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拥有可观的唱片收藏、大量精美的音乐作品,却不能从中找到多少乐趣。他们打开音响,听了几遍,对音质的清晰度称赞几句,就把这套设备束之高阁,直到换购更新更好的产品为止。懂得充分利用音乐的潜力者,自有一套把这方面体验转变成心流的策略。他们从一开始就为听音乐保留特别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还运用柔和的灯光、舒适的坐椅,或是遵循一套特别的仪式,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他们对于要听的曲目也精心规划,为整套曲目设计特定的目标。
若说现场音乐比录音带来更多乐趣,其实也不尽然。只要投入恰当的注意力,任何声音都可以成为乐趣的泉源。事实上,正如亚奎族巫师教导人类学家卡斯塔尼达的那样,只要用心倾听,即使是音乐中间的静寂,也能带来无比的喜悦。
聆听音乐最初往往只是一种感官体验。在这个阶段,我们对什么样的声音会产生愉快的反应,完全受神经系统中的基因控制。悦耳动听的和弦、如泣如诉的横笛、振奋人心的小喇叭,都能打动我们。一般人对鼓声节奏特别敏感,甚至有人说,摇滚乐的打击伴奏,令听众联想到在母亲子宫里听到的心跳声。
音乐的挑战
音乐下一层次的挑战,乃是“联想式”聆听。在这个阶段,听者必须培养根据声音模式,拟想感情与意象的技巧。凄凉的萨克斯风,令人想起大草原上暴风雨将至、乌云密布、遮天蔽地的情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宛如眼前呈现雪橇驰过银色森林,铃声叮当的一幕。流行歌曲直接用歌词唱出音乐所要烘托的情绪或故事,更是把联想的可能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如今现场演奏会(例如摇滚乐演唱会)的观众,仍多少带有参加仪式的情怀;像这样聚集大量人潮、目击相同事件、思考和感觉相同事情、处理相同资讯的场合很少见。这种集体参与在观众心目中产生迪尔凯姆所谓的“集体亢奋”,也就是隶属于一个具体群体的感觉。迪尔凯姆相信,这种感觉是所有宗教经验的泉源。现场演奏会的气氛帮助听众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音乐上,远比聆听复制的音乐更能产生心流。
“分析式”聆听是听音乐最复杂的阶段,此时注意力已脱离了感官与情节叙述,转而投注在音乐的结构元素上。这一层次的聆听技巧是辨识作品潜藏的秩序及达成和谐的方法。这又包括:用批判的眼光,评估演奏与音响效果的能力;比较同一作曲家稍早与稍后的作品,或同时期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比较乐团、指挥或乐队稍早或稍晚的演奏以及其他个人或团体对乐曲的阐释。“分析式”的聆听者经常比较同一首蓝调歌曲不同的版本,或列举聆听重点,例如,听听卡拉扬1975年录制的第七交响乐章跟1963年录的同首曲子有何不同,或芝加哥交响乐团的管乐部分真的比柏林交响乐团的好吗?诸如此类的目标确立后,聆听就成为一种回馈源源不断的积极体验(例如,“卡拉扬的速度减慢了”,“柏林交响乐团的管乐高亢有余而圆熟不足”)。一个人一旦培养了“分析式”的聆听技巧,享受音乐乐趣的机会便呈几何级数增加。
正如其他事一样,要从音乐中得到乐趣必须先投入注意力。由于录音科技使音乐太普及,一般人都不把它当一回事,因此也降低了我们从中获得乐趣的能力。在录音机问世以前,现场音乐演奏还能唤起如同宗教仪式般的敬畏之情。且不说交响乐团,即使只是村中的舞会音乐,也令人联想到制造和谐音乐的神秘技巧。一般人对这类场合都怀着很高的期望,自己知道该全神贯注,因为每场演奏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
音乐的教化功能
有人说,科技的进步使音乐普及,大大改善了生活品质。电晶体收音机、激光唱片及录音机不分昼夜,不停地播放着音质清晰的最新流行音乐。源源不断地流淌的好音乐,按理说应能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但这种论调同样犯了行为与体验不分的错误。听上好几天录制的音乐,并不一定比聆听一场期待了好几个星期,但为时仅一小时的现场演奏,更有乐趣。听的本身并不能改善生活品质,重要的是听进去了什么。我们常听见音乐,却很少用心去听,很少有人是因为仅仅听见音乐而产生心流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谈了听音乐如何能产生心流,但学会创作音乐,收获更大。太阳神阿波罗教化文明的力量,来自他弹奏竖琴的能力;牧神潘的笛声能使听者如痴如醉;竖琴手俄耳甫斯的乐声甚至克服了死亡。这些神话都指出,创造声音和谐之美的能力,与潜存于社会秩序之下的抽象和谐(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文明)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柏拉图就是因为警觉到这种关系的存在,所以才强调教育儿童首先就该教他们音乐;学习把精神专注于优美的节奏与和谐之中,意识的秩序才得以建立。
音乐是经过整理的声音资讯,帮助我们组织和安抚心灵,降低精神熵,或因目标受到杂乱资讯干扰所引起的失调。聆听音乐可消除厌倦与焦虑,严肃而专注地聆听,更能产生心流体验。
我们的文化似乎越来越不重视儿童的音乐技能,学校预算每有删减,最先遭殃的就是音乐课程,还有美术和体育。这三种对于改善生活品质极为重要的技能,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竟被视为多余,着实令人扼腕。很多人正因为孩童时期被剥夺了正式接触音乐的机会,所以进入青少年时期后,才会投入大量精神能量支持自己的音乐。他们组成摇滚乐团,买唱片、录音带,对于一种不见得有助于意识复杂化的次文化深深着迷。
听与用心听
即使是学音乐的孩子,问题依然存在:太强调演奏技巧而忽略了他们的感受。逼孩子拉好小提琴的家长,往往对孩子喜不喜欢拉小提琴漠不关心,他们只希望孩子拉得好,引起注意,赢得比赛,有朝一日能到卡内基音乐厅表演。这种作风使音乐的效果适得其反,成为心理失调的一种病因。父母的期望把音乐变成一种压力,有时竟导致孩子精神崩溃。
音乐在伊图里森林的用途,可视为其他地区的范本。号角声或许唤不醒森林,但熟悉的声音一定使矮人族相信援兵即将来临,让他们有信心面对未来。今天从随身听或立体音响中传出的音乐,也是因应类似的需求。青少年脆弱而正在发育的人格,整天不断地面临种种威胁,尤其需要具有慰藉模式的声音,重建意识秩序。很多成年人也一样,一位警察告诉我们:“整天逮捕人,又要担心会不会挨子弹,如果返家途中再不打开车上的收音机,我一定会发疯的。”
洛林·霍兰德从小就被誉为“钢琴神童”,他那位凡事苛求完美的父亲是托斯卡尼尼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他记得小时候独自弹奏钢琴时常觉得狂喜不已,但只要严格的父亲“老师”一露面,他就会吓得直发抖。青少年时期,霍兰德在一次演奏会中,手指突然麻痹,此后多年,他的手指一直无法伸直。某种他自己也无法察觉的意识机制,免除了他长期饱受父亲批评的痛苦。如今心理因素引起的瘫痪已告痊愈,他致力于帮助其他有音乐天赋的孩子,用合理的方式找回对音乐的乐趣。
非洲中部伊图里森林的矮人族在荒年来临时,总以为是一向供应他们生活所需的仁慈森林睡着了,于是部落领袖掘出埋在地下的神圣号角,一连吹上几天几夜,希望把森林唤醒,回到昔日的美好时光。
虽然学习乐器从小开始最好,但永远不会嫌太晚。有些音乐老师的专长是教导已成年,甚或上了年纪的学生,很多成功的企业家甚至年逾五十才决定学钢琴。尝试与别人合作发挥自己的技巧,最愉快的经验莫过于参加合唱团或加入业余演奏团。个人电脑也有相当先进的软件,使作曲变得更简易,而且让你立刻就能听见演奏的效果。学习制作和谐的声音不但乐趣无穷,而且跟精通所有其他复杂的技巧一样,有助于强化自我。
在所有已知的文化中,把声音整理成悦耳的秩序,是一种改善生活品质的普遍方法。音乐最古老,也可能最受欢迎的一种用途,就是帮助听者把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模式,培养所需要的情绪。所以,出现了跳舞的音乐、婚礼的音乐、葬礼的音乐,宗教与爱国的场合也有专用的音乐;音乐能促成罗曼史,也有助于士兵齐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