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武则天 > 第十九章 诛杀裴炎

第十九章 诛杀裴炎

所以说两个故事情节都不合理,不足以让我们得出裴炎谋反的结论。

第二个故事倒是记载在非常严肃的历史著作《新唐书》里头,但它的问题就更多了,它至少有三个漏洞。首先,故事说裴炎想要趁武则天巡游龙门的时候把她抓起来,这就意味着裴炎要兵谏太后了。兵谏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一定要建立在确凿无疑的基础之上。可是巡游龙门并不是武则天的既定计划,仅仅是一种可能性。哪一场兵谏会建立在这么不牢靠的基础上呢?其次,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太简单了,只有裴炎一个人。裴炎是中书令,本身并不带兵,他如果实行兵谏,必然要和武将沟通。但是,这个故事中的裴炎连同谋都没有,这样的兵谏怎么可能成功呢?最后一点,按照这个故事的说法,裴炎是想扣押武则天,让她还政于皇帝李旦,但是,故事里他也没有和皇帝沟通。试想,如果兵谏成功,而李旦毫不知情,那他还有可能顺利亲政吗?

第二,指控裴炎谋反的人没有提出任何有价值的证据。武则天收审裴炎,有两个人出力最多。一个是我们刚才提到的监察御史崔詧,另一个是凤阁舍人李景谌。这两个人中,崔詧的说辞是:裴炎如果没有图谋不轨,怎么会逼太后归政呢?这用的是心理推论法,但是并没有提出任何直接证据。据史书的记载,李景谌坚称裴炎必定谋反,但是这仅仅表明他的态度和立场,也不是证据。这样看来,上面提到的两个有关裴炎谋反的故事在当时并不存在,否则,裴炎的对手怎么会不利用呢?另外,不仅大臣,武则天也没有拿出什么像样的谋反证据。当时大臣们不是说如果裴炎谋反,他们也就都谋反了吗?武则天回答说:“朕知裴炎反,知卿等不反。”这句话说得云山雾罩,底气不足,证据更不足。现在的法律规定,举证的责任在控方而不在辩方。裴炎不需要拿出证据证明自己没有谋反,而武则天则必须拿出证据证明裴炎确实谋反了,这样案件才能定性。但是武则天说来说去,始终没有提出任何有力的证据,这只能说明她没有抓住什么证据。

这两个漏洞加起来,让我觉得这个故事整体不太能成立,用不能成立的故事去证明裴炎谋反,有问题。而且这里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因素,《朝野佥载》是一部笔记小说,笔记小说可是有非常多的虚构成分的,它不能当作一个非常可靠的史料来看待。《朝野佥载》里所记载的裴炎谋反案,应该视作唐代猜字谜游戏非常流行的珍贵史料,但是若用它来证明裴炎谋反,可就大错特错了。

第三,人情的理由。如果裴炎真的勾结李敬业,他一定不敢派自己的外甥去扬州投奔叛军队伍,因为这太容易暴露自己了,简直就是引火烧身。退一步说,就算是派了自己的外甥去,他也应该佯装积极主动地帮武则天出主意,想办法平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武则天的信任,最后达到和李敬业里应外合的目的。可是裴炎的所作所为恰恰相反。这正说明他心无杂念,只想利用李敬业叛乱逼武则天还政皇帝,说他勾结叛军谋反,那可就大大地冤枉他了。

第一,这两个讲裴炎谋反的故事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先看第一个故事,它有两处不合理。首先是裴炎的聪明程度前后矛盾。骆宾王先写了一首歌谣,玩的是拆字法,用“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代表裴炎当皇帝,这首歌谣裴炎看不懂,还得找骆宾王来解释。可是后来,裴炎和李敬业勾结,给李敬业写信,“青鵝”两个字,其实就是“十二月,我自与”,用的还是拆字法,裴炎又成玩字谜游戏的高手了,甚至自己都能编出高难度字谜来。裴炎的智商短时间内大幅提升,不大可信。另外一个不合理的地方是骆宾王的身份。骆宾王作为大才子,固然名满天下,可是没听说过他还是算卦先生,就算是裴炎听到了歌谣,怀疑跟自己有关系,他怎么不去找一个赫赫有名的算命先生,而去找骆宾王给他解释呢?这是又一个不合理的地方。

三、朝堂立威

那么,裴炎到底有没有谋反呢?我个人觉得,裴炎的谋反罪不能成立。为什么呢?

裴炎谋反证据不足,武则天心里肯定也清楚,那她会怎么处理这个人呢?最终,她还是以谋反罪把裴炎杀了。光宅元年(684年)九月,就在扬州还是烽火连天的时候,裴炎被押赴都亭驿问斩,家财籍没,亲戚流放岭外。抄家的结果很是出人意料,堂堂首席宰相裴炎家里竟然一贫如洗,储存的粮食还不足一石。临终之前,裴炎对兄弟们叹息道:“各位兄弟做官都是靠自己奋斗,我没有尽一分力,如今却要因我而被流放边荒,实在是对不起你们呀!”我想,不管裴炎一生功过如何,就清正廉洁这一点来说,也应该算是一个不错的宰相了。有那么多人愿意力保裴炎,道理想必也就在这儿。

武则天又是怎么回答大臣们的呢?她的回答也挺有意思的,她说:“朕知裴炎反,知卿等不反。”(《资治通鉴》卷二〇三)我知道裴炎他谋反了,我也知道你们没有谋反。裴炎是裴炎,你们是你们,你们跟裴炎瞎搅和什么?君臣双方,一律用自由心证。说他谋反的拿不出过硬的证据,说他没谋反的也只是凭义气经验。

既然裴炎是一个合格的宰相,又没有真的谋反,我们就不免产生两个疑问。第一,武则天为什么一定要杀裴炎呢?第二,武则天为什么一定要在扬州叛乱正紧张的时候就杀掉裴炎呢?

但是,也有人认为,裴炎绝对没有谋反。裴炎下狱之后,朝廷里可就炸开了锅,许多大臣支持裴炎,说裴炎绝对不可能谋反,为他鸣冤抱不平。都有谁为裴炎鸣冤呢?首先就是裴炎的副手,凤阁侍郎胡元范,还有就是裴炎的搭档,侍中刘景先。他们给武则天上奏,坚持说裴炎不可能通贼谋叛。紧接着,满朝文武纷纷表态,为裴炎说话。面对群臣来势汹汹的质疑,武则天给出的答复是:“炎反有端,顾卿不知耳。”裴炎谋反是有证据的,只是你们不知道罢了。可是既然武则天手里攥着裴炎谋反的证据,就应该拿出来给大家看啊,武则天却又拿不出来。这样一来,大臣便不依不饶了:“若裴炎为反,则臣等亦反也。”等于是拿自己的身家性命为裴炎作担保了。

先看第一个问题,武则天为什么一定要杀死裴炎呢?分析一下裴炎的地位以及裴炎和武则天的关系就明白了。裴炎是什么地位呢?他是唐高宗任命的顾命大臣,在朝廷里德高望重,如果说当时还有谁能够跟武则天抗衡一下的话,那就非他莫属。所以日后武则天无论向哪个方向发展,裴炎的态度都相当重要。那么裴炎跟武则天的关系如何呢?一言以蔽之,正在从合作转向决裂之中。

而第二种说法则认为裴炎并没有跟李敬业勾结,他是想自己发动一场兵变,逼武则天下台。据《新唐书·裴炎传》记载:“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炎谋乘太后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后不出而止。”豫王就是李旦,李旦虽然当了皇帝,但是一直没有亲政,裴炎为他打抱不平,就想趁武则天巡游龙门的时候,派兵把她给抓起来,让皇帝当一回真天子。可惜自从他有了这个打算之后,天公就不作美起来,终日阴雨连绵,武则天一直没去龙门,于是这事就不了了之。按照这种说法,裴炎自己早有兵谏的想法,虽然和李敬业的叛乱没有关联,但是以一个大臣的身份扣留太后,也是谋反。如果裴炎有这两种说法中的任何一种行为,那都是十恶不赦,判谋反罪一点都不冤枉。

前面说过,裴炎跟武则天通力合作过好几次了,先是帮她废黜了太子李贤,后来又帮她废掉了皇帝李哲,改立李旦为帝。这一阶段可算是二人关系的蜜月期。可是在新皇帝李旦又被武则天软禁起来后,裴炎和武则天的关系就发生了改变,变得矛盾重重了。什么矛盾呢?

按照这种说法,裴炎早有当皇帝的野心,所以很早就开始和李敬业以及骆宾王勾结,想要等到十二月,和李敬业里应外合一起动手,没想到阴谋败露,被武则天提前发觉了。这种说法还有一个佐证,在李敬业起兵早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监察御史薛仲璋,就是裴炎的亲外甥。薛仲璋为什么会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犯下反叛朝廷这么一个重大错误呢?人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薛仲璋就是裴炎派过去的。

武则天当上太后之后,想要追尊自己的祖先,建武氏七庙,大臣们都不敢表态,但是裴炎说话了。裴炎说太后给娘家建七庙不合古礼。他还问武则天,说你知道吕后吗?你看吕后最后下场何其悲惨啊,如果你再这样搞下去的话,恐怕结局也跟她一样。这番话让武则天非常不悦。另外,扬州叛乱爆发以后,有人就给武则天出主意:扬州叛乱打的是匡扶李唐的旗号,那李家宗室肯定求之不得啊,他们万一勾结反贼怎么办?是不是把他们先杀了?武则天觉得主意不错,可是裴炎又出面反对了。裴炎说人家没有任何谋反的证据,太后怎么可以无罪杀人?武则天又是很不高兴。两个人的矛盾就这样逐步深化,到最后量变积累,引起质变,终于走向了决裂。决裂的表现就是裴炎趁着战争的非常时期,要求武则天还政于皇帝李旦。

听他这么一解释,裴炎的反心就坚定了。等到李敬业扬州起兵后,裴炎就成了朝廷里的内应。他还写了一封信给李敬业,这封信被朝廷的情报人员截获了。可是拆开一看,里面只有两个字:“青鵝(‘鹅’的繁体字)”。大臣们看来看去,谁也不明白啊,就把信交给武则天了。武则天看了之后说:“这个青字,拆开来就是十二月;鵝字,就是我自与。”所以这“青鵝”是一个暗号啊,就是说裴炎要在十二月动手。

那么裴炎和武则天为什么会从合作走到决裂呢?简而言之,裴炎的理想和武则天的终极目标发生了冲突。裴炎的理想是当一个权臣,他帮助武则天把不听话的李哲废掉,拥立李旦,是希望借助拥立之功做到大权独揽。他的意图是由软弱的李旦当皇帝,而由他自己掌握实权。在这个理想之中,并没有武则天的位置。换句话说,他从没想过改朝换代,更没有想过要对一个女皇帝俯首帖耳。那么武则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她的目标就是当皇帝,而且不容许任何人和自己分享权力。这样一来,在权力的归属问题上,两个人就出现了根本分歧,这种分歧是不可调和的。对于这一点,武则天看得很清楚,裴炎也看得很清楚。所以裴炎刚刚入狱的时候,有人劝他给武则天赔个不是,大事化小,裴炎只是说:宰相下狱,安有全理!坚决不肯妥协。因为他知道,双方没有妥协的余地。裴炎地位显赫,却又不跟武则天合作,武则天怎么会继续把他留在朝廷里呢?所以诛杀裴炎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了,谋反只不过是借口而已。

这首歌谣也传到了裴炎的耳朵里,他觉得这歌谣唱得古怪,就想找人来破解一下,找来找去就找到了骆宾王。有人可能产生疑问了,上一章不是说骆宾王和裴炎是到扬州后才认识的吗?怎么在洛阳就彼此有来往呢?这就是不同版本的历史记载问题了。总之,依据《朝野佥载》,裴炎为解谶语,找到了骆宾王。可是骆大师面对裴炎一言不发。裴炎为了让他张开金口,先赠锦缎,后赠骏马,但是骆宾王始终不说话。最后没办法,裴炎只好领着骆宾王观看自家收藏的名画,画的都是古代的大臣。看到司马懿的时候,骆宾王终于说话了:“此英雄丈夫也。”接着说起自古大臣执政,常会改换社稷。司马懿是什么人呢?司马懿是三国时候曹魏的权臣,最后父子联合篡夺曹魏,建立西晋。骆宾王说他是英雄丈夫,裴炎听了顿时产生了知己之感,就跟骆宾王讲,他也想做这样的人啊。骆宾王见火候到了,故意叹了一口气,说:可是改朝换代需要天命啊。裴炎赶紧说:有歌谣啊,只是不知道这个歌谣跟我有没有关系。随即就把歌谣给骆宾王背了一遍。骆宾王听完歌谣,纳头便拜,说:您就是未来的天下之主啊。为什么呢?他解释说:“绯衣”即裴,“一片火,两片火”即炎,“小儿当殿坐”即子隆(裴炎的字)。这首歌谣说的就是裴炎裴子隆。另外,谁能坐到大殿里对着天下发号施令呢?皇帝啊。所以说这首歌谣完整的理解就是裴炎裴子隆要当皇帝。

第二个问题,武则天为什么要在扬州叛乱还没有平定的时候就杀掉裴炎呢?首先,扬州叛乱对于武则天来说是肢体之患,而裴炎逼宫是心腹之患。如果中央出现了反对派,它的危害远远大于一场地方的叛乱。其次,只有中央统一了思想,才能投入全部精力去平定反叛。裴炎没有入狱之前,为了逼武则天还政,故意消极怠工,不肯积极组织讨伐。只有把裴炎治罪处决,整个朝廷才能上下一心,全力组织平叛。所以,武则天在叛乱还没有平定时就杀掉裴炎,临阵换将,看起来是触犯了兵家大忌,其实恰恰是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政局的稳定和战争的胜利。

有一种观点认为,裴炎确实谋反了。郭沫若先生就持这种观点。至于是什么形式的谋反,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说他和叛乱分子李敬业私下往来,想要跟他里应外合。这件事情记载在唐朝的笔记小说《朝野佥载》里。据载,李敬业打算谋反,想拉裴炎入伙,让骆宾王想办法。骆宾王冥思片刻,写了一首歌谣:“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然后找了一些小孩子,教他们唱。很快,一传十,十传百,京城里的小孩都会唱了。

裴炎被杀了,可是,事情还没有就此结束。俗话说,拔出萝卜带出泥。裴炎逼宫,有那么多人为他鸣冤,这些人都是武则天权力进一步发展的隐患,她绝不能让他们继续留在朝廷里。很快,上表给裴炎鸣冤的胡元范、刘景先和另一名宰相郭侍举都被贬出朝廷。朝堂上一下子少了三个宰相,文官马上都噤若寒蝉了。

二、莫须有的谋反

文官搞定了,还有武将。当时扬州叛乱还没有见分晓,为谨慎起见,武则天对军方的清洗要稍迟一点儿。光宅元年(684年)十二月,扬州叛乱刚刚平定,武则天就对武将动手了。其时,裴炎的好友大将程务挺,正统领军队在前线与突厥交战,武则天一道敕旨,立刻就地处斩。程务挺大家并不陌生。就在这一年年初,他率领羽林军入宫,为武则天顺利废黜李哲立下了汗马功劳。另外,他抗击突厥战功卓著,已经成为唐朝镇守北方的擎天大柱。在程务挺的成长过程中,裴炎帮了大忙,所以裴炎下狱之后,程务挺写了封密信给武则天,为裴炎求情。这封信马上就让武则天在心里给程务挺判了死刑。任何统治者都会对手握军权的武将怀有戒心,何况是处境微妙的武则天。兵强马壮的程务挺如果心存异志,阵前倒戈,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扬州叛乱刚刚平定,武则天就以勾结裴炎谋反的罪名把程务挺给结果了。

武则天鹰一般的眼睛扫视着满朝文武,大臣们也都呆若木鸡。忽然,一个声音打破了朝堂的沉默:“炎受顾托,大权在己,若无异图,何故请太后归政?”这话是谁说的呀?监察御史崔詧,一个小人物。一句话替武则天解了围。武则天长舒了一口气,马上接口说道:“裴炎谋反,把他给我抓起来!”一代权臣锒铛入狱。那么,裴炎是否真的谋反呢?

裴炎和程务挺两个人一政一军,本来是朝廷中最有势力的人,这两条大鱼都已落网,其余的人就更不在话下了。凡是对武则天构成威胁的人都一个个过筛子过箩,经过一番清洗,整个朝堂几乎半空。武则天大笔一挥,马上任命了几个五品官当宰相,这可是又创造了历史新低。但武则天早就知道了,只有小人物才会顺从自己,由这些虾兵蟹将组成的朝廷,再也不会对武则天构成威胁了。

话一出口,简直是石破天惊,整个朝堂顿时鸦雀无声。武则天此时是什么反应啊?她太震惊了,一下子哑口无言。她万万没有想到,裴炎会在这个时候逼宫。裴炎不一向是她的得力帮手吗?他帮她扳倒了太子李贤,又帮她废黜了皇帝李哲。而武则天也没有亏待他,让他当中书令,成了百官之首。可是现在裴炎居然在扬州叛乱的关键时刻背叛她,而且还拿战争来要挟她,逼她归政。

在这些被杀的所谓裴炎同党中,有一个人的经历最富有戏剧性。谁呢?此人名叫姜嗣宗,是武则天派往长安的使臣。派他去长安的目的,是为了听听老臣刘仁轨对裴炎一案的意见。刘仁轨当时已经八十三岁了,是经历过唐太宗和唐高宗两朝的老臣,高宗末年政府班子东迁洛阳之后,刘仁轨留守长安,被挂起来了。虽然如此,刘仁轨毕竟德高望重,现在裴炎谋反这么一个大案出来,武则天还是要向他通报的。姜嗣宗是一个小人,见到刘仁轨,马上添油加醋地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说完了仍觉意犹未尽,又补充了一句:“嗣宗早就看出此人心存异志,果不其然!”这句话让刘仁轨听得直反胃。刘仁轨也不支持武则天当皇帝,但是他知道,自己已经无力阻止武则天前进的脚步了,那么就给朝廷除去一个小人吧。他决定逗一逗姜嗣宗,就问:“原来你早就知道裴炎有意谋反?”姜嗣宗哪里猜得透刘仁轨的意思,马上回答道:“那当然,我早就看出他图谋不轨了!”刘仁轨笑着夸他:“真是后生可畏呀!裴炎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我还有一封信想交给太后,你替我带过去吧。”姜嗣宗兴冲冲地回洛阳复命去了。武则天展开信一看,只有一句话:“嗣宗知裴炎反,不言。”这句话把武则天逗笑了,她马上把姜嗣宗叫到跟前,说:“刘仆射还专门提到你了呢。”姜嗣宗那叫一个兴奋啊,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可是武则天一下子沉下脸来,说:“他说你早知道裴炎谋反,却知情不报!”可怜的姜嗣宗还没回过神来,已经被拉下朝堂,推出去斩首了。这就是武则天对小人的态度,用他们,但是并不欣赏他们,一旦用完,毫不留情。

武则天之所以杀裴炎,关键是裴炎在对待李敬业叛乱的态度上出了差错。我们上一章不是讲过李敬业在扬州发动叛乱吗?他打出匡扶李唐的旗号,十几天就发展到十多万人。这可是唐朝建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内乱啊,怎么处理呢?当时朝廷的核心人物其实一共就三个人,武则天、李旦和裴炎。武则天当时最有权力,不过毕竟是太后临朝,女流之辈,没有战争经验。皇帝李旦只是个傀儡,一直没有亲政,因此也无从插手。而裴炎作为顾命大臣,德高望重,有几十年的行政经验,在这件事上理应发挥重要作用。武则天本来也是这么想的,对裴炎寄予厚望。可是没想到,开战以后,裴炎的工作节奏反而放慢了,每天优哉游哉,跟没这回事一样。武则天只好主动来向他虚席就教了。这天在朝堂上,武则天问裴炎,现在扬州闹得很凶,我们该怎么讨伐呀?裴炎半天没说话,最后冒出这么一句话来:“臣以为用不着讨伐。”为什么用不着讨伐呢?裴炎说:“臣以为,李敬业作乱之所以有人响应,无非是因为皇帝年长,而太后却迟迟不肯让皇帝亲政。只要太后还政皇帝,叛军必然不战自溃。”

处理完裴炎一案,光宅元年(684年)也随之结束了。这一年给武则天的印象太深了,李敬业叛乱,裴炎逼宫,一个个考验接踵而至。回想起自己参政以来走过的历程,再想想刚刚经历的惊涛骇浪,武则天真的愤怒了,难道天下人就这么容不得自己上升吗?她登上紫宸殿,向群臣训话:“我跟着高宗二十多年,殚精竭虑,为天下操心,你们这些人的富贵,不都是我给的吗?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不都是拜我所赐吗?可是现在握兵造反的这些人,恰恰就出在你们这些公卿之中,你们对我怎么会如此负心呢?”

一、意外的逼宫

她质问群臣:“你们拍拍脑袋想一想,你们这里有谁也是顾命大臣,比裴炎还牛?或者说你们有谁是将门贵种,比李敬业还牛?还有你们有谁特别能打仗,比程务挺还牛?这三个人也算是人中龙凤,一旦对我不利,我碾死他们就像碾死一只蚂蚁一般。所以你们都扪心自问,如果觉得自己比他们还厉害,好,接着跟我斗,如果自己掂量掂量觉得还不如他们的话,那就洗心革面好好伺候我,不要最后落得被天下人耻笑的下场!”

英国有一句谚语叫作“过河途中不换马”,中国兵法也很忌讳临阵换将。可是就在扬州叛乱千钧一发的时刻,武则天却把顾命大臣裴炎送上了断头台,而裴炎此前还是她的得力助手,刚刚协助她废黜了中宗李哲,深得她的信任。武则天与裴炎之间的关系前后变化为何如此之大?裴炎为什么落得这样的下场?

面对着武则天这样一番凛凛的教训,大臣是什么表现?大臣乌泱泱全跪下了,给武则天磕头,说:“唯太后所使。”太后,我们坚定地跟你走。确实,面对着武则天的超强能力与高压手段,群臣已经没有还手之力了。那么,武则天称帝是否就一帆风顺了呢?她的下一个阻力又将来自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