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廖三爷年逾六旬,身形消瘦,前额已经谢顶,头发虽然稀疏,但眉毛却很茂盛,长长的、弯弯的,就像年画里的寿星公一般。他唇蓄白须,下巴上也蓄有一绺花白的山羊胡子,一身宽大洒脱的对襟青衫,脚蹬黑色千层底老布鞋,看上去颇有一点仙风道骨的味道。
十余年前,廖三爷现身成都,耗费巨资买下了这座老宅,略作修葺,就搬了进来。
廖三爷起居极有规律,每天一早必定提个楠竹所制的圆顶鸟笼出来溜达,还有一只胖胖的短腿小哈巴狗忽前忽后的伴着他。
颐庐现在的主人,街坊都叫他廖三爷。
那楠竹鸟笼里是一只会说话的黑八哥,黑羽黄足,全身羽毛乌黑发亮,唯独生了一双雪白的鸟喙,一看就知道此鸟绝非凡品。
刻有“大树家馨”四字的门洞下面是黑漆推光的双扇大门,一对铜制狮头口衔门环,门洞两侧各立石狮,老宅显得肃穆森严。
这黑八哥名叫“黑娃儿”,异常聪敏,被廖三爷视为心肝宝贝。它学说人话可以假乱真,经常模仿廖三爷的口气,戏弄那只叫“豹子”的小哈巴狗。有时它看到那小哈巴狗屁颠屁颠地跑到前面去了,就学廖三爷的口气,开口叫唤道:“豹子,回来!”
虽历经百年风雨,字迹依然清晰可辨,笔力遒劲、工整大气。据说此二字乃是出生于四川广汉的国民党大佬戴季陶当年亲笔所书。
那小哈巴狗听到喊声便吐着舌头跑转来,抬头一看才发现是八哥在逗弄它,虽一脸愠怒却又无可奈何,惹得廖三爷哈哈大笑。
老宅的大门由青砖砌成宽大的拱形门洞,门洞右嵌一块红砂石,上书两个魏体大字:“颐庐”。
天涯石街有不少茶铺沿街为市,这也是百年相袭的传统。以往金河边满是茶铺,很多茶铺上还挂着“绝对河水 不用井水”的招牌——因为那时没有自来水,井水略带苦涩,不适合泡茶,所以茶铺待客必须用清凉的河水。
小巷中间有座老宅,是这条老街上最气派的建筑。
古金河虽已湮没,但沿街仍多茶铺,老板将竹制的藤椅随意的摆在黄葛树下,小木桌上几盏盖碗茶,茶客们三三两两随意坐在青砖墙根边、浓密树荫下,下象棋的、打川牌的、斗地主的、摆龙门阵的,各色人等都各有一份闲适与自在。老成都的慢节奏,在这里还保留得十分完整。
岁月辗转,金河已然成为传说,天空中的老鹰和树上的“鬼灯哥”也早被灭杀殆尽,就只剩下这窄窄的青石小巷、老宅旧院和路旁数十棵茂密的黄葛树。
廖三爷便常在街边的茶铺喝茶。每次他在那有着长长靠背的竹椅上坐下,等茶小二把已经放了茉莉花茶的青瓷盖碗冲上水,茶香四溢,小哈巴狗也老老实实趴下不动,他便打开鸟笼,让那黑八哥出来活动。它若非跳到廖三爷肩膀上亲热一番,便是落在地上梳理羽毛,要么就飞上树去捉虫子吃,蹦蹦跳跳四处玩耍半天后,它自己会乖乖地回笼。
那时没有路灯,昏暗街边的核桃树上,川人称之为“鬼灯哥”的猫头鹰时不时发出几下凄厉的叫声,吓得胆小的孩子些早早地就溜回了家,再不敢出门顽皮了。
按说,买得起颐庐这座大宅子的廖三爷非富即贵,自然大有来历。
过去的老街宁静而安详,春秋之季天空中有成群的大雁结队迁徙,院子的上空常有老鹰盘旋,谁家放养的小鸡一不当心就会被贪婪的老鹰掠下来一口叼走。每当夜幕降临时,数千只归巢的老鸹掠过天空,纷纷落到金河两边的林子里栖息。
成都人好八卦、爱打听,凡事总爱盘根究底,遇人最喜追溯来龙去脉。可这小巷的街坊们居然都打听不出来廖三爷是什么来路,更不知道他以前在哪里发财、做过些啥子营生。
金河两岸长满茂密的竹林和树木,清凉的河水常年流淌,人们就在这河边挑水、洗衣,也是居民们夏日纳凉和小孩们玩水的好去处。
茶铺里的茶客们曾经猜测,廖三爷是有子女在国外,发了大财,就买了这座大宅子孝敬他,因为成都的水土气候,极适合老人颐养天年……旁边立即就有人发表了反对意见:那咋从来没有看到他的子女回来过?又有人根据廖三爷那仙风道骨般的相貌推断,廖三爷必是一位习武修仙的有道之人,还绘声绘色的描述,有一天廖三爷出门归家,却发现忘了带钥匙,“嗖”的一声,旱地拔葱,竟然使出轻身功夫,直接就跃过了院墙……云云。
天涯石街虽说是街,其实只是一条窄窄的小巷,连车辆都不能通行。小巷旁边,曾经有条河流。以往的老成都河渠纵横,金河、府河、御河、南河、摸底河等大小河流穿城而过,从天涯石街旁边流过的是金河。
虽然大家都很好奇,但廖三爷从来不对任何人提起自己的事情。他平时看到街坊们都是笑眯眯点个头,打个招呼,虽然客客气气,却是到此为止,不会再多说一句。
张骞从此便将这块石头留在了成都,古人认为此石是张骞从天涯寻回,所以就叫它“天涯石”了。
茶铺里的茶客看他每日坐在那里喝茶,自然想方设法套他的话,总想打探出他的底细来。但廖三爷要么把话岔开,顾左右而言他,要么就干脆不接话。
张骞对严君平佩服得五体投地,回答说:“然。吾穷河源至一处,见女子织锦,丈夫牵牛,吾问此何地?女子答曰:此非人间也,何以至此?因指一石曰:吾以此石寄汝舟上,汝还以问蜀人严君平,必为汝道其详。”
廖三爷每日就这么出现在街口那家茶铺子里,平静安稳地、心如止水般坐上一整天,有时甚至连饭都忘记回家吃。从他那沉迷舒适的眼神中,流露出对现实人生极大的满足,完全就是一个无忧无虑、安享晚年的老人。
严君平看了这块石头,惊讶地说:“去年八月有客星犯牛郎和织女星,原来就是你啊?这是织女支撑织布机的石头嘛!”
久而久之,廖三爷也就成了天涯石街的一分子,大家对廖三爷的过往慢慢也不再好奇了。
这“天涯石”通体黝黑,关于它的来历,《蜀中广记·严遵传》中说,汉使张骞探寻黄河源头,回来时船中载一大石,跑到成都来请教精通天象的占卜大师严君平。
实际上,在天涯石街逗狗弄鸟的廖三爷绝非凡人,而是有着一段常人难以想象的过去。
这是一条很有点年头的街道,一砖一石,一草一木,皆有出处。最有名的就是街口上那块长形条石,它立放街边,石头周身上下被人摩挲得光亮圆滑,石上刻有“天涯石”三个古字。
廖三爷是“蜀山之王”这个传奇家族中仅余的一脉。廖家原籍湖南,祖上曾追随曾国藩在湘军为官。湘军平定太平天国之乱时,其祖上率军攻入南京,因战功由平江营以军功累保花翎提督衔贵州补用总兵,赏正二品封典。
天涯石街。
文革之时,因“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罪名,其祖坟被红卫兵小将掘开,不仅先祖尸首惨遭挫骨扬灰,墓中那些珍贵的陪葬品如红珊瑚朝珠、宝石顶戴、玛瑙玉器、字画、佛珠、宝剑等等,也被天不怕地不怕的红卫兵小将们从墓室和棺椁中搜掠出来,不是当场被砸个粉碎,就是被围观者趁乱哄抢一空。廖三爷的祖父廖赟亲眼看见了这一幕。
四川,成都。
在那个年代,由于出身成分的问题,黑五类廖赟读不了书,也找不到工作。迫于生计,廖赟回想起祖坟被掘开后墓室中现出来的那些各色宝物,有了这些东西,还愁养家活口?为此,廖赟把心一横,离开故乡,浪迹江湖,四海云游。
天涯石街的街坊们可不知道,他们的身边,就居住着这么一位传奇性的江湖人物。
他四处拜访高人,学习摸丘发冢的各种技巧,凭着天资聪慧,又有功夫底子,最后竟然成为西南摸金校尉第一高手。
关于他们发丘倒斗、掘坟摸金的故事,世面已有了不少的演绎和传说。作为江湖上最诡秘的职业,这些人自然也是人们眼中最神秘的江湖人物。
廖赟曾踏遍巴蜀云贵,在横断大山中找到了先秦时期开明氏蜀王朝的开国之帝鳖灵王那“錾山为穴”的万石坟,历经九死一生,终于破了那千年蜀王铜棺,夺得了鳖灵王的镇山之宝金象银犀、玉马铜牛,还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碧血贝、晶车渠、红玛瑙、青孔翠等等诸多奇珍异宝,从此在江湖上名声大震,人送封号“蜀山之王”。
盗墓者,又称摸金校尉。
谁也不会想到,看上去仙风道骨般的廖三爷,竟然是一个摸金校尉——他便是这“蜀山之王”廖赟的第三代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