中扣除每月付给西服店的分期付款和欠住宿处老板娘的钱,应该还会剩下不少。故而他此刻的心情十分悠闲,也没约什么人,只是一个人独步在银座街头,浏览着街边的展示橱窗,心里面想着那些自己想买却绝对不会买的东西。
“最近有人来找坂田音吉干活吗?”
这个自称为岩见庆二的青年职员是这样说的:
“没有。”
在此,请允许我先将当时报纸上报道的事件,原封不动地向读者介绍一下。
“你本人是否遭什么人嫉恨?”
听到岩见庆二的名字后,我也不由得吃了一惊。岩见!岩见!那家伙也与这个事件有关吗?当时,报纸上以令人惊悚的标题报道了岩见事件。我对此也颇感兴趣,故而读得十分投入。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松本刚才要将其与记在笔记本上的符号相比较呢!
“没有啊。”他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青木进也,又说,“不,最近倒是相当遭小区内的人嫉恨。那是因为我不参加夜警团的缘故。这位青木先生最是对我愤愤不平,还扬言要烧了我的房子呢。”
“是的。”青年记者说道,“当时,我作为一名微不足道的探访记者,与该事件也有那么一点关系。我记得在那个因‘谜之男人商店盗窃事件’而出名的岩见庆二的房里看到过这张纸片。”
检事朝青木进也瞟了一眼。
“是啊。”警部想了一会儿,呻吟似的说,“是啊,被你这么一提起,我倒想起来了。这确实是那个家伙的事件发生时……”
“胡说八道。”青木满脸通红,结结巴巴地说,“你、你是说,是我放的火吗?”
“警部先生,那张纸片您不觉得眼熟吗?”
“没有啊,我没说是您放的火。”福岛冷冷地回答道,“只说您说过那样的话。”
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全都默不作声地紧盯着青年记者。
“青木先生,你说过这样的话吗?”
“与其说是‘什么人’,”青年记者说道,“还不如说多半是‘那个人’为好啊。”
“是的。可那不过是一时冲动而已啊。”
“那么这个男的是被什么人用他自己所拿着的凶器杀死的?”
“你发现火灾,是在几点钟?”
“对。”青年记者简单地回答道。
“刚才说过了,是两点过十分左右。”
“你是说,这个女的,就是被死在那儿的男人杀死的,对吗?”
“看这火烧的情形,从起火到被扑灭,怎么着也有二三十分钟吧。可是,你在此之前,大概在两点十分前,曾经穿过这家院子,是吧?”
“言之有理。”少顷之后,检事终于打破了沉默。
“没错。”青木有些惊慌地答道,“难道真以为我——”
检事和我,不,应该说在场的所有人,全都茫然地聆听着青年记者滔滔不绝的解说,寂静无声。
“不。现在只是调查事实情况而已。”检事厉声说道。然后,他转向福岛问道:“你买过火灾保险吗?”
“杀死这两个大人的,不是同一个凶手。不错,这两人都被同一把凶器杀死,也都是左肺部挨了一刀才死的。可是,一人是正面被刺,一人是背面被刺。一般来说,从背后刺中肺部要困难一点,是吧?还有,请看一下隔扇上的划痕。都是从左往右笔直的划痕,因为一般进刀的地方孔比较大,抽刀的地方孔比较小,所以这一点应该是很清楚的。你们再看看——”他转向刑警们说道,“看看那苹果皮。苹果皮都连得很长,是向左旋的,说明削苹果皮的人是个左撇子。划开隔扇和刺死女人的人都是左撇子。可是,刺死男人的人却是个右撇子。”
“买过的。房屋一万五千日元,动产七千日元。签了共计二万二千日元的保险合同。”
“你说什么?”检事不由得提高了嗓门,“到底是怎么回事?”
“家具等物,都留在这里了吗?”
“刑警先生们的理解似乎有点偏差。那孩子是怎么死的我不清楚。不过那两个大人,我认为不是被同一个人杀死的。也就是说,是不同的两个人分别杀死了女人和男人。”
“是啊。我找不到货车,只带了随身要用的东西回老家,其他的都放这儿了。”
“有什么事要跟我说?”检事开口道。
“对于凶杀事件,你能想到什么线索吗?”
“还不能回家。”松本不为所动地答道,“我还有话要跟检事先生说呢。”
“没有啊,毫无头绪。”
“哼!”那警察更加生气了,“你别在这儿胡说八道了,快回家去吧。”
这时,一名刑警来到检事身旁,低声地跟他说了些什么。
“我要是看到了,就立刻把他给抓住了。”松本答道。
“松本先生,”检事喊青年记者道,“尸体解剖以及其他分析结果出来了。虽说这是仅限于相关破案人员所掌握的情况,可为了对你刚才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我觉得可以向你透露一些。你过来一下吧。”
“你到底是什么人?”那警察像是被惹恼了,“好像什么都知道似的,你看到凶手逃走了吗?”
说着,检事就将松本带到了房间角落里,低声跟他说了起来。由于我坐的地方离他们最近,所以也断断续续地听到了一些。
“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松本插嘴道,“夜警巡逻是从十点钟开始的,他只要在此之前潜入家中,等到大火烧起来,趁着乱哄哄的时候,悄悄地溜走不就行了吗?当然也可能是在两次巡逻的间隙逃走的。”
“哎!是氯酸钾中毒?啊呀!”松本说道。
“可是,在有夜警巡逻的情况下,凶手是怎么进来行凶作案,又是怎么逃之夭夭的呢?”一个警察问。
听他们说话,似乎是小茶几上点心盒子里的糯米豆馅糕里含有少量的吗啡。这盒点心是当天下午两点钟左右,在涩谷的一家名叫青木堂的点心店里买的。买的人,模样极像岩见庆二。可是,糯米豆馅糕还没被人动过,小孩子是因氯酸钾中毒而倒下的。
总之,大体上可以认为,凶手在与那男子搏斗后,用枕边的水果刀将其刺死,并从背后刺死了准备带着孩子逃走的女人。然后,他想要藏匿尸体,欲撬开地板,结果没成功,就划开了隔扇当柴火,想烧毁尸体。
不一会儿,检事回到原来的座位上,讯问又重新开始了。
从时间关系上来看,杀人与火灾是否有关还不好说。这也是警察们争论的一个焦点。
“青木先生,你在夜警即将交接班的时候回了一趟家,请问这又是为了什么?”
这时,警察来到了检事的跟前,尸检结果出来了。结果表明,被害人是在晚上十点左右死亡的。小孩子的尸体由于外表未发现任何异常,还有待解剖。与此同时,那个点心盒子也交给鉴定课去检查了。
“这个嘛——”青木答道,“也没什么大事。没什么值得一提的理由。”
“也没什么大事。”
“要是说不出什么理由,这可就于你不利了哦。”
“回去干什么?”
这位前大佐不吭声了。我倒为他捏了一把汗。
“没有。”
“青木先生,照您刚才所说,”福岛说道,“起火的时候,您到过我家,是吧?”
“那时没发现什么异常吗?”
“这事儿,你不用问。”检事代替青木回答道。这时,松本从隔壁房间里抱着一本大部头的书过来了。
“是的。”
“啊呀,福岛先生,听说您以前搞过药物学,还真有好书啊。老实说,我以前多少也接触过一些,这本山下先生的《化学品制法注解》,可真是好书啊。以前学的那些,我基本上已经都忘光了,可一看到这本书,就又想起来了。要说这氯酸钾中毒,还真是不常见啊。”
“你也是穿过那院子回家去的吗?”
松本突如其来的一番话,弄得检事有些不知所措。松本见状便对他说:“我看了山下先生的《化学品制法注解》,在氯酸钾的注解中,写着‘用量过多可致死’。因为是用在小孩子身上,所以就很容易中毒了。”
“我跟他一起巡逻的,然后我要回家一趟,松本君就一个人先回值班室了。”
然后,他又翻开书来,指着某个地方给检事看:“你看,我还发现了这个。”
“‘在家门前与你分手’是怎么回事?”
“这是什么玩意儿?”检事不解地看着松本手指着的地方,见上面写着:氯酸钾。将其与二氧化锰、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混合并加热至二百六十度至二百七十度时,会释放出氧气,而成为该化学品最强烈的氧化物……而在该化学品中加入两倍分量的蔗糖加以搅拌,并滴入一滴强硫酸后,将会起火燃烧。
“是的。巡逻结束,回到值班室的时候,是两点不到五分,所以在家门前与你分手的时候,应该是两点不到十分吧。”
“我们发现火灾时,就闻到了砂糖烧焦的煳味。现场调查时,发现了一个较大的玻璃糖罐,已经摔坏了,底部粘着一层漆黑的碳化物。所以我是这么想的:氯酸钾被硫酸分解后便产生了过氧化氯,而犯人所利用的就是其性能。”
“还没到两点吧。是吧?松本君。”青木扭头问松本道。
“原来如此。”检事这才点了点头,“这就是说,凶手为了达到放火的目的,将砂糖与氯酸钾混在一起,并添加了硫酸,是吧?”
“发现火灾之前,你大概是在什么时候巡逻的?”
“啊,不,我觉得这事不是凶手干的。因为,杀人与放火之间,相隔的时间很长。再说这化学品的调制,应该是早就完成的了。大概是在傍晚时分吧。”
“由于夜警巡逻时,有时也会进入院子,所以栅栏门一直是开着的。”
“此话怎讲?”
“院子的栅栏门是开着的吗?”检事问道。
“就是说,小孩子的死亡,是由于他妈妈在牛奶或别的什么饮料中加了糖的缘故。而这糖里面,早就被人加了氯酸钾。因此,小孩子一喝,就中毒了。”
“夜警交接班后,嗯,已经过了两点二十分,我正往家里走。”青木说道,“由于走前门绕远,我就想穿过福岛家的院子,从我家的后门进去。就在这时,我看到他家厨房的天花板发出了红彤彤的火光,于是我就大叫了起来。”
“哦——”检事点了点头。
问讯开始了。第一个是青木进也。
“因此,我觉得本案基本已经真相大白了。事情估计是这样的:小孩子中毒后十分难过,就从被窝里爬了出来,结果还是死掉了。看到这一幕的父亲,由于在地震中已经失去了三个儿子,现在连最后的一个小儿子也死在了自己的眼前,就发狂了。他从背后刺死了孩子的母亲,为了泄愤,又在隔扇上乱砍乱斩。而那个岩见庆二,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恰在此时来到了这里。于是两人就打了起来,最后坂田被岩见刺死了。但放火的不是岩见庆二,估计他也没有化学品方面的知识。再说如果是他的话,也不会采用这种拐弯抹角的方法。”
除此之外,让人觉得奇怪的就是那块被掀起的地板和莫名其妙的纸片了。
“那么是谁放的火呢?”
死去的男人约四十来岁,现场留下的格斗痕迹很明显。他是被人用锋利的尖刀——显然就是那把被扔在现场的水果刀—— 一刀刺中左肺而毙命的。死去的女人大概三十二三岁,像是从被窝里出来去抱孩子的时候,被人从背后刺了一刀(也被刺中左肺部)而毙命。茶间与房间——那三人睡觉的房间——之间的隔扇,已经被刀划得不成样子了。枕边的小茶几上放着点心盒子和一个盆,盆中放着像是睡前吃过后留下的苹果皮。
“应该是希望这个家被付之一炬的人吧。因为已经买了金额不小的保险嘛。”
我跟青年记者对一名警察说,我们在当天夜里值夜警,青木是火灾的第一发现人,我们是听到了他的喊声才赶来的。警察要求我们等一会儿再走。
“你胡说些什么!”一直默不作声听着的福岛,突然怒吼了起来,“你毫无证据,竟敢说我为了骗保人为纵火,真是岂有此理。别的暂且不说,我当天夜里就不在家里呀!”
这时,门口热闹起来,有许多人涌了进来,是检事和警察们。
“如果在家里而要放火,那就用不着氯酸钾了。”
是啊,他怎么会清楚呢?可我却觉得他似乎已经发现了问题之关键。
“你再说这种无中生有的事,当着检事先生的面,我也要对你不客气。”
“如果是温度计的话,就不会剩下这么多的水银了。”他答道,“至于跟火灾有没有关系,现在还不清楚。”
或许是有点佩服这位青年记者的沉着冷静吧,检事并没有阻止他说话。
“这不是摔碎了的温度计吗?”我答道,同时也感到他似乎有些故弄玄虚,“这跟火灾也有关系吗?”
“你既然这么说,那我就代替检事先生来加以说明吧。老实说,你这个计划十分巧妙,我也由衷地感到钦佩。我在现场捡到了一些玻璃管碎片和少许水银。直到刚才为止,我还没想出那是干什么用的。在听到小孩因氯酸钾中毒而死,并查了《化学品制法注解》,这才恍然大悟。检事先生,”他转向检事,继续说道,“氯酸钾和砂糖的混合物里只要再加一滴硫酸,对,只需一滴硫酸就行,就会猛烈燃烧起来。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让一滴硫酸在适当的时候自动注入呢?利用水银柱,就是个令人惊叹的好主意。拿一根直径一厘米的玻璃管——正是玻璃碎片所表明的弯成U字形的那种玻璃管,将其一端封住。然后倾斜着从另一端慢慢地注入水银,直到被封住的一端全部灌满为止。随后将U形管放正,封口端的水银柱会略微下降一些。如果U形管的两端全都开放的话,左右两根水银柱应该高度相等,且保持静止。但一端封住之后,由于空气压力的缘故,两根水银柱就会出现大约七百六十毫米的高度差。亦即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因此,如果气压减弱,封口端的水银柱就会降低,而开口端的水银柱就会上升。这是个不言自明的道理。由于昨夜两点左右东京处于低气压中心区,咨询气象台后得知,下午五点前后气压为七百五十毫米汞柱,凌晨两点为七百三十毫米汞柱。出现了二十毫米汞柱的气压差。亦即U形管封口端的水银柱会下降十毫米,开口端会上升十毫米。这样,如果在开口端的水银柱上端注入少量硫酸,到那时就会自动溢出来了。福岛先生,”松本回头看着满脸刷白、一声不吭的福岛继续说,“你为了骗取区区几万日元的保险,鬼迷心窍,先是杀死了给你看房子夫妇的孩子,接着又杀死了他母亲,最后连他父亲也杀死了。并且,你还想将自己所犯下的可怕的罪行转嫁给青木先生。你的罪孽太过深重。怎么样?你还不老实招供吗?”
“是的。估计原先是在这个里面的吧。”说着,他又给我看了个直径约为二分[27]的玻璃管碎片。
福岛惊恐万分,他已经毫无招架之力了。
“是水银吧。”我说道。
检事也为这位青年记者清晰明了的分析而折服。他说道:“啊呀,松本先生,你真是了不起啊。像你这样的人才要是能进入我们警界就好了……可是,岩见庆二又为什么要偷偷地溜进来呢?将注有毒药的点心拿来,他又有什么样的理由呢?”
他仔细地检查着四周的一切。随后,从口袋里掏出一柄小刷子,又从笔记本上撕下一张纸来,弯下腰将地上的一些东西扫到了纸上,郑重其事地拿给我看。只见纸上有几个白色的小珠子正在骨碌碌地滚动着。
“这方面,我也不明所以。”青年记者松本十分干脆地回答道。
松本指给我看一个挺大的玻璃罐子,它的上部已经没了,只剩下底部,罐底上粘着些黑乎乎的、板状的东西。我听到青木在喊“着火了!”并朝他那儿跑去时,曾不无纳闷地在心中嘟囔过一声:“难道是砂糖烧起来了吗?”不料竟然被他“听”到了。如此机敏,实在是令人叹服,而玻璃罐中被烧剩下的东西,无疑正是烧焦了的砂糖。
两三天之后,岩见庆二被捕的消息见报了。他所坦白的内容与松本所言,可谓是若合符节。可是,关于他为什么要潜入福岛家的理由,却一句也没提。
“怎么样?果然是糖烧焦了吧。”
之后,我就没机会与松本顺三见面了。我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日复一日地上下于如同战场般拥挤的涩谷车站,奔波在上班的路上。
我一声不吭地跟着他朝被火烧过的地方走去。只见被烧焦了一半的器物乱七八糟地散落着,被烧得又黑又焦的木头,正“嗤——嗤——”地冒着白色的水汽。这火看来确实是从厨房那儿烧起来的,可像是引火之物的东西,却一个都没发现。
一天,我正一如既往,气喘吁吁地沿着坡道往上走,却被人从后面给叫住了。一看,是松本顺三。他笑嘻嘻地说是有事要向我打听一下,要我跟他去一下。于是我就跟他去了玉川电车楼上的饭店。
“哦,是你啊?”注意到我在偷窥后,松本急忙将笔记本合起来,“怎么样?去调查一下火灾的情况吧?”
“听说岩见庆二被逮住了。”我说道。
在被掀起的地板一角上,落着一张纸片。目光敏锐的松本顺三看到后似乎有些吃惊,他一度想将其捡起来,但立刻又打消这个念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笔记本。我在他身旁瞄了一眼那纸片,见那上面写着些莫名其妙的符号。我又朝他的笔记本上看了一眼,发现那上面也写着与那纸片上一模一样的符号。
“是啊。听说终于逮住他了。”他答道。
不一会儿,松本像是结束了对尸体的调查,他从里屋走了出来。此刻我就在他身旁,可他看都不看我一眼,马上又去察看客厅。我随着他的目光看去,环顾已经相当明亮的窗户后,发现角落里有一块榻榻米翘了起来,下面的地板也被掀了起来。松本像一只鸟似的飞扑过去,我也不由自主地跟了过去。
“你的推理分毫不差啊。”我由衷地夸赞他。
就这么一来二去的,长夜已尽,天光放亮了。
“瞎猫碰着死耗子罢了。”他若无其事地答道,“对了,我想要打听的是,福岛家的房子,大概是什么时候盖的?”
他还用手电筒照着走进里屋,进行仔细调查。这种大胆的行为,令我敬佩不已。
“这个嘛,呃——应该是在今年五月份动工的吧。地震前刚刚竣工。”
我一边听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一边观察着死尸的模样。突然看到松本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更令人吃惊的是,他像是要将尸体抱在怀里似的,对此做了仔细的调查。作为一名探访记者,他似乎对这一套已经轻车熟路了。
“之前那儿是一片空地吗?”
在众人举着的灯笼的照耀下,大家看得清清楚楚,那是一具惨遭杀害的尸体。大家只是围观着,都不敢靠近。有人举高了灯笼,借着亮光朝里屋望去,可以看到已经铺好的被褥,还有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倒在被褥之外的地上。不一会儿,不少看热闹的人聚集过来,从他们口中可以得知,这三人是一对看房子的夫妇和他们的孩子。福岛一家人早就回老家避难去了,只留下福岛一人,可据说今天傍晚,他也回老家去了。
“嗯,是空地。好长时间那儿一直是空地。不过四周有围墙,入口处还有石阶。”
好不容易扑灭了火,刚定下心来的人们,听到了我的叫声,便又乱哄哄地涌了进来。
“哦,是这样啊。”
用电筒一照,发现是个男人。我不禁“啊!”地大叫了起来,随即又后退了两三步。是个死人!只见房间里的榻榻米也被血浸泡得发黑了。
“这跟案子有关吗?”
救完火后,人们都累得够呛,一边放心地喘着气,一边庆幸没有造成更大的灾难。可由于屋子里静得出奇,我觉得有些蹊跷,就用手电筒照着往里走去。来到房间与客厅交界的地方,发现有个黑乎乎的东西横躺在那儿。
“啊,不,只是想参考一下而已。”
要说还是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我们就抢在火势蔓延开来之前,将其扑灭了。着火的那家,不是别家,正是福岛家。那火像是从厨房里烧起来的,烧着了厨房、茶间[26]和女佣的房间,但铺着榻榻米的客厅,一点都没烧着。
随后,他不再提岩见事件的事了,说了些他当记者时所遇到的趣事。还从口袋里掏出个带金环的琥珀烟斗,装上烟,吸了起来,颇有些炫耀的意味。
我们两人赶紧跑过去。值班室里的人也跑了出来。去那一看,只见青木在一个劲地大叫:“着火啦!着火啦!”我忽然闻到一股焦糖味,心想难道是砂糖烧起来了。我们和从附近跑出来的人一起,用早就预备好了的水桶舀了水,冒着暴风雨全力救火。
与他分手后,回到家换衣服的时候,我忽然在口袋里触碰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拿出来一看,啊!这不就是刚才松本那个引以为傲的琥珀烟斗吗?我思前想后,怎么也想不出这玩意儿到底是什么时候到我口袋里来的。
一点五十分的时候——为什么时间记得这么准确呢?因为值班室里有钟,我待在里面也无事可干,所以有点什么事的时候,总会看一眼时间——松本顺三敲着梆子一个人回来了。我问他青木哪儿去了,他说青木要顺道回家一趟,他们就在他家门口分手了。两点钟左右,青木回来了,由于不久之后,下一班的人就来了,我们说了会儿话后,就告辞了。出了值班室后,我跟松本往左,青木往右,分道扬镳。正当我们快走到自家门前的时候,听到狂风中有人在呼叫。
我十分困惑,但心想这总得还给人家呀。尽管总想着过几天得着机会就还给他,可总也没有机会。时间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了。
到了一点三十五分多,他们两人将我留在小屋里,出去进行最后一次巡逻,而此时的暴风雨,也到达了顶点。
有一天,我收到了一封很厚的信。一看背面的寄信人是松本顺三,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读了起来。可一读之下,我禁不住“啊!”的一声惊叫了起来。
我吓了一跳,心想他们要是打起来,我要不要去拉架呢。可松本不吱声了,故而没出什么事。
该信的内容如下:
估计在夜警团问题上,青木大佐被松本驳倒了,所以将气撒在福岛身上。福岛和他是隔壁邻居,最近刚盖了所很大的房子,也是他一贯的唾骂对象。
好久没见了——或许我们永远也不会再见面了吧。
“不管怎么说,夜警团不能废止。它是好是坏暂且不论,现在每个家庭都做出牺牲,派人出来参加夜间巡逻,只有福岛那家伙最不像话。老实说,他家的房子还是烧光的好。”
我终于破解了岩见庆二那奇怪的行为和暗号的含义。由于你对该事件也非常感兴趣,所以我想让你也知道一下。
我打着盹,将该青年的宏论与暴风雨的声响掺和在一起,迷迷糊糊地听着。然而,青木突然发出的高声,又将我彻底惊醒。
首先,还是说一下那个商店盗窃事件吧。在那个案子里,岩见庆二应该是无罪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不仅仅是因为他不具备如此高妙的伎俩,从前前后后的情形来看,他的所作所为也都能证明他是无罪的。那么,那些东西为什么会在他的身上呢?我想,你应该还记得那个发生在某某大楼内的“白昼抢劫事件”吧。还记得强盗乔装改扮成岩见庆二模样的事吧。其实,那个“银座商店偷窃事件”,也是有人乔装扮成岩见庆二的模样后干的。这个坏蛋看到岩见在洋货店门口站定身躯,流露出十分想要金袖扣的表情后,便在岩见离开后走进店去,买下了金袖扣。然后又以同样的方式买下了金壳怀表,并将它们放入了岩见的口袋里。走到芝口那儿,岩见才发现了金袖扣,并感到莫名其妙。这时,那个坏蛋又抽出了他装有工资和奖金的信封。而在岩见发现了金壳怀表,第二次感到惊讶不已的当儿,那人就从信封里抽走了一些钞票,并将信封放回了岩见的口袋里,且飞快地将偷来的钻戒放入他的裤子口袋后迅速离去了。之后,岩见庆二就被刑警逮住,并由商店经理证明其偷窃。那么,这个坏蛋为什么又在夜里甘冒风险,装扮成警察,将已经遭受自己陷害的岩见庆二从拘留所里放出来呢?恐怕是为了跟踪他的缘故吧。因为这个坏蛋觉得,要是岩见果真偷了东西的话,那么在他因偷窃嫌疑被捕,又被释放后,肯定会因为心虚去查看一下自己藏匿赃物的地方。这就是这个坏蛋的真实目的,他认为岩见藏匿了什么东西。并且,应该就是在那个有名的“白昼盗窃事件”中不翼而飞的名贵钻石。那个潜入商会的盗贼,确实由于岩见的大呼小叫而一无所获地逃走了。而当那位总经理慌慌张张地抓起桌上的钻石放入保险箱时,有一颗最贵重的钻石掉到了地上。
“这个我当然认可。”松本说道,“可是不能因此无视军备缩小论。正如此次地震后所出现的‘物质文明弱不禁风,经不起大自然的一击’之类的论调一样,简直是岂有此理。事实上,我们所拥有的文化并未因此次地震而遭到毁灭,不是也有些建筑物在地震中岿然不动吗?只要充分地应用我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就能够抵御大自然的暴虐。问题是,我们并没有将真正的文化运用于这个帝国的首都。要是我们能将日俄战争中耗费的军费的一半用于帝都的文化设施上,恐怕这次就不会遭受如此严重的摧残。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缩减军费。”
总经理去追强盗时,岩见庆二看到了地上的钻石,贪念顿起,便飞快将其藏到了地毯下面。然后,他继续装死。当时的情形,一定是这样。那个盗贼后来从报上看到钻石失窃后,应该立刻想到这是岩见庆二所为。可想而知,当盗贼得知岩见庆二坏了他的好事,夺了那颗钻石后,该是对他如何地恨之入骨,又该是如何地赌咒发誓,非要夺回钻石而后快!当然,他一定是尽其所能地做了相关的调查。当然他也知道那些奇妙的符号,正显示了钻石的藏匿之地。但是,那些符号仅仅是岩见的备忘录,根据这些符号,岩见自然会想起具体的藏匿地点,但别人即便看到了这些符号,也依然不明所以。所以那盗贼还是一筹莫展。于是,那盗贼就想到了先让岩见被捕、拘留,然后自己再冒险释放他的办法。可这个他自以为得计的妙招,却因岩见释放后去品川花天酒地放纵而白白地浪费了。其实,事后来看,对于那个钻石的藏匿之处,岩见本人都感到头痛,觉得难以下手。
“可是,即便是你,也不得不佩服地震后军队在这里发挥的作用吧。”
然而,那盗贼却因偶然的机会得知了藏宝之地。是因为岩见在这次事件中,偷偷地潜入某户人家,那盗贼才知道钻石就藏在那户人家的房子里。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容易了。那张纸片上指着长方形的那个箭头,表示石阶的角;S.S.E则表示东南偏南;31当然是三十一尺的意思;倒丁字形则表示直角;W﹣15是往西十五尺的意思。整个儿的意思是:从石阶角往东南偏南三十一尺,再拐直角往西至十五尺处。由于岩见庆二在藏匿钻石时,那儿还是一片空地,除了石阶就是萋萋荒草。对于这一点,你是十分清楚的。岩见因商店偷窃事件而吃了官司,失去了取出赃物的时机。而就在这段时间里,福岛在这片土地上盖起了房子。因此,他出狱后在看到福岛家的房子后,就一直在等待机会。并最终打算给看房子的人送去注有吗啡的点心,企图将他们麻翻,稳稳地取出钻石。再加上那天晚上有暴风雨,他便更容易潜入福岛家中。可是,对方不仅没有因吗啡而呼呼大睡,自己反而差一点被人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地干掉。那块被撬起来的地板,就是他寻找钻石时留下的。
“可这也并不能说明军队的必要性。”松本记者反驳道,“由于过去的陆军奉行精兵主义,认为只要训练好军队就行了,所以像我们这些一般民众根本得不到训练。尤其是山手这儿的知识分子,善于动嘴不动手,并且不愿意被别人指挥,集体行动一概不行。所以说,自警团的不顶用和扩张军队的必要性,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
那么,那颗钻石后来又怎样了呢?
“这不是明摆着的吗?”青木大佐说道,“就拿这次地震中组织起来的自警团来说,一百个手持竹枪、破刀的人,也抵不上五个全副武装的士兵啊。”
不瞒你说,已经被我收入囊中了。
青木进也的年纪似乎比我要大一些,他是夜警团的强烈支持者,同时也是个军备扩张论者。而松本顺三虽是个年轻人,却是废止夜警团的急先锋,同时也是个军备缩小论者。故而他们两人在思想上形同水火,在半小时一次的敲梆子巡逻的间隙中,会展开唇枪舌剑般的激烈交锋,其势头之猛,一点也不输于外面的暴风雨。
读到这儿,想必你也已经明白了:我就是那个在某某大楼白昼抢劫的强盗。
要说组织夜警团的唯一好处,就是打破了山手这地方所谓的“知识阶层”那种老死不相往来的陋习。这些知识分子原本都住在各自的贝壳——大的如海螺,小的似蛤蜊——似的家里,猫额头大小的一小块院子还用围墙分隔着。街坊邻居看着像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可从来都不打招呼。如今至少是各家的户主都相互认识了,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逃难者都从事着五花八门的职业,因此从他们身上也可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不过,这些知识似乎也并不怎么靠谱,以至于后来都被归入了“哦,那不是夜警野话吗”一类。
为了证明我的手段,也为了给你留个永久的纪念——请不要惊慌——我将一只琥珀烟斗放入了你上衣的内口袋。这个烟斗可没什么古怪之处,请放心使用吧。
在那天夜里,自十二点钟交接班那会儿起,暴风雨就动起真格来了。我当时是比交接班时间略晚一点才去的,上一班的人已经巡逻回来了,一个是退伍军人青木进也大佐,另一个自称是新闻记者的年轻人,松本顺三。他们穿着外套正坐在简陋的值班室里等着。这个青木进也就是所谓的夜警团的团长,而那个记者——多半是探访记者[25]吧——是从下町跑来避难的。他所投奔的那户人家与我家只隔着两三家人家。
[23]指发生于1923年9月1日的日本关东大地震。
就这么着,在自警团执勤了好几天之后,人们的情绪才渐渐地安定下来。但当局也发布了不准手持凶器的禁令,自警团在大白天里的巡逻、警戒就被废止了。但是,夜间的巡逻、警戒却还一时终止不了。也就是说,自警团变成了夜警团,形成了一项以几户人家为单位,每户出一个男人,每天晚上几个人一起在这几户人家周围巡逻、警戒的惯例。虽说后来警视厅也主张废止夜警团,夜警团内部也出现了不少的反对者,可一旦投票表决,依然是主张继续下去的占多数。其实这对于像我这样在××省做书记工作,都已经四十好几,不久就能拿到养老金,而家里又没有别的男人的人来说,是一种负担。可是没办法,我也只得一周一次地在半夜里去敲梆子巡逻。
[24]指日本东京西半部地势较高的地区。居民多为有钱人和知识分子。
老实说,当我站在这涩谷町,遥望着远处下町冲天而起的白烟,看到泥浆满身,赤着脚,或仅穿着地袜,沿着道玄坂一路往高处逃难而来的人群时,不禁忧心如焚,担心这人世间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与此同时,我还会因各种花样百出的谣言而惊恐万分,所以大白天里我也会手持家传的宝刀,在自家四周绕圈子。
[25]指实地调查社会事件并加以报道的记者。
那晚十点后就变天了,随着台风的呼啸声,大颗大颗的雨点子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那天自从早晨在报上看到“台风将于今天半夜袭击帝都”后,我在机关上班时就一直担心着这事,不幸的是,气象台的观测竟然准得出奇。我的担心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那天夜里十二点到两点之间,轮到我去值夜警。暴风雨中的夜警,可真不是闹着玩的。其实,夜警这事,始于一月前的东京大地震。由于当时所有的交通机关全部瘫痪,社会上谣言四起,所以在火灾过后,山手[24]的居民就纷纷操起了家伙,成立了自警团。
[26]日式房屋中用于家人起居闲坐、吃饭的房间,有时也用作客厅,不是专用于喝茶的房间。
那天夜里的光景,我现在回想起来,也仍会感到毛骨悚然。那是在东京大地震[23]发生后不久的事情。
[27]长度单位。一分约为2.4毫米。
甲贺三郎|Koga Sabu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