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只有一个行为模式,就是在不快乐的状态下,去获得一些控制感,一些价值感。
妈妈不能让女儿舒服,因为外婆也没有用让妈妈舒服的方式养育过她,所以,妈妈没有习得快乐、舒服这种看似简单的感觉。
所以妈妈和外婆一样,只有在“付出者”和“受害者”的位置上,才敢谈“我想要什么”。
没办法,这就是生命。生命的延续,就带有这样的编码了。
她们用这种方式去控制他人,包括自己的孩子。
妈妈如此不幸,而我这么幸福——从弗洛伊德的观点来看,我们的潜意识会觉得,这是要被惩罚的,这是一种背叛啊。
她们其实没有自己,也没有边界,自然也谈不上对自己负责,更不会为自己争取。
这样的女性做了妈妈,那么她们的子女又能有多快乐呢?
所以A怎么会不内疚呢?她的妈妈是这样活过来的,但是现在她要离开妈妈和外婆的模式了。她要在潜意识里,完成这种分离和背叛了。
有些女性比男性活得更压抑和艰难,她们不能为自己而活,不能追求自己的快乐。如果家庭需要“牺牲者”和“祭品”,她们就必须是排在第一个的。
“你们都活在那样一个世界里,而我却要走了。”于是,我会有内疚感、罪恶感,我觉得这是一种背叛。
我没有去问她的外婆,但我几乎可以确信,她的外婆在她的妈妈面前,应该也是一个“付出者”和“受害者”的形象。这和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相关,和过去的年代相关,和男女身份相关。
作为生命的延续,我们无法避免在这样做时产生内在情绪。即使不被体察到,也是存在的。
她还说,妈妈也见不得她快乐,反正小时候只要她一开心,后面一定会伴随妈妈对她的指责。
A说,她很痛苦,不断在内疚中挣扎。她也很嫌弃自己,经过这么久的自我成长,还是渴望得到母亲的认同,无法完全离开过去的阴影和模式,活成一个新的自我。
她说:“不快乐,没见她怎么快乐过。她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好像全世界最惨的人就是她,她是受害者,对别人总是深怀怨恨。”
我说:“所以,你也不能真的让自己舒服啊。”
我问她:“你的妈妈是个快乐的人吗?”
在我看来,A的自我成长之路走了很多步,她也有了更多觉察,她看见了内在模式,明白那些过往意味着什么,她划出了边界,也做出了拒绝,但是,她还是一刻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自责自己做不到的那些部分。
A对我说:“我总是觉得内疚,我妈妈一用她那种‘付出者’‘受害者’的方式来绑架要挟我,我就没办法拒绝为她去做那些我根本不想做的事情。现在经过了自我成长,我决定不去做了,我再也不要做了。可是,我极度内疚。我讨厌这样的自己。为什么我无法摆脱妈妈的影响?”
就好像看一杯水,去看未满的那一半,你就是觉得空,觉得不够,看装了水的那一半,你就会舒服满足。
[2]
那么你总是去看空着的那一半,自己不难受吗?
如果自顾自地瞎开心,那么下一刻突然到来的打击会一瞬间让我们体验到失控的感觉。宁可痛苦,也不要失控。在平静里暗藏危机,这种感觉,比把生活弄得很糟糕还要令人难受。
“你让自己难受,盯着做不到的事情,盯着不够满的那杯水,从不放松和肯定自己,从来不能快乐满足地待在当下,这不也是对母亲的一种忠诚吗?”
于是很多人无意识地操控着自己的人生,去迎合不舒服的伏线,这样还能活在一定的掌控感里。
[3]
比痛苦的体验更可怕的是失控的体验。
无论是为了防止从快乐跌入突如其来的痛苦,而发展出持续痛苦的模式,还是为了忠诚于母亲,或者家族,而在内在保持那份“不让自己活得舒服放松”的模式,这些都是潜意识掌管的东西。
这是一种本能的方式。
但是,这些也都是在我们身上活灵活现的东西。
这就是我们发展出的面对痛苦的方式。这种方式是为了帮助当年无力而幼小的自己,去适应外面这个不完美、有冲突,甚至残酷的世界。
我从不说我们要去改变它。
防御有很多种,而其中一种防御就是,让自己待在熟悉的感觉里,那样当不可避免的糟糕感觉来临时,你会觉得更容易接受。
当我被问到“那我何时能改变”时,我的回答是,过去你看不见它,但某刻你看见了,认识了它,那一刻觉知了的你和蒙昧的你就已经不同了。只不过这种不同,并不是你想象中的幸福彼岸。
我知道,这不是你想要的。但是,为了适应不舒适感,我们发展出了防御功能。
也许你读到这里会觉得愤怒、悲哀、不公平、无奈。
相比于在快乐中毫不设防跌入黑暗的那种可怕、失控的体验,还是一早就预知结局,甚至一直待在确定的结局之中,更有安全感、确定感和掌控感啊。
但是,这就是生命。
这是对痛苦的一种理解。不知你能否明白?
我们追求美好,摒弃黑暗。可是那些负面的、黑暗的东西,既围绕在我们的过去,也同样埋葬在心灵深处,成为一种看不见的模式,参与着我们的未来。
我很快就会体验到一种不被认同、被攻击、愤怒甚至被毁灭的感觉。所以我的自我最终还是会跌入深渊。
也许你会问,那么,追求美好还有什么意义?既然我总是无法摆脱过去,过去都变成了模式。甚至我如此想摆脱的痛苦,都是模式的一部分。
如果加入“自我感觉”去翻译这个模式的话,这个模式还可以被描述为:这个自我感觉良好,对自己感到快乐满足,正在进入当下的时刻,一定是短暂的、不真实的、一定会被结束的。
我想,是的,模式很难被彻底改变,但是我绝不承认“没有彻底改变”意味着什么改变都没有。
一定是这样的。因为太多次都是这样。
人生苦乐参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做不做自我成长,要不要探究真相,这一点都是不变的。
这个模式,如果用我们可以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快乐一定是短暂的、不真实的、不稳定的,快乐背后一定会跟着一个糟糕的结果和体验。
不同的只是,来这世界一次,痛苦过,丧失过,沉沦过,然而你又举步向着未知走去时,你想不想弄清楚,究竟你是什么?究竟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如何塑造你的人生?你想不想在可以改变的范围内,做出一些带觉察的选择,加入一些思考后的行为,而不是盲目地活在看不见的模式里。
开始,是一个人的宁静、自在和快乐,但是在这个快乐后面,却潜伏着一个我们作为个体根本控制不了的糟糕结果,那些被骂、被指责、被投射愤怒、被歧视的过往,日积月累,在人的内心凝结成一个模式。
理解的人,都是先知。
“爸妈突然吵起来,开始砸东西。”
这种收获,我个人认为,其实足以撑起人生的意义。
“妈妈对我很愤怒,好像我做了很罪恶、很对不起她的事情一样。”
所以能够看到痛苦模式的A是她们家族的先知,走进咨询室去探究真相的,看着心理学文章和课程去思考探索的,也都是先知。
有人跟我描述过那样的场景:“我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一本课外书,爸爸的鞋底就飞过来了。”
先知就是,在他去理解之前,所有人(家族)都活在禁锢里,活在自动化思维里,活在既定却看不见的模式里,而他终于有一天搞清楚了,原来如此。
我听到这样的一些描述:“小时候,我本来很开心地在那儿玩着,一切都很好,接着,妈妈(爸爸)突然就会因为一件事情指责我,对我发火。”
这个人,就是先知了。
我遇见过很多来访者,他们的故事各不相同。但其中也有着相似的部分。
这怎么会没有意义呢?
有一种答案很学术,却不那么符合我们一贯的认知,这个答案就是:因为痛苦是你熟悉的,而平静是你感到陌生的。
[4]
很多人总是在问,为什么我这么痛苦呢?
我曾经收到过一个读者的留言,我想郑重地将这条留言放在这里。
[1]
“受害者的圈圈一直都在我身上,刚刚发现自己又掉进去了,看到文章中说的‘满足我,我的妈妈就是好妈妈,不满足我,我的妈妈就是坏妈妈’,我就是有这种偏执的想法。以攻击他人的方式保护我自己,我以为那是在爱自己,而事实上并不是,我仿佛看着很小很小的我拿着巨大的棍子企图抗击他人,实际上呢?没有谁要害我,没有谁要逼迫我,我仿佛还是那个小小的我,以防御方式保护自己。这种感觉就是强迫性重复。伤害自己也伤害了他人。
//
“我周围所有人都有各自的原生家庭烙印,没有人是完美的,我老是希望他人来满足我,那我就是把自己的幸福交在别人手上,这样的我好可怜,就像拿着碗在乞讨一样。我不知道能为自己做什么,因为我真的对自己一点都不了解,我不知道怎么爱自己,不知道怎么和自己相处。我真的没有什么能做的。我好想为那个自己做点什么,可是自己受伤已经是事实,事实大过天,可我又接受不了。周而复始,反反复复。”
但是,我也想去看。
我很想对她说:“你做了那么多,你看见了吗?”
痛苦有时大于快乐,
“你分析了那么多的自己,你看到了那么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你直面了人生的真实,你看到了自己的攻击,你没有责怪别人,你说没有人完美,你是你们家族的先知。你比家族里的人都要勇敢。你这么勇敢地去面对了,这么难做的事情,你都做到了,给自己一个肯定和拥抱吧。”
暗夜和白昼共存,
我觉得,这就是改变。这就是意义。
这就是人生。
我翻到不久前,这位读者的另一条留言,将它放在这里作为结尾。
低落有时,骄傲有时。
“现在有时候听到自己的笑声都觉得还有力量,我感受到内在的那股神奇力量,一直都在陪着我。这条路不孤单,虽然有时真的很想骂脏话,但这是我选的,我就要走下去。我想看看这个我最熟悉的陌生人朋友到底是啥样,我想去看。”
快乐有时,悲伤有时,
快乐有时,悲伤有时,低落有时,骄傲有时。这就是人生。
//
暗夜和白昼共存,痛苦有时大于快乐,但是,我也想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