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他喝了一声,话音刚落,那女人就扑倒在地上。
“我所学习的称为傀儡术,放松身体,不要害怕。”他说着,伸出右手,摒起食指和中指朝对面听他说话的女人一指。
“滚!”他接着说,手指一歪,女人就向旁边翻滚了出去。
“西方称为魔法,东方称为道术,其实都是巫术的一种,这些伟大的力量,在今天的科学时代,已经很难再见到了。”长发男人继续说着。
原本和女人并肩坐着的男人却还是很镇定,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或许他已经见得多了。
这是崇明岛上的一处庄园,孙镜在门口登记好换了胸牌,进来没走多远,就在小草坪上见到了这一幕,不禁停下脚步,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
会傀儡术的长发男人手又向他一指,忽然注意到孙镜站在旁边看,慢慢把手移到了孙镜的方向,朝他笑了笑,突然用更响的声音喝道:“倒!”
说话的是一个长发披肩的中年男人,面色凝重,盘腿坐在雨后湿润的草地上。在他的对面,一样的姿势坐着一男一女,年纪都已经过了四十,用很恭敬的神情听他说话。
孙镜耸耸肩膀。
“中国的巫术传统源远流长。三皇五帝时代,神农尝百草,在西南蛮荒一带的山野间……”
“滚!”他又说。
“哈,不烫手的还算是宝贝吗?”
孙镜冲他笑笑,向前走去。
“现在觉得烫手了?”
小草坪的两侧是桃树林,树林绕着小湖。空气里含着草木泥土的气息,比市中心呼吸起来畅快得多。
“私事?我看没准有些联系呢。我总觉得,这巫师头骨不简单。”
草坪上树林间,有人或散步或驻立,他们大多都有些年纪。不过还是有几位年轻姑娘,穿着一色的浅蓝色衣服,站在一边看着。
“先把办展的事落实了。这个是私事,有机会的话……看情况吧。”
湖的一侧有片假山石。一个头发花白但剃了个板寸的男人,把左手放在块表面平整的石头上,右手握着一支圆珠笔。他瞅准左手拇指和食指张开的空隙,将笔“笃”地插了下去。顿了两秒钟,又跳到了食指和中指间,如此往复。
“找机会我帮你问问。”徐徐说。
孙镜经过他身边的时候,他忽然转过身,拉住孙镜的手。
当年围绕着孙禹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事情,以至于欧阳文澜准备把它们烂在历史里,就算碰见自己这个孙禹后人也不松口?孙镜皱着眉,慢慢转着无名指上的玉戒。
“你敢不敢?”他问。
“听他的口气,如果你不说是孙禹的曾孙,说不定他会说不认识孙禹。”
“什么?”
孙镜却没有解释,说:“看起来,韩裳拜访他的时候,他也一样什么都没有说。”
板寸头抓着孙镜的右手,按到石头上。
听上去是关心,实际上却是不满孙镜瞒着她。
“我练过的。”他安慰着说,然后握笔的手猛然发力,“笃”地插了下去。
“很不错,我能感觉到。最多再来个两次,我就能提办展的事了。”徐徐自信地回答。她往孙镜的胸口扫了一眼,问:“这就是那块牌子?你戴着它小心点,邪得很。”
第一下之后,他抬眼看看孙镜。然后第二下,又抬眼看看孙镜。
“老爷子对你印象不错。”孙镜说。
从第三下开始,他的速度突然加快,快得像急风,圆珠笔尖敲击在石面上的声音连成了一片,像暴雨。他的速度还在加快,快得那只握笔的手就要变成一团影子。他腮帮子上的肉抖起来,急促地喘气,每口气吸到喉咙口就卡住,一声一声,像只待宰的鸡。
阿宝把两人送到大门口,憨笑着招手:“常来坐坐。”
“叭”地脆响,塑料圆珠笔断裂开来,笔芯笔管飞散。板寸头抛下手里的半截笔管,摊开手看看被刺破的手掌,冲孙镜点头。
“当然,你愿意来陪我这老头子,随时欢迎的。”欧阳文澜拿起铜铃铛铛地摇了几声,阿宝就小跑着出现了。
“你很好。”他说。
告辞之前,徐徐问能不能再来看他。
另一只手从侧面伸过来,抓住孙镜的胳膊,把他拉走。
秋冬下午的阳光很短暂,天色正开始阴暗下来。欧阳文澜摸了摸杯子,叹了口气:“茶凉了啊。”
这是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他穿着和那些年轻姑娘一色的蓝色制服,拉着孙镜走了十几步才松开,皱着眉头说:“你发什么疯啊,多危险。”
“如果对怀修的事,你什么都不知道的话……也许我也不该告诉你。有些事情……”欧阳文澜又摇了摇头,住口不说。
孙镜笑笑:“我认得他的,我知道他的技术很好。”
欧阳文澜注视着孙镜,轻轻摇头。
“技术再好也是疯的,你知道他会往哪里插?”
“父亲和爷爷都死得很早,所以我对曾祖父几乎一无所知,只知道这块铜牌是他留下来的。”
孙镜又笑笑。
“我确实认识你的曾祖父,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欧阳文澜说这句话的口气,分明是不想再提往事。
老人摇头:“你还是一点都没变,其实这也是一种精神障碍。”
他想到了韩裳在录音里说的那些东西,如果把这些说出来,就牵涉到太多的事情。他要交待来龙去脉,或者编造来龙去脉。后者有被识破的危险,前者他一时无法下定决心。
“可别把性格和障碍混为一谈,这是职业病吗,王医生?”孙镜苦笑:“有性格就代表在某些方面极端一点,对不对?在这个没意思的世界里我总得给自己找些乐子。”
孙镜欲言又止。
“只有疯子才在危险里找乐子,孙镜。”王医生用开玩笑的口气说,但又并不全是玩笑:“我活了这么久,都还不觉得这个世界没意思呢,也许你该常来跟我聊聊天。”
“你已经知道什么?”他顿了顿,又问。
“噢,聊些什么?聊老爸死了老妈疯了所以童年期有阴影造成性格缺陷?医生啊,那些理论我也清楚得很呢。”
“你想知道什么?”老人问。
王医生也笑了:“其实我想你该快点找个好女人结婚,这样你会有归属感。不过我担心什么样的女人才会吸引你。”
欧阳文澜看着徐徐的眼神,已经带着老人对儿孙辈的宠溺,但当他慢慢把目光移到孙镜脸上时,却换成了另一种意味。这种意味太过复杂,以至于孙镜分辨不清,这里面包含着怎样的情绪和故事。
“您还是多担心住在这儿的病人吧。我妈最近怎么样?”
“是有点呢。”徐徐有些夸张地甩了甩手,溜回凳子坐下来。她今天表现出来的,是最投老人喜欢的小女孩儿性格,要是文贞和看见,会觉得仿佛换了个人似的。
“还不错。和前些年比,现在她的情绪趋向稳定,思路也比较有逻辑性。大多数时候,她就像个正常的老人了。”
欧阳文澜并没有伸手去拿这块铜牌,他的双手安静地放在膝上,小杯中的普洱茶水已经凉了。他稍稍偏过头去,对站在身后的徐徐说:“累了吧,歇歇吧。”
从孙镜把母亲送到这个疗养院开始,王医生就负责她的精神治疗,已经有十多年了,和孙镜彼此之间非常熟悉。
徐徐替老人捶背的手僵了僵。这块东西她也是第一次见,但她立刻猜到,这一定就是韩裳所说的梅丹佐铜牌。
“她还恨我吗?”孙镜问。
趴在凳上的白猫忽然叫了一声,跳下去跑开了。
“像是好了许多。这么多年还是找不出她恨你的原因,如果把这个原因找出来,治疗起来就更有针对性了。”
也许欧阳文澜并不是当时的考古队员之一,但他分明认得自己的曾祖父,也认得斯文赫定,韩裳怎么会在他这儿一无所获,以至于没有在录音里提到他一句?
“反正我是已经把能回忆得起来的细节都回忆了。”孙镜叹了口气说。
他记得韩裳在录音里说,她并没有找到至今还在世的安阳考古的当事人!
自从九岁那年孙镜的父亲孙向戎在街上突然倒下暴毙,当时和他在一起的母亲方玲也承受不住打击而精神失常。失常后的方玲表现出对儿子孙镜离奇的恨意,对此她的主治王医生一直疑惑不解,曾经多次让孙镜回忆往事想找出原因,但都未果。
铜牌是温热的,但手摸上去的时候,或许是心理因素,总觉得有一股寒气在其中徘徊不去。这寒意在心头绕了一圈,突地令孙镜想起了个不合理的地方。
王老医生陪孙镜向湖另一边的居住区走去,边走边说:“这种仇恨情绪一定是有原因的,那么久都找不出来,我也觉得很奇怪。不过现在她这情绪慢慢的淡了,我就不去特意挑起来。也许就这样再过几年,恢复到一定程度,你就该把她接出去了。否则一些还比较严重的疗养病人,会反过来影响她。”
“您见过它吗,在我曾祖父那里?”孙镜话说出口就有些后悔,这个问题和今天的目的没有关系,他本该让欧阳文澜把注意力尽可能放在徐徐身上的。
“上次你在电话里说,她现在特别爱说从前的事?”
不知从哪里来的冲动,孙镜拉开夹克拉链,从内袋里把梅丹佐铜牌拿了出来,放在六角桌上。
王医生点头:“对,有时没人听,她也自己在那儿说往事。喏,她就在那。”
不需要回答,看欧阳文澜的神情,孙镜就知道,他和自己的曾祖父,并非泛泛之交。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口,那块金属坚硬而突兀地横在那里,这些天来他时时刻刻把它揣在身上,出于什么原因,自己也解释不清楚。
顺着王医生的手,孙镜远远看见,在病区小楼前的花坛边,一个穿着白衣白裤,头发雪白的老人,正孤单地坐在椅子上。乍看上去,她的年纪不比王老医生轻,实际上她才只五十五岁。
“怀修的后人啊。”欧阳文澜看着孙镜的目光含着岁月的沧桑,一时却没有说话。孙镜知道,他大约是在回想自己的老朋友,和那段时光。那个时候,欧阳文澜还只是个二十岁的毛头小伙子吧。
“我今天就是来好好听她讲往事的。”孙镜低声说。
“是的,您认识我曾祖父?”
他正要往母亲那儿走,却又想起一件事,回过身来,对王医生说:“如果一个人,因为突然受到惊吓,而没办法回忆起一些事情,该怎么治疗?”
孙镜愣了一下,才回忆起来,怀修是他曾祖父的字。
“你要说得详细一点。”
“孙……孙怀修?”
孙镜就把徐徐的情况说了,当然在一些地方进行了改动。王老医生只当他是个甲骨学者,可不知道他又是造假又是挖坟的。
欧阳文澜长长的白眉挑了起来,眼睛盯着孙镜打量。
“听起来,她曾经经历过的那个场景,给她留下相当负面的精神记忆。你这样一刺激她,结果人心理上的保护机制反而就把那段记忆隔绝起来了。不是很严重的问题,这种情形通常是短期的。如果那个回忆不是非常重要的话,最好就让她这么放着,大多数情况下,时间久了,会慢慢缓过来的。特别是不要吃药,精神类药物总是有副作用的,不值得。”
“其实是为了我的曾祖父,他是当时的考古队员之一。”
“噢。”孙镜点点头:“那大概会要多久?”
“你?”欧阳文澜有些微诧异。
“快的话几个月,很可能一年以上。”
“她和我约时间见面,也是为了类似的事。没想到还没正式见面她就不幸去世。”孙镜半真半假地说。
“如果让她看到类似的场景,或者让她有联想的人,会不会有助于记忆恢复?”
欧阳文澜微一点头。
“有这种可能,但是我不建议这么做。她本来就是因为过度刺激而造成了记忆创伤,如果再经受刺激,更有可能的是造成真正严重的精神问题。像她现在这样,还是保守疗法来得妥当。”
“应该说是还没来得及认识。她来找您是想知道些1930年前后安阳殷墟考古的事吧?还有斯文赫定?”
“我知道了。”孙镜谢过王医生的建议,向自己的母亲走去。
“听上去你们不认识,那你刚才怎么猜到我叹气是为了她?”欧阳文澜思路相当清楚。
方玲的对面放着一张空椅子,她正看着这张椅子,嘴里低声念叨着,就好像这张椅子上坐着一个隐形人,正在和她说话。
“朋友送了我一张话剧票,她是女主角。就在去看戏的路上……”孙镜简单地说了。
孙镜走到椅子旁,犹豫了一下,坐了上去。他妈看着他,又像没在看着他,和先前一样喃喃说着。离得近了,孙镜用心去听,还是能听见她在说些什么。
“哦?”
“底楼的张家一天到晚的吵,晚上闹得不让人睡觉。这工人阶级呀,不是说最团结,连家里面也不团结,还去团结谁呀。就这样的人啊,说觉悟,这觉悟到底算是个什么东西,他们的觉悟就高了,我们一家搞学问的,觉悟就低了。”
“是很可惜。发生意外的时候我就在当场呢。”
原来却是在说自家的老邻居。孙家的房子自从文革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时候,被“革了资产阶级的命”,一下子抢进了许多户人家,就成了“七十二家房客”式的混居状态。邻里离得太近了,总有嗑嗑碰碰的地方。
却不知道欧阳文澜是怎么知道的,他还能自己看报吗,可能是阿宝读给他听的。
方玲说话时的目光很专注,专注得令孙镜有些发毛,因为他不知道,她到底看的是什么地方,又看到了些什么。他自嘲地笑笑,实际上,孙镜一直觉得自己母亲的精神太过于脆弱了,和自己是两个极端。
像欧阳文澜这样的老人,因为客人稀少,对每一次的访客都很看重。聊得愉快的,更是能回味许久。主要到不是回味聊天的内容,而是牵连着会想起自己过往的时光。年轻如徐徐韩裳这样的女孩子在面前,老人再怎样精神矍烁也终究会老态毕露,那种欣欣向荣的生命和自己即将腐朽死亡形成强烈对比,没有人会不心生感慨。可是不久之后却知道了韩裳的死讯,不免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唏嘘。
他能理解丈夫的死会给妻子带来沉重打击,但令他觉得方玲的精神简直如玻璃般脆弱的原因是,方玲并不是在孙向戎死后哀伤过度而发疯的。据当时在场的人回忆,孙向戎死之前和方玲牵着手走在外滩江堤上,突然之间就倒了下去。方玲像是傻住一样,呆站了几秒钟,也跟着倒下去。送到医院里,孙向戎已经死亡,而方玲只是晕倒,醒来之后就疯了。仅仅看见丈夫在面前倒下就发了疯,这总让人有些难以理解。
“噢,你认识她?”欧阳文澜有些讶异,又重重一叹,说:“她才多大年纪呐,太可惜了。”
可是今天坐在这里的时候,孙镜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韩裳曾经为了斯文赫定而四处拜访当年安阳考古的老人,以欧阳文澜的年纪资历,要了解当时的几次甲骨考古,正是一个很好的拜访对像。但她在录音里并没提到欧阳文澜,大概是没能从他这儿得到有关赫定的重要消息。
当年的情形,和小街上韩裳的死及徐徐的恐惧,竟有几分相似。或许他的母亲看到了些什么?
孙镜心里一动,脱口问道:“是叫韩裳?”
方玲还在叨叨说着,却不知什么时候跳转了另一个话题:“黄浦江有点脏了,那股子腥气一天比一天重。在我们小的时候,学校里上体育课,游泳队考试就是从江的这边游到那边。现在这水是没法游了。”
“我是想到了前些时候找我聊天的一个女孩儿,就和你差不多年纪,她也好甲骨这学问。”说到这里,欧阳文澜摇摇头就没再说下去。只是为什么会叹气,却还是没有解释。
方玲的世界,几乎全停在了二十年前,所以她说的黄浦江有点脏,也是对八十年初的回忆。在那之后,黄浦江水从有点脏变成了非常脏,又在大力治理下,重新向有点脏过渡。
“好好的怎么叹气啊。”徐徐问。这却已经不是客人的口气了。
这样的回忆,散乱无章,却不是孙镜想听的内容。他想听的,是关于曾祖父的回忆。其实方玲并没有见过孙禹,孙禹死的早,他这一脉全是单传,每一代都死在中年。但她也许会从自己的婆婆——孙禹的儿媳那儿听到些什么。
从欧阳文澜的表情就看得出来,徐徐的推拿技术很不错。他眼睛微微眯起来,却忽然长长叹了口气。
孙镜九岁的时候失去父母的照顾,奶奶是在他十四岁时死的,曾祖父的事情,奶奶从来没有在他面前提过,也许有些事情不适合对小孩子说。但也难讲得很,孙镜对奶奶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有一次她很郑重地摸着他的头,叮嘱他不要太早结婚,不要太早生孩子。那时孙镜才只有十三岁。
人上了年纪,腰背头颈哪有不出问题的,所以徐徐就顺势站到欧阳文澜背后轻捶慢推起来,就像“从前给我爷爷推”那样。如果这情景被别人看见,怎么都不会相信徐徐和欧阳文澜这是第一次见面。
“记得……更久以前的事吗?奶奶常找你说话,你们处得很不错。”孙镜迟疑着开了口。
她当然不能一直把猫背摸下去,瞅着欧阳文澜一个扭脖子的动作就问是不是头颈不舒服。
方玲目光的焦距有了些变化,仿佛直到现在才发现,在她对面坐了谁。
徐徐顺着就说起自己爷爷,说什么自己之所以会喜欢甲骨,都是受了爷爷的影响,怎么听都会让人觉得,她的爷爷和眼前的欧阳文澜有三分相似。
“你,你是……”在她的记忆里,儿子的形象一直十分幼小,如果不提醒,她未必能意识到坐在对面的年轻人就是自己的儿子。现在她只觉得这个人很熟悉,很熟悉。
装得还真像,孙镜在心里说。
“我是……”孙镜有些犹豫,通常他来看自己的母亲,只是在旁边站一会儿,听她说说话,并不去和她相认。因为母亲对自己有着某名其妙的恨,每次认出来,都会闹得很不愉快。
“真不好意思。”徐徐转过头去用力眨了眨眼睛,眼眶略略发红。
但方玲终究还是把儿子认了出来,她死死盯着孙镜,目光像是能把人烧化一样,双手用力抓着椅子的把手,胸口很明显地起伏着。
欧阳文澜轻拍徐徐的手背,以示安慰。
是不是该先离开,去喊医生,孙镜心想。
“没什么,我想起爷爷还活着那会儿,他也喜欢猫,养了两只。那两只猫老死以后,他也很快就去了。”
“你是孙镜,我的儿子,孙镜,我的儿子。”她反复说着,语气先是酷厉得就要发作,然后慢慢地缓和下来。
“怎么?”老人看她。
“孙镜,我的儿子……已经这么大了啊。”她重重叹了口气,说:“这是命啊,谁叫我把你生出来了,这是命。”
“唉……”徐徐轻轻叹了口气。
孙镜忍不住问:“什么命?”
“可不止三只,我都搞不清楚有多少,全是阿宝捡来的流浪猫,养的好了,常常也会有朋友要过去。少的时候七八只,多的时候十几只,这数字常常变的。等晚饭的时候阿宝一敲猫碗,那可热闹。”
“命,是命。”方玲摇着头,又叹了几口气。你很难和精神病患者进行正常的问答,她始终在自己的世界里,只给外界开了很小很小的通道。
“您也喜欢猫啊,养了三只呢。”
“你刚才说什么?”方玲问儿子。
只这一个动作,就令气氛有了微妙的变化。孙镜在心里点头,再一次激赏徐徐的天赋。
“我想问奶奶,她常和你说话,你还记得她吗?”
徐徐轻抚着白猫背上的皮毛,欧阳文澜的手本就一直放在白猫的背上,徐徐这么摸来摸去,免不了要碰到他的手。要是欧阳文澜再年轻个四五十岁,这动作就显得太富有挑逗意味,很不庄重,可现在却反而生出一丝仿佛祖孙间的融和感觉来。
“奶奶……妈。”方玲点点头。
“这猫真漂亮。”徐徐寻了个机会把话题岔开,起身凑近到猫边。这动作幅度过大,本该有些突兀,但徐徐神情自然又带了几分女孩子的天真,没让人觉得一丝不妥当。
“她提过公公吗?”孙镜不确定该怎么对方玲称呼孙禹。站在奶奶的立场该叫公公,站在母亲方玲的立场该叫太公。
不过这总归还是宾客间的聊天气氛,要想更近一步,徐徐还得耍些手段。
“我太爷爷,孙禹。”他补了一句。
起初的话题当然围着甲骨绕来绕去,徐徐这次收敛起表现欲,顺着欧阳的话头去说,曲意应和下,院子里时时响起老人的笑声。
“发烧,神智不清,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呀。这时候才几岁呀,十岁吧。”方玲说。
欧阳老人健谈得很,实际上所有的老人都这样,因为肯陪他们说话的人太少了。欧阳文澜在收藏界名气响得很,平时生活里却除了猫只有阿宝陪伴,都不是好的交流对像。今天风和日丽,有客临门,兴致高涨。
“九岁。”孙镜说着叹了口气。他九岁的时候生了场重病,就在父亲猝死的那天,像是冥冥中父子之间有着感应一样。可是他问的是孙禹,怎么却扯到了自己身上来。
“请坐,不错的普洱,请自用吧。贞和都和我说了,很好的想法啊,我一直想做都没做成。”
“头疼的厉害,医生查来查去,什么毛病都查不出来。”方玲自顾自接着说:“躺在床上,睡着了都会说胡话,喊头涨得要破了。”
两人想想也确实是。有谁能一直陪着高龄老人,就算是出钱雇人,也免不了有自己心思,只有阿宝这样半傻的人,才能和眼前近百岁的老人相互依存,谁都离不了谁。
九岁时这场大病,孙镜今天还记着。那感觉实在太痛苦了,高烧头痛四肢无力,医院去了很多次,吊盐水打抗生素,实际上并没有查出确切的毛病。一直过了一个多月,才渐渐地好起来。但那个时候,母亲方玲已经精神异常进了医院,她是怎么知道的呢,或许是去看她的家人和她说的吧。
欧阳文澜见两人注意阿宝,说:“我从福利院里领养的孩子,几十年了,老啦也就他能一直伴着我。”
“痛的厉害的时候就哭,嗓子一天到晚都是哑的,胡话说得没人能听懂。白天夜里没个安份,折腾啊,有时候抱着头在床上翻,结果有一次没有人看住,从床边上掉了下去。”
阿宝从六角桌下搬了两张六角凳出来,老先生挥挥手,他咧嘴呵呵一笑,快步离开了。
这倒是不记得了,孙镜心里想。那段日子究竟是怎么熬过来的,细节上已经淡忘了,只有当时剧烈的头痛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常常会在梦中做到。
“孙先生和徐小姐?”他象征性地问了一声,又说:“阿宝,搬两张椅子。”
方玲好像又已经完全进入了对往事的回忆里,叹了口气说:“结果掉下去的时候,额头磕在床头柜没关紧的抽屉上面,眉毛上的那道疤就是这么落下来的。”
“欧阳老,您好。”
这句话就像一道雷,打得孙镜整个人都抖了一下。雷声让他的脑袋轰隆隆地响,一时间什么都听不见了,从椅子上跳起来,盯着母亲。
没等孙镜他们走到跟前,欧阳文澜就转头看过来,更显得耳聪目明。他并不站起,微微点头打招呼,把手中小杯放到桌上。
方玲却一点都没在意,她的眼里此时已经没有了自己的儿子,左手的指尖轻轻扶摸着自己的左眉,像是在那儿有一道疤一样。
一只白猫懒洋洋地趴在六方凳上晒太阳,体态就和另两只一样肥硕。欧阳文澜一手搭在白猫背脊上轻轻抚摸,一手端着紫砂小杯泯茶。桌上有茶壶和空杯,还有个铜铃,桌脚有个烧煤的小炉子,炉上暖着一壶水。
她的眉毛上当然没有疤痕,可是孙镜的眉毛上也没有。
欧阳文澜就坐在桌边。他穿了件青色的中式上衣,头顶上没有半根头发,颔下也无须,只有两条白眉毛长得老长,挂到了眼角,像个慈眉善目的老僧。他脸上的皱纹相对于年纪,异乎寻常的少,只有眼角鱼尾纹较深,还被长眉遮去了许多。老人斑也不太有,皮肤光洁,看上去并没有深重暮气。
那是孙向戎的疤,孙镜的父亲!
小池边是一个葡萄架,藤蔓在四周垂下来,就像间敞开的茅屋。架下一头摆了张嵌云石的六方桌,看式样是清朝的,黄花梨的颜色纹路。孙镜虽然不精通明清家俱,但他想欧阳文澜用着的,总归是好东西。
她正在回忆自己婆婆对她说的事情,孙向戎小时候的事,一定是孙镜的奶奶告诉方玲的。
溪水在后院里汇成了个小池塘,一只黄白毛色的猫儿正蹲在塘边。听见脚步声,竖着耳朵侧头看了看,又回过去继续探出爪子捞鱼。它斜对面还有只灰猫,也正往水里探头探脑。
原来父亲在小时候也生过这样一场莫明其妙的重病,症状和自己完全一样。在他十岁的时候!孙镜的思维就像闪电一样,在瞬间已经把幽深黑暗的地方完全照亮。
院子是按着苏式园林风格布置的,随处可见奇石假山,配合老树隔挡出许多景致。有一条小水渠环绕着洋楼,他们走的这条卵石径大抵就是沿着水渠的。渠中清水缓慢流动,可以一眼看到浅浅的渠底,那是些生了些青苔的石块,布置得很有天然意趣。
孙向戎出生于1955年,他十岁时,是1965年。孙向戎的父亲、孙镜的爷爷、孙禹的儿子孙协平,就是在这一年死的!猝死!
这是个很大的院子,男人在前面走着,并不领他们往中心的小洋楼去,而是沿了条卵石路向后绕。
孙镜从来没有这样信任过自己的直觉,他确定父亲一定和自己一样,在爷爷死的那一天突然患病。回去一查就能查到,必定是这样的。
“请,跟我,来。”他的语速和音调都十分怪异,看来的确是弱智人士。
那么孙协平会不会也生过这样一场病,在孙禹死的时候?
他冲两人笑笑,开口说话前先咂了几下嘴。
很多时候,想通和想不通,只隔一层薄薄的窗户纸。
当然不是九十五岁的欧阳文澜本人。这是个身材肥壮的中年男人,脸上五官分散,像是患了唐氏综合症。
孙禹有那块梅丹佐铜牌,就证明他和神秘内心实验有关系。如果他真的是实验者,那么总该获得些特殊的能力,但是孙镜完全不知道曾祖父曾经有过什么异于常人的力量。现在他知道了。
左边的铁门上嵌有一扇小门。这扇小门现在被拉开了,看见开门的人,孙镜和徐徐的心里都有那么点诧异。
那些神秘的力量仿佛原本就不该被人类掌握,所以任何实验人都不知道会从内心里挖掘出什么样的力量,会带来幸运还是诅咒。甚至有一些力量,并不会立刻显现出来,就像韩裳的先祖威尔顿。他的特异之处仅仅在于,把自己的部份记忆以梦境和幻觉的方式,隔代遗传给韩裳。
用徐徐的话讲:“他总得做点什么事情,否则我那么多眼神都白抛啦?”
那么孙禹呢,为什么自孙禹后,每一代后人都是甲骨专家,并且在极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对这门艰深的学问造诣颇深?
这次拜访是有预约的,介绍人是文贞和。孙镜自己也能想办法联系上欧阳文澜,但既然文贞和并不像对徐徐身份有所怀疑的样子,又是主动向他们提起欧阳老先生,由他出面再好不过。这样他就要先向欧阳文澜介绍拜访者的来历,等于在不知不觉中,用自己的信誉为两人的身份作了背书。
孙镜年幼的时候,就对甲骨非常有兴趣。到他十岁出头,竟然把书房里那许多关于甲骨的书籍通读了一遍,神童的赞誉,在那段时间里听得耳朵都起了茧子。现在他第一次对自己学习甲骨文的情况进行反思,蹊跷的地方立刻就冒了出来。
按了门铃,两人等了没多久,就听见里面脚步声响。
因为九岁的那场大病,之前的记忆变得模模糊糊。他原本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一定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识字,开始接受家人关于甲骨学的熏陶。所以当他自己一本本把书房里的甲骨学专著拿来看的时候,才会如此轻易就看进去,轻易的仿佛曾经看过一样!
“我是什么身家啊,挂这种便宜玩意儿,一下就穿梆了。”徐徐话一出口就觉得不妥,忙低声向菩萨讨饶。
如今回想起来,当他翻看那些书时,常常有灵光闪现,有时他甚至用不着把书看完一遍,就对里面所说的东西非常了解了。
“挂在外面不是挺好。”孙镜说。
他竟然从来没有对此产生怀疑,那些记忆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剧烈头痛,和他完美地融和起来了!
孙镜把眼睛睁开,面前是两扇黑铁门。他侧头去看徐徐,见她正把红绳系着的观音玉佩套在颈上,手掌托着观音在眼前端详了一下,塞进薄羊毛衫的领口。
是的,现在孙镜明白了,这根本就不是他的记忆。这是他父亲的,他祖父的,归根结底是曾祖父孙禹的。他把自己关于甲骨文的学识,以这样离奇诡异的方式,一代代地传了下来。
“好了,到啦。”
为什么奶奶在小时候,会不合时宜地说那些话。因为她知道爷爷是怎么死的,看着父亲成了“神童”,又看着父亲死,又看着自己成了“神童”。就算她对于实验的事一点都不知道,也足以在这些事实里发现些什么。
徐徐没说活,拉着他向前。两人配合了这么会儿,速度快起来,孙镜数到第二百三十七步的时候,徐徐的手重重往下一扯,然后放开。
晚点结婚,晚点生子,是因为当孩子长到十岁左右的时候,当爹的就会把自己关于甲骨的学问传给孩子,代价是自己死去。所以一生孩子,就意味着只剩下了十年的寿命,也许还不到十年。
“还不能睁眼?”
这就是方玲对儿子恨意的来源,婆媳之间一定在某个时候谈起过这个话题。在孙向戎死之前,这还能看成捕风捉影的无端猜测,老一辈人未消除的“迷信”思想,但孙向戎一死,方玲的心里,就把儿子看成了导致丈夫死去的直接原因。
“抬脚,上人行道。”
连方玲的疯病,恐怕都是因为她在孙向戎死时,和他过于接近。这不是正常的死亡,记忆的传递给受者造成了一个多月死去活来的痛苦,那么近在咫尺的方玲,也一定遭受了某种冲击。
刚开始他迈步还比较自如,但那记车喇叭吓了他一大跳,手上也用力把徐徐握得紧紧的。
那些关于甲骨的学识这一刻在孙镜的脑海中盘旋起来,二十年前的头痛仿佛在下一刻就要重新降临。他凝望着对面的母亲,想说一句“对不起”,却又觉得这三个字不该由自己来说,也不该由父亲来说。
闭着眼睛当然走不快,徐徐走走停停,孙镜只觉得身前身后不时刮起呼啸而过的车风,还有一次突然大车喇叭就在耳边响起来。
这都是命吗?不,这都是因为那个实验。
“还是红灯啊。”孙镜吓了一跳,被徐徐牵着在来往的车流中一步步横穿路口。
小街上已经没有住户,也许就这几天,便会有施工队进驻开始拆房子。到时候,走都没法走了。
“别睁眼啊。”徐徐说。
孙镜漫步在小街上,他今天特意到这里走一走,因为在这儿,他还能感觉到韩裳最后的气息。
徐徐拉起他的手往前走。
已经查到了父亲孙向戎十岁那场病的具体日期,和祖父的死亡正是同一天。祖父的病历已经无法查证,但通过对他还在世亲友的回忆,十岁时也曾重病,孙禹就是那一年死的。
孙镜把眼睛闭了起来。
一切正如他的直觉。
“我说你闭上眼睛。”
孙镜在韩裳死去的地方站住,地上的痕迹几乎看不见了,她在最后一刻努力想要说些什么的姿态,却就在眼前。
“什么?”孙镜没听清楚。
从昨天到今天,韩裳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已经从毫无感情的路人,上升到了有着某种联系的同伴。这种联系说不清道不明,但却深刻到即便此时两人阴阳相隔,依然可以感受到冥冥中注视的目光。
“闭眼。”
曾经孙镜觉得,韩裳在录音里所说的实验,和自己并没有多少关系。以至于拿到了梅丹佐铜牌,也没有心思去调查个究竟。
孙镜笑笑。
现在,不一样了。他甚至不用去下什么决心。像母亲说的那样,这是命。
“切,小恩小惠。”徐徐不屑一顾地把东西扔进手袋里。
他在小街的尽头回转身,顺着原路慢慢走回去。
“避邪的,早上去静安寺请的开光观音佩,我看你总有点心神不宁。”
一辆三轮车和他交错而过,车上的老式家俱很沉重,车夫粗重地喘息声清晰可闻。
“这是什么?”徐徐拉开袋口。
孙镜记得自己见过这辆车,就在韩裳死的时候,车夫把车停在一边,挤在人圈里看热闹。看来他经常打这条小路经过。
他从裤袋里摸出一个小红袋,递给徐徐。
孙镜突然停下脚步,回头盯着三轮车看。车夫的身子微微前倾,小腿上的键子肉鼓涨得隔着层裤子都看得见。眼看着三轮车慢慢驶远,孙镜拔脚追了上去。
欧阳文澜的宅子就在过了这个路口的不远处,他们在红灯前停下,孙镜清咳一声,说:“没精神啦?一会儿还得靠你花倒老男人呐。”
“嗨,等等,停一停。”
两人各怀心思,谁都没有再开口说话。
车夫拉动了手刹,车子停了下来。
恐惧是最可能的,太过恐惧的记忆会让人不愿回顾,这是心理上的自发保护;要么是过于荒谬,认为讲出来也不会被人相信。
“啥事啊?”他问孙镜。
她究竟在现场看到了什么,孙镜还是忍不住在心里琢磨这个问题。回想此前谈到这个话题时徐徐的反应,总是在回避。这种回避更像是不自觉的,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这么做?
“前些日子,这里花盆掉下来砸死了个人,你是不是看见了?”孙镜问话的时候,眼睛却往车上装的旧家俱扫了扫。那上面是两张用麻绳绑在一起的红木八仙桌,还有四张椅子,历史不会超过五十年,没什么出奇之处。
被猜疑的滋味可不好受,而猜疑来自孙镜,更让她心情低落。但徐徐也很清楚孙镜为什么会这样做,对换彼此的位置,她同样会心生警惕。谁让她一直不提在小街上的事,而偏偏又让孙镜知道她在那儿了呢。
车夫是个快到中年的汉子,头发稀少,脑门光亮。他一只脚撑在地上,另一只脚蹬在踏板上,有些疑惑地看着孙镜。
徐徐看了孙镜一眼,她现在当然明白,这几天里孙镜的许多话和行为都是试探,这代表猜疑。
“看见了,怎么啦?”
这是在往欧阳文澜住所的路上。天气好得很,阳光明媚得带了暖意,光只这样在人行道上漫步,就是件让人心情愉快的惬意事。孙镜刚刚获得证明,人内心总有些角落,是外界环境无力影响的。
孙镜摸出支烟递过去,善意地笑着:“耽误不了您几分钟,其实我是个画家,那天也在现场,场面太震撼了,回去之后我就想着,要把这场面画一幅画。这几天我在这条街上来回走了好多回,想尽量把当时的场景真实地还原出来。我记得您那时车上,是拉着东西的,但记不清是什么了。”
几分钟后徐徐缓过气来,站起时脸色还有些苍白。
车夫笑了,把烟接过去,夹在耳朵后面。他从来没想过自己能给一个画家提供帮助,尽管不是为他画肖像,这让他略有些遗憾。
行人们都往这边看过来,好在这条路上人并不多。
“那真是太吓人了,我就看了一眼,实在不敢多看。你还要把它画出来啊,要把我也画进去?”
可是……
“画个模糊的侧面,您和这辆车。当然车上的东西随便画也不是不行,但恰好在这儿碰见您了,就问一下。”
防卫是为了避免伤害。但伤害是守衡的,总会落在某一方,不是自己,就是别人。
“好,好,让我想想。那天装的是……是个书柜,这么高这么宽。”他努力给孙镜比划着。
也许不要试探,早一点直截了当地问徐徐,结果会完全不同。孙镜轻轻摇头,他采用了一种看上去更保险的方式,这没什么错。人必须要懂得防卫,尤其在向危险接近的时候。
“书柜?”孙镜有些失望,这和他想的不太一样,他努力回想了一下,真的是个书柜吗?
孙镜觉得自己之前的判断,恐怕是有了些偏差。
“对,书柜,还有个梳妆台,就这两件东西。”
自从在乱葬岗上被孙镜吓晕过去之后,每次徐徐试着回忆那天小街上的情形,就会有巨大的恐惧从身体里的某个黑洞中释放出来,然后头痛得无法再想下去。
“梳妆台?”孙镜问:“带着镜子的梳妆台?”
这是第三次。
“对啊,梳妆台都带镜子。”
“算了,算了,不用想了。对不起。”
“你是怎么放这两件东西的?”孙镜指着三轮车问:“梳妆台在这一侧?镜子这面朝外?”
孙镜叹了口气,弯下腰轻拍她的肩头。
“对对。”
徐徐的嘴唇发抖,太阳穴一跳一跳。她突然用手捂住头,蹲了下去。
“那天你也是像今天这样,从这头往那头骑?”
“你闭上眼不敢看?再睁开的时候呢?”
“是啊。”
“还有……我闭眼……闭眼……”
孙镜长出了口气:“太谢谢了,你可帮了我一个大忙。”
“还有呢?”
车夫咧开嘴笑着:“哪里哪里,这不算什么,呵呵。”
“嗯。”徐徐紧咬着牙,额头上开始发出细汗来。
他当然不会知道,眼前这个一看就很有艺术家气质的“画家”,究竟为什么这样看重他车上驮的旧家具。
“看见花盆掉下来砸到她?”
那天中午,围绕在小街尽头的重重迷雾,现在终于被剥开了第一重。
“没想到会在半路上就碰见,不过看到她站在那儿的时候,我就认出来了。我正准备上去跟她打个招呼,就看见……就看见……”徐徐的脸色发白。
按照三轮车行进的大概速度,杂货店老妇人很可能是从车上梳妆台的镜子里看见的“鬼”。而当她女儿也向同一个方向望去时,已经迟了一步,车驶出了视野,所以她看见的是徐徐。
孙镜有些忧虑地看着她,微微皱眉。
当时镜子所处的具体方位角度已经不可能知道,总之,里面映出的是对面某个地方的情景。徐徐一定就是被对面的“鬼”吓到的,而韩裳突然停下脚步的原因,多半也在于此。
“我想在首演前后找个机会接触一下韩裳,探探她的底。正常做学问可没有花这么多钱的道理,而且她的学问应该做在演戏上,不是八杆子打不着的甲骨文。”
孙镜的目光在小街对面那侧慢慢划过,一段段斑剥的外墙、一扇扇沾染了油烟污渍久未清理的窗户,一面面紧闭的褐色木门……在那个中午的阳光下,仅有几人看到的角落里,发生过怎样慑人心魂的事情?
“那天中午,我想赶早一点,先在美琪戏院边吃点东西。”徐徐说。
真相是这个世界上最奢侈的东西,当你下定决心去追逐它,必须学会慎重。小心那些廉价的仿制品。
太阳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