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王家一家人和平常一样,一派和平气象,王天叙的儿子、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正在温习功课,准备科举考试。王华的媳妇,也就是王阳明的母亲在旁边纳鞋底,做针线活儿。王天叙铺开笔墨纸砚,准备练练字。王天叙随手而写,提笔就写了一个“大学之道”,写完在那儿沉吟半晌,念叨了半天“大学之道”,一直没有下文。
改名之后,立竿见影。
旁边那个五年多来一句话都没说过的小朋友不干了,以为爷爷忘记了后面的句子,忽然朗声说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王天叙一想明白这个道理,意识到这个问题,立刻做了个决定,不能再叫“王云”了,要给孙子改名字。改什么呢?老爷子取《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的典故,为孙子重新取名叫作“王守仁”。因此,王阳明其实名守仁,字伯安。后来因为他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被当时的学者尊称为阳明先生,后世普遍称他为王阳明。由此看来,中国人对名字是很重视的,因为一是因为古人比较迷信,二是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汉字是人类迄今为止还在使用的独一无二的象形会意文字系统。它所携带的文化信息,从信息论的角度上来讲叫“元信息”,常有某种神奇之处。
一家人都呆住了,这个孩子五年多不说话,一朝开口,不是叫父亲母亲,上来就是儒家经典《大学》。这还得了?这生来就是“为往圣继绝学”而来的啊!王天叙惊喜万分,再问他一些其他的经典名著,结果王阳明都是张口就来。问他怎么会背的,他说爷爷平常带他在身边,爷爷天天在那里诵读、背诵,他耳濡目染,早已默记在心。
王天叙仔细琢磨僧人的这句话,突然恍然大悟。为了纪念梦中仙人云中送子,自己特意给孩子起名叫“王云”,但在古汉语里,与“云彩”的“云”(雲)同音的“云”字就是“说”的意思。所谓子曰诗云,所谓人云亦云。你怎么就把这个事儿给说破了呢?因为你说破了,这孩子就不说话了。这就是中国人生活的辩证法,所谓“过犹不及”。
这里,其实交代了非常重要的教育真谛:
王阳明将近六岁的时候,有一天在门口玩儿,王天叙在屋里看书。一个僧人经过,远远看到王阳明,忽然走上前来摸着他的头,端详半天之后,感慨地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王天叙在屋里听了很惊异,等他想明白,走出来要问的时候,那个僧人已经飘然而去。
第一,陪伴教育很重要。第二,上行下效,潜移默化才是教育的最好方式。只有你喜欢读书,你的孩子才会喜欢。你都不喜欢读书,你怎么要求他喜欢读书?这就是家庭教育的真谛。
然而,王阳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过了五岁,王阳明还不开口说话,家里人都很着急,甚至有人怀疑他会不会身体有疾。但王阳明的爷爷王天叙却不这么看,他认为自己这个孙子定非池中物,不是一般人。他对这个孩子很有信心,每日把他带在身边。他坚信有一天,奇迹终会出现。我们真的不得不佩服王老爷子对孙子的巨大信心,有的孩子开口晚,但并不影响他们将来对人类文明所作出巨大的贡献。据可知的材料,有两个六岁之前都不会说话的孩子,长大后成为著名的人物。一个是王阳明,另一个是爱因斯坦。
王阳明早年不语,一语惊人,从此一发不可收。他此后读书不仅过目成诵,而且精力超人,涉猎甚广,甚至有点多动症倾向。对此,王天叙很以为然,但是王华很不以为然,甚至为此引发了不少家庭教育矛盾。
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记载王阳明生下来之后“五岁不言”。明代的其他史料,比如王阳明的好友湛若水后来为他写的墓志铭里也明确说,王阳明“六岁乃言”。而那个曾国藩小朋友,却是生下来后见风就长,五岁开蒙,六岁入塾,九岁能诗,十岁能文。
完人之问
因为这个孩子六岁之前根本不会说话。
不管王阳明是不是有多动症倾向,但是他开口说话之后,立刻表现出他天才的一面倒是非常准确的。他不仅涉猎广泛,而且学什么会什么,干什么都入手很快。王阳明十一岁的时候,父亲王华高中状元,在北京当了翰林学士,希望把王阳明带到北京去求学。王天叙也希望孙子能到北京去接受更好的教育,于是打点行装,亲自把王阳明从浙江送到北京。
王阳明带着祥瑞而生,乃至他出生的那座楼都被当地人称为瑞云楼,这是多好的事啊!可是生下来之后不久,王家人就开始担心了。为什么呢?
他们从浙江出发,沿大运河北上,路过镇江的时候,有一帮老朋友就在镇江金山寺的妙高台设宴,款待王天叙。老爷子很高兴,带着宝贝孙子去赴宴。大家好久没见,又是文人雅集,酒酣耳热之后便要联诗作句。大家都在那里闷头苦思,准备写出高妙之作。本来就是在妙高台上嘛,当然想要写出好的诗篇。
但是接下来,两个人的成长历程又似乎充分印证了中国人关于命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所有人都在打腹稿酝酿的时候,只见十一岁的王阳明突然走上去,拿起桌上的笔饱蘸浓墨,笔走龙蛇,唰唰唰地题写了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得太漂亮了:
不过,就王阳明和曾国藩而言,岑氏和曾老爷子做的梦还是有可比性的,尤其是联系到两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将两人放在一起比较,就更有意思了。关于王阳明的这个仙人送子的梦,全是祥瑞,都是好兆头。而曾国藩蟒蛇转世的梦里头,虽然一开始看上去云从龙、风从虎蛮好的,后来却变成一条大蟒蛇,冲着曾老爷子冲下来。曾老爷子不知道是好是坏,才起了个“宽一”的名字。也就是说,关于曾国藩的出生梦与关于王阳明的出生梦相比,好像是有几分逊色的。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史书记载,刘邦出生前母亲曾到河边洗衣服,许久未归,父亲刘太公在家等急了,到河边去找。刘太公发现老婆在河边睡着了,身上还盘着一条龙。龙看到生人来,就盘旋而去,飞走了。随后,刘邦母亲就怀孕了,生下来的孩子就是刘邦。在古时,这类记载的目的就是为了交代这些不凡人物的特殊来历。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不论是王阳明奶奶的梦,还是曾国藩曾祖父的梦,都不可当真,这都是古人宿命论的俗套。一个人成名之后,一定要交代他的来历是如何不凡。不要说王阳明仙人送子、曾国藩蟒蛇转世,据说刘邦还是龙孕呢。
众人一看,大吃一惊。这首诗不仅格律工稳,关键还是想象奇特。他是说自上往下看,江中的金山就像一只拳头打破了扬子江面。那个时候的金山还没有和陆地完全连成一片,这种描述可谓神来之笔。然后又说,醉倚妙高台上的明月。这是暗点,暗点什么?指妙高台之高啊,都可以倚到明月了。所谓高处不胜寒,但是高处也不胜潇洒!站在这绝胜高妙之处,吹一曲箫曲,可以让那神仙洞府中的真龙都陶醉无比。这种意态,何等高妙,何等潇洒。这种高妙潇洒的意态对于金山寺妙高台而言,大概古往今来也只有曾在此赋诗、舞剑、醉酒的一代天才苏东坡可与之相提并论了。众人不禁交口称赞。
曾老爷子惊魂甫定,告诉家人自己刚刚做了一个梦。因为还不知道这个梦是好还是坏,曾竟希就给新生下来的婴儿取了个乳名,叫宽一。这个名叫曾宽一的孩子,就是后来晚清中兴名臣之首的曾国藩。
但问题是,作诗的只是一个才十一岁的孩子。众人点赞之际,也有人不服气。其中有一位老爷子,向来跟王天叙不太对付,一看就怀疑了,这么好的诗怎么可能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写出来的?肯定是王天叙事先在家里写好,让孙子背下来,突然拿出来作秀给大家看。于是那位老爷子就问王阳明,说,这诗不是你写的吧?是你爷爷让你背下来的吧?你要真有这本事,我马上给你重新命个题。你看,这妙高台蔽月山房,就以此为题,你要能写一首,我就相信你。我亲自给你磨墨。
这位名叫曾竟希的老爷子梦到他的孙媳妇就要生了,可是半天生不下来。当时这就有点难产了。难产之际,突然天空中风云变幻,一条龙自云中显现。云从龙,风从虎。但是,等这条龙自云端盘旋而下,降下来的时候,曾老爷子定睛一看,根本不是龙,而是变成了一条大蟒蛇。大蟒蛇直落在曾家的屋脊之上,穿透屋脊,就盘旋到屋梁之上,然后自屋梁上突然一下子俯冲下来。曾竟希吓得“啊呀”一声大叫,紧接着,一阵婴儿的啼哭声传来,隔壁屋子里的孙媳妇生了。
结果王阳明说,不需磨墨,我要像曹子建那样七步成诗。王阳明略一思索,张口就来:
时间过去三百三十九年后,也就是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十月十一日,一位姓曾的老爷子也说,“我有一个梦”。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有关这个梦的情状,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里记载说,“祖母岑梦神人衣绯玉云中鼓吹,送儿授岑,岑惊寤,已闻啼声。”年谱又说,“祖竹轩公异之,即以云名。乡人传其梦,指所生楼曰瑞云楼。”就是说王阳明生下来后,祖母岑氏立刻向家人宣布“我有一个梦”,这是个很重要的征兆。王阳明的祖父王伦,字天叙,号竹轩,大家称他为竹轩公。王伦听了岑氏的梦感到很惊奇,觉得这孩子来历不凡。因为是仙人自云中托梦而生,为了纪念这个梦,就给孩子取名叫“王云”(注意,是云彩的云,繁体字写作“雲”)。这件云中送子的事,不光是王家觉得很神奇,在当地都传为美谈。在浙江余姚王阳明的老家,乡人也都认可这件事,并把王阳明出生的那座楼称作瑞云楼。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这个随着仙人送子之梦而出生的婴儿,就是后来大明王朝的一代传奇人物王阳明。
这首诗一出来,就更不得了了。为什么?王阳明这说的是什么?是说蔽月山房,抬头看山和月,为什么看山比较大,看月比较小呢?这是因为你的视角是自下而上的。如果换一个视角,如果有人眼大如天,自天空而下望之,所谓的高山也不过是沧海一粟,对不对?而只有夜色下的千古明月才是真正的阔大的明月。
岑奶奶梦到自己的儿媳郑氏在怀孕十四个月之后,好不容易终于要生了。就在要生产之前,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神仙,在万众瞩目中身披紫霞圣衣,脚踏五彩祥云,云中仙乐齐鸣、祥瑞齐现。紫霞仙子自云端而下,把一个白白胖胖的婴儿送到了岑氏的怀中。岑氏很紧张,大为惊恐。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突然一阵婴儿响亮的啼声,将岑氏从梦中惊醒。隔壁屋中儿媳郑氏已经临盆,孩子终于生了下来。
这可以说是古诗中最早的相对论了!这里头蕴含的是一种杰出的思维方式。这首诗不是证明了王阳明的文采,而是证明了王阳明是一个思维上的天才。
中国文化传统中,充满了浓重的宿命论色彩,许多伟人成名之后,关于他们的出生都有种种神奇的传说。五百四十五年前,即明成化八年(1472年)九月三十日,一位岑姓奶奶做了一个梦。
说到这儿,我们又要说到曾国藩了。
既然王阳明与曾国藩曾被并称完人,我们就有必要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比较一下,这样更可以看出我们那个“完人之问”的意义来了。
虽然有史料说曾国藩五岁开蒙,六岁入塾,九岁能诗,十岁能文,可问题是,所写的那个诗、那个文在哪儿呢?有没有流传的价值啊?有没有流传下来呢?有没有像王阳明这两首诗可以流芳千古呢?而曾国藩渐渐长成少年时,反而没有王阳明那么惊才绝艳。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王阳明伟大,这么重要,为什么我们感觉王阳明好像不是那么有名呢,甚至可能还不如樊梨花、薛仁贵有名?对于这个现象,我个人的看法是因为民间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戏曲、小说、评书等文学载体;而像王阳明这样的儒家圣人,基本上没有出现在戏曲文化里面。但是,这反过来也恰恰证明了王阳明在庙堂文化中的崇高地位,说明他是不容戏说的。
湖南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曾国藩小时候背书,有个贼趴在他们家房梁上听他背了一夜书。结果一夜之后,贼都会背了,他还不会背。我也考证了一下,倒不完全是空穴来风。一些史料证明,曾国藩的老师、同学、友人以及粉丝,像特别崇拜他的国学大师梁启超都说过曾国藩的天资是比较愚钝的,曾国藩自己也承认过。
说到王阳明,就要说到近代流传甚广的一句名言:“五百年来两大完人,前有王阳明,后有曾国藩。”当然,平心而论,从中国人推崇的完人标准来看,曾国藩可能还是要稍逊于王阳明一点。因此又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儒家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两个半完人,一个当然是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另外一个就是开创了心学的王阳明,还有半个,即后来晚清实学的代表人物曾国藩。当然,不管是“五百年来两大完人”,还是儒家文化的“两个半完人”的说法,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都稳占一席。
说到这儿我们发现,曾国藩现在被王阳明反超过去了。人生的戏剧性由此可以看出。大家都是因梦而生,王阳明之梦的兆头好,可是生下来五岁不会说话;曾国藩的那个梦兆头好像不是特别好,但生下来顺顺当当。但是再发展下去,曾国藩的智商好像又没那么高。而王阳明生下来就让人很着急,但是突然间大家又发现,原来他是一个天才。
哲学上有三大基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永远不会确定我们将往哪里去。而王阳明就是我们这个族群回顾“从哪里来”,眺望“要往哪里去”时绕不过的一个关键性的节点式的人物。
这就涉及我们要讲的那个关键的“完人之问”了。
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思想史。这样的表述指明了我们回顾历史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尤其是回顾本民族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今天在各种场合讲历史,并不是为了茶余饭后以作谈资,而是为我们如今的努力和明天的发展提供可资参悟、有所裨益的思考和借鉴。
究竟是天资愚钝的曾国藩更容易成为一代完人,还是天才绝顶的王阳明更容易成为一代完人呢?很多朋友可能会说,这不明摆着吗?当然是天才更容易成为完人了。
柯林伍德也有一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还真不要这么急着下结论。关于这个问题,王安石写过一篇著名的《伤仲永》,就是写一个叫方仲永的天才儿童,天才着天才着,最后“泯然众人矣”。
克罗奇有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我看了一篇报道,感触很深。哈佛大学开学典礼的时候,一位著名校友说,世上很多优秀的人走不出一个怪圈,就是优秀着优秀着,就优秀成了平庸。我觉得这句话很深刻,很有启迪的意义。事实上,一个并非十分聪明的人,只要他认定人生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反倒更容易实现人生的价值。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他不容易摇摆,很少会受到致命的阻碍和诱惑。但是,一个极聪明的孩子,甚至是太聪明的人,尤其是像王阳明这样的天才,他要走到圣人、走到完人那一步,反倒无比艰难。
另一个叫做“心学之问”,也就是从整个族群的角度上来看,为什么产生于中国的阳明心学能够完全被日本民族所吸收,从而成就了“明治维新”,却没有在它的诞生地产生更大的作用和影响?
那么,这种艰难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王阳明又是怎样一步一步超越了这一切,最终成为一代圣人、一代完人呢?我们将陆续展现他的人生大智慧。这也就是我们要面对的第一个终极问题——完人之问。
一个叫做“完人之问”,即从每个个人的层面上来看,一个聪明的人,应该怎么超越自己的聪明,从而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真正具有人生价值的人。
站在个人角度,我们当然更关心王阳明是怎么超越自我、成就一代完人的。但是,站在族群的角度,我们更应该关注,为什么王阳明的心学能够促使近代日本跨入世界列强之列,而在心学的诞生地中国,却并没有产生那么大的作用和影响。这就是第二个终极之问——心学之问。
今天,我们之所以要重新思考、重新面对、重新聚焦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文学家与书法家,是因为正是这样的王阳明,开启了我们今天仍然必须面对、必须思考的两个终极问题。
心学之问
长啸之后,男子自言自语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接着又说:“至此心外无物,心即理也。”正是从这一刻起,东方哲学史上五百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心学正式诞生了。而在这万山丛棘中开创了心学智慧的大思想家,就是五百多年来的大圣人——王阳明。
日本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自了庵桂梧和朱舜水把阳明心学带到日本之后,日本整个近代的崛起,在现象上看是脱亚入欧,但在思想上看可以说主要是以阳明心学为奠基的。日本从倒幕运动到明治维新,不论是前三杰中的高杉晋作,还是后三杰中的西乡隆胜、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都是阳明心学的忠实信徒。
恰在此时,一道巨大的闪电划过天际,惊天动地的雷鸣声轰然响起,瓢泼大雨哗一下就下起来了。电闪雷鸣撕破了静谧的长夜,就在这电闪雷鸣之中,躺在石棺里的男子突然大叫一声,醒了过来。只见他一身大汗淋漓,神情是大彻大悟,明亮的眼睛里充满了彻悟之后的惊喜。在这种天地应和中,他忍不住纵声长啸。这长啸照破山河万朵,照亮万古长夜。
举一个例子,我们特别能看到阳明心学对日本近代崛起的作用。近代日本也是被美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也曾经被西方列强强迫着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明治维新之初,日本派了一个岩仓使团到西方,希望能够和列强谈判,取消所有不平等条约。但是,实力不济的情况下,恳求、哀求都没有用,只会遭到白眼和拒绝。被拒绝之后,岩仓使团并没有灰溜溜地回国,或者嘴巴上咬牙切齿要报仇雪恨,而是用了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在财力并不宽裕的前提下花费巨资,详细考察了美、英、德、法、荷兰、丹麦、瑞典、瑞士、比利时、奥地利、俄国、意大利十二个经历了资本主义改革的强国。这一年多的考察和学习,才真正奠定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基础。
贵阳的夏夜是多雨的。在一个仲夏的夜晚,乌云密布,云层中时而还有闪电隐现。眼看着一场大雷雨又要来了。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石洞中,有一具石棺,石棺里赫然躺着一位男子。要说这个人是死人吧,他眼皮底下的眼珠偶尔会滚动几下。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他在做梦。要说他是个活人吧,哪有活人躺在石头棺材里头?
那么,岩仓使团为什么会在没有完成固有使命的情况下失之东隅,最后又得之桑榆呢?这其中的关键只在阳明心学的四个字,叫做“知行合一”。岩仓使团的核心人物岩仓具视、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伊藤博文,都对阳明心学推崇有加。因此,章太炎先生说:“日本维新,王学为其先导。”日本学者高濑武次郎则说:“我邦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
为什么呢?因为当年整个修文县、整个龙场驿非常荒凉。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里说:“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当时根本没有人在乎这个石洞,也不会有人感兴趣给它取个名字。但这个石洞注定是一个不凡的石洞,因为石洞中将要发生的事情,会影响整个华夏文明史的进程。
反观我们,中国早在1861年就开始了具有资本主义改革性质的洋务运动,但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当时世界范围内,各国都在轰轰烈烈进行资本主义改革运动。俄国到1861年才废除了农奴制,美国1861年到1865年还在打南北战争,日本1868年才开始明治维新,德意志是1871年俾斯麦才开始铁血执政。但悲哀的是,从世界范围横向看,大多数国家的资本主义改革都成功了,唯独洋务运动失败了,结果导致近代史的格局就是世界列强瓜分中国,造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一百年无比艰难甚至悲壮的历程。
大约五百多年前,准确地说,也就是公元1508年,在大明帝国偏远的贵州布政司,一个叫龙场驿的地方,也就是今天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龙场镇,有一座龙岗山。龙岗山也叫“栖霞山”,这座山的半山腰有一个天然石洞。今天我们把这座石洞叫“阳明洞”,又叫“阳明小洞天”。当然,这是后人给它起的,原来它根本没有名字。
当然,阳明心学在中国也不乏实践者。当年毛泽东进入长沙第一师范学堂,一开始就是以一篇研读心学的文章《心之力》受到杨昌济先生的器重。青年毛泽东更是发过“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的感慨,就是说王阳明之后,后无来者。在宝岛台湾,阳明学校、阳明书院、阳明学堂随处可见。台湾那个普通的草山就是因为更名为阳明山后,才闻名于世的。这充分说明阳明心学是后继有人的。但问题在于,如果从整个国民精神的角度看,我们依旧不得不说,阳明心学的精粹并没有在我们的国民教育里发扬光大,甚至被压抑、被扭曲。
传奇开始的地方
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有句名言,“21世纪一定是王阳明的世纪。”作为华夏子孙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重新反思、借鉴、学习这样伟大的阳明心学的智慧呢?
一个并非十分聪明的人,只要他认定人生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反倒更容易实现人生的价值。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他不容易摇摆,很少会受到致命的阻碍和诱惑。但是,一个太聪明的人,要走到圣人、走到完人那一步,反倒无比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