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的人活得精彩,有的人活得开心,有的人却活得痛苦烦恼,那主要是因为心的态度。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他的痛苦、失败、成功跟快乐,其实都很类似。
一个人要过得很开心,第一个非常重要的态度就是,你要不断有超越的心,不断地超越你原来的自我。
林清玄在自己的文章《欢喜心过生活》里说过:
3
彼此间真诚地相处,能换来人生中意想不到的美好。最后,令人欣慰的是,奥吉有了直面生活的勇气,在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他成了一个奇迹。
善良的人会拥有更多爱的能力。
父亲内特先生也牺牲了大量的时间陪伴奥吉成长,把头盔藏起来,帮助他勇敢走出“禁锢”。最终,越来越多的人被奥吉内心的正直和善良打动……他们帮助奥吉一起对抗世界的残酷和恶意。
有个姑娘在上大学期间,每天中午吃饭时间都会去附近的餐馆做兼职,端饭洗碗。吃饭的时候总是狼吞虎咽,每过几天嘴里被烫的泡才会下去。饭后总是跑着回学校上课。有一次在洗碗时因低血糖晕倒了,是朋友送她去附近的诊所输液。这些事情她从来没给妈妈说过,怕她担心。可是仍然感激朋友一直陪着她,给她买东西吃,让她觉得很温暖。
当奥吉问为什么自己这么丑时,母亲说:“你并不丑,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印记,那是岁月给我们画上的地图。心上的地图,指引我们走向哪里;脸上的地图,记录我们走过的路。”
刘姐说,生活的乐趣,其实是由很多细节组成的,如喜欢的颜色、触觉、形状、质地、气味……如果没有这些,生活的乐趣会减少大半。
母亲普尔曼太太为了奥吉放下学位,每时每刻都在给予奥吉最温暖的关怀。
周国平在《爱与孤独》里面写过这样一段话:
小奥吉在遭受打击的同时也在被世界关怀与安抚。
我们活在世上,人人都有对爱和善意的需要。今天你出门,不必有奇遇,只要一路遇到的是友好的微笑,你就会觉得这一天十分美好。如果你知道世上有许多人喜欢你、肯定你、善待你,你就会觉得人生十分美好,这个世界十分美好。即使你是一个内心很独立的人,情形仍是如此,没有人独立到了不需要来自同类的爱和善意的地步。
他11岁时就已做过53次手术,他曾说:“我知道每个人长相都不同,除了我更特殊一点。”
活在世上,我们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奥吉像一个在操场上逆着人群奔跑的孩子,无助且孤单。
但是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心感受到快乐。
奥吉的上学之路也充满荆棘,同龄人好奇的打量、不留情面的嘲笑也让奥吉愈发敏感。孩子的表达方式直来直往,但也会像一柄锋利的匕首一样伤人。
生活是我们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奇迹男孩》的主人公奥吉是一个天生面部畸形的男孩,反复的矫正让小奥吉面部扭曲。他必须戴着宇航员头盔,仿佛头盔里才是他的世界。
多一点爱的能力,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温暖很多。
2
4
这些年她已经不把听不见当成一种困惑,也并不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妈妈教会她把助听器看作眼镜,于是她便不再难过;初恋教会她把不能拥有的浪漫看作一种与众不同,于是她便不再痛苦了。
愿所有人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上小学的第一天,因为戴着助听器被同学们指指点点的,她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丑小鸭一样。就在她即将走入低谷的时候,妈妈对她说:“如果有人问起你耳朵上戴的是什么,你就告诉他们是助听器,就像眼睛看不清了我们要戴眼镜一样,那听不清了就戴助听器,大大方方地告诉他们。”当时就是这一席话,让她明白了原来化解内心的枷锁是这么容易,原来快乐可以来得这么简单。
那些爱的力量,就是我们看这个世界的态度,是包容世界最糟糕的那些部分,可以抵抗世俗的粗糙,可以让一个人的内心变得安静和深情。
她当时完全被吓蒙了,只能呆呆地拽着手边的裙摆。就这样,他们失去了那次比赛的机会。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她一直对舞伴耿耿于怀,但后来从朋友的口中她才得知,原来从比赛开始的那一刻,她就从来没有跟上节拍,也是那一次她才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那些爱的力量,帮助我们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尽可能地形成自己。
她在3岁那年被确诊为重度神经性耳聋,戴上了助听器。当时爸爸妈妈为了保护她,并没有告诉她这个事实。直到六岁那年,她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舞蹈比赛。就在那次比赛中,不论她怎么跳,舞伴总是比她快一拍,她一再用眼神暗示他不要着急,但是就在第二个旋转过后,舞伴突然甩开了她的手,在众目睽睽之下指着她就大哭了起来。
那些爱的光芒,是我们人生隧道中最亮的光,是冰天雪地中最温暖的阳光。
我在电视上听到一个女孩的演讲。
当你拥有更多爱的能力,你就不会对这个世界冰冷相待。
1
保持成长,比拥有成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