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犹太人三千年简史 > 译后记

译后记

将本书推荐给我的,正是我的恩师宋立宏教授。他不仅在翻译阶段从专业和语言两方面给了我许多宝贵意见,还花费大量时间亲自对我的译稿逐字逐句进行了校订,以惊人的细致和渊博纠正了原译稿中的诸多讹误与疏漏,不但工作量远超我这个译者,还让本以为译文尚佳的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学术上的差距。作为学生的我,唯有努力学习和研究,才能报答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栽培。

犹太人可能是世界上最早在实践层面贯彻“全球化”理念的族群,这既是犹太人的生存策略,也是犹太人繁荣兴盛的秘诀。不过,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非犹太世界对犹太人的看法往往陷入两个极端:要么是各种反犹色彩的偏见、诋毁、诽谤甚至迫害;要么言犹太必称优秀,继而盲目地推崇……这种或棒杀或捧杀的态度,无助于我们从犹太人现象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当然,要避免武断的评价,首先需要对犹太人历史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恰好,《犹太人三千年简史》在这个越来越讲究简约高效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洞察数千年犹太文明史的理想平台——篇幅适中,脉络清晰,语言简洁,本书也正是我在治学伊始不可或缺的参考。由此我萌发了译介的念头。

此外,还要感谢在我茫然时为我迷途指津的南京大学萧玲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松年教授。更要感谢一直对我寄予殷切期望和关爱的侯惠勤教授、徐新教授、洪修平教授、孙亦平教授、周矩敏教授等众多先生。当然,也要感谢我的父母在我求学之路上无怨无悔的理解与支持。所憾者,目前只有这一本译作聊以为酬,末学小子还当自强不息,以更多成果答谢诸位师长。

时隔多年,我竟真的步入犹太研究领域,才发现这实在是一片风景独特的广阔天地:既有耶路撒冷古城般的浑厚凝重,也有特拉维夫海滩般的时尚活泼;既有奥斯威辛集中营般的阴冷肃杀,也有安息日家宴般的惬意温馨。这些都让我对未来的学术道路充满期待与憧憬,也让我对犹太文化、犹太人有了更深的体悟。

张鋆良
2019年1月27日
于姑苏桃花坞

当这本《犹太人三千年简史》译稿终于完成的时候,我心中却未有丝毫的如释重负,因为这虽然是我的第二本译作,却只能算是我学术征途上的一声发令枪而已。我的求学道路可谓曲折离奇,蹭蹬至奔四才跟从宋立宏老师攻读博士,开始了在南京大学的研修。眼看年将不惑,心中所惑却未见收敛地与日俱增起来,其中之一便是造化之奇妙。许多年前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读书时,曾涉猎过海外华人史,于是第一次接触到“流散”(Diaspora)这个概念。仔细一查,此词原本专指犹太人的流散,不由得心中一动:犹太人和海外华人在流散模式上确实有许多可以比较的异同,岂不值得研究?可惜其时我的专业是汉学,没有余力再去探讨比较文化之类宏大的专题了,只能作罢。殊不知当时的灵光一现,竟成了我如今学术生涯的一颗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