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曾奇峰的心理课 > 共情:面对现实问题的反应

共情:面对现实问题的反应

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分工非常明确的社会,有问题找专家。我们是什么方面的专家?我们是关于一个人内心的活动的专家,而不是跟这个人讨论如何处理她的现实冲突的专家。但是从本质来说,当我们让一个人有了更和谐和强大的内心的时候,她处理现实的能力自然就会加强。

当然,咨询师对来访者有足够的共情之后,两个人的关系就会变得更近一点,信任会增加一些。我觉得在某一个咨询师觉得恰当的时候,可以跟来访者这样说:你如果要我帮你处理一些你离婚时的法律纠纷,也许律师或者保镖比我更有用。这个想法是可以通过某种巧妙的方式说出来的。用假设的方式说,我觉得比直接建议她要更好一点,因为这样可以为她以后的个人成长打下一个基础。简单地说,如果我们跟来访者讨论可能性,让她有一种被提醒的感觉,比直接建议她这样做要好得多。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随便说一个人,比如武则天这种人遇到问题,相对于她处理的其他更加复杂的公平和政治问题来说,她所遇到的问题基本是小事一桩。所以,我们在外界遇到的现实问题是大还是小,都是相对的。相对于什么?相对于我们的人格来说。当我们的人格足够强悍的时候,当我们的人格比较少地向内攻击的时候,我们面对一般人认为哪怕是很大的问题,都可能会应对自如。但是如果我们的人格本身就弱小,有很多的自我攻击,在微风之下都摇摇欲坠的时候,那么遇到狂风大雨,就可能会破碎一地。

前文已经说过,心理咨询师的边界就是不代替你处理现实的事情,只是看看在这样的现实压力之下,你的人格是什么样的反应;你的人格如果能够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就能够做出更恰当的反应,或者是对你自己更有利的反应。

所以,我们对来访者或者任何来访者所做的事情,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解决的思路就是当我们强大的时候,外界那些东西有可能变得不算什么。

来访者在心理咨询室里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情况,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她不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一个人独自在那里抑郁,并且想着要自杀,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外界,寻求他人的支持。

这让我想到很多年之前,我给德国资深精神分析师托马斯·弗兰克斯做翻译,有一次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当时听着还是有点吃惊的,后来就觉得这句话说得真的非常有道理。他说有钱人实际上得了抑郁症之后,最好的办法不一定是去看心理医生,他可以购买一些让自己高兴的物品。有的人可能是购买衣服,有的人可能是购买房子,还有的人可能是购买飞机。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我们在情绪有点低落的时候,如果能够满足一下购买欲,情绪会好转。

另外一种情况也有,但相对来说少一点,就是咨询师的建助行动,不是仅仅在咨询中跟来访者过多地讨论现实问题,而是变成了来访者现实的一部分。比如,来访者在生活中因为缺乏爱,咨询师就跟她发展现实的关系,给予她爱。这一方面是一个重大的专业上的失误,另一方面也是一个伦理上的错误,这是被我们这个行业的伦理规则所严令禁止的。

还有一个办法,他可以用钱去旅行,到自己没有去过的地方,或者是到自己童年时就幻想要去的地方,以这种精神的方式来满足自己,也可以使他的抑郁得到好转。当然,这里说的抑郁不是那种真的需要医疗手段来干预的顽固性抑郁。我说的就是一般的神经症级别的抑郁,相当一部分抑郁实际上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治疗的。在他没有抑郁的时候,他的自我功能充分地发挥作用之后,他能够有足够的金钱为未来抑郁的自己提供帮助。

我举个例子,比如一位女性问咨询师,我到底该不该离婚?不管是建议她离还是建议她不离,都会成为她内心冲突的一部分,所以这不是咨询师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情况非常多见。

相反的情况就叫人唏嘘不已了。有很多人在没有抑郁的时候,没有通过自我功能的发展来获得足够的金钱。在潜意识层面他们会说,得了抑郁之后才有可能寻求帮助的机会。所以这是一个陷阱,这个陷阱有一个巨大的时空的跨越。我现在做的事情实际上是为了使以后的我也受到惩罚,或者是使以后的我在面临糟糕产品的时候,没有购买帮助的可能性。我们会发现针对自己的套路实际上已经很深了。

因为精神分析师是不会代替来访者面对他的现实冲突的。我们管的是什么呢?我们管的是在现实冲突的情况下,人的内在怎么运作。所以我们关心的是现实之外的事情,是内心的事情。作为心理咨询师,明确这个界限非常重要。因为来访者仍是就功能方面的问题来咨询,总是会不知不觉地邀请咨询师进入他的现实生活,以帮助他处理那些他没有办法处理的事情。如果咨询师在来访者的这种投射下付诸行动的话,可能真的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在跟他的关系中过多地讨论他在生活中该怎么做,这显然是一个陷阱。因为那些他不知道该如何去做的事情,其实是包含冲突的。他选择任何一个做法,都有可能卷入他内心的冲突中。

一致性的反应,往往是共情的基础,但互补性的反应也是共情,只不过共情的是另外一面,互补性的反应,可能更多是共情到来访者的超我,一致性的反应可能更多是共情到来访者的自我,所以,来访者的超我、自我、本我几个方面都是需要我们共情的。本我怎么共情呢?本我是通过我们不断地诠释和不断地了解来访者的梦境等,体现我们对本我的共情。我们有个咨询师是荣格派的,经常来国内进行教学。他说过共情就像胶水一样,是把人和人粘连在一起,让人们互相接近和靠近,所以共情就有这种作用,尤其是对神经症性或者有较高功能的边缘人格,来访者共情就会让我们形成一致感、一致性。

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在来访者因为现实的一些冲突性的事情来咨询的时候,咨询师有可能在共情不足的情况下,有那么一点点强制地让来访者做相关的反省。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一个好的时机,我们需要等待。就像美国诗人朗费罗的一句诗说的那样:“要学会劳作,学会等待。”如果换到精神分析治疗里面,就变成了我们需要学会分析,也需要学会共情。

如果来访者的目标不是健康这些具体的方面,而是一些人生哲学的问题,比如该不该结婚、该采取什么样的婚姻观、该采取什么样的性爱观、该采取什么样的育儿哲学,这些是咨询师和来访者要共同面对的,或者是咨询师曾经面对的,或者有些问题咨询师还没面对过。

当来访者面临非常大的现实问题时,对于自己内心的情感冲突,他没有办法调动自我功能,或者说调动自己的智力资源来处理这些问题。在这个阶段,精神分析的那一套面子、澄清、解释,都没有什么用。我们可以把这个阶段命名为智力或者是自我功能的休克期,患者需要的是更多的共情。

比如来访者老了,将面对死亡,咨询师可能很年轻,还没面对过这种问题。换句话说,来访者所面临的问题,是他要从本来已经有七八十分的人格健康水平再往上提高几分,这种情况对于咨询师来说压力就蛮大的,这就考验咨询师人性哲学方面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