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向光生长:阿德勒自我超越心理学 > 预防与改正

预防与改正

到18岁时,这种孩子就要正视生活、社会的种种问题,跟成人没什么两样。他们会忽然停止前进的脚步,只因他们已丧失了生活的希望与勇气。而失去发展能力会导致他们在爱情婚姻、适应社会等问题上,遭遇阻碍。

即便是适应良好的孩子,有时也会难以适应学校的新环境。这种情况在他被学校老师、同学仇视时,是相当常见的。欧洲历史上有个很有名的案例,一个孩子并非出身贵族,却进了贵族学校,因为他的父母自视甚高,又很有钱。他的同学都因他不是贵族出身,对他很是轻蔑。先前,这个孩子一直生活在溺爱中,起码他的生活是非常舒服的。眼下,他却忽然发现,自己成了别人仇视的对象。同龄人对他做出的残忍之举,其他人难以想象,他觉得完全无法忍受。他将这视为一种羞耻,从不对自己的家人提起。他独自默默忍受着这些异常可怕的考验。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应付?他们无法突破自身精力,觉得全世界都在孤立或排斥自己。他们很有可能会自杀,会通过伤害自己,以达到伤害他人的目的。

一些孩子在学校会遭遇问题,在家里同样会遭遇问题。家里对他们有怨言,学校也对他们有怨言。到了最后,他们就会犯更大的错误。有些孩子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表现得很糟糕。我们在探究这是为什么时,必须把已发生的事作为切入点。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全面思考这些孩子在家、在学校的所作所为,以便确定他们的问题是什么。对我们而言,要对他们的努力方向、生活习惯有正确的了解,就要重视其中每一个组成部分。

还有一种人,丧失了原先拥有的多种社会生活能力。在精神病院中,他们变得绝望,不再跟世界对抗,不再跟其他人往来,或跟正常人一样讲话,这便是精神紊乱或精神分裂。我们要帮他们,必须找到方法,让他们重塑自信。尽管要拯救他们颇具难度,但并非不可能。

举个例子,有个8岁的女孩,她很受同学欢迎,在班上担任班干部。她爸爸这样告诉医生:“这孩子暴躁至极,就跟虐待狂一样,我已经忍无可忍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只有没有能力的家庭,才会被一个孩子搅乱。由此可知,这个女孩是这个没有能力的家庭的第一个孩子,她在第二个孩子出生后开始打架,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打架是维持关注的唯一方法。然而,到了学校,她受到了很多关注,不用再打架了,就有了相当出色的表现。

我们总说,一切生活问题,究其实质都属于社会问题。在政治经济生活、朋友中间、学校、幼儿园等种种环境中,都有对社会问题的展现。我们要将能力全部进行社会性集中,就是为了服务于人类,对此不必有任何质疑。

在学校,孩子表现得好像非常压抑,一句话也不说。回到家以后,他却会变得很兴奋,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他妈妈也许会去学校,告诉老师:“这孩子不停地打架,我每天从早忙到晚,就在处理他的事。”然而,老师却表示:“他可以坐一天都不动弹。”与之相反的情况也有可能出现。妈妈说:“这孩子很乖,很讨人喜欢。”老师却说:“他把全班都搞得乱七八糟。”要理解后一种情况,其实很简单。在家里,孩子备受关注,因此表现得很谦逊,很安静。可在学校,他失去了关注,就会跟人打架,或有其类似的行为表现。

原型阶段,适应社会的能力匮乏这个问题就已产生,这点我们已经了解。我们需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对这些错误及时加以纠正?这些都是相当严重的错误,我们要完成一个大善举,就必须教父母做好预防,教父母对原型那些微不足道的错误加以诊断,并教父母如何纠正错误。可是这样做基本没什么效果,因为只有很少的父母愿意学习,并预防错误,大多数父母都对教育、心理问题兴趣索然,他们仇视所有觉得他们的孩子有半分不好的人。他们对孩子不是溺爱,就是漠不关心。家长根本不能有效地纠正、预防孩子的错误。而要让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正确认识一切问题,同样不可能。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知道的问题,要为他们提供意见,这些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最佳解决办法是让一名心理学家或内科医生提供治疗。

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往往并不简单。做妈妈的十分关注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这种新环境中遭受打击这种事,还有可能因此陷入焦虑。若到学校以后,孩子遭受了迥异于家里的责备与评价,上述情况就会进一步恶化。孩子在家表现出色,因为其受尽宠爱。而到了学校,孩子有完全不同的表现,是很常见的。孩子会觉得,自己被先前宠爱自己的妈妈骗了,因此抱怨妈妈变了,不再帮自己了。进入新环境以后,孩子之所以会变得焦虑,是因为他忽然失去了先前的宠爱。

教育与学校也能像心理学家、医生一样,取得最佳成效。原型错误往往会在孩子进入学校后,对外展现出来。了解个体心理学方法的老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出原型错误。一个孩子是否在极力发展自身,赢得大家的关注;能不能跟人友好往来;缺乏勇气和充满勇气的孩子分别有哪些……以上这些情况老师都能分辨出来。接受过良好训练的老师只用一周时间,就能找出原型错误。

可这种孩子拥有显而易见的自卑,可能会丧失勇气,因此,绝不能触碰他们的自卑。没有人能够长时间忍受丧失勇气带来的折磨。可以想象,这些孩子在学校期间,并未遇到很多困难,却已经吓得屈服了。在他们看来,自己上学的前景并不光明,以至于不愿上学或直接逃学。他们这种做法既聪明又恰当,只要我们能正确对待他们的状况,就应承认这一点。可是个体心理学无法认同他们的看法:自己上学的前景并不光明。要说任何人都能把有意义的工作做好,个体心理学可不相信。我们将不断犯错,不过,我们也能改错。孩子只要能改错,就能向好的方向发展下去。

从社会影响性质出发,能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这件事上,老师能力更高。人类之所以设立学校,是因为家庭无法为满足社会需求,给予孩子足够的教育。孩子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说,产生于学校。学校是对家庭的拓展,在学校中,孩子要学习应付生活问题的方法。

个体心理学针对天才儿童和问题孩子,提出了相同的治疗方法。个体心理学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任何人都能做到某件事。”天才儿童因为这句饱含着民主精神的话,变得黯淡了许多。大家对天才儿童怀有很高的期望,对他们相当信任,因此,天才儿童往往会在旁人的推动下,身不由己地向前迈进,会过分重视自身兴趣。个人若相信个体心理学家上面说的这句话,就能培养出更聪明的孩子,且能避免孩子变得充满野心与傲慢。这种孩子明白,自己能有所成就,是基于幸运与磨砺。若这种良好的训练能继续下去,那其他人做不到的事情,他们都能做到。若他们能从老师那里学到正确的方法,就能取得好成绩,哪怕他们并未接受足够多的教育,并未做过充足的练习,也不会对此造成影响。

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老师应具备心理观察能力,否则无法恰当担负起自身职责。个体心理学将为未来创建的学校提供依据,因为学校真正的目的在于发展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