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
王阳明说:
这段话就是阳明先生对心外无物的解答。后来争议非常大,因为他说得非常玄妙。王阳明到底在说什么呢?有人就认为王阳明的心外之物说的是心即道,道即天。心是哲学本体,无所不包,不是一个人的心了,指的是所有的道。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叫道外无物,而叫心外无物呢?
王阳明微微一笑,说这个问题问得好,刚好借此解答他所说的“心外无物”到底是什么。王阳明接下来说了一段话,这段话就成为五百年来哲学史上最让人费解、屡屡争议的一段话。
有的人又说,这段话就像西方哲学家贝克莱所说的“存在即被感知”。不能理解阳明心学的人就批评他是主观唯心主义、极端唯心主义。其实,那是他们不理解王阳明的境界。你没有到王阳明的境界,不理解他在说什么,怎能简单地给他贴一个“唯心主义”的标签?
王阳明有一次和学生、朋友一起去游南镇。学生看到南镇山岩中有一棵树,一棵开花的树,就很感动,觉得很美。学生转头就问王阳明,先生你说心外无物,但是你看这棵树,“惟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如果我们没到南镇这个地方来,这棵树它就不开花吗?它就不美丽吗?它就没有它自己的存在价值吗?我们现在是见到了,我们要没见到,不知道这棵树呢?它在我心之外,我不知道原来有这棵树,花开花落花满天,它就没有美丽和价值了吗?
那王阳明说的心外无物到底是什么?我们来看他这番话,看他自己的解释。
王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是不是就是简单的如陆九渊当年说的“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是不是就是后来贝克莱说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我觉得不然,我们需要彻底明白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究竟说的是什么。
我觉得如果从训诂的角度来解释,会别开生面、另辟蹊径。我们看几个关键字,“汝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这个关键字是什么?“寂”,寂寞的寂。寂从宝盖头,最早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都知道它是房子的意思。但是也有学生问我说,我们理解这里的宝盖头是房子,但家庭的“家”字,宝盖头下面为什么是头猪呢?家那个字的房子下面应该有老公、老婆、父母、妻儿才对,为什么不是人而是动物呢?
我们来看王阳明《传习录》中记载的一段非常有名的公案,叫“岩中花树”。
我们知道,远古时期,先民造字之初,还没有麦兜那么温顺的家猪。一般解释为猪作为家庭财富的象征,当然那时的猪就是家字宝盖头下面的那个字,“狼奔豕突”的“豕”,是野猪的意思。牛羊猪是什么?三牲,用于祭祀。牛羊猪合祭这叫太牢。没有牛,只有羊和猪这叫少牢。没有牛羊只有猪,这叫特牢,代表三种祭祀的方式。
说到心外无物,就是哲学史上争议非常大的一个话题了。
在远古时期,相比较于牛羊,野猪大概是最难打到的。因为野猪很凶猛。在很多民族早期的神话里,比如说古希腊神话、古罗马神话,包括北欧神话,野猪都是很令人恐怖的,事实上很多英雄不是战死在特洛伊城下,而是被野猪拱死。因此子路第一次去拜孔子为师,头上要插两根野鸡毛,腰间要别两根野猪牙,那代表孔武有力。
王阳明纵声长啸之后,说了一番话:“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经过父亲那座山、理学那道坎、宦官那个坑、生死那道关之后,王阳明从他个体的生命中诞生出这个民族文明的璀璨光芒。这一晚,王阳明大彻大悟了,悟到的是心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奠基理论:心即理,心外无物;过去那种向具体事物寻求真理的做法是错误的。中国五百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心学就此诞生。
郭沫若先生考证说,“家”这个字体现了早先的祭祀文化,最早的房子不是给人住的,是部落祭祀的场所和开部落会议的场所。“国之大事,惟祀与戎”。排第一位的是祭祀,第二位的是战争。祭祀中要用到猪,中国人的这种传统,这种祭祀形式叫做“家祭”。陆游临终有一句名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说明这个宝盖头是祭祀的场所。
每天晚上,王阳明躺进那个棺材里,面对生死。终于在一个风雨之夜,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的时候,他于半夜之中突然坐起来,放声长啸,这啸声照破山河万朵,照见万古长夜。这也就是本书最开头写到的那个场景。《阳明先生年谱》里说,阳明先生“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
寂寞的寂,下面呢?叔叔的“叔”字。我们看到甲骨文中“叔”的原意是手去捡一个豆器,也有一种说法是手去捡一根木杖。那豆器是干什么用的?豆器原来是祭祀中一种很重要的礼器。木杖嘛,祭祀中常用的法杖,更容易理解了。祭祀的时候为什么要去捡豆器和木杖呢?
王阳明花了不少力气,做了一个石棺,就是石头棺材,放在那个阳明小洞天里。经历过吏目死亡这件事之后,他居然不住在“何陋轩”里,每天晚上就睡在那个石头棺材里头。我们知道,大概是受王阳明事迹的启发,金庸先生《神雕侠侣》里的杨过,从小也是成长在终南山的活死人墓,也是从棺材里头成长起来。但是王阳明还不一样,作为一个大思想家,他要借此得到精神的升华。他经历过生死,也旁观过生死,然后以慈悲心笼罩了人世间的生死与苦难。
先看“寂寞”,“寂”和“寞”经常放在一起,寂寞的“寞”也是宝盖头,底下“莫”这个字甲骨文的原意,上下四个草丛中间有个太阳。什么意思啊?太阳落山了,落到草堆里去了。所以“寞”是薄暮的暮的本字,指太阳落下去了,傍晚的意思。太阳落下去代表什么?最早期的人类崇拜大多都是光明崇拜,太阳落下去说明祭祀完成。祭祀完成,神灵退去,然后要收拾祭祀的器物。这种状态叫做寂寞。
岩中花树公案
古人认为,失去了心中的价值归属、核心价值崇拜,人的精神没有了依托,这才叫做寂寞。所以,“汝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王阳明用词很有讲究。花有颜色吗?有人说,当然有颜色了。玫瑰是什么颜色?红色的。百合是什么颜色的?郁金香什么颜色的?花有各种颜色。其实,这些花都没有颜色,是在你眼中有颜色。举个例子,在狗眼中,玫瑰就不是红色,也不是蓝色、黄色的、粉色的。狗只能看到两种颜色,要么是灰色,要么是黑色。因此,花的颜色是那个花在我们眼中形成的光谱反应,而不是花本身有这个颜色。花是在你眼中变成了这个颜色,在狗的眼中就不是这个颜色。
可是,就是明悟了生死,但离大彻大悟还缺一点点契机。这个契机到底在哪里呢?
所以,“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什么叫“明白”啊?明,甲骨文很明确,日月合并以后为“明”。白是什么?白不是白色,最早“白”这个字的意思在甲骨文中是一口多舌的意思,是一张口里有很多舌头,形容一个人在极尽表达,反复陈说。我们说一个人特别能说的时候,就说他很“白话”。“白”就是说的意思,但是为什么要极尽阐释呢?巫者,理解了神的意志,要告诉部落的部众,要把神的意志告诉大家,要把那种价值告诉大家。这叫做“白”。在光明崇拜里,把神的意志、把部落的精神归属、把这种价值宣示给大众,让大众明白起来。
这就让我想起来佛祖释迦牟尼。他原本是乔达摩·悉达多王子,为什么能成佛?在真实的历史中,他是怎么开悟的呢?其实最关键的一个转折就是他出东南西北四门,观人世间生老病死之苦,而明悟慈悲之心,要救苦救难,要度众生归于光明之彼岸。这种慈悲就是王阳明此刻“为尔者重,自为者轻”的“悲伤若此”的关键。这样对生死的明悟,和他自身的生死经历结合在一起,才算得完整,也算得升华。
我们把几个关键词一说,就明白了王阳明说的“心外无物”是什么。王阳明不是说存在即被感知,他说的是一种价值存在。
要知道清人吴楚材、吴调侯编著的《古文观止》总共收了不过两百二十二篇古文,这些文章公认代表了古代文言文的最高水平。明朝两百七十六年历史,共有十二人入选,所谓文坛领袖、文坛奇才如宋濂、刘伯温、方孝孺、归有光等最多不过只有两篇入选,而王阳明独一无二,三篇入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这篇《瘗旅文》。《瘗旅文》写的就是吏目的命运以及王阳明安葬了吏目之后,在他墓前哭祭的这段事。
王阳明的这一观点似乎像极了贝克莱的观点“存在即被感知”。看见花时,感觉到了,花就存在;没有看见时,感觉不到,花就不存在。但是,两个人的思想还是有所区别的:贝克莱是要通过“存在即被感知”这句名言解决认识论问题,到最后为了保证物的存在,贝克莱不得不搬出上帝来保证外物的存在。王阳明不同,其“心外无物”说的是意义问题,和维特根斯坦的“世界的意义在世界之外”近似。也就是说,“心外无物”是指“心”乃生发意义的源泉,不“致良知”,外在世界尽管五彩缤纷,也对我毫无意义可言。
后人一般分析说,此刻的王阳明是在借他人之酒杯浇自我心中之块垒,是在借吏目的人生际遇自伤自怜。这种分析肯定有道理,但如果只是停留在这一层次的话,我觉得还太浅了一些了。如果王阳明只是这种自伤自怜情绪的发泄,他就不可能成为接下来开辟心学的王阳明,而他记载这件事情的那篇《瘗旅文》也不可能名垂千古,成为《古文观止》中的绝世名篇。
所以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不是贝克莱的“存在即被感知”,而是多少类似于维特根斯坦的“世界的意义在世界之外”。所以我们讲,那个花存在不存在是一种纯客观存在,学生问的是一种物理存在,但王阳明回答的却是一种价值存在。
又歌以慰之曰:与尔皆乡土之离兮,蛮之人言语不相知兮。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吾苟获生归兮,尔子尔仆,尚尔随兮,无以无侣为悲兮!道旁之冢累累兮,多中土之流离兮,相与呼啸而徘徊兮。餐风饮露,无尔饥兮。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
心外无物
吾为尔歌,尔听之。歌曰: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达观随寓兮,奚必予宫。魂兮魂兮,无悲以恫。
心外无物是一种价值存在。
王阳明的安魂曲是怎么唱的?
简单地批之为主观唯心主义,是不了解王阳明说这番话的出发点所在。也不要以为价值存在就小,物理存在、客观存在就大,事实上从哲学的角度上来看,价值存在是包含物理存在的。
请注意,这段话很重要。虽然王阳明接着就宽慰自己,不要为此而失了平常心,也不要再沉溺于吏目死亡的悲伤,甚至他接着还为吏目三人唱了两首安魂曲。可是,他一反常态的悲伤却是这件事情的关键所在。
举一个鲜明的例子,我们都知道量子物理学特别有名的一个思想实验,叫“薛定谔的猫”,是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来的。
这是说他自己自从离开父母之乡来到此地,已经两个年头。历尽瘴毒而能勉强保全自己的生命,主要是因为自己没有一天怀有忧戚的情绪,凭着乐观与信念在如此艰难的龙场顽强地活了下来。他没有因为这样的命运而郁郁寡欢,而是告诉自己,不论走到哪里,要快乐,要有希望,才活到今天。可是为什么今天却忽然如此悲伤了?王阳明解释说,自己这是为吏目悲伤得太重,为他想得太重,而为自身想得很轻!
薛定谔想象的实验是这样的:
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二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
一只猫被封在一个密室里,密室里有食物有毒药。毒药瓶上有一个锤子,锤子由一个电子开关控制,电子开关由放射性原子控制。如果原子核衰变,则放出阿尔法粒子,触动电子开关,锤子落下,砸碎毒药瓶,释放出里面的氰化物气体,猫必死无疑。
为什么王阳明会有如此无穷的感怀,他的悲怆又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听听他的自白:
原子核的衰变是随机事件,物理学家所能精确知道的只是半衰期——衰变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如果一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一天,则过一天,该元素就少了一半,再过一天,就少了剩下的一半。物理学家却无法知道,它在什么时候衰变,上午,还是下午。当然,物理学家知道它在上午或下午衰变的几率——也就是猫在上午或者下午死亡的几率。
吏目之死,引起王阳明无穷的感怀与悲怆。他感慨说,古人不会轻率地离开故乡,外出做官也不超过千里。我是因为流放而来此地,理所应当。你又有什么罪过而非来不可呢?听说你的官职,仅是一个小小的吏目而已。薪俸不过五斗米,你领着老婆孩子亲自种田就会有了。为什么竟用这五斗米换去你堂堂七尺之躯?你如真正是为留恋这五斗米而来,那就应该欢欢喜喜地上路,为什么我昨天望见你皱着额头、面有愁容,似乎承受不起那深重的忧虑呢?我固然明知道你必会死,可是没有想到会如此之快,更没有想到你的儿子、你的仆人也会很快地死去。
如果我们不揭开密室的盖子,根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以认定,猫或者死,或者活。如果我们用薛定谔方程来描述这只猫,则只能说,它处于一种活与不活的叠加态。我们只有在揭开盖子的一瞬间,才能确切地知道猫是死是活。
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胡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任其忧者?夫冲冒雾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疠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皆尔自取,谓之何哉!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尔,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
在量子物理环境下,那只猫的生或者是死取决于观察者的意识投射。你哪怕看它一眼,都能决定它的生和死。没有观察者的意识投入,那种客观物理存在就永远无法确定。
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乌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呜呼伤哉!
我们再从逻辑上来看,价值存在同样包含物理存在。我们说宇宙是什么样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一定是我们现在通过科学了解的那个样子的吗?
他们在旁边的山脚下挖了三个坑,把三个人埋了,然后又各上了一碗白米饭,还有一只野鸡。摆上祭品之后,王阳明一声长叹,突然忍不住落泪,对着墓中的吏目说了一番话,非常感人。王阳明在这篇《瘗旅文》中说:
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世界是什么样子,大家认为全世界都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到了哥白尼的时代,从地球中心说突破到太阳中心说。从哥白尼的时代再往后到开普勒三定律到牛顿三定律,我们知道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再到爱因斯坦,再到波尔,再到现在的量子物理学,我们发现我们所了解的、我们所以为的宇宙客观存在,都在不停地被超越。
王阳明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很伤感,想到他们的尸骨暴露在荒野,无人认领,于是就要带着两个仆人,拿着畚箕和铁锹,前去埋葬他们。两个仆人当时就面有难色,人死了为何我们去埋,跟我们又不沾亲带故的。王阳明悲悯地说,我和你们不也像他们一样吗?虽然我们是陌路人,但我们的命运其实和他们不是一样的吗?这么一说,两个仆人潸然泪下,就跟随着阳明带着铁锹,带着畚箕,还带了简单的祭品,到了蜈蚣坡下。
如果我们所说的客观物理存在,就是我们现在科学所研究的那个样子,那就证明物理学再也不可能超越,再也不可能发展了。而人类的科学史告诉我们,未来的科学一定会超越现在的科学。这从逻辑上证明,所知的、现在的、绝对的、客观的物理存在,也肯定不是绝对的、客观的物理存在,所有的存在,都离不开人类意识的参与。这恰恰又证明了王阳明的心外无物。
第二天,又有人来说:“看到坡下堆了三具尸体。”原来是那个人的仆人也死了。要知道当时那个地方就是蛇虺魍魉,瘴疠之地,中原的人到了非常不适应。王阳明也是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才和仆从们从生死边缘爬了回来。而这个吏目就没这么幸运了。在蜈蚣山坡下,三个人都死了。
从训诂学角度看,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即万事万物只有人类意识参与时才能明白,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说的存在是一种价值存在。从量子物理学解读,则证明了王阳明心外无物的价值存在是超越物理存在的。从逻辑学也同样可以证明,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是一种更大境界的存在。
到了傍晚时分,又有人来说,坡下死了两个人,旁边一人在坐着叹息。问明他们的情状,王阳明方知他的儿子又死了。
这一点很重要。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首先悟的是“心外无物”,这为他的心学奠定了一个庞大、坚实的基础。有了心外无物这个基石,才有后面的“知行合一”,才有后面的“致良知”,才有整个心学的大智慧。
王阳明觉得很惋惜。结果到了中午的时候,突然有人回来报告,说在前面的蜈蚣山下,有一个老年人死了,旁边两人哭得很伤心。王阳明一听,说肯定是那个吏目死了,他的儿子和他的仆人正在哭。
因此,一定要搞清楚,“心外无物”的最大本质就是人的一种价值存在。获得这种价值存在之后,人生就有了一个价值支撑,就有了一个价值出发点。其实,这种价值存在也正是儒家一直所提倡的。
王阳明第二天早晨想主动来见见此人,因为这个人从中原来,想问问他中原的情况。王阳明在龙场这么长时间,与内地断绝消息,难得见到中原来了一个人。结果派人去探视,才听说这个吏目一大早带着儿子和仆人已经上路了。
曾有一则新闻说,一个孩子经受不了高考的压力,毫无征兆地走到窗边跳楼自尽。看到这则新闻之后,作为一个老师的我感到很沉痛,既哀之不幸,又怒其不争。当时正是六月中旬,大学里最后一课,我在课堂上就讲到这件事,说现在的年轻人一点挫折、一点坎坷、一点压力都经受不了,动不动就寻死觅活,完全意识不到他的生命不止是他一个人的生命,还是他父母的生命,还是他家人的生命,还是他友人的生命,还是他族群的生命!我当时特别感慨,就发了几句牢骚,说古代的儒家知识分子、年轻人基本上没有自杀的。
一天,傍晚时分,王阳明透过“何陋轩”简陋的篱笆墙的缝隙,看到三个衣衫褴褛、行色匆匆的汉人。这是一名吏目带着一个儿子和一个仆人,将要去更远的地方上任,路过龙场,投宿在一户土苗人家。王阳明从篱笆中间望见他,当时阴雨昏黑,想靠近他打听北方的情况,没能实现。
结果我说了这话之后,有个学生就说,老师,端午节刚过。对呀,那时正是六月中旬,端午节刚过。我说古代知识分子没有人自杀,他告诉我端午节刚过。我说你反应挺快啊,咱们俩交流一下。我说,屈原怎么死的?学生说,自杀的。你不是说没人自杀吗?我又问,怎么自杀的?学生说,跳江死的。我再问,跳的什么江?学生说,汨罗江。我继续问,汨罗江在哪儿啊?在湖南啊。屈原是哪里人?湖北人。好了,问题来了——湖北人要跳江自杀为什么不在湖北跳,而要跑到湖南呢?湖北没有江吗?当时的楚国是千湖之国。那屈原为什么要跳汨罗江呢?
他个人的生死还不足以使他成为开辟五百年心学思想史的一代大宗师。他还需要一种对生死的慈悲与彻悟。
答案很简单,沉江以明志。屈原流放沅湘之际,郢都被破,写下《哀郢》《怀沙》,然后沉江以明志。这叫什么?这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啊。不要说屈原了,“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五百人可以一起横刀自刎,那是为了一个更高的价值观去死,为了一种价值去死。
不,这还不够。
大明灭亡后,江南多少知识分子集体自尽,那也是为了一种价值去死,这种价值本身就是支撑生命的所在。当需要为了价值殉道的时候,眉头都不皱一下。但是反过来,个人的坎坷、个人的挫折、个人一点点小小的磨难,算得了什么呢?
当他历经磨难,终于从最恐怖的诏狱里活了下来,从锦衣卫的追杀里活了下来,从武夷山的虎口活了下来,又从龙场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活了下来的时候,你以为这就算是他过了生死那道关了吗?
屈原怎么说?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王阳明在经历过父亲那座山、理学那道坎、宦官那个坑之后,终于走到了生死那道关前,这是他要完成个人终极蜕变与升华前的最后一道关口。
孟子怎么说?孟子说:“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是《哈姆雷特》中的名言。其实哈姆雷特这句话的背后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内涵,即“生还是死,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一个伟大的人必须面对过生死,思考过生死;一个哲学家、思想家,如果没有面对过生死、思考过生死,他就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哲学家、思想家。
庄子怎么说?庄子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这都是古代先圣的名言啊,很深刻。可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呢?一点点小小的挫折都是大事,为什么?缺乏价值的支撑,无法明白生命的价值存在。所有人都怕死,对不对?人类的终极问题是不朽,怎么追求不朽?每个人的生命就像一滴水一样,就算你再饱满,放在阳光下没多久就被蒸发掉了。这滴水怎么才能不被蒸发掉呢?很简单,放入旁边的长江大河,汇入汪洋大海之中,就永远不会被蒸发掉。这是什么?这就是价值存在。你把你这滴水放进长江、大河,就获得了一种价值存在。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
观悟生死
有此心外无物,人生就可以如何呢?
每个人的生命就像一滴水一样,就算你再饱满,放在阳光下没多久就被蒸发掉了。这滴水怎么才能不被蒸发掉呢?很简单,放入旁边的长江大河,汇入汪洋大海之中,就永远不会被蒸发掉。这是什么?这就是价值存在。你把你这滴水放进长江、大河,就获得了一种价值存在。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
就可以从此——“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