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曾奇峰的心理课 > 如何面对来访者现实中的难题

如何面对来访者现实中的难题

我们如果从存在主义哲学的高度来说,活着最大的价值就在于选择,由自己来选择还是由别人来选择,是决定一个人生命的品质的最重要的因素,我不认为它是第二个因素,我认为它是最重要的因素。

如果我们都是按照别人的想法来,不一定能化解冲突。因为每个人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这种愿望非常强大,且永远不会消失。我们按照别人的想法来,可能只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最后决定自己的人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这才是一种不死的愿望,它具有最强大的生命力。

我曾经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最典型的是在孩子成绩下降的时候,爸爸妈妈非常焦虑。我给出的建议是,爸爸妈妈需要跟孩子的成绩保持距离,前提是如果父母真的很在意孩子的成绩。

事实是他越多地了解自己矛盾的冲突之后,他越能够承受这样的冲突情况,而不是在这种冲突中间感觉到有必须采取行动的压力。

如果孩子的注意力过多地被爸爸妈妈的干预和焦虑所影响,他的成绩是绝对上不去的。当你们自身在面对工作或者学习方面的压力的时候,旁边人的吆喝对你们来说有什么作用?我估计你们能够体会到的绝大部分是反作用。

在同一件事情上面,我有完全相反的两个选择。如果一个来访者由于面临这种冲突的事情找我们,而我们又不代替他做出判断——到底选择A还是选择B是对的,或者说,选择A还是选择B是有利的——他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我花了时间、花了钱到你这儿来,没有任何收获。但是,事实不是这样的。

这本质上是两件事情,一件事情就是自我边界,什么事情是我的事情,什么事情是别人的事情;如果一件事情涉及的是别人的事情,那么我们可以帮助别人,而不是打扰别人。父母对孩子有时候真的是操心太多了,可以把它说成未分化,就是把别人的事情变成了自己的事情,把孩子的事情变成了父母的事情。所以,如果爸爸妈妈能够跟孩子的成绩保持距离的话,孩子就可以腾出手来全力以赴地对待那些智力层面的事物——数理化的测验等。

也许咨询师会问,在来访者诱导我们代替他做出判断或者决定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他看清楚自己的内心冲突。

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父母越是不让做的,他们越要做,这样显得他们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比如,青少年有可能不是出于自己的真心愿望要谈恋爱,只是内心懵懂或者学习压力很大等。但是在父母反对他们谈恋爱的时候,他们真的去谈了一个恋爱,所以他们恋爱这个事情本身不具有太多恋爱本身的意义,而是具有反叛的意义。

这意味着在这个来访者的早年经历中,他没有权利自己判断该怎么做事情,而是把这个权利交给了爸爸妈妈或其他权威。只有爸爸妈妈说可以这样做的时候,他才去做。

这个跟抽烟也差不多,抽烟实际上不是人的基本需要,人类抽烟的历史不是很长,特别是这种现代化炮制的纸烟的历史不是很长,但是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要尝试抽烟呢?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在抽第一口烟的时候是非常难受的,抽了几年烟的人也都不会觉得烟真的好抽,但是他为什么还要抽?因为这种行为本身意味着独立、反抗和自主。

心理治疗的目标是让一个人自己就拥有判断是非的能力。把判断力外包,这也是一种移情。如果来访者把对一件事情的对错判断标准投射给了外界,也就是说,他不是按照自己内心固有的判断对错的原则,而是根据“别人有没有这样做”来判断这件事情是对还是错,这叫作判断力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