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茅庐的李哲第一招就错了,为什么呢?武则天执政,还知道安抚李唐宗室,而李哲只知道讨好老婆的娘家人,这种事情连他的叔叔大爷看了都不会舒服,怎么能指望他收服天下人心呢!不过,虽然如此,人们还是拭目以待,想看看皇帝下一步怎么走。怎么走呢?李哲沿着错误的道路越走越远了,他居然要把韦皇后的父亲从刺史再提拔为侍中,又准备让乳母的儿子当一个五品官!这几件事情做得太离谱了。倒不是说刺史不能当宰相,可是韦皇后的父亲连刺史的位子还没坐暖啊,这个提拔过于迅猛,这样明显的任人唯亲,怎么能服众呢?
正月初一,李哲刚刚亲政,马上立太子妃韦氏为皇后,随即把皇后之父韦玄贞提拔为豫州刺史。他老丈人原来是个芝麻大点的小官,这回一下给提拔成刺史了。没过几天,他又把韦后的一个远亲提拔为同中书门下三品,让他直接当宰相。皇帝的用意很明确,既然大臣都是皇太后的人,他也得提拔一些自己的人啊。可谁是自己人呢?李哲可不像他的两个哥哥那样还有宰相支持,他所能依靠的只有皇后的娘家人了。韦皇后的娘家倒是贵族,可是已经没落了,没有几个现任官员,而且当官的级别都比较低,所以李哲只能是拼命提拔。李哲的婚事可是武则天安排好的,这韦皇后是什么时候娶的?是李哲当太子的时候武则天给他娶的,娶的时候就有深意:论门第,没的挑,但是能给李哲现实上帮什么忙呢?帮不了。这一点,武则天是深谋远虑的。所以韦皇后的娘家人现在看几乎哪个也提拔不起来,只好先提拔岳父,再提拔一个,就已经是远亲了。
既然要任命官员,按照唐朝的制度,应该由中书省来起草诏书。我刚刚说过,中书省的长官不是顾命大臣裴炎吗?裴炎现在大权在握,几位年轻宰相都已经被他搞定,他正在品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滋味呢,如果皇帝的岳父当了门下侍中,掌握了审议封驳权,他的权力肯定会大打折扣。再说,裴炎老早就看不上这个皇帝了,于是,他非常不客气地提出反对,坚决不肯起草诏书。李哲本来就是一个涵养不够的人,这时候不由得心头火起,大发雷霆:“就算我把天下交给韦玄贞有何不可!他怎么就做不得侍中啊?”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他难道是真的想把天下交给韦玄贞吗?不可能啊。谁都知道,李哲这只是气话罢了。可是,俗话说得好,天子无戏言啊!就这么一句话,李哲立马就把自己的皇帝位子给断送了。
正月初一,已经憋了快一个月的李哲终于亲政了。他改元“嗣圣”,也想要大张旗鼓地干一番。可是环顾四周,李哲很快就傻眼了。从中央到地方,从文官到武将,已经都被母亲安排得妥妥帖帖,每个大臣看起来都是母亲的同党。李哲虽然已经贵为皇帝,但是没有人买他的账。我们曾经分析过李哲,他从小缺乏帝王的培养教育和实际锻炼,喜欢斗鸡走狗、骑马打猎,这样的纨绔子弟显然是智慧不足而勇气有余。要讲斗争水平,他比老爸唐高宗可差远了。当年唐高宗受制于宰相,还懂得先忍耐顺从,慢慢寻找突破口,李哲可没有这个耐心和见识,马上就发作了。他是怎么做的呢?
裴炎听到皇帝的答复,二话不说,马上面见太后,向武则天汇报说,皇帝要把天下交给韦玄贞。裴炎这样做是有点儿不地道,可是深究起来,倒也没有错,高宗的遗诏里说得很清楚,“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现在皇帝声称要把天下交给岳父,这当然是军国大事了,所以裴炎当然要来请示太后了。武则天听了这个汇报怎么想啊?她可太高兴了,她正愁找不到机会把儿子拿下呢,他自己居然乖乖地送上门来了!武则天马上就把这件事当大事来办了。她和裴炎煞有介事地商量:皇帝这么昏庸,我们怎么办呢?商量来商量去,两个人一致同意,没办法,只能废了他。可是废了他让谁来当皇帝呢?是不是就是武则天啊?那也是不可能的。
二、李哲一朝被废
按照当时的情况,继承人的人选有两个:第一个,李哲的儿子,就是被唐高宗立为皇太孙的那个李重照;还有一个人选,就是李哲的弟弟李旦。武则天和裴炎商量后,决定选择李旦继位。为什么呢?这里可有大名堂。如果挑了那小孩当皇帝,那谁是太后呢?李重照的妈妈韦氏就成了太后,武则天就成了太皇太后了。选择李旦,武则天就是太后,太后参政总比太皇太后要名正言顺一些。
在短短的二十多天里,武后马不停蹄,接连办了这么多大事,她终于松了一口气。现在,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她都已经安排得滴水不漏,新皇帝再想有所作为,怕是不容易了。
武则天和裴炎商量好了目标,接下来就要具体实施了。可是实施起来,光靠武则天和裴炎两个人可不行。他们还要取得文官武将中关键人物的支持。在文官之中,武则天选择了中书侍郎刘祎之。刘祎之是何许人呢?刘祎之从小就以文章知名,是武则天的私人内阁—“北门学士”之首,是武后的心腹,对于帮武则天搞阴谋非常内行。与此同时,他又与豫王李旦有着亲密的关系,他曾经两次担任李旦王府的司马,高宗也对他寄予厚望,曾经说,相王是朕之爱子,因为卿出自忠孝之门,请您做相王的辅佐,希望起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作用,李旦对他极为尊敬,他对李旦自然也极其忠诚。两个人情同父子,因为有这样的双重身份,刘祎之当然赞成废黜李哲,改立李旦。有了刘祎之的配合,武则天和裴炎更是如虎添翼。刘祎之堪称政治智囊级的人物,他制订起计划来非常缜密,可保万无一失。文臣搞定了,还有武将。前面说过武则天在李哲亲政之前,不是把两位羽林军将领调到洛阳了吗?她对这两位将领极尽笼络之能事,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这两个人已经归心于她了。
第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武则天把军中心腹将领分别派到并州、益州、荆州、扬州四大都督府,加强当地防卫。这四个地方对于唐朝非常重要。并州是李唐的龙兴之地,也是武则天的老家,同时它还是北方军事重镇。益州物产丰富,又易守难攻,是李唐王朝的大后方,安史之乱中的唐玄宗就是逃往四川避难的。扬州富甲天下,是唐朝财政的重要来源地,当时的人谈起自己的理想,就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意思是说,就算做了神仙,也要到扬州去消费,可见扬州的富贵繁华。荆州是中南地区的都会,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刘备、曹操、孙权你死我活地争夺哪块地盘啊?不就是荆州吗?后来关云长大意失荆州,蜀汉政权马上就一蹶不振了。所以荆州也相当重要。武后让她的心腹将领出镇地方军事、经济重镇,显然是为了避免地方骚动,而这个诏令的发布已经是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嗣皇帝李哲守丧的最后一天。
准备工作做完,接下来就要执行了。嗣圣元年(684年)二月六日,这是一个双日,武则天忽然打破高宗以来单日上朝,双日不上朝的惯例,召集文武百官到洛阳宫的正殿乾元殿上朝。这个通知一出来,大臣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连皇帝李哲也是一头雾水。母亲不是已经让他亲政了吗?怎么自己又发号施令了呢?每个人都有点惴惴不安。不安归不安,大家还都按时到乾元殿,等待皇帝发号施令。到殿后,人们就发现问题了,今天朝堂上怎么少了几个人呢?特别是顾命大臣裴炎怎么没来呢?正在这时候,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四个人就冲进来了。谁呢?中书令裴炎、中书侍郎刘祎之和两位羽林将军程务挺、张虔勖。他们身后是杀气腾腾的羽林军士兵。进殿之后,裴炎抢前一步,大声宣布:“皇帝无道,奉太后令,废皇帝为庐陵王!”话音刚落,两名羽林军立即扑上前去,一左一右将皇帝架下了宝座。可怜的皇帝边挣扎边喊叫:“我何罪?”薄薄的帘子后面传来武则天威严的声音:“汝欲以天下与韦玄贞,何得无罪!”
第三,控制中央禁军。俗话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个政权要想稳定,必须有军队的支持。唐朝从玄武门之变开始,就着力打造一支由皇帝亲自控制的亲兵队伍,这支队伍叫羽林军,他们的向背对于统治者至关重要。武则天要想夺权,必须取得军队的支持。现在,武则天诏令大将程务挺和张虔勖分掌左右羽林军,奔赴洛阳,稳定东都政局,以备不测。武则天这一步棋可走得太重要了,这两个人不久就发挥了关键作用,具体是怎么回事,我们下文再表。
大家注意,武则天的理由合理不合理呢?非常合理!当年唐高宗想要让武则天摄政,宰相郝处俊不是也提出过反对意见吗?他说:天下是高祖、太宗的天下,不是陛下您一个人的天下,您有什么权力想给谁就给谁呢!这个意见一出来,高宗不就心服口服了吗?现在武则天援引的是同一条原则:天下是列祖列宗的天下,李哲想要给一个外姓,这还不是罪过吗?话说到这个份儿上,皇帝已经没有还口的余地了,因为他输的不是别的,而是理。
这可是唐朝宰相制度的一个大变革。本来唐朝实行三省制,中书省出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因为在执行之前门下省把最后一道关,所以宰相集体议政的地点政事堂就设在门下省。可是,随着社会事务越来越复杂,中书省的谋议、出令权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裴炎才会要求担任中书令。而武则天把宰相集体议政的政事堂从门下省改到中书省,意味着从制度上进一步加强中书省的权力。裴炎是顾命大臣,每次宰相开会都由他主持,无形之中就成了首席宰相,这样一来,原本宰相集体议政的政事堂也慢慢变成了一言堂。武则天为什么要这样做呀?一方面,这是和裴炎做的一个交易,裴炎帮助武则天继续掌握权力,武则天也要满足裴炎的权力野心;另一方面,武则天也在为自己打算。过去门下省不是主管审核封驳吗?这个权力不光针对大臣,也针对皇帝,现在武则天削弱了门下省的权力,以后再做什么不合制度的事情就更方便了。
皇帝被拉下殿了,大臣们是什么反应啊?大臣们已经没反应了,都吓傻了,目瞪口呆。再说,面对着虎视眈眈的羽林士兵,谁还敢再说什么呢!一场宫廷政变就这样兵不血刃地结束了。可怜的李哲,刚做了三十六天皇帝就被赶了下来。
第二,进一步调整宰相班子。武则天从当皇后以来,可没少在宰相班子的调整上下功夫。当时的宰相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就一个人:德高望重的老臣刘仁轨,当时他一直留守长安。武则天把他升为品级最高的正二品左仆射,但是仍然让他留守长安,实际上是把他闲置了,意思是洛阳这边的事,他就别插手了。第二部分是几位刚刚提拔的宰相。武则天把这几位新宰相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升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改变头衔,希望他们升迁后能感恩,进一步为她效力。第三部分可是一个重要人物。谁呢?裴炎。上一章说过,高宗死后,武则天能够得到继续发号施令的权力,多亏了裴炎的帮助。现在调整宰相班子,怎么安置裴炎呢?武则天根据裴炎的要求,把他从门下侍中改为中书令,同时做了一个制度上的大调整,把宰相集体议政的机构政事堂由门下省搬到了中书省。有人可能就不明白了:门下侍中和中书令都是三品官,地位平等,裴炎为什么要这样调整呢?
武则天为什么能取得这场政变的胜利呢?关键有三条:第一,准备充分,未雨绸缪。武则天在皇帝守丧、自己执政的时候就把羽林军调到洛阳,以备万一,这就是未雨绸缪。在关键时刻,这支军队果然派上了用场。第二,利用矛盾,争取支持。利用谁和谁的矛盾呢?太子和宰相、大臣的矛盾。无论是裴炎还是刘祎之都不喜欢李哲,都想换一个皇帝。李哲从当太子起就没有给大臣们留下什么好印象,当皇帝之后继续表现不佳,而且油盐不进,相信当时没有几位大臣真正替他惋惜。另外,裴炎和刘祎之也都各怀心事。刘祎之是李旦的老师,当然希望自己的学生上台;裴炎虽然跟李旦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废黜李哲,改立李旦的话,他就有拥立之功,辅政大臣的地位会更加稳固。而且,李哲这个新皇帝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已经把裴炎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所以裴炎虽然是顾命大臣,但是在李哲手下很难有好日子过。裴炎和刘祎之两个人都有提升自己权力的野心,而武则天恰恰利用了他们的野心,先把李哲拉下来再说。第三,严格保密,迅速出手。这么一件大事,武则天只让裴炎、刘祎之、程务挺和张虔勖知道,其他文臣武将一无所知。这样高度保密的计划,执行起来迅雷不及掩耳,皇帝和其他有意见的大臣完全丧失了还手能力。紫宸易主,却又兵不血刃,堪称宫廷政变的典范。
第一,安抚李唐宗室。十二月十七日,武后下令给李唐宗室中辈分高、威望高的高祖、太宗诸子统统加封。大体上说,高祖的儿子加封为太尉、司徒、司空,这是所谓的三公;太宗的儿子加封为太师、太傅、太保,这是所谓的三师。这些都是朝廷的一品大员。这在中国古代可是非常显赫的官职,是了不起的荣衔。武则天这样做是为了安抚李唐宗室,让他们放心,虽然高宗去世,太后临朝,但是,太后还是愿意照顾他们的利益,尊重他们的皇室身份。武则天这样做,一来可以稳住宗室,以免生变;二来堵住了李唐宗室的嘴,也就等于堵住了反对派的嘴。有人不是怀疑她要篡夺李家天下吗?现在李唐宗室都不说话了,反对派还有什么可说的?这是武则天做的第一件大事。
三、李旦糊涂接班
上一章说过,唐高宗死后,武则天在裴炎的帮助下以皇太后的名义发布诏令,把皇帝晾到一边去了。但是,武则天发号施令的时间只能是在皇帝守丧期间,因此只有二十七天。二十七天之后,她只能退回后宫,顶多享有高宗遗诏所认可的高级顾问权。但是,武则天会心甘情愿地把权力交给皇帝吗?从号称天后开始,武则天的梦想就是当皇帝,为此,她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已经不可能回头了。那么,她怎么才能做到在儿子亲政后继续保持权力呢?武则天一刻也没闲着,在短短的二十七天里做了四件大事:
李哲被废了,江山不可一日无主,第二天,连太子也没做过的豫王李旦,稀里糊涂地就被扶上大殿,直接由亲王继位为皇帝,改元文明。李旦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最小的儿子,原名旭轮,当时二十二岁。无论叫李旭轮还是李旦,都是太阳的意思,可以看出当初武则天对他也是寄予厚望。李旦刚刚出生就被封为殷王,三岁即拜单于大都护,父母偏疼小儿子,在李旦这里表现得相当明显。因为是最小的儿子,李旦一直没有离开父母身边。这样的环境养成了他文静柔顺的性格。李旦为人谦逊和蔼,好学工书,在武则天的孩子里最有学者气质。
一、太后图谋夺权
李旦已经是武则天所能够选择的最后一个继承人了,老大李弘病死,老二李贤被废,老三李哲也被赶下皇位,成了庐陵王了。武则天就剩下这么一个老四了,她会真心实意地帮助他当一个好皇帝,还是打算“摘绝抱蔓归”?天下人对武则天这一连串的行动,又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
当皇帝是一件大好事,三宫六院的嫔妃,至高无上的权力,对每个人都是诱惑。但是当两次皇帝是不是好事呢?这就难说了,因为历史上也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是在唐朝的历史上,就有两个人先后做了两次皇帝,这两个人都是武则天的儿子,其中一个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李哲。这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