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问我一天挣多少钱。
我说工资高工作时间少不耽误学习和玩耍。
我说每小时十五块,一周三天,一天两个半小时,此外一个瓶盖提成六块钱。
他问我为什么勤工俭学做这个。
他问我学什么。
我说我是兼职促销员,今年大二。
我说中文。
服务生小姐妹把我叫进包厢时,主座的儒雅中年男正在跟客人们商量喝什么,我立刻推荐了红酒,他反复打量我的绶带,问:“你是促销员吗?”
桌上一位客人笑起来,说你把李白的《将进酒》从头到尾背一遍,我们十个人可以喝三瓶你的红酒。
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次工作时遇到的客户。
这是我强项啊,我倒水似的开始嘚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工作第一天,我先和十个包厢的服务员以及大厅服务员交了朋友,都是年龄相仿的女孩。她们起初觉得大学生形象高冷,看到我这样被生活所迫出来打工的菜鸟女大学生,很快共鸣并且嘻嘻哈哈打成一片。贴心的她们,会在最恰当的时间把我叫进包厢,不错过每一次可能的推荐时机。
背完了问:还要附赠《蜀道难》么?
我工作的酒店经营精致湘菜,一共十个包厢,大厅另有十几桌,每个包厢一名服务员,我需要掐准时间在客人刚刚点完菜考虑酒水饮料的时候接上话头推荐我们的红酒。
这个包厢为我贡献了三个瓶盖。更没有想到的是,主座的人后来推荐我做了他侄女的课外辅导老师,教作文。此是后话,当时他们还成了我的老客户。
我把产品手册拿回去仔细研究红酒的产地、特点、企业情况,正式“上班”时,我穿了牛仔裤白衬衫,扎了马尾辫,稍微化了淡妆。
一个月的促销员工作,我在记账本上记下第一笔工资一千零五十四元:四百五十元基本工资,八十四瓶酒提成五百零四元,业绩第一奖一百元,以及,不穿工作服的优待——业绩第一奖是因为发动了酒店所有人帮我卖酒,提成给她们,我只需要冲销量。
他是个很开通的人,想了想便同意了。
工作后想起那段经历,意外地发现它居然至少对应了四条职场基本法则:
负责人回答这是工作规定。我说要不你让我试三次,如果不穿制服不能把酒卖出去我就穿,这样的衣服和我们的学生身份太不搭调。
一、精准的个人定位。
我跟负责人说绶带可以围裙子不能穿。
二、团队的力量。
培训时,厂家拿出他们的工作服——一件大红色旗袍,一看就是迎宾的那种,还有一条印着厂家名称的正红色黄穗穗绶带,还要求化妆,我瞬间石化,难道要穿这么隆重?
三、差异化营销。
于是,毫不犹豫地报名。
四、维护老客户比开发新客户容易得多。
我算了一下,当时父母每个月给五百块生活费,减半后成了二百五十块,而这份工作不仅不需要占用多少时间,一个礼拜就算一瓶酒都卖不出去,保守工资也有一百一十二块五毛,俩礼拜就挣够了余下的生活费,太划算了!
当年,我跟自己的采访对象滔滔不绝倾诉,讲完就后悔了,喝着人家的茶吹着人家的空调浪费着人家的时间讲着自己的破事,我特别不好意思地抱歉。
有一次,某著名品牌红酒到学校招收兼职促销员,开出了当时我们看来的天价薪水:1998年的秋天,每周工作三个晚上,工作时间六点半到九点,时薪人民币十五元。此外,一个红酒瓶盖提成六块钱。
她挺开心地笑:“你那问题把我逗乐了,什么是人生中特别重大的转折?再重要的时刻也是因为你之前做足了准备,功夫都花在看不见的地方,你那段看似不务正业的勤工俭学对现在的工作难道没有帮助吗?”
虽然不敢相信,我还是识时务地接受了他们的残忍,提前走上半自立生活,打什么样的工、工资多少就直接决定了我的生活质量。
我才知道,她原本是历史专业的研究生,意外走入商场,而谈下最重要的一笔生意,居然是因为客户对中国历史特别感兴趣,从夏商周到元明清,从尧舜禹到清十三帝,聊了很多次产品和若干次饭局,在竞争条件几乎同等的情况下,她胜出了。
从大二开始,我就过上了半工半读的生活——因为大一的每个月,我都提前花光了父母给的充裕的生活费,每次支取生活费的时间都比上个月早,然后回家蹭吃蹭喝,导致金主夫妇认为我财商太差,亟需提高,二人像美国父母一样告诉我:“你已满十八岁,从现在开始我们每个月负担你一半的费用,其余自己挣。”
我现在还记得她对我说:“大学时代我就觉得学的课程都没有用,除了当历史老师还能做什么,总想学点‘有用’的东西,工作不好找就考研,至少提升了学历。只是,我没有想到曾经被我看做‘无用’的专业成了业务的临门一脚,就好像在某一个不起眼的时候遇见的不起眼的人,做过的不起眼的事,或许会成为影响深远的机会。只是,人不能功利心太重,太计较得失和每一天的意义反而与机缘擦肩而过。”
怎么没打过呢?太问到我心坎上了,于是我们聊起来。
请问什么是改变你命运的重大时刻?
于是,她换了个问题:“你大学时学习之外打过工吗?打工对你有什么影响?”
后来,我再也没有问过这样的问题。
我被问住了,在我尚未华丽丽铺展的人生中,哪有这么重大的时刻?
谁的生活不是由无数看似平凡、无用、琐碎的瞬间构成?谁的变化不是从点滴的量变积累,最终产生破茧成蝶的质变的力量?
可是,这样的问题用了没几次就失灵了,采访对象笑眯眯地坐在我对面反问我:“请问改变你命运最重大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不用期待命运在某个瞬间被突然扭转,那些改变我们人生的能量,就在普普通通的每一天。
十几年前,当我还是个菜鸟记者,自以为是地总结了采访中的几个常规提问,专门在原先预备的问题用完了或者暖场时提,期待有包治百病屡试不爽的效果,比如问企业家:您人生中特别重大的一次转折是什么时候?最艰难的时期想到过放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