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 > 第四章 回家之后的放松

第四章 回家之后的放松

逃避有多种方式。我们可以看电视、读报纸,可以上网、打游戏,或者是听音乐。我们不想回到自己的土地,我们是拒绝接受国家管理责任的国王和女王。不过,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我们需要承担起自己管理者的角色,回归家园,去照顾我们自己。

我们需要回归当下的自我。想象一个没有政府、没有总统、没有国王或是女王的国家。那样的国家没有人去治理。每一个国家都需要某种形式的政府。我们自己也是如此。我们需要回到我们自己的“国家”,去照顾我们自己,做这个国家的国王、女王或总统。我们需要知道什么东西珍贵而美好从而保护它们;正如同我们需要了解什么东西不美所以去除或修正它们。我们需要在那里而不是逃避自己的责任。然而,有的人却不愿成为国王,他们不想承担这一份责任,做国王太累了所以他们只要逃避。

而自我照顾的其中一义,是要懂得自我的局限性,我们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做。我们的身体和能量是有限的。作为一名老师,我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我想要游历四方,去所有邀请我的地方讲学。但因为需求实在太大,而自己的身体和健康是有限度的,即使我希望尽可能多地帮助他人,但这样做的话我会因为过度劳累而早死。为了保护自己,我们必须学会拒绝,这样我们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命并更长久地工作下去。

花匠如果人不在地里,如何栽培花木,照顾各种花朵、树木、蔬菜和绿色植物?当花朵凋零,花枝损折,杂草众生,叶片飘落,此时,一名优秀的花匠知道如何把这些正在腐败的物质变成滋养树木和花朵的肥料。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就是我们的心田,需要我们全身心地去耕耘,正如那在浇灌、除草和转化的花匠。

你必须承认自我局限性这一事实。我们有智慧认识到这一点,并根据符合自己的实际需要制定工作计划,为了自己,也为了你的家庭和你所在的团体。

因为觉得时间不够,我们很多人都把自己分裂开来。想象百分之八十的精力投入工作,百分之十投入家庭,百分之五投入朋友交际,百分之二投入慈善工作。如果这么做,最终你会发现自己在任何地方,对任何人都无法全心投入。无论在哪儿,你都应当百分之百地活在当下。你可以完全活在当下。

给呼吸一个空间

活在当下

工作中你需要一个修习观呼吸的地方,比如说一间安静的房间,办公室的一部分,甚至只是你办公桌的一角,在家,你同样需要一间观呼吸室——一个安静、平和,可以享受呼吸、回归自我的地方,一个可以滋养自我和培育喜悦的空间。你可以在一张小桌子上面放上花朵和蜡烛,然后享受坐在那儿的乐趣,无论是你独自一人还是与家人在一起。

通过回家的修习,你可以成为家庭的一个活跃成员。在有些家庭,家庭成员并不觉得那是一个真正的家,它们缺乏坚实的基础。它像是一间人们随意进出的旅馆,回家只是为了过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没有交流,也没有相互的支持。回归自我的修习将帮助我们重建家庭,恢复家庭应有的生机。当一个家庭拥有了足够的觉知、转化和喜悦,你和你的家庭将成为更大社群力量与支持的源泉。

下班回家,你可能还有很多家务活要做,但先花一点时间仅仅只是坐着并修习观呼吸,这非常重要。这可以帮助你恢复精力,然后以更饱满的精神、更多的觉知和喜悦开始干活。

第二步,与家人或者是最亲近的人一同修习。你无须等待,不必等待自己所有的痛苦都被转化并有能力帮助你的家庭,现在就开始修习。与父母、伴侣和孩子交流时,使用爱语与谛听。可能的话,邀请他们加入你转化与疗愈的修习道路,因为家庭应当是你修学的支撑。没有他们的支持,正念的修习会变得更加困难。

共修打坐,能生发我们的快乐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回家?通常,我们的心窝并不让人感到舒适——它杂乱不堪,充斥着各种不安情绪,于是不愿与它相处。但我们需要回归自我去照顾这些情感。我们回家前,没有必要把所有问题都解决。哪怕只是对当下的觉知以及回归身体的愿心,就已十足可贵,你已经是部分佛陀。或许,你只转化了自己百分之一或百分之二的痛苦,不过这就值得开心,因为现在你已经找到了修行的道路。

佛陀住世的年代,数百僧侣前往拜见并接纳他的教诲。这些僧侣有时到了深夜才抵达,这时佛陀的一名随从会迎他们进去,然后让他们和佛陀以及僧伽一起打坐。有时,佛陀的追随者要走上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能赶到他生活的地方。因为没有电话可以通知他们的到来,所以往往都成了不速之客。有一次,数百名游历僧侣来到这里并平和地坐在佛陀身旁直到半夜。夜半时分,佛陀的弟子阿难陀起身,非常小心地走到佛陀身前轻声问道:“佛祖,现已十二点,你有什么要向众僧侣宣讲的吗?”佛陀一言不答,只是继续坐着。阿难陀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凌晨两点,阿难陀再次起身,轻步上前问道:“世尊,现已凌晨两点。现在可有教导?您可上前宣讲。”佛陀再一次只是安静地坐着,没有说任何话。阿难陀归座直到凌晨五点。五点钟,阿难陀站起身,踏着轻柔的脚步,再一次走到佛陀跟前:“现已凌晨五点。您有什么要说、要宣讲的吗?”终于佛陀看着他答道:“阿难陀,你希望我说什么?我们可以坐在一起,这还不够吗?这已足够让人快乐。我们还需要说什么呢?”

我们很多人都缺乏倾听自己身体的修习。如果想回家,我们首先必须关注自我,注意自己身体和情绪的变化。身体是我们的第一个家。如果不回归自己的身体,我们就无法在这个外部世界里感到安然。

一起打坐足以带给我们快乐。我们打坐时保持全然的觉知,如此则真实处于当下。我们已经回家,我们真正到了。如果在家里预留时间和空间,像这样平和而安静地坐着,你会发现自己将渴望回家。

如果工作繁重且压力很大,自我内部、身体与精神之间的交流可能就会不足。你的身体和意识也许一直努力在向你传递信息,但可能会因为你太忙而没能好好倾听。

做家务也是喜乐

回归我们自己

下班回家后,通常我们只想好好休息一下。我们把家务活看作是更多的工作,做饭、整理房间、打扫卫生诸如此类,我们已经劳累了一整天,回家后实在不想再做任何其他工作了。但如果我们花点时间来放松自我并恢复精力,获得新的能量,那么这些家务活就不会被看作是增加我们工作的负担和压力,而是可以带给我们喜悦的美好体验。

当你走进梅村时,会看见这样一块指示牌,上面写着:“我已到了,我到家了。”你可以在自己家门口也放这样一块指示牌,作为我们温和的提醒,告诉自己可以不用再追逐其他任何一切。你回家不仅仅是为了睡觉,睡醒了再去上班,也是为了享受与家人或室友在一起的时光,为了恢复精力和滋养自我。下班回家,你可以放慢自己的节奏,并全身心回归自我,陪伴你身边的人。

尽管纯粹地打坐确是美好的体验,但我们也不必为了快乐而去特意打坐。我们可以快乐地拖地。试想一下你没有房子的情况。很多人都没有房子让自己打扫。但是你有。有地板可以让你拖,你应该感到非常快乐。同样,洗衣做饭,打扫清洁,这些都能带给我们太多的快乐。

假设你夜里还在加班。你或许想知道:“为什么这么晚我还必须待在这里,而其他人不是出去玩就是在家睡觉?”这样看待自己工作的态度会让工作本身变得异常痛苦。长此以往,你或许会发现自己变得满腹牢骚且精神萎靡。下班以后,你因为太累所以就直接回家睡觉了。如果你不是一个人住,这种疲惫感还会给你的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都带来很大的压力。但如果你懂得正念的修习,你就能够把漫长的工作转化为积极的滋养体验。

有的人或许认为:“洗厕所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但是,有厕所洗,这就是人生幸事。当我在越南还是一个小沙弥的时候,我们没有厕所。我住的寺庙有一百号人,没有厕所。但我们就这样生活过来了。寺庙周围有一些小山丘和灌木丛,要解手时我们就跑到山上去。山上没有卫生纸,所以我们只得带上干的香蕉皮,要不然就只能指望到时候能够找到一些树叶了。而在出家前,我们也没有厕所。只有少数富有的人家里才有厕所。其他人都必须跑到稻田里或山上去解决。那时,越南有2500万人口,其中大部分人家里都没有厕所。有厕所洗这足以让我们感到快乐。

下班回家后,我们经常因为一天的工作而备感压力与紧张。我们的身体在受苦,因为我们让它们太辛苦了——我们没能好好地照顾它们。一天的消费,加上我们不良的饮食和工作方式以及过度劳累,身体已经吸收了很多毒素。到家之后,我们或许应该审视一下自己的状态,想想如何才能释放掉这些压力和毒素。

任何一件家务活都是一次修习这样的觉知与感恩之心的机会。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有厨房,有厨灶,有可供烹调、可以滋养我们的食物,因此做饭也成了快乐的源泉。

我已到了,我到家了

这所有的劳作,我们可以享受其中,但事实并非如此,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或许是因为我们以为喜悦应该让人觉得刺激。很多人都分不清喜悦与刺激的差别。但刺激并不等同于喜悦。喜悦让我们获得一种满足感。无论你是坐着、走着、站着还是在工作,当认识到自己当下拥有如此多快乐的条件时,你就会有一种此时此地的满足感。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你可以随时获得快乐的感觉。你可以用自己的正念提醒他人。或许他们也会开始享受做饭和打扫。当我们一起做时,这些劳作会变得更加让人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