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常常不会明说对特定价值观的偏好,但是这个价值偏好一定会对他的结论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他为这一结论辩护的方式。这些没有明说的对于价值倾向的主张所起的就是价值观假设的作用。有些人称这些假设为价值判断(value judgment)。认识到人们对产生冲突的价值观或多种价值观的相对支持程度,你就既能进一步理解阅读的材料,又能为最终评价这些规定性论证打下坚实的基础。
想一想当一对对价值观发生冲突或抵触的时候,我们对这些论争的回应,就能理解我们对特定价值观持有不一样的认同度。发现大多数人都既看重竞争又看重合作对我们并没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但当我们发现在竞争和合作发生冲突时,一些人偏向于竞争而非合作的时候,我们就会对规定性的选择有更加全面的理解。
注意:所谓价值观假设,就是在特定情形下没有明说出来的偏好一种价值观超过另一种的倾向。我们把价值倾向和价值偏好作为同义词使用。
再看一次价值观的定义,你就会发现,从定义来看,大多数价值观都在每个人罗列的清单上。因为很多价值观都是大家共同拥有的,所以价值观本身并不能做理解的有力向导。能让你对一个规定性问题做出与别人不一样回答的,是你对所持的特定价值观的相对认同度。
当你在一个论证中发现了一个人的价值偏好时,不应该期待这个人在讨论不同的争议话题时还会持有相同的价值倾向。离开了讨论的问题,一个人也就不再持有同样的价值倾向。与论争相关的语境和事实问题也会极大影响我们对某个价值偏好的忠诚度。我们持有的价值偏好只会坚持到一定的程度。比如说,有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认为自由选择比集体福祉更重要(例如在讨论是否应该穿印有国旗图案的服装这一话题时),但是当他看到可能会对集体福祉造成极大损害的行为时(例如在讨论一个人在有很多亲人丧生于种族大屠杀的集体里发表种族歧视演说的权利这一话题时),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价值偏好。换言之,价值观假设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它们在一种情况下适用,可一旦规定性论题的具体条件发生改变,我们就有可能出现非常不同的价值倾向。
要找出价值观假设,我们不能仅仅简单罗列一个个价值观。你的很多价值观别人也一样认同。例如,几乎每个人都说办事灵活、愿意合作和待人诚实这些价值观较为可取,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