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曾国藩家书 > 致沅弟(五月十六日)

致沅弟(五月十六日)

杨家滩的周俊大哥号少濂,和我一起念书一起科考,是多年的好友。之前先祖父、先父母去世,他都来吊唁。昨天来到家中,说多次考试都没考中,想要到军中博取一个功名,请求我把他推荐到吉安营中。我认为功牌可以拿到,路费可以相赠,保举就不是必需的了。他要是到了吉安营中,希望弟弟立刻填好功牌给他,同时赠他来回的路费。如果恰好有机会,或者恰好遇到攻克吉安的好日子,那就希望你能保举他为从九品县丞之类的官;要是没有机会,也不必勉强。以此来成全我多年的旧交好友。我过去在军营中不随便保举,也不乱用钱,因此人心不依附,至今还被人诟病。最近揣摩时下风气,改变了之前的想法。上次有孙、韩、王三人之托,这次又有周君之托,这也是情谊上不得已而为之。孙、韩、王三人如果保举为文官也可以,他们眼光很高,早已厌倦鄙薄千总、把总之类的武职。仙屏在营中,弟弟需要优先保举他,借此来吸引人才。我没有破格提拔次青,使得他沉沦在低下的职位,到现在我都认为是很愧疚悔恨的事。仙屏无论是在京城还是在外地,应该都会有所表现。成章鉴是上等的好武官,也应该优先保举。

袁漱六的亲戚郑南乔从松江来,偿还了以前借的二百五十两银子。还详细讲述了漱六最近的情况,说他为官的声望极好,上司的眷顾极为优渥,学问和书法也大有进步,江南人士非常敬仰钦佩他,我对此既欣慰又惭愧。

弟弟你的公文和书信都有很大进步。上次酬谢王雁汀的一封信,是你亲手写成的吗?还是由魏、彭等人写了初稿你再润色的?希望回信能告诉我。吴子序现在在哪里?查清楚之后回复我,还要详细询问他的近况。

家中四宅大人孩子都平安无事。十二日是叔母的寿辰,男女共设九桌酒席,家人等开了三席。睪山先生十四日来到学馆,瀛皆先生十五日来到学馆。澄侯弟在十二日晚上去永丰一带各家吊唁,都要我写挽联。我给贺映南的夫人写的挽联是:柳絮因风,阃内先芬堪继武(姓谢);麻衣如雪,阶前后嗣总能文。给胡信贤母亲写的挽联是:元女太姬,祖德溯二千余载;周姜京室,帝梦同九十三龄(胡母九十三岁)。最近精力逐渐衰减,只有做这件事还和往常一样。澄弟说这也可以表明我还没有一下子衰老。

我身体还好,只是出汗太多,三年前即使在酷暑中也不出汗,现在胸口往往是汗珠累累,肺气越来越衰弱,让我非常忧虑。甲三身体也很弱,医生劝他服用补药,我没敢轻易让他用。弟弟你最近身体好吗?科四、科六身体状况很好,科四比你在家的时候更加结实,科六则是和以前一样活泼。这都是可喜之事。甲五眼病好了十之七八,右眼视力还是差四分。其他的不一一说了,顺问近好。

十三日安五等人回来,收到来信,已经知道了一切。抚、建各府已经收复,只有吉安较迟,弟弟心中自然不能毫无介意。但是在我军的四面围攻之下,成功应该就在六七两个月了。

兄国藩手草

沅甫九弟左右:

另外,人生中适意的时候是不可多得的,弟弟你现在赢得了上下一致的交口称赞,军民都很服膺,颇为得意了,不可以错过时机,要尽心竭力,做出一番局面来。圣贤教导人们不外乎“敬”“恕”二字,天德王道,善始善终,性功事功,都可以包括在其中。我生平在“敬”字上没有下什么功夫,所以五十岁了还没有什么成就。至于“恕”字,在京城时也曾经讲究追求过。最近几年在外面,憎恨人们用白眼藐视京官,又因为本性倔强,渐渐接近于刚愎自用,不知不觉间做出许多“不恕”的事情,说出许多“不恕”的话,至今还是羞愧不已。弟弟你在“恕”字上颇下了功夫,天赋上也胜过我一筹。至于“敬”字,却也是没有用力,从此以后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论语》里的“九思”和《玉藻》里的“九容”,都要努力实践。用庄重的态度对待下属,下属自然就会对你尊敬。习惯成自然,日子久了可以成大器,这才不至于说一场空话,到四五十岁还是默默无闻。兄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