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佛教徒,与知识分子及普通人的不同在于,要多修行,践行大乘精神,脱离轮回。而大部分的人现世活在这个世界上,怎么生存才是最大的问题。生活过好了,心灵层面就提升了,心得到了快乐,而通过心境的快乐管理所有情绪,包括负面的情绪。
这两方面都是有缺陷。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两种财富综合起来——既要学会很多文化,更要运用到实践中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某种意义上和佛教中讲的“悲智双运”是一致的。万法归一,简单讲,就是感性和理性、慈悲和智慧的完美结合。读万卷书是理性地摄取知识技能,而行万里路则是要求我们在具体实践中感受社会人生,将理性知识化为生命的滋养。佛法的“悲智双运”又更进一层,是将慈悲与智慧结合在一个人的生命中。佛陀教育我们去摄取正面的情绪,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或发展到每一个生命体。记得一位大师曾经这样说过:能使一个灵魂变得坚强完美的只有信仰,而对佛法的信仰和修持会使一个人更加完美和坚强。生活因为有信仰而更快乐更自在。这个是我们应该具有的福报。
到了当代,传统文化断裂了,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读书这一块。父母、学校用填鸭式的教育,不管你爱不爱读,把知识灌输给孩子,不管你能不能吸收,天文、地理、物理、化学、音乐、美术等等都会灌输到孩子大脑里。这种全面集约式教育在东方很普遍。现在的小孩十来岁,上知天文地理,下知社会人际,一切都讲得头头是道。孩子沉迷看电视、上网,从中看到的,都以为自己学会了,认为自己懂了。这只是井底之蛙的见识,虽然读了一大堆书,但没有离开熟悉的环境,没有身体力行亲自证得这些知识,使之融化到自己的生命中成为自身经历。眼界胸襟没打开,心量自然就小,所有的知识成不了生命智慧。还有一个情况:有些人从社会大学历练出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熟悉很多地方的风土人情,他也自以为很聪明,反过来瞧不起读书人。这样的人很固执,理论不懂,但实践上行,形成“只会做,不会讲”。
佛教生活化,生活要教育化,仅仅是把佛教生活化就很庸俗。就像我们说学文化是为了赚钱,那就很庸俗了。我们要把所学到的文化知识通过教育升华,让自己的生命理念跟信仰完美融合。慈悲需要有更多的智慧,智慧需要有慈悲,即理性需要感性,感性需要理性。这两者结合,才会形成最完美的财富。这是由内而外透射出来的一种美好财富,以精神财富为主导,以物质财富为辅,这是我们所讲的智慧资粮。
古代圣贤曾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此强调的是不仅仅要读圣贤书,读书获得知识后还要走出封闭的环境,游历名山大川,开拓眼界和胸襟。这才称得上是君子之学。历史上有名的圣贤大德、文人墨客无不如此。
有一个层面的财产是知识财产。这不是当代人所说的知识产权。产权有一种明确的所属性,一个人发明了某种东西,冠以专利,成为自己专有权利,如一个人写了一本书,这本书的版权就属于自己所有。一旦有了产权的概念,就有某种程度的自私。我们讲的知识财富是共享的财富,即参考吸纳了漫长历史中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以及科学知识,从而创造出的有利于全人类的文化成果,重要的是它为全人类共享,为全人类服务,让所有人受益。比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谁发明了印刷术,也没有记载谁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造纸术也只是蔡伦改良的,但这辉煌的四大发明造福了全人类,每一个人都受益于这些伟大的发明。大发明家爱迪生没有将他有利于全人类的发明打上自己的标签,没有限定只有自己可以使用。除了造福人类的发明,更重要的还有那些古代圣贤——老子、孔子的智慧影响了中华文化几千年,佛陀的教诲也历经几千年而不衰,成为亿万人的信仰。这些文化层面上的财富塑造了人类精神。这无限的财富,我们至今仍在享受,在消费。
世间的名闻利养都重要,但精神财富更重要。在佛教里,一般来讲只有这两种,即情商和智商,我们叫“智慧资粮”。聪明才智从理性转换成感性,也就是从智商转成情商,这两者结合,佛教里叫做“悲智双运”。这两者可以结合在一起,这是生命最大的财富,也是最不可或缺的。本来长寿是最大的财富,但缺了这两者,活着就没有意义了,就是行尸走肉而已。所以,这是精神财富里最需要的。
佛陀讲财富时说到福慧资粮,即福德和智慧,这是人赖以生存的资粮。我们的肉体和灵魂要健康地生存。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孤立的,周边的环境、周围的人、全社会将一切带给你,你能不能健康地生存并非靠自己。我们要学会平等对待周围的一切,无论是人还是物。平等带来和谐,对别人的和谐就是创造自己的和谐,这是真正的大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