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推理悬疑 > 1号重案组前传 > 第八十三节 测谎

第八十三节 测谎

“信不信由你。”杜威把头歪向一边,任凭他们怎么问,再也不说话。

“那是电影,虚构的,是为了博取票房。”

他们决定24小时对他轮番审讯,直到他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为止。江一明、吴江和左丽分成3个组,各自带领抽调出来的警员审讯杜威,但是连续审了五天五夜,杜威还是那句话:为了好玩才杀人。

“看过成龙演的《新警察故事》吧?那些年轻年轻人就是以杀人取乐。”

参与审讯的刑警认为杜威的杀人动机是真的,但江一明认为一个法学博士应该是很理智的,不可能把剥夺他人的生命当玩乐,除非他有精神病。但是杜威的思维清晰,反应敏捷,心态良好,没有丝毫迹象表明他有心理问题。

“不会简单吧?我觉得你的杀人动机简直天方夜谭。”

江一明把杜威送到市精神病院做鉴定,结果证明他精神很正常。

“这纯属偶然,我在整理废报纸时看到了这宗轮奸案的报道,觉得他们畜生不如,所以我决定从他们开始!”

最后只得把杜威送去测谎,当测谎员给他上测谎仪的导线时,杜威用嘲弄的口气对江一明说:“你不要枉费心机了,测谎对我没有丝毫作用,因为我没说谎!”

“为什么选择杀死三个轮奸犯?”

江一明不相信他的鬼话,叫测谎员开始工作,经过对杜威近一个小时的测谎,结果表明杜威没说谎。结果令江一明非常意外,江一明想叫测谎员再测一遍,测谎员诚恳地说:“重测结果还是一样,有的侦察员带嫌疑人来测谎,结果嫌疑人没有说谎,但总要求再测一遍,结果有的会弄巧成拙。

“杀人宝典网第一个文件夹上的20条内容是我智慧的结晶,我要试试我的结晶管不管用,结果证明它很管用,后来觉得教唆杀人不过瘾,想尝试自己杀人的感觉是什么样。”

“1998年4月20日晚,南方某市公安局女民警陈某与另一男民警吴某被人枪杀。案发后,警方以陈某的丈夫王某因怀疑其妻与死者吴某有不正当关系而怀恨在心,涉嫌骗取吴某手枪,将陈、吴两人杀害为由,将王某作为重大嫌疑人拘留,并于同年8月报检察院批准逮捕。尽管该案在侦办过程中,一些资料显示出证据上存在着疑点,但侦办人员仍一意孤行,给王某施加压力,多次动用测谎仪以支持已得到的证据。

“为什么教唆王复朝和卢小华杀人?”

“在此情况下,法庭于1999年2月5日做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王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审判决后,王某的辩护律师顶住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坚持向省高级法院上诉。8个月后,省高级法院做出终审判决,将王某改判为死缓。

“不是说过了吗?为了好玩儿,也为了证明我这个哈佛大学的法学博士有多大智慧。”

“2000年6月,当地警方破获一起特大杀人劫车犯罪团伙案件,该团伙犯罪嫌疑人供认,曾于1998年4月抢得民警吴某的手枪,并将吴某与陈某杀害。这一突如其来的事件改变了王某的命运,省高级法院迅速做出反应,判决王某无罪,当庭释放。此案是多次给王某测谎造成的结果……”

“为什么杀他们?”

江一明听了之后,打消了给杜威重测的做法,但他的第六感告诉他:杜威总有什么地方不对劲。杜威从小在蜀北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长大,3岁死了母亲,是他爸爸地把他拉扯大,送他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他有一股顽强拼搏的精神,因此成了那届的法学尖子,毕业后他来到长江找工作,很快在为民律师事务所找到工作。

“他还活着,如果要算我杀也行。”

工作5年之后,他去美国哈佛大学深造了4年,2003年春天重回长江,在长江和他人合伙开办律师事务所,但不久与合伙人分道扬镳了,杜威说是美国的同学请他撰写杀人宝典网的内容,给他很丰厚的报酬,所以他才把律师事务所让给合伙人。杜威说在杀人宝典网工作的年薪20万,那么,他在杀人宝典网才干3年,怎么买得起宝马和别墅?江一明想来想去觉得蹊跷,决定再审杜威。

“何洋呢?”

“杜威,你年薪只有20万,怎么买得起宝马和别墅?你的账户上有500多万的进出,这怎么解释?”

“张财宝、朱三和阿昌。”

“哦,忘记向你汇报了,2005年10月20日我中了体彩特等奖。”

“哪三个?”

“这么好的事能轮到你头上?”

“应该说是三个吧。”

“运气好呗,不信你去调查。”

“你杀了几个人?”

调查结果,杜威是中了体彩特等奖。杜威是个聪明人,他怎么会去买只有千万分之一中奖率的体彩?难道瞎猫碰上死老鼠?

“对,是天底下最好玩的游戏。”

体彩中心的工作人员说真有其事,而且是主任亲自把500万支票交给了杜威,不可能有假。

“你把杀人当游戏?”

江一明百思不解……

“对,是我游戏时用的名字。”

问题会不会出在测谎上?江一明去拜访测谎专家陈老师,陈老师是长江市第一个测谎协会会员,在测谎方面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江一明问他测谎方面有没有缺陷和漏洞?有没有人能逃过测谎仪?

“哦,那么说陈刚是你的假名了?”

陈老师说:“什么事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首先,目前国内在案件中负责测试的人员中,鲜有研修过心理学的学者,而经过严格培训的人员不多见,这使得心理测试题的水平大打折扣,因此,在不能科学分析作案人心理的状态下,测试人员有可能问出:案发当晚你是否到过现场?这类的不严谨问题。由于被测试人很可能此前被侦办人员多次严厉地问过这一问题,甚至个别的是在被呵斥情况下问及这一问题,因此强烈刺激后留下的记忆会使被测试人即使在回答“没去过”时,其生物曲线仍会出现异常反应。这个误会很可能会葬送被测试者的一生。”

“杜威!身份证上有姓名和住址。”

“我们的测谎员在美国测谎学院接受长达6个月的正规训练,不存在这个问题。”

“说清楚点!”

“其次是测谎仪的质量问题,国内有些伪劣的、或者被外国淘汰的仪器,它的精准度不够;其三,被测谎者受过专门的训练,比如很多间谍就能逃过测谎仪,还有精神病患者、弱智者、能自我催眠者……”

“杜威。”

“陈老师,我懂了,谢谢您!”

“姓名?”

走出陈老师的家,江一明心情一下轻松了。

在审讯室里,陈刚高扬着头,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他目光如炬炯炯有神,眼神无比坚毅,面对专案组成员,他表现出高傲和鄙视的样子,江一明从没见过心理素质这么好的罪犯,江一明知道这是块难啃的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