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心流 > 文字的游戏

文字的游戏

开启一扇心灵的窗

小孩儿第一次发现“找外婆来吃”可以解释成跟外婆一起吃,或把外婆当作可以吃的食物时,或听见“声音像砂纸”这种说法时,多半会觉得很困惑。事实上,打破词义的秩序,一开始往往容易造成混乱,但孩子很快就能迎头赶上,而且学会把对话歪曲得像根“麻花”。他们借着这么做,享受控制文字的乐趣,成年以后,这批孩子或许能重振没落的谈话艺术,也未可知晓呢!

前面提过好几次,语言最主要的创造作用在于诗歌。韵文能帮助心灵用浓缩多变的形式保存经验,所以用于塑造意识也很理想。每晚读诗对心灵的作用,就跟每天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的效用相同。你不一定要读伟大的诗,至少一开始不需要如此,也不一定要读完一整首诗。重要的是至少要找到能打动你的心的一段或一句;有时甚至一个字就能开启一扇新的窗,给你一个观看世界的新角度,让心灵开始一场新的内在历险。

让小孩儿培养文字潜力的一个方法是从小教他们玩文字游戏。在心智成熟的成年人眼中,双关语可能是一种低级趣味,但用于训练小孩儿控制语言,却是很好的工具。我们只需要在跟孩子谈话时多加注意,一有机会——也就是当一个字或一种说法可以做其他的解释时,就转换话题,假装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理解某个字或词。

同样,你没有理由只做一个消极的消费者。只要付出一点儿努力与耐心,每个人都能学会把个人的体验整理成诗。诗人兼社会改革家柯赫已证明,即使是贫民窟的孩童或养老院里半文盲的老妇人,只要受过起码的训练,都能写出美丽动人的诗句。把写诗的技巧运用自如,毫无疑问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他们不仅从写诗的体验中找到乐趣,在这个过程中自信心也大大提高。

遗憾的是,很多谈话到此就打住了。选字得当、善加组合的谈话,能带给听者极大的满足。字汇宽广、遣词造句灵活,之所以成为企业主管成功的要素,并不单单是因为实用的理由;口才能使人际交往更觉充实,也是一种人人学得会的技巧。

写散文也有同样的好处,虽然散文缺乏诗的平仄与韵律那样显而易见的秩序,但技巧上也因此比较容易。不过,写伟大的散文与写伟大的诗,难度可能不相上下。

德高望重的现象社会学家伯格与卢克曼写过,我们得靠谈话维系自身存在的感觉。早晨遇见熟人,我道声:“天气不错啊!”这并不是为了传递气象信息,而是为了实现许多未直接说出的目标。例如,我跟他打招呼,表示我认知他的存在,对他友善。其次,我肯定我们文化中一条基本的人际交往原则,亦即与人接触时,谈天气是最安全的策略。最后,借着强调天气不错,显示我们共同的价值观都把“不错”视为值得追求的优点。这么一句不经意的寒暄,就能帮助我的朋友维系心中习以为常的秩序。他回答:“是啊,太棒了,不是吗?”这样也能帮助我维系内心的秩序。伯格与卢克曼说,若非这样一再重申显而易见的事实,很多人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生存的世界是否真实。寒暄时说的套话,以及收音机与电视中无谓的插科打诨,都向我们保证,一切都没问题,生活照常无误地进行。

创造一个文字世界

以文字改善生活,还有一个更实际的方法,就是谈话。谈话的艺术已经失传,200年来实用主义的意识形态使一般人以为,谈话的目的只是传递有用的资讯,以至于现代人只重视沟通过程中是否包含有实用的资讯,要求越简洁越好,不切题的话都被视为浪费时间。这导致一般人只会谈论眼前的利害与自己的专长,几乎再也没有人理解伊斯兰教哈里发阿里的话:“含蓄巧妙的对话,使人犹如置身伊甸园。”这实在很可惜,因为谈话最主要的功能不是办妥一些事情,而是改善体验的品质。

今天,人们逐渐抛弃了书写的习惯,它的地位已经被其他的传播媒体所取代。电话、录音机、电脑与传真机,在传送消息上都更有效率。如果书写的唯一目标就是传递资讯,那么它就已注定了被时间淘汰的命运;但书写的主要功能乃是创造资讯,传递反倒在其次。过去,有学问的人用日记和私人信件把感受诉诸文字,给自己一个反省一天生活的机会。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有大量内容翔实的书信作品,可视为从纷乱的事务中厘清秩序的范例。我们写在日记或信件中的材料,在写下来以前都不存在。若非通过书写时思想缓慢而有机的成长过程,观念根本不可能出现。

谈话的艺术

不久前,业余的诗人或散文家还能得到认可;而现在如果做一件事得不到报酬(即使少得可怜也好),就被认为是浪费时间。年满20岁的人专心致志写诗,除非能因此赚一笔钱,否则就会遭人轻蔑。事实上,也只有少数才华洋溢的人才能靠写作名利双收。为写作而写作,不能说是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它提供给心灵一种表达途径,让一个人用方便记忆的方式,记录事件与感受,以便在日后重温。它也是一种分析与了解体验的方法,一种建立体验秩序的自我沟通。

一个人若局限于纯粹解决填字游戏的题目,仍然得依赖外来的刺激——报纸的副刊或游戏杂志所提出的挑战。取得这个领域自主权的更好的方法是自行设计填字谜题,如此一来,就不需要外界供应模式,你就完全自由了,乐趣会更大。创作填字谜题并不难,我认得一个8岁的小孩,在试做了几次《纽约时报》周日版的填字游戏后,就开始创作自己的谜题,效果还真不错。不过,这也像所有值得培养的技巧一样,从一开始就需要投入精神能量。

近年来有很多人指出,诗人与剧作家往往是一群严重沮丧或情绪失调的人,或许他们投身写作这一行,就是因为他们的意识受精神熵干扰的程度远超一般人;写作是在情绪紊乱中塑造秩序的一种治疗法。作家体验心流的唯一方法,很可能就是创造一个可以全心投入的文字世界,把现实的烦恼从心灵中抹去。写作跟其他心流活动一样,可能会上瘾,也可能构成危险:它强迫作者投入一个有限的体验范畴,抹杀了采用其他方式处理事件的可能性。不过,如果把写作运用于控制体验,不让它控制心灵,仍是一件妙用无穷的法宝。

要精通一种象征体系该从何着手?当然,这得看你对哪个领域的思想有兴趣。我们已讨论过,运用文字是最古老也可能是最基本的一套规则。时至今日,文字仍然提供很多机会,可以进入不同复杂层次的心流。虽然有人觉得填字游戏只是雕虫小技,但这却是一个极具启发性的例子。这种颇受欢迎的刹那间游戏,其实优点不少,题目出得高明,就跟古代的猜谜竞赛类似。它价格低廉又容易携带,可以自由设定难度,新手和专家都可以玩,解决后会产生愉快的感受,使玩者觉得满足而有成就感。它为苦坐机场候机、搭火车通勤,或只是星期天早晨无事可干的人,提供了一个体验轻度心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