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斜杠青年 > 自卑心理的“罪魁祸首”

自卑心理的“罪魁祸首”

“斜杠青年”这个概念给一些人带来了启发与新的方向,但也让另一些人感到自卑与焦虑,认为这样的生活可望而不可即,因为感觉自己不够优秀。我很能理解这种感受,因为我曾经就是一个极其消极和被动的人,尽管成绩优异,却毫无自信,然而6年前我凭借自己的力量从消极和自卑中走出来,然后一步一步成长为现在的自己。所以,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希望,我打算讲一讲自己的成长故事——一个从快乐到迷失,从迷失又重新回到快乐的故事。

我出生于一个很普通的家庭。尽管父母都是老师,但他们对我并不严厉,也没有过高的要求和期待。他们的教育理念是:小孩子就应该快乐自由地成长,小学的成绩好不好没那么重要,也不会对将来有太多影响,因此只要学习成绩不是太差,他们就会不干预我的业余生活。这样的成长环境给了我一个无比美好的少年时代:我每天都过得逍遥自在,有大把的时间来玩耍和做各种自己喜欢的事情,例如画画。那个时候,画画是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让我感到无比快乐。

我的成绩一般,但我并不在乎,因为我不觉得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不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然而,进入中学后,一切都改变了。我在语言上的天赋使得我的英语成绩十分突出,这引起了老师对我的高度关注,这种关注又逐渐转变成了期待。我突然发现自己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学生一跃成为老师喜欢的优等生,这种从未有过的陌生感让我十分享受。于是,我内心那颗小小的虚荣心冒了出来,开始不断滋长。为了使它得到满足,我不得不开始努力学习,成绩便因此一跃千里,我也从此名列前茅。

高中是我噩梦的开始。高中面临的不仅仅是更加繁重的学业,还有巨大的竞争和升学压力。为了保持优异的成绩,我彻底放弃了艺术上的追求,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我不得不承认,在理科学习上我并没有在艺术上的天赋和优势,不管如何努力,我都很难达到理想的成绩。

这样的挫败感让我变得脆弱又敏感,也逐渐让我从一个积极快乐的阳光少年,变成了一个消极忧愁的抑郁青年。高考前的几个月,我每天都生活在精神崩溃的边缘,然而长期的拼搏和努力最后换来的却是高考的失利。这样的结果给了我沉重的一击,彻底夺走了我的自信。

大学生活原本应该充满青春的欢乐,可不知为何,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不自信和消极情绪却阴魂不散地跟随着我。我渴望拥有自信,也想重新快乐起来,然而任何努力都无法将我从那个消极的泥潭中解救出来。尽管我后来以优异的成绩拿到全额奖学金去美国念MBA,两年之后,不仅得到了优秀毕业生的身份,以全A的成绩通过了注册金融分析师一级考试,还得到了去美国州政府工作的机会,但我依旧还是无法回到曾经那个乐观积极的自己。我总是害怕自己不够好,害怕失败,因为这种心态的存在,我不敢去主动追求任何机会,永远只是被动地等待机会来临。

这样的故事听上去可能并不陌生。我猜想每个人都有一个类似的故事:我们原本都是那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快乐的小天使,认为自己优秀且独特,直到有一天,我们开始用别人的评判标准来审视自己。

在学校,成绩就是一切,成绩不好就被视为不如他人;在公司,业绩考核决定了我们优秀与否;在社会,收入和职位让我们认清自己的价值与地位。我们从一个竞争走向另一个竞争,然而所有的竞争都一样——胜利只属于少数人。过多的失败,让我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并慢慢接受了“自己不行”或者“自己不够好”的信念,认为自己永远无法变得优秀,很难有突出的成就,也不值得拥有梦想。于是我们不再追求,只是被动地对生活做出反应。

然而我的故事并没有停留在此,却出乎意料地发生了一次180度的大转变。

商学院毕业后,我成了美国俄勒冈州政府的一名分析员。这份工作本身对我的意义倒不是很大,但是那段舒适悠闲的工作生活给了我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在意识到自己不需要再为了成绩而拼命努力,而是可以放慢脚步开始享受生活之后,我突然有了一种想要探索全新生活的冲动。这种冲动唤醒了我对艺术的渴望,它就像黑暗中划过的一道亮光,驱散了我内心的阴霾,让我暂时克服了消极与不自信,并鼓足勇气重新开始学习绘画。

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上课前那个无比紧张与害怕的自己,不过,当我重新拿起画笔时,这些情绪瞬间烟消云散。尽管已有10年没碰过画笔,但功底还在。这次体验让我回想起了儿时与画画为伴的美好时光,也让我触摸到了久违的自信与快乐。于是,我开始坚持每周画画,人也逐渐变得自信起来。

在绘画课上,老师推荐了一本书,叫The Artist’s Way(《创意,是一笔灵魂交易》)。这是一本类似艺术心理治疗的书,由12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关注一个主题,并有相应的自我练习,读者需要在12周内根据引导完成所有练习。作者Julia Cameron(茱莉娅·卡梅伦)想通过这种方式帮助读者探索内心不自信的根源,然后一步一步找回自己的创造力,重启艺术之路。

这是一本世界级的畅销书,我在很久之前就听说过,并且还知道全球很多地方有自发的学习团体,成员定期共同学习和实践书中的方法。我特别渴望加入这样的学习团体,然而当我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时,却失望地发现我居住的城市没有这样的学习团体。也许是因为内心的渴望太强烈了,就在那一瞬间,我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如果没有,我为什么不自己去创造呢?我不知道那股自信与勇气从何而来,然而这种突如而来的思维转变让我与过去的自己来了次彻底地告别。

那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有了那个想法,我便立即开始行动,最后成功招募了8位成员加入我的学习团体,在我的组织下,大家每周定期见面和学习。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多自信,从那以后,我决定不再被动地等待机会,而是要主动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紧接着,我开始尝试更多新鲜的想法:我创立了一个名为The Thinker Group(思考者小组)的组织,每月组织一次主题论坛,邀请嘉宾就该主题和参与者进行探讨;除此之外,我还加入了国际演讲俱乐部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国际演讲会),在4个月内成功完成了10场演讲;我甚至在离开美国之前,还为自己策划和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以此来告别美国的生活。

走之前,我给自己写下了一句话“You have a choice”(你有选择的自由),目的是提醒自己,人生中无论遇到任何事情,我都要意识到自己有选择的权利,我可以选择消极被动,也可以选择积极主动。这句话成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因为它让我相信自己的力量:我不需期待别人给我想要的生活,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就会主动去创造。也正是因为有这种信念,我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圈子,做了许多既精彩又有趣的事情,并最终成为现在的我。

每每回想起过去的这些经历,我内心都充满着感激之情。若不是那次转变,我的人生很可能就会是另外一番模样。然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曾经会深陷消极之中无法自拔,也不理解为何自己又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经历如此彻底的转变,直到我在积极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读到了“习得性无助”理论。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在研究动物时,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实验是这样的:把一只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鸣器一响,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因为逃避不了,于是在笼子里狂奔,惊恐地哀叫。多次实验后,蜂鸣器再次响起的时候,狗便不再狂奔或者寻找逃避的机会了,只是趴在地上无奈地哀叫。即便在实验最后,实验者在电击前把笼门打开,狗也不选择逃跑,而是没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

通过这个实验,马丁·塞利格曼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概念,叫作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指,在先前的经历中,发现自己努力了很久,却始终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便获得了一种“自己的行为无法改变结果”的感受,并因此变得消极被动,形成了一种对现实无望和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即使置身于可自主的新环境中,也不再选择尝试。

实验中的那只狗就是因为后天的经历而形成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太多次电击与重复的失败让它相信,不管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结果,所以它选择了不再努力,以至于最后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只是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

习得性无助很好地解释了包括过去的我在内的很多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我们对于自我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在世界给我们的反馈,然而从小到大我们获得的大部分反馈都是负面和消极的。

小时候,当我们做了错事的时候,父母会责骂道:“你为什么那么调皮!”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老师会鄙视地说:“你怎么那么笨!”即便成人了,开始工作之后,我们也一直生活在与他人的对比之中。总之,所有的信息都在告诉我们“你不够好”。久而久之,它便成了我们根深蒂固的信念。每当我们想尝试的时候,这种信念便会跳出来阻止我们。

这种心理状态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因为一个人越被动消极,他获得成就的可能性越低,这又会进一步强化了他的“我不行”的信念。事实上,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已经证明了消极的心态会抑制我们的潜能,让人的视野变得狭隘,看不到机会与可能性,因此就会变得被动甚至无助。相反,积极快乐的情绪能够导致更好的表现。积极心理学家肖恩·埃科尔在他的《快乐竞争力》一书中指出,一个拥有积极心态的人,他的大脑会经历所谓的快乐竞争力(Happiness Advantage),也就是说,他的表现结果会比他处于消极或者中性状态时高出31%,因为积极情绪会使人的智商、精力和创造力都得到明显提高。

事实上,消极被动的心理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十分普遍。在与读者、学员的大量接触中,我发现了大家在思维模式上的共性:遇到问题或困难时的第一反应都是向外求助,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渴望别人给自己答案,却很少主动去想解决办法。他们都渴望不一样的人生,然而却永远都只停留在羡慕的阶段,或者到处“寻医问药”,期盼他人告诉自己改变人生的方法。从他们身上我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过去的影子,这虽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习得性无助”,却是一种典型的弱者心态——弱者提出问题,却等待别人来解答;强者提出问题,然后主动解答。

每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会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因为我十分清楚,一切突破和成长都必须来自内在的主动力量,除非那些外在力量能够触发内在那股主动的力量,激发起积极的信念,否则它是毫无作用的,正如伟大的诗人里尔克所说的那样:“我们所谓的命运是从我们内部走出来,并不是从外边向我们走进。”

毫无疑问,人类自身的潜能是巨大的,因为我们的大脑被赋予了强大的思考、分析和创新的能力。然而,我们必须相信自己的这种能力,它的力量才能得以释放。在欧洲的发展史上,16世纪的宗教改革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它让欧洲人从愚昧的中世纪走了出来,从相信上帝转变为相信自己。尽管那个时候欧洲人对于自然和宇宙的规律所知甚少,但是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开自然之谜,这股自信给了他们探索的动力,并且开启了17世纪的科学革命。由此可见,相信自己是多么的重要。

同样,对我们个人来说,要想实现自我突破,获得自己想要的人生,我们就必须除掉那个限制我们的“罪魁祸首”,也就是我们消极被动的心态,它就像一把枷锁,锁住了我们所有的力量与潜能。因此,我们需要努力完成从弱者到强者的转变,只有这种转变才能最终打破这把枷锁,释放出我们内在的原动力。这股力量一旦释放出来,便会激发我们体内所有的潜能和创造力,推动我们不断向前,让我们成为自己人生的创造者。

我知道,读到这儿你可能会想,要如何才能实现这种转变呢?不要忘了,强者提出问题,然后主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