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袁腾飞讲日本史 > 第6节 一定要把幕府打趴下

第6节 一定要把幕府打趴下

在极端排外的孝明天皇的授意下,朝廷多次下诏要求尊王攘夷,直到1863年初,顶不住压力的幕府,保证到当年5月10日全面开始攘夷。不料长州藩的尊王攘夷派积极响应天皇和幕府的号召,真的就在5月10日当天,打响了攘夷第一炮,攻击了一艘美国商船和一艘荷兰军舰,从而引起了列强的报复。

一桥派失势之后,长州藩很快代替了水户藩,成为尊王攘夷的中心。这些极端的尊王攘夷派架空了藩主毛利敬亲,控制了整个长州藩。

6月1日,美国军舰驶入下关海峡,击沉了一艘长州藩的军舰。5日,两艘法国军舰派遣水兵登陆,把长州藩的下关炮台夷为平地。这个地方就是后来我们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马关,甲午战争之后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就是在这儿签订的,也是源氏灭亡平氏的坛浦之战的所在地。法国人夷平了下关炮台之后,长州藩的噩梦并没有结束。第二年7月,英、法、美、荷四国十七艘战舰五千大军来攻,下关城被攻陷,长州藩被迫赔款,向四国屈膝求和。

长州藩是关原合战时西军名义上的总大将毛利辉元的后代,此时已经传到了第十三代藩主毛利敬亲。

对外攘夷打了败仗,长州藩终于知道,凭借武士的蛮勇根本就不是西方列强的对手。而幕府趁机联合萨摩藩,横扫京都的尊王攘夷派。长州藩派出三千人马进京,向天皇申诉,遭到幕府和诸藩的联合反击,全军覆没。由于此次战争在天皇的御所旁爆发,所以幕府一口咬定长州藩武士犯上,乃是朝敌。幕府在讨得朝廷攻伐长州藩的旨令之后,集中了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长州。

长州藩大败幕府军

此时的长州藩可以说是面临内忧外患,内部幕府动员了三十六个藩国、十五万大军杀来;外部刚刚被四国舰队打得七零八落。毛利敬亲趁机亲掌藩政,大肆搜捕藩内的尊攘派人士,然后向幕府屈膝投降。

井伊直弼一被刺杀,幕府失去了强有力的铁腕人物,更加衰弱。一桥庆喜也得到了赦免,担任了将军后见,就是代替老中主持幕府事务的要职。尽管一桥庆喜担任了将军后见,后来又担任了将军,但是水户藩却失去了在幕末大乱时代领袖群雄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就留给了外样大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长州藩和萨摩藩。

长州藩尊攘势力眼看就要灭亡了,但在当年年底,尊攘派首领高杉晋作潜回长州藩,控制了整个长州藩政。到了1866年6月,幕府发动了第二次征讨长州的战役,史称“四境战争”,幕府总兵力仍然高达十五万,但是在高杉晋作、大村益次郎等人的领导下,不足万人的长州藩军,四面出击,不但大败讨伐的幕府军,而且乘胜东进,直捣京都。今天备受争议的日本靖国神社前面就立着大村益次郎的铜像,他被称为“日本陆军之父”。

由此,以水户藩齐昭为中心,渐渐形成了一桥派。当然了,最终一桥派的努力失败了,主张开国的强势大老井伊直弼扶植家茂上台,齐昭父子遭到软禁,很多水户藩的藩士成为浪人,散布于日本各地,掀起了尊王攘夷的高潮。樱田门刺杀井伊直弼的主要就是这些浪人。

幕府在“四境战争”中的失败,使自己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也被揭去了,其软弱无能在诸藩面前暴露无遗。而此时主流尊攘派的思想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们认识到攘夷是无效的,夷是不能“攘”的,要跟夷学习,才能改变日本的落后面貌,而造成现在日本落后局面的始作俑者,便是幕府。

随着黑船来航,外国势力入侵,尊王攘夷的呼声更高了。尊王就是要抬高天皇和朝廷的权柄,使朝廷能够对幕府的卖国行为加以限制。攘夷则是要把西洋人从日本赶出去,恢复锁国体制。黑船来航以后,水户藩的藩主德川齐昭积极参与幕政,宣扬尊王学说,并且在家定将军去世之后力图扶植自己的亲生儿子——过继给了御三卿之一的一桥家的庆喜继承将军之位,独揽大权。

由此“尊王攘夷”华丽转身,变为“尊王倒幕”。

到了德川赖房儿子的时候,编了一本《大日本史》,鼓吹尊王。虽然水户藩是德川家根正苗红的亲藩,但是他们认为日本天皇乃是君权神授,将军不过是受天皇委托处理政务,一旦将军昏聩无能,无法完成天皇赋予的使命,天皇有权把将军的权力收回,由此产生了尊王攘夷论。

翻译引起的战争

御三家之中,水户藩次一等,他们家的人不能担任将军的养子,不能成为将军,石高也比其他两藩低了一半。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据说在初代藩主德川赖房幼年的时候,德川家康问他长大了想干什么。赖房当时年轻气盛,不知道天高地厚,说了一句:“我想夺取天下。”家康听完,很不高兴,你夺谁的天下?夺你老爹的,还是你老哥的?从此,水户藩被幕府严格限制了。

同样身为外样大名,备受德川幕府压制的萨摩藩,此时也趁机崛起。

德川幕府把大名分为亲藩、谱代、外样三类。亲藩大名里,最重要的是御三家和御三卿。这六家大名跟将军一样姓德川,御三家是由德川家康的三个儿子分别开创,九子义直开创了尾张藩,十子赖宣开创了纪州藩,十一子赖房开创了水户藩。幕府的继承法规定,一旦幕府将军绝嗣,由尾张和纪州出人作为将军养子来继承将军的职位。

萨摩藩在九州岛最南端,家世可以上溯到源赖朝时代,在当地已经八百年之久。1609年,萨摩藩出兵控制了琉球王国,与中国和东南亚展开贸易。到第十一代藩主岛津齐彬继位之后,全面改革,使萨摩藩的经济、军事实力在诸藩之中成长非常快。以岛津氏的实力和野心,不甘心长久看幕府的脸色行事。岛津齐彬病逝之后,由他的侄子岛津忠义担任藩主,但是忠义的生父岛津久光号称“国父”,掌握藩政。久光跟哥哥齐彬一样具有尊王的思想,但是更倾向于攘夷。

黑船来航之前,幕府已经是入不敷出,连带各路藩主都是穷得叮当乱响,被迫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由于藩主地小人少,船小好掉头,改革见效很快。相比之下,幕府的改革就有点儿费劲,虽然第八代将军吉宗的时候进行了改革,但是不像藩主们这么见效。因此一些藩主的势力就越来越大。

1862年,岛津久光率军上洛,领取天皇圣旨,催促幕府攘夷。行程途中,在距离江户不远的生麦村,三男一女四名英国游客,不慎冲撞了久光的队列,被久光护卫武士斩杀,造成一死两伤,称为“生麦事件”。第二年,英国七艘军舰驶入萨摩藩,要求严惩生麦事件凶手。由于对方来势汹汹,萨摩藩的通事(翻译官)很是害怕。当时萨摩藩负责跟英国人打交道的,就是日后明治维新时代鼎鼎大名的福泽谕吉,他是第一个提出日本“脱亚入欧”理论的人,他的头像被印在一万日元纸币上。但是当时他也一紧张,把英国人的要求翻译错了。英国人“要求萨摩藩藩主逮捕并严惩肇事者”,福泽谕吉给翻译成“逮捕并严惩肇事者萨摩藩藩主”。岛津久光闻言大怒,要逮捕我亲儿子?我跟你拼了!

日本的藩,面积小的就是一个村,大的占到一两国,当时日本全国不算北海道分成六十六国。江户幕府直接占了日本三分之一的土地,武装力量号称“旗本八万骑”,虽然有点儿吹牛,但是轻易调动数万人马确实不怎么费事儿。要想跟幕府对抗,天下这些大名藩主,必须超过一半联合起来才有可能。

于是岛津久光向英国宣战,这种行为真是耗子舔猫——作死!萨英战争只持续了短短一天,英军俘虏、烧毁三艘萨摩军舰,并且用舰炮把萨摩藩的主城——鹿儿岛城轰成一片废墟。萨摩“国父”岛津久光不得不低头认,向英国人求和。

日本在江户时代有“江户三百藩”的笼统说法,实际上大名藩主总数应该有五百多家,但是有的被撤封,有的因为绝嗣,家门灭绝,同时存在的大概是两百到三百之间,到幕末的时候,有两百六十多家。

萨摩藩战败后,审时度势,积极靠拢英国,在英国人支持下,很快跃居强藩之首。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号称陆军长州、海军萨摩,日本海军全方位地学习英国海军,基本都是萨摩藩出身的人控制海军。

随着德川幕府日渐走下坡路,幕府将军势力削弱的时候,地方上的强藩开始崛起。

萨摩一开始跟长州为敌,争夺尊攘派领袖地位,后来他们认识到幕府才是他们最大的敌人,所以两藩就走到了一起。当时两藩藩主的势力已经越来越小,藩中权力实际掌握在武士们手中,再加上和土佐藩、肥前藩联合,这四家外样大名,西南强藩,成了推翻幕府统治的中坚力量。

水户藩鼓吹尊王攘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