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侪为伴的经验跟所有其他活动一样,可分成不同的层次:最低的层次最简单,但只是暂时摒除混沌、制造快乐的一种方法;最高层次则能带来高度的乐趣与成长。
克里斯能赢得众人爱戴,最与众不同的一点就是,他秉持运动员看待足球队或科学家看待实验那种超然的自律,不为自己的目标而患得患失。他不在期待中迷失自己,并选择自己能应付的实际挑战。换言之,他把“人缘”这头令人望而生畏、难以捉摸的妖魔鬼怪,变成可应付的心流活动,不仅从中得到乐趣,而且也为自己找到了自尊和自重。
真友谊
这套策略在他父母的支持之下,进行得很顺利。一年之后,他被邀请加入最好的社团。翌年,他在学校筹办的歌剧中得到一个重要的角色。他扮演摇滚歌星柏蒂十分传神,风靡全校,女生们甚至把他的照片贴在储物箱门上。毕业纪念册上,还刊登了他参加各式各样活动大放异彩的照片,包括赢得“性感美腿”比赛。他的确成功地改变了人格的外观,并且控制了同伴对他的看法。同时,他自我的内在结构却没有改变:他仍是个敏感、慷慨的年轻人,不会因为自己有办法左右同伴的意见就轻视他们,也不过分高估自己而志得意满。
最强烈的体验也是在亲密友谊之中产生的。亚里士多德曾说:“纵使拥有世上所有的宝物,如果没有友谊,也没有人能活得下去。”指的就是这样的关系。从一对一的友谊中得到乐趣,需要心流活动的全部条件。不但要有共同的目标、相互的回馈(这些在一般酒吧或鸡尾酒会上的互动也能提供),更需要从共处中发掘新的挑战。这也许只是一天比一天更了解朋友,发现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同时也渐渐崭露自己的独特之处。跟另一个人分享自己的秘密和思想,可谓是人间至乐。这些条件虽然乍看很普通,事实上却需要大量的注意力、开放的态度和敏锐的感觉。现实生活中,在友谊上投注这么多精神能量的实例却少得可怜,因为很少有人愿意付出这么多精力和时间。
如果年轻人在家里觉得被接纳、被照顾,对团体的依赖程度就会减轻,青少年也能学习控制与同伴相处的关系。克里斯15岁时还相当害羞,沉默寡言,戴眼镜,没什么朋友,但他跟父母很亲近。他告诉父母,他受够了被排除在学校团体之外,决心要广结善缘。克里斯为此还精心设计了一套策略:他要配隐形眼镜,穿比较时髦的服饰,学习最新的流行音乐和青少年时尚,并且把头发染成金黄色。他说:“我要试试能不能改变我的人格。”他花了很多天在镜子前面练习满不在乎的酷模样。
友谊是我们表现平时少有机会崭露的部分自我的良机。要说明一般人所用的技巧,最好先把它分成两类:实用性和表达性。实用性技巧适用于有效地适应环境,它是基本的求生工具,读书、写字以及科技社会的专业知识都属于此类。不懂得如何达到心流的人,通常都把实用性的事务当作一种外在的体验——因为这种事不能反映他们自己的抉择,而是外界强加给他们的要求。表达性技巧指的是,试图把主观体验呈现在外的行动,例如唱一首能表达心情的歌曲,把情绪转变成舞蹈,画成一幅画,或说一则喜欢的笑话,打几局保龄球等。表达性的活动使我们觉得触及真正的自我。一个只活在实用性行动之中,不能体验表达性心流的人,最后就变得跟科幻小说里只会模仿人类行为的外星机器人一样呆板。
这些学生都来自环境不错的郊区中产阶级家庭,他们说自己是因为害怕被朋友排斥,所以才不敢走漏消息。如果这些青少年有比较温暖的家庭,或跟社区中其他成年人有比较密切的联系,遭同侪放逐或许就不至于那么无法忍受了。很明显,他们跟孤独之间的唯一屏障就是同侪团体。很不幸,这种现象并不罕见,类似的故事经常出现在媒体上。
在正常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很少有机会体验完整表达的感觉。工作时必须遵守角色的要求,做一个胜任的技工、严肃的法官、唯命是从的侍者。在家里要扮演慈祥的母亲或孝顺的儿子,搭巴士或地铁通勤时,又得戴上另一副无动于衷的面具。只有跟朋友在一起时,一般人才觉得可以轻松一下,做真正的自己。因为我们选择的朋友都是拥有相同终极目标的人,可以一块儿唱歌、跳舞、说笑话、打保龄球。面对这样的朋友,我们可以清楚地体会到自由的感觉,了解真正的自我。现代婚姻的理想是把配偶当作朋友,过去的婚姻安排则以家人的方便为主。前述理想曾被视为不可能实现,但现在很多人都说,他们最好的朋友就是自己的配偶。
与家庭联系不够密切的青少年,可能会因为非常依赖同侪团体,为加入不惜做任何事。大约20年前,亚利桑那州图森城有一所规模很大的高中,有个年纪较大的退学的学生杀了好几个高三的学生,把他们的尸体埋在沙漠里。被害人的同学全都知道这回事,但他们跟凶手是“朋友”,好几个月都没有人泄密,最后还是警方偶然发现这场令人发指的谋杀案的真相,才揭发全案。
我们必须先接受友谊在表达上的挑战,才能享受到它的乐趣。如果一个人交了一大堆只会肯定他的朋友,也从不追究他的梦想与欲望,从不强迫他尝试新的生活方式,他就错失了友谊真正能提供的成长机会。真正的朋友偶尔会陪我们疯狂一下,但他们不会期望我们一味任性到底;他们能与我们分享实现自我的目标,也愿意分担提升复杂性的风险。
寻求同侪认同
神秘的冒险
这种社交方式只是模拟友谊,并不能提供真正的友谊。每个人偶尔花一天嚼舌根,都会觉得有趣,但很多人却变得极端依赖每天肤浅的接触。耐不住孤独,在家里又得不到感情支持的人,尤其是如此。
家庭提供以情绪为主的保护,友谊却是神秘的冒险。被问到最温馨的回忆,很多人记得的都是跟亲人共度的假日或旅游。提起朋友,他们较常想到的则是刺激、发现与冒险。
由于友谊通常都涉及共同的目标与共同的活动,所以自然而然能产生乐趣。跟所有其他活动一样,友谊有很多形式,从破坏性到高度复杂都有可能。如果友谊只是消除自我不安全感的手段,那么它虽然还是能给人快乐,却不具有乐趣的作用,也无法帮助成长。例如,酒肉朋友在全世界的小社区中都很常见,成年男性聚在一起嘻嘻哈哈,在酒店、小酒馆、餐厅、茶艺馆、咖啡厅、啤酒屋的欢乐气氛下,借打牌、掷飞镖、下棋消磨时间,或一边拌嘴、互相嘲弄。每个人都对别人的观念和癖好付出注意力,并由此互相肯定自我存在的价值。这种互动使孤独而漫无组织的状态,无从入侵消极的心灵,但它并不能刺激成长。就像集体看电视,虽然它需要的参与程度比较复杂一点儿,但其中的动作与语汇大多已经固定,很容易预测。
遗憾的是,现代人的友谊很少能维系到成年以后。我们的职业流动性太大,太过专业化和狭隘,无法培养长期的人际关系。能维持一个完整的家庭就算是运气不错,朋友圈子就更不用提了。听成功的成年人(尤其是男人——大公司的经理、杰出的律师、医生等)谈到他们的生活变得如何如何孤独时,总令人不免感到意外。他们含着眼泪追忆初中、高中或大学时代的好朋友,但这些朋友都已成过去,即使现在还见得到面,大家的共同点已很少,往往就只剩甜蜜与苦涩交杂的回忆。
我们在研究日常体验时一再发现,一般人心情最好的时候,往往是跟朋友在一起。尤其是年轻人,他们觉得跟朋友在一起的快乐,甚至超过跟自己的配偶共处。连退休者都承认,朋友比配偶或家人更能带给他们快乐。
很多人以为朋友跟家庭关系一样都是自然发生的,如果这些关系失败,除了自怜就没有别的法子可想。青少年总有一大堆兴趣跟别人分享,可以挥霍在朋友身上的时间又那么多,交朋友看来真的完全发乎自然。但人生到了后期,友谊就很少出于偶然:它跟工作或家庭一样,必须努力培养。
培根写道:“最可怕的孤独就是没有真诚的友谊。”跟家庭关系比起来,从友谊中找到乐趣要容易许多。我们可以根据共同的兴趣或人生目标选择朋友。朋友绝少会试图改变我们的自我,只会帮我们加强自我。家庭中有很多烦人却不得不接受的事,诸如倒垃圾、打扫卫生等,但是跟朋友在一起,我们只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好玩的事情上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