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魏格尔楼的房间,他认真思考要不要写信给马里兰教省的耶稣会首脑。这种事他已经干过一次,当时他请求调至纽约教省,以便照顾母亲;请求卸下咨询师的职务,调任教师职务。请求调任教师时,他将“不适宜”目前的工作当作原因之一。
他伴着收音机播报的新闻声离开了。
马里兰教省的大主教对乔治城大学进行年度视察时,找他深入讨论了这件事,所谓年度视察,大抵等于军队里的监察长秘密聆听冤屈和抱怨。谈到达米安·卡拉斯的母亲,大主教点头表达他的同情;但谈到他的“不适宜”,大主教认为并不符合卡拉斯的履历。卡拉斯不愿放弃,他找到乔治城大学的校长汤姆·伯明翰姆。
差一刻十一点,他亲吻母亲,和母亲告别;他答应一有时间就来探望。
“汤姆,这不止是精神病学的问题。你也清楚。有些人的问题究其根本来自神召,关系到他们的人生意义。汤姆,事情并不总是和性有关,而往往关系到他们的信仰,我实在应付不了,汤姆,太难了。我必须退出。”
他去了趟卫生间。瓷砖上铺着泛黄的报纸。浴缸和水槽中都是水锈的痕迹。地上有件年代久远的紧身内衣。神召的诱因。他因为这些躲避进大爱,但现在大爱开始冷却。半夜里,他听见它在心房间呼啸,仿佛一阵迷途的、哀伤的冷风。
“你的问题是什么?”
她既不会说也不会写英文,所以他替母亲写了几封信,然后又修理了那台裂壳的塑料收音机的调谐器。那是她的全部世界,新闻、林赛市长[2]。
“汤姆,我认为我已经失去了信仰。”
我不该丢下她。
伯明翰姆没有追问他为何会有此疑虑,卡拉斯对此心怀感激。他知道他的答案听起来像是发了疯:用牙齿撕碎食物然后排泄的需求。我母亲的九个首瞻礼六[3]。臭袜子。反应停婴儿[4]。报纸的一则文章,说一名年轻的祭童在公共汽车站等车,被陌生人围攻,淋上煤油烧。不,不,太情绪化了。过于模糊,过于存在主义。更符合逻辑的是上帝为何沉默。世界上存在邪恶,而许多邪恶是疑惑的结果,是心怀善意者发自内心的不解。上帝若是有理性,为何不肯结束这一切?为何不肯显现于世间?为何不肯开口?
她坐在桌边,说说这个夫人,聊聊那个伯伯,说话间还带着移民的口音。他不敢和她对视,她的眼睛如同哀伤的深井,年复一年盯着窗外。
“主啊,给我一个启示……”
母亲的拥抱很热烈。一声惊呼,一个吻。她冲进厨房去煮咖啡,黑咖啡。她两腿粗短,皮肤松弛。他坐在厨房里,听她絮絮叨叨,污秽的墙壁和肮脏的地板,慢慢渗进他的骨头。这公寓简直不是给人住的。她靠社会保障金过活,还有一个兄弟每月接济的几块钱。
拉撒路[5]的复生是遥远过去的传说,没有哪个活人听过他的笑声。
他从地铁站步行到曼哈顿东二十一街,走向那幢破败的褐砂石公寓楼。经过引向黑色橡木大门的台阶时,他看了一眼门廊上的孩子们。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无处可去。他记起了那次最后导致他离开家的羞辱:陪七年级的可爱女孩回家,却遇到自己的母亲在街角满心期待地翻垃圾箱。卡拉斯慢慢爬上台阶,闻到了烹饪的味道。温暖、潮湿、腐烂的甜味。他记起常拜访母亲的乔瑞理夫人,她和十八只猫住在一套狭小的公寓里。他抓住楼梯栏杆,开始上楼,克制住心头忽然滋生的疲惫感,他知道疲惫来自负罪感。他不该丢下她。不该让她独自一人。到了四楼,他从口袋里摸出钥匙,插进母亲居住的4C公寓的锁眼。开门就像是在抚摸脆弱的伤口。
启示为什么还不来?
第二天,他参加了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的一场会议。他是主讲人,提交的论文名为《灵性提升的心理学环节》。工作结束后,他和另外几位精神病学家喝了几杯,吃了些东西。对方付账。他早早离席,因为他要去探望母亲。
卡拉斯时常希望自己生活在耶稣的时代,能亲眼见到耶稣,受到耶稣的触碰,凝视他的双眼。啊,我的主,让我见到你!让我知道你的真理!请你进入我的睡梦!
来到访客宿舍,他在登记处签下自己的名字。达米安·卡拉斯,他这样写道。然后又仔细看看。有什么地方不对。他厌倦地想了起来,又添上了“耶稣会”的缩写字母S.J.。他的房间在魏格尔楼,一小时后他终于睡着了。
渴求吞噬了他。
神父帮他坐下;帮他放好手脚;他看见地铁来了,连忙从皮夹里抽出一块钱硬币,放进流浪汉的外衣口袋。转念一想——流浪汉多半会弄丢,便换成钞票,塞进流浪汉被尿打湿了的裤子口袋里,随后拿起包,登上列车,找个角落坐下,假装睡觉。到了终点站,他走上去往福德汉姆大学的漫长道路。那一块钱本来是要叫出租车用的。
此刻,他坐在书桌前,钢笔悬在纸上。或许让大主教闭口不谈的并非是时机。或许他明白所谓信仰无非有没有爱。
“我是天主教徒,”流浪汉喃喃道,“天主教徒。”
伯明翰姆答应考虑他的请求,想办法说服大主教,但直到今天还没有任何回音。卡拉斯写完信,上床睡觉。
响起了列车接近的微弱隆隆声,然后是踉跄走路的声音。他回头去看。流浪汉步履蹒跚,意识模糊。神父一时间也没多想,过去扶住流浪汉,将他拖向靠墙的长凳。
“我是天主教徒,神父!”
他举起圣体献祭,烦闷地想起这个仪式曾带给他的莫大欢乐;每天早晨他行仪式的时候,都有同样的感受,不经意间发现大爱早已远逝的那种痛楚。他在圣餐杯上方掰开圣体。“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8]”他将圣体塞进嘴里,咽下那白纸般绝望的味道。弥撒结束后,他小心翼翼地擦净圣餐杯收进包里。他跑着去赶七点十分回华盛顿的火车,黑色手提包里装的都是痛苦。
他身子一颤,垂下肩膀。他无法转身,无法耐住性子,再次在恶臭和空洞的眼神中寻找基督,在脓血与排泄物中寻找基督,寻找不可能存在的基督。他茫然抚摸自己的袖筒,仿佛那里有看不见的黑纱。他隐约想起了另一位基督[1]。
[1]即敌基督。《圣经》中曾多次提到敌基督一词,指假冒基督的身份暗地里敌对或意图取代真基督的人。
“嘿,你,神父。”
[2]约翰·林赛(John Lindsay),当时(1971年)的纽约市市长。
啊,上帝啊,发发慈悲!
[3]天主教将每月第一个星期五称之为首瞻礼六。据说1687年10月13日,耶稣显现给圣女玛加利大说:“因着我圣心的极度仁慈,我许下:我必以我全能的圣爱赏赐给那些连续在九个首瞻礼六上,为了爱慕我心的缘故而领圣体的人以善终之恩:他们必在死前妥当领受圣事,我的心将是他们终期的护卫。”后来九个首瞻礼六成为一种仪式。
听见脚步声。
[4]反应停是一种镇静剂,妊娠期服用可引起严重的新生儿畸形,尤其是短肢畸形,形同海豹。该药曾在二十世纪六十年初造成了大量新生儿畸形。
不要过来!
[5]出自《圣经·新约·约翰福音》11章,耶稣使死人拉撒路复活。
神父听见流浪汉起身。
[6]圣体,一般为无酵饼,象征着耶稣。
神父转开视线。他会上前,他会恳求。能帮一把我这年老的祭童吗,神父?能帮一把吗?沾着呕吐物的手会按上他的肩头,另一只手会在口袋里翻找圣章。比得上一千次告解的恶臭呼吸,夹着酒精、大蒜和陈年大罪同时涌出,透不过气……我透不过气……
[7]出自《圣经·旧约·诗篇》102篇1节,前拉丁文同。
一声咳嗽。他扭头去看左边。一个白胡子拉碴的流浪汉,刚才还不省人事地躺在一滩自己的尿里,这会儿正要坐起来,一双黄眼睛瞪着神父消瘦、哀伤的面容。
[8]出自《圣经·新约·约翰福音》14章27节。下文是“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
他站在空旷的地铁月台的边缘,期待着列车的隆隆声,希望那隆隆声能平息时刻伴随他的痛苦。就仿佛脉搏,只有在寂静中才能听到。他换了只手拎包,望进隧道。一个个光点延伸进黑暗,像是通往绝望的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