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曾奇峰的心理课 > 咨询师和来访者的相互关系

咨询师和来访者的相互关系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也会在跟某个人分开很长时间之后再次见面,两个人一起回忆最后一次见面的场景。来访者也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有的来访者一来之后就会说,上次咨询我们谈到了哪儿,这一次我们接着这个话题谈。如果我们仔细体会一下,他也是用这种方式抹掉了两个人之间长达一周的分离,这是典型的有分离焦虑的人可能表现出的情况。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个人也不建议咨询师在这次咨询开始的时候提到上一次的咨询。

咨询师有一个原则,来访者想告诉咨询师什么比咨询师想知道什么要重要得多。咨询师和来访者是会互相影响的,我们的咨询应该是“来访者付钱,让咨询师以健康的人格来影响他”这种关系模式,但实际上在潜意识层面,不知不觉中,咨询师也会受到来访者的影响。所以,咨询师需要对自己在跟来访者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态度和说的话有足够清楚的觉察,觉察哪些部分是我们受到了来访者影响之后所做的。

同时,咨询师不要通过提问、说话来挡来访者潜意识的路,我们需要被来访者的潜意识引领。当然,整个咨询过程也不是一直被他的潜意识引领,咨询师中途可能会给出解释。咨询师的提问有时候可能会有某种侵犯性,这种侵犯性会导致咨询师所占据的空间膨胀、扩大,而来访者所占据的空间缩小。自由联想的工作要来访者做,在咨询师保持节制的情况下,让来访者自我的空间尽可能地扩大。

在双方咨询开始的时候,我建议咨询师不要开口说第一句话,咨询师如果先说话或者提问,可能有一些不利的地方。来访者在过了一周后来见他的咨询师,在这一周里或者咨询的前一天晚上,或者在来见咨询师的路上,他可能想了很多,想告诉咨询师最近的困惑。如果咨询师率先提问,有可能把他想要告诉咨询师的那些思考全都堵回去了。

永远不要问问题,因为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现成的答案在那里等着。如果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变成一问一答这样的关系,就不具有探索来访者内心深处的意义。比较好的做法是给来访者一个足够大的空间,让他自由地说话。如果咨询师一定要提问的话,可以提开放性的问题,而不是提过于封闭的问题。

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个督导本身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督导者也许没有真正地看到或者理解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二是咨询师自己的人格屏蔽了任何外人想给予他的帮助。别人虽然给了他帮助,但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他还是按照以前对来访者的理解来对待来访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督导就流于形式了,没有增加被督导者对来访者的理解。

精神分析发展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我们已经非常清楚地知道,如果咨询师跟来访者发生双重关系,或者是跟亲人发生双重关系,有可能导致非常糟糕的后果。那么,怎么样借助心理学帮助身边的亲友?我觉得我们能够为亲友提供最大的帮助,就是在学了心理学之后,我们增加了耐心,这样能够给我们的亲友以更多平静的陪伴。

在实践过程中也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一个咨询师找另一个咨询师或者一个咨询团体给他做督导。督导完了之后,他自己或者别人发现,他没有办法把从督导那里获得的一些领悟用到他跟来访者的关系中。为什么呢?

我担心有很多想在学心理学之后去帮助自己亲友的人,他们的潜意识并不是帮助,而是想改变亲友。如果潜意识的这些内容没有被觉察的话,学了心理学之后去帮助自己的亲友,有可能会制造跟亲友之间更大的冲突。你要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帮助亲友还是在控制他们或者想改变他们,以达到让自己舒服一些的目的。

咨询关系,是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督导关系,是咨询师和咨询师之间的关系。这两者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平行”这两个字在这个地方可以基本上被理解成“传递”。比如,如果我在督导的时候对咨询师有很多的批评,说他这个做得不对,那个做错了,或者是给他过于强硬的指导意见,那么这种关系就会传递到他和来访者的关系中。

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鉴别方法就是你问一问这位亲友:“我这样做,让你舒不舒服?”如果你所做的让他不舒服,那就表示你肯定是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想改变他。如果他觉得你这样做让他很舒服、让他很受益,那么你就是真正在帮助他。

心理治疗是一种非指导性的治疗,意味着我们跟来访者的关系更多的是理解他的情感、行为、语言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而不是像来访者的行政领导一样,指出这个地方说得不对,应该怎么样。行政领导所做的,对这个来访者的人格成长是没有什么帮助的,所以来访者才找我们。这是行政领导和咨询师之间的重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