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王老太爷寿辰时买走的,那么坛子也必定出自西街王员外家。”陈佐尧沉思完后,想店掌柜询问,“掌柜的,那西街王员外是何家世背景啊?”
店掌柜收起银子,欠了欠身,抬头间瞥见了柳音离那块腰牌上明晃晃的三个大字——“六扇门”,看向她时,神色便愈加恭敬了。
“西街王家乃泗州城的大户,王员外是做布匹生意的。近年漕运发达,王家商号的布匹卖的红火,据说有好些都销向了海外邻国呢。”
柳音离掂了掂酒葫芦,“拿着吧,我又不是盗匪,掌柜的何须如此。”
“能让连通漕运与海运,看来生意做的的确不小。”陈佐尧眸子微眯,慢慢转过身去,“走,我们去王家府邸探一探。”
店掌柜登时一慌,“使不得,使不得。这酒,权当赠与您了。”
“官爷慢走。”
柳音离结果酒壶,将几粒碎银子放在店掌柜手心。
店掌柜目送一行人离开,脸上隐隐有好奇的神色浮现。他想不明白,这个酒坛子,究竟会牵扯上怎样的案子呢?
“哎!”店掌柜慌忙去找了一只酒葫芦,拧开塞子,倾倒坛身,倒了满满一壶酒,双手奉上。
王员外的府邸坐落在西街最显眼的位置,门庭看上去比知州府还要气派。
柳音离嗅了嗅坛中酒香,笑着转过头来,“掌柜的,这酒给我灌一壶。”
柳音离上前敲门,开门的家奴称自家主人忙于生意,并不在家。
店掌柜松了一口气,“如此便好。小的只怕有人喝了我家的酒,出了命案。哪怕与酒无关,心中也也感到愧疚。祖辈的招牌,不能砸在我手里。”
陈佐尧说明来意,家奴想了想,返身叫来府上的内知。
陈佐尧笑了笑,“并不是,原因不便透露。”
虽是商贾世家、泗州城的大户,但王氏府上的内知却十分谦谦有礼。听家奴讲了一行人的来意,便主动引陈佐尧等人来到后厨。
“官爷们查酒坛,莫非是因为这酒水,闹出了人命?小店从小的祖辈时便开张营业,到如今开了有几十年了,向来童叟无欺。如果真是酒的原因,还请官爷明察啊!”店掌柜忐忑地说。
府中的厨子与二人想象的一样,是个脑满肠肥的胖子。样子很凶,更像个屠夫,切菜的时候脸上横肉跟着颤。
“问吧。”陈佐尧道。
“王二,前些日子老太爷寿辰,从东街酒肆买了一些陈酿酒,你可还记得那几口坛子哪去了?”内知叫住厨子,询问道。
他说完,胆怯地看了一眼柳音离和桌边上的刀。
厨子停下手中的刀,“您说的是那些大肚子的酒坛子吗?”
“这种陈年老酒,寻常人家是买不起的,前些日子城西的周老太爷八十大寿的时候,他府上的家奴曾来买了五六坛。”店掌柜回答完,神色犹豫地说了一句,“官爷,小的有句话想问。”
“没错。”内知点头。
“没错,是这种。掌柜的,近日是否有人大量购入此种老酒?”
“酒都已经喝完了,坛子就没有用处了。我嫌放在后厨碍事,便叫人抬到后院柴房去了。”厨子探头看了看外边的官差,手中的刀握紧,“先生,出什么事了么?”
陈佐尧端详一番,和柳音离对视一眼后,点了点头。
“无事无事。”内知笑着摆了摆手,“你且忙你的吧。对了,老太爷的参汤,要用文火熬。”
“去招呼客人吧!”店掌柜喝退店小二,“真是个愣头青!官爷,您看,是不是这种坛子?”
“明白了。”厨子转过身去,继续切菜。
“小的知错了!”店小二抱头闪躲。
内知带领一行人穿过庭院中的竹林小径,来到后院。
“混小子,轻一点!小心扣你月钱!”
后院不大,院中有石桌石凳,一个年岁不大的家奴正在打扫。
抱坛子的店小二由于吃力,脸色憋得涨红。坛子落桌的时候,动静稍微大了点,店掌柜当即抄起巴掌。但那巴掌只是凌空举起,却迟迟没有落下去。
内知径直向着柴房走去,拉开那扇木头门,柴草间并未见有任何酒坛子。
“放下,放下。”店掌柜清了清桌面,示意酒坛落桌。
内知不禁犯疑,就在这时小家奴忽然停下了动作看了过来。
不多时,一个略显瘦削的人影抱着一只坛子走了过来。
“先生,您在找什么呢?”
“那种坛子,是储放老酒的,器形特殊,所以的确只有小店有。但是这种坛子不是单卖的,只有买酒的时候,可以附赠给客人。”店掌柜回答完,招呼店小二,“把老酒坛子搬过来。”
“酒坛子,大肚酒坛子。”内知说道。
“有一种坛肚一抱大小,坛口腕口粗细的酒坛,是不是只有你这店里有?”柳音离继续问。
“哦,您说的是那些坛子啊……没有啦!”小家奴说。
“是,是……”店掌柜老实回答。
“去向何处?”内知又问。
“我们不想回答从哪里听来的,只想听你说是或者不是。”柳音离抽出身后官差的佩刀,放在桌面上,而后上前一步,一只脚踏在木凳上。她瞪着店掌柜,目光咄咄逼人。
“苗伯说这坛子口径小,连菜都演不了,是废坛子。但是看成色应该值几个钱,就让我们几个青壮的家奴搬回到酒肆去换些零碎银子。”小家奴说,“后来,我们在街上遇到几个人,他们说想要这几个坛子。出了高价之后,就被我们中途连同推车一同卖掉,给大少奶奶买乌鸡补身子了。”
店掌柜怔了怔,“官爷,这是从哪里听来的呢?”
“你可还记得那几人的长相?”陈佐尧急忙问道。
陈佐尧摆了摆手,“不必了,本官只想问你一件事情。据说,你这酒肆里不仅酒水种类最齐全,还有别处买不到的酒坛子?”
“长相倒是记不清了。”小家奴搔着头,“不过听口音,他们应该是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