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斜杠青年 > 没有坏的,就是好的

没有坏的,就是好的

人类总喜欢把幸福与拥有联系在一起,以至于绝大多数人倾其一生去追求那些自以为能够带来快乐的事物。殊不知,无论是财富还是名誉,我们拥有的越多,遭遇痛苦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一旦拥有了,我们就会面临失去的风险,而失去某样东西给我们带来的痛苦要远比得到它的快乐大。

可是,让我不解的是,为何注意力愿意放弃所有让我愉快的事情,却被给我带来负面情绪的事情牢牢吸引呢?忽然间,我想起了叔本华那句:“缺乏痛苦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标准。”此时此刻,我更是深刻地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事实上,任何外在事物带来的快乐都是短暂的,因为这种快乐通常是由于获得了感官的刺激或者某个欲望得到了满足,然而生理刺激的快感稍纵即逝,欲望的满足也无法持续,因为过不了多久,新的欲望就会出现,满足感也就自然会消失。与外在带来的快乐相比,痛苦持续的时间却长很多。你会发现,不管生活中有多少值得高兴的事情,只要有让你感到痛苦的事情,就很难有幸福感,因为你的注意力会不自觉地放在那些让你痛苦的事情上。

古罗马著名史学家李维就曾说过:“坏事对人的触动远大于好事。”拿财富来说,我们都渴望得到财富,可当你真正成为富翁后,失去财富的痛苦要远远超过你获得额外财富的喜悦,于是你开始生活在持续的情绪威胁下。富有的人容易受财富所累,因为他的财富会控制他。名誉也是如此,一旦依赖别人的认可,我们就被剥夺了内心的那份宁静,一旦他人得到了赞美而自己没有得到,或看似不如他们的人从他们手中夺走了赞美,我们就会受到伤害,变得脆弱。

晚上躺在床上,我似乎依然被这条留言困扰着,犹如耳边放了台留声机,在不停地滚动播放着,我甚至还能隐约地感到些许愤怒之情,这或许是因为一个人生资历尚浅的人的评判伤到了我的自尊心,或许是心里憋了一口气没地方反驳,不过我很快就意识到这个可笑的事实:那么多的支持和赞扬给我带来的快乐竟然轻而易举地就被一条不友好却无关紧要的留言给破坏了。

事实上,这种逆向智慧不仅仅只在叔本华身上体现,从古至今,很多西方和东方的智者也都有过类似的主张。古罗马作家昆图斯·恩纽斯就说过:“好,主要是缺乏坏的缘故。”起源于古希腊的斯多葛派哲学的核心宗旨就是驯服情绪,通过心理练习来弱化财产在心中的地位,这样,当损失发生时,我们就不会受到刺激,这是从外界环境中夺回个人自由的方式。斯多葛主义的代表人物塞内加就曾在他的著作中反复提到“一无所失”一词,若不依赖外在拥有之物,则不会被其所控制,那么即使失去了,我们也不会感到痛苦。

离职的时候,我专门写了一篇关于此事的文章。文章推送之后几个小时,我便收到了许多留言,大多都是些支持、鼓励和称赞的话,其中不乏分享读后感的,也有感谢给予启发的,然而,众多留言中有那么一条尤为显眼。那是一条读起来并不友好的话,这位朋友首先表明了态度,说对我很失望,他认为年轻就得奋斗,觉得我这样做是在逃避。关于这条留言,我大可不必理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佛教的观点和教义也极其类似,佛教认为“贪、嗔、痴”是痛苦的根源。贪,是对拥有的执着,不管是执着于已经拥有的,还是渴望那些自己没有拥有的;嗔,是指因为不如意、不顺心而引起的愤怒和怨恨;痴,则是因为缺乏智慧、思考而引起的执着和烦恼。佛教解决痛苦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冥想来训练心智,让我们从主观情绪中脱离出来,做到不为其所累。

然而,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是,给幸福下定义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它和主体的主观意识相关,而且范围极其宽泛,这个世界上存在很多让我们快乐的事情,可以是物质和感官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还可以是灵魂上的。但是,反过来,若是利用逆向思维来思考幸福就会容易很多。尽管我们无法表述幸福是什么,但是关于什么是不幸福和痛苦,人类的认知倒是惊人的一致。那么如果从正面无法解决幸福的问题,何不从幸福的反面下手呢?这就是叔本华关于幸福的逻辑,他认为缺乏痛苦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的生活是否幸福的标准,也就是说一个人感受到的痛苦越少,那么他的幸福感就越强。因此我们的人生目标不应该是去寻求外在的刺激以获得快乐,而是尽最大可能摆脱痛苦。

如此说来,获得幸福的最优人生策略不是要一味地追求外在的快乐,而是要学会如何处理和避免痛苦。

从古至今,人类都在尝试理解幸福,可即使到了现在,关于幸福,还是没有人能够准确地说出一个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定义。

痛苦很好理解,除了身体上的疼痛之外,心理上的痛苦其实就是所谓的负面情绪,如焦虑、伤心、愤怒、嫉妒、自卑,等等。情绪是一种生理现象,是人体反应机制和群体协调机制,因此情绪本身无法被消除。事实上,无论是佛教还是斯多葛主义,他们的主旨都不在于消除情绪,而是将我们对情绪的关注转移到产生情绪的核心根源上。我们之所以痛苦,不是因为情绪的存在,而是我们太在意并认同这种主观感受,并认为自己的感觉、想法、好恶就组成了自己。若我们能够放弃这种认同感,并能够明白情绪只不过是内部的波动,没有任何实质或意义,每个瞬间都在改变,就像海浪一样,那么我们就能做到,只是感知情绪的存在,但不产生认同感,也就不会为它所累。斯多葛主义的淡化式精神训练法和佛教的冥想都是极其有效的心智训练方法。斯多葛主义主要通过训练淡化你的拥有物在你心中的地位,来避免损失带给你的伤痛。若能做到对任何损失都无动于衷,那么外在世界的任何波动也就无法给你带来负面影响。冥想则训练你的觉察力,让你和你的情绪分离开,情绪对你就如天上的云一般,飘来飘去,对你却丝毫没有影响。

叔本华给我最大的启发莫过于让我从正向思维转变成逆向思维,从思考“是什么”到思考“不是什么”。积极心理学家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给幸福下定义,泰勒·本-沙哈尔认为幸福就是积极情绪加上意义感,马丁·塞利格则认为实现幸福人生应具备5个元素,即积极的情绪、投入感、良好的人际关系、意义和目的感以及成就感。

毋庸置疑,训练心智是让我们避免痛苦的重要方式,但除此之外,我认为远离大众以及减少社交也是很好的建议。因为若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生命中大部分的痛苦都是因他人而起。

后来偶然的一次机会,我拜读了一直十分崇拜的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写的书。比起积极心理学,叔本华的思想和观点显得较为悲观。他言语犀利,极力批判大众式的庸俗,更瞧不起那些精神上贫乏和空虚的人。他认为大众会让人变得肤浅和平庸,因此提倡远离大众,并鼓励追求内在精神的充实和丰富。尽管如此,我还是被他的哲学理念深深地吸引了。如果说积极心理学给我的是一缕阳光,那么叔本华给我的则是低调和宁静。

人是社会动物,情绪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群体生活的需要,包括建立连接、维持社群组织结构、协调个体之间的相互协作。我们与他人接触得越多,情绪波动起伏的可能性就越大:我们会因为在乎别人对我们的评价而惶恐焦虑,因别人不友好的言行而愤怒,因别人比自己好而产生嫉妒之心或者自卑情绪,也会因亏欠别人而心生内疚……总之,只要和人接触,我们就很难避免产生负面情绪。而如今,社交网络的兴起和迅猛发展让我们社交圈子扩大了几十甚至上百倍的同时,他人的言论和生活状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把我们人性虚荣和脆弱的一面展现得一览无余。

为了找到这些理论的实际应用方法,我花了一年时间把这些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和学者的各派理论及主张归纳成一套实用有效的体系,甚至还邀请几十个人共同参与为期两个月的实验,可最终还是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恰巧那个时候我开始有了新的兴趣,便索性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新技能的学习上,也就没有再花时间去研究积极心理学了。

意识到这些之后,我便开始刻意减少社交生活,甚至果断关闭了微信朋友圈,不再关注他人的生活与动态。当我把那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屏蔽在生活之外后,他人的言论与状态便再也无法对我造成影响。而当我无视外在的这些噪音,开始全心全意专注于自己时,我渐渐感觉到了内心生长出来的力量:内心和头脑的丰富让我越来越淡定和从容;自我认可让我不再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而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肯定给了我足够的安全感。我不再害怕失去,因为我知道自己内在所拥有的是别人夺不走的,也不会因为外在的变化而有所增减。无论外面的世界是好是坏,我都具备免疫力,不会因命运的决定而变得脆弱。

然而,不久之后我便发现了一个问题:学术理论和现实生活似乎是两条很难交叉的平行线。尽管这些研究结果和学术理论都非常棒,却无法直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学习积极心理学并不会让你变得更快乐。

这才是我多年来一直追寻的关于幸福的答案。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是那些拥有自由头脑、丰富心灵和高贵灵魂的人,因为对他们来说,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身,这种财富谁也拿不走,也就无所谓失去。正如叔本华所说,如果一个人内在充足、丰富,不需要从自身之外寻求快乐,那么,这个人就是最幸福的人。

泰勒·本-沙哈尔的课程让我看到了积极的魅力和力量,我为自己终于找到了幸福的秘密而兴奋不已,甚至花了大量时间把几位积极心理学的顶级学者的书都读了一遍,其中包括积极心理学鼻祖马丁·塞利格,以及“心流”的提出者、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

在经历了许久关于幸福的思索之后,我终有所觉悟:真正的幸福并不是永恒的快乐,因为那并不存在,执着于永恒的快乐反而会心生痛苦,而是塞内加所谓的“一无所失”的内心状态。如果我们能用“一无所失”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便能做到“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随天外云卷云舒”。

最初接触积极心理学是因为当时流行的《哈佛幸福课》。这门课的英文名称就是积极心理学,它只不过是哈佛大学一位年轻的讲师泰勒·本-沙哈尔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却在2005年被学生评选为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