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雷诺·史必兹(1887-1974),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幼儿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先驱。
【注释】
[2] 詹姆斯·罗伯逊(1911-1988),苏格兰精神分析学家。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会弃用结构理论玄学般的语言,并在母子关系的基础之上发展我的理论。很明显,这里所描述的大部分过程都是在内心发生的,但是在内化一个客体之前,总归要先建立客体关系[4]。而且客体关系的语言更加生动,贴近情感,易于理解。
[3] 海因茨·科胡特(1913-1981),美国精神分析学家,自体心理学创始人。
玛格丽·马勒、雷诺·史必兹(René Spitz)[1]和詹姆斯·罗伯逊(James Robertson)[2]三人关于早期母子互动的观察更加印证了我的猜测。阅读了温尼科特的著作后,我发现我的想法是自洽的,这促使我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最后,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3]关于自恋情结的研究,尤其是他提出的“自恋占有”这一概念,我得以将我的发现发展为理论。
[4] 客体关系是指存在一个人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形态的模式。客体关系理论(object-relations theory)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该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此理论探讨的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如何成长起来,将人格发展的重心从俄狄浦斯情结转移到从出生到3岁的俄狄浦斯前期的冲突之上。
多年来,我的工作主要是对病人进行精神分析治疗。此外,我还会与那些来咨询的人单独谈话,每次大概一两个小时左右。谈话尽管短暂,他们的悲剧命运却显露无遗。他们感到抑郁、空虚、孤独,不知道存在的意义,害怕精神上的贫瘠。在我看来,这种自我丧失和自我疏离正是悲剧所在。这种现象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尤为常见。通过我多年来的工作——帮助患者重建自我,我想我已经越来越接近童年中自我疏离这一问题的根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