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向光生长:阿德勒自我超越心理学 > 父母造成的影响

父母造成的影响

因为弱小,所以要群居

以上对孩子的分析从一定程度上说,对全人类都适用。孩子需要依赖家庭生活,是因为一种懦弱,全人类需要社会生活中,同样是因为这种懦弱。并非所有人都能妥善应对独特的生活环境。严重的生活障碍也许会让他们无力独立面对。因此,成年人有种相当显著的倾向,就是组建集体,如此一来,他们的存在形式就由独立个体变成了社会成员。社会生活显然能在他们克服自卑、无奈的过程中,为他们提供巨大的帮助。

众所周知,动物界有种很普遍的状况,就是弱小的动物要过群居生活,以便用群体力量满足个体需求。举个例子:面对狼的攻击,一头水牛难以应付,可是一群水牛集中到一起就会简单很多。水牛只会在大家团结一致时,头靠头用后蹄与对手斗争到底。而老虎、狮子、猩猩能够在群体之外独立生活,是因为自然界赐予了它们自保的方式。人类并无锋利的爪牙和强壮的身体,因此,只能过群体生活。由此可见,社会生活的源头在于个体的懦弱和能力的匮乏。

在将一个人从整体角度来看,我们还要思考个人拥有何种社会关系。新生儿很弱小,所以需要亲人的照顾与关怀。人们不去想着照顾孩子,补偿孩子的自卑,就无法理解孩子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仅限于孩子身体之外的分析是不够的,要据此阐释孩子跟母亲、孩子跟家庭的关联,也是不可能的。这种孩子的个性牵涉到一整套社会关系,且凌驾于孩子的身体特征之上。

该事实表明,我们断然不能期望全体社会成员都具备相同的天赋。务必要铭记以下结论:合理地配合能让人类所有成员的能力及时获得资助。对该结论的无视会让我们误以为,应根据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评判个人。然而,若在孤立无援的环境中,本身存在不足的人都很有能力;而若到了配合合理的社会中,他的不足便能获得弥补,这才是真相。

自卑情结普遍存在

不妨做出这样的假设,种种不足都是因为先天遗传。于是,减少天生的不足对人的影响,推动他跟其他人和睦共处,便成了心理学的目的。社会进步史即人类合作史。任何人的不足都能在人类的合作中得到弥补。语言属于一种社会性质的发明,这点大家都了解。可是少有人能看出,个人的缺陷是推动这种发明问世的原因。孩子的早期行为能为此提供证据。自己的意愿没有得到满足,婴儿便会用类似于语言的声音,吸引其他人的关注。如果不需要让别人留意自己,那婴儿根本不会尝试讲话。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尚无讲话的需要,此时,他们的一切意愿都能从妈妈那里获得满足,因此,他们根本学不会讲话。有资料记载,由于没有讲话的需求,有个孩子6岁都不会讲话。关于这一点,还有个很特殊的例子。有一对父母都是聋哑人,因此,他们的孩子摔跤时觉得疼了,会流泪,但是不会发出声音。这个孩子的确想得到父母的关注,可他明白对于父母这样的聋哑人来说,声音一点意义都没有,所以他只是流泪,没有发出声音。

我们在探讨该问题时,不能过分相信,对孩子来说,引导和惩罚都无法发挥作用。若成年人和孩子都不清楚改变应从何处开始,那一切努力都是白费力气。斥责与惩罚无法改变理解无能的孩子的原型。生活经验同样无法改变孩子,因为孩子的个人统觉与生活经验已达成统一。如此一来,孩子只会变得更懦弱,更狡猾。要改变孩子,我们必须先挖掘出其基本的个性。

这表明必须根据社会环境理解个人选择的独特目标。无论何时,都要认真留意自己研究的事件的一切社会背景。此外,要站在社会格局角度上思考,以便彻底研究独特的适应不良。不少人都发觉自己有无法借助语言跟其他人正常交流等病症,即适应不良。说话结巴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案例。对结巴的人稍作观察,就能发现他们从出生之日,便未曾好好适应社会,他们不愿意结交朋友或参加种种活动。语言可以在跟其他人往来的过程中进步,但这种人并不愿意跟其他人往来,以至于结巴完全不见改善。结巴的人也分为两种:有的人因为受挫而寻求孤独的角落自我封闭,有的人则越挫越勇努力与他人交往。

因为自己早期所犯的错误,孩子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可是由于孩子的父母对其自身经历的过程茫然不知,即便不是这样,他们也不愿向孩子坦承这种影响,以至于孩子无法从别人的教育中得到太多的指引,只好沿着自己原先的方向走下去。

那些没有经历过社会生活的成年人,在那些需要当众发言的场合中,总是表现得很胆怯。因为在他们看来,那些听众就跟敌人差不多,所以他们很不善于在大家面前发言。一旦面对那些占据优势且似乎带着敌对态度的观众时,这种人就会产生自卑感。其实,只有在很信赖自己和很信赖听众的情况下,一个人才能避免怯场,顺利演讲。

父母对孩子的心灵最常见的影响是,过度的责备或惩罚带来的感情抑郁。孩子会因此产生反抗心理,极力想要摆脱这种影响。因此,女儿可能会因父亲性格粗暴,相信所有男人都是如此,以至于建立讨厌男性的原型。而遇到严厉的母亲,儿子也有可能感情抑郁,因此对女人心怀厌憎。这种态度以多种形式表现出对异性的厌憎。举个例子:有一种厌憎女人的表现形式,就是孩子在性关系方面自甘堕落。这种堕落并非源自遗传,而是孩子在童年时期形成的。不过,也有些孩子会表现为懦弱和害羞。

社会训练就这样跟自卑感建立了密切的关联。对社会适应不良,产生了自卑感。社会训练是我们克服自卑感的根本方法。

接下来,我们要研究原型分析这个主题。原型在孩子四五岁时就已建立,因此,我们必须探究孩子在这个期间及之前的心灵印迹。这种印迹的形态可能变化极多,十分复杂,让成年人难以想象。

社会训练和常识有着直接的联系。当我们说,我们是根据常识解决难题的,这种常识就是属于社会这个整体的集体智慧。不过,部分人却以自身独特的理解力与语言,作为自己行为方式的基础,这点我们在前一章中提到了。精神患者、神经症患者、罪犯都属于这部分人。他们全都具备某些特征,违反了常识。对他们来说,社会标准、机构、人都毫无吸引力,无法让他们产生半分兴趣。然而,他们要获得解脱,又必须借助这些。

在讨论过社会兴趣后,接下来再研究个人在发展中会遭遇什么阻碍。尽管这个主题初看会让人觉得茫然,但其本身并不复杂。众所周知,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会让人厌恶,社会与家庭都盼着对孩子的溺爱有清晰的认识。在生活中,被溺爱毁掉的孩子会遭遇种种问题。他们到了学校后,面临着这样一个新的社会问题:他们并未准备好去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就已进入了这个新的社会环境,而跟其余孩子共同玩耍、学习,让他们觉得很不情愿,这样的环境让他们害怕。在原型阶段中,他们获得的经验让他们希望自己能继续被宠爱。这种性格的养成非来自遗传,而是受他的早期生活原型、个人生活目标的影响。有了这种性格,推动他们努力追求目标,他们就不会再有动力向别的方向发展。

让他们对社会性事物产生兴趣,是我们的目标所在。神经质的人总觉得只要自己怀有美好的意愿,他们就应该感到理直气壮。可是只有美好的意愿,还远远不够,务必要让他们明白一点:在社会中更重要的是,他们真正付出了什么,他们的行为引发了怎样的具体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