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愉贵人失宠,嘉贵妃悄悄找来张常在,让她入夜时去愉贵人所住的永和宫外,用蜂蜜写上一个大大的“祸”字。嘉贵妃向她承诺:“只要这次事成,我定会在皇上面前举荐你,多多帮你美言。”
就在愉贵人欢欣不已的时候,嘉贵妃却有了重重的危机感。
张常在一心得到皇帝宠幸,虽然知道这要冒很大的风险,但还是答应下来。当夜,提心吊胆的张常在用一罐蜂蜜在永和宫外的墙壁上悄悄写下了一个“祸”字,然后赶快逃走,所幸整个过程并没有被人发现。
为了能得到皇帝的宠幸,后宫妃嫔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来吸引皇帝的注意。愉贵人与张常在是同一时期入宫的,见张常在投靠了嘉贵妃,愉贵人也开始为自己谋划出路。不过,她比张常在聪明得多,她知道,在这深宫里,任何人都是靠不住的,要想吸引皇帝的注意,只能靠自己。她是个能歌善舞的女子,又弹得一手好琴,便常常梳洗整齐,带了侍女到御花园中抚琴清唱。如是几番,果然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并得到了皇帝的临幸。
次日,当皇帝来到永和宫外时,不禁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只见成千上万只蚂蚁布满了墙壁,组成了一个大大的“祸”字。当时,随侍的小太监吓得立刻跪在了地上,口中呢喃起“天降异象”之类的话。皇帝一时大怒,命人将那不懂事的小太监拖走打了二十板子。
或许,弘历可以只爱富察氏一个人,但是乾隆皇帝却注定要有佳丽三千。他一生中爱过许多女人,她们就像他身边的匆匆过客,几乎没有人能从青葱年华一直陪伴到白发苍苍,只有一个女人例外,那便是他的母亲。乾隆皇帝对母亲非常孝顺,如果母亲提出什么意见或建议,他总会悉心听取。
虽是如此,但皇帝还是隐隐地有一种畏惧感。那么多蚂蚁,不偏不巧地在愉贵人的宫外组成了一个“祸”字,这不得不令他深思。
嘉贵妃得宠,曾经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后怅然若失,加之痛失爱子,她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不过,皇帝心里还是把她放在第一位的,只是有时候身体不受思维的控制,每当他看到美艳动人的嘉贵妃时,便把孱弱善良的皇后忘到脑后去了。
一连数日,永和宫成了一个众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不祥之地,整个宫中都在传言,那是因为永和宫里住了一个不祥之人。刚刚得宠的愉贵人突然失宠,心中悲痛不已,命人用清水将那些该死的蚂蚁悉数冲掉淹死了。
嘉贵妃这一路晋升得顺风顺水,其他妃嫔难免眼红。有人站在了她的对立面,也有人主动迎合她,与她结成联盟。新入宫的张常在为了能得到皇帝宠幸,便频繁向嘉贵妃示好。嘉贵妃表面上与她相处融洽,也答应帮她向皇帝引荐,而实际上,嘉贵妃从未对皇帝提起过她。因此,张常在便一直是张常在,始终没有得到晋封,但无形之中,她却成了嘉贵妃的爪牙,很多嘉贵妃不愿意亲自去做的事情,便假以张常在之手去做。
娴妃自幼熟读史书,她从不相信什么“天降异象”之类的鬼话。她忽然想起在家时,有一次父亲领军作战,趁夜派人在敌人的营帐外用蜂蜜写了一个“亡”字,次日敌方便看到了千万只蚂蚁组成的“亡”字,一时间军心大乱,父亲算好了时间,领兵攻入敌营,将对方打了个落花流水。娴妃带着翦风信步来到了永和宫,那宫墙上虽然被水冲洗过,但是依然残留着蜂蜜,又引来不少蚂蚁。
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嘉妃生下了一个男孩,乾隆皇帝为他取名为“永珹”。孩子出生没多久,嘉妃再度得到了晋封——嘉贵妃。
愉贵人面容憔悴,见娴妃来,赶紧施礼。她没想到在自己失宠甚至被认为是不祥之人的时候,娴妃竟然会来看望她,更不会想到,娴妃的到来,将使她重获圣宠,甚至比以往更受宠爱。
永琏的死究竟与嘉妃有没有关?如果大胆地推测一下,或许是嘉妃担心永琏会威胁到自己孩子的地位,因此不惜痛下杀手。但是真相早已被埋没在浩瀚的历史烟云里,我们已不得而知。
娴妃告诉了她宫墙上的秘密,很明显,这是有人在故意陷害踏出。愉贵人愤恨不已,宫中妃嫔众多,她无法判断是谁想要加害自己。她恨不得马上向皇帝哭诉自己的冤屈,当即决定前去求见皇帝,不过,娴妃却劝止了她——与其自己主动找皇上,不如让皇上到永和宫来。
然而,“慧极必伤”却成了这个孩子的可怕谶语。就在嘉妃有孕不久,永琏忽然一病不起,没多久便去世了。皇后抱着孩子冰冷的尸身痛哭了整整三天,乾隆皇帝也为此罢朝数日。永琏是他的掌上明珠,据说,他早就将这个孩子内定为皇位继承人,但遗憾的是,这个孩子却没能等到执掌天下的那一天。
娴妃告诉她,只要她如法炮制,用蜂蜜在墙上写上一个大大的“福”字,永和宫定然会再度成为紫禁城的焦点。
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嘉妃有孕,乾隆皇帝喜不自胜。母以子贵,如果嘉妃能顺利诞下男婴,那么她必然更加煊赫,如果孩子能够成为皇储,那更是一大幸事,从此一生都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是嘉妃深知,乾隆皇帝最宠爱的是皇后所生的永琏。永琏天生聪慧,又在宫廷中得到了良好的教诲,虽然刚九岁,却显现出了同龄孩子甚至是大人也不曾具备的才华。乾隆皇帝经常考他诗文歌赋,永琏总是能对答如流。
愉贵人恍然大悟,连连拜谢了娴妃。娴妃离开后,她立即找来蜂蜜,在墙上写了大大的“福”字。果不其然,千万只蚂蚁很快又组成了一个“福”字,这又成了一道奇观。
女人多的地方是非也多。虽然乾隆皇帝依然深爱着皇后,但是这份爱难免被越来越多的女人分割掉。在最初的一段日子里,贵妃高佳氏一度非常得宠,但是温顺善良的她,并不懂得怎样用权术来维持圣宠。而贵人金佳氏和她正相反,金佳氏懂得怎样投皇帝所好,让皇帝多看自己一眼。她擅长烹饪,经常亲手烹制各种美食给皇帝品尝,因此,每当乾隆皇帝下了朝,又累又饿的时候总会第一个想到她。很快,金佳氏便被晋封为“嘉妃”。
有人将消息报告给了皇帝,皇帝听说后,立即赶了过来。愉贵人赶紧趁机向皇帝诉苦水,道出了蜂蜜的秘密与自己的冤情。
就在娴妃与太后越走越近的时候,后宫中的争宠硝烟已经越来越浓烈。在册封大典结束不久,规模浩大的选秀女活动又拉开了帷幕。在这次大选中,又有六名秀女选入皇宫,其中包括员外郎额尔吉图之女珂里叶特氏、张氏、柏氏。入宫后,珂里叶特氏被封为愉贵人,张氏被封为张常在,柏氏被封为怡嫔。
乾隆皇帝一听勃然大怒,立即派人彻查此事,并调查哪个宫里曾从内务府领过蜂蜜,这些蜂蜜都用在了什么地方。很快,张常在便落网了。可怜这个姑娘进宫后从未受到皇帝的宠幸,就这样被打入了冷宫,从此一生只能在荒凉中度过了。她甚至连向皇帝申诉的机会都没有,本来她还在犹豫着要不要说出指使自己做这件事的嘉贵妃,但是皇帝根本就没给她机会,从此,这个秘密也只能随着她一起进入冷宫了。
人生中的许多东西如同一捧沙,当你抓得越紧时,越容易失去。当你放空心情、放平心态,以一颗纯净淡泊的心去看时,却能收获所有的江河湖海。
出于一种愧疚感,皇帝晋封愉贵人为愉嫔,以安抚她的心。愉嫔复宠,很快有了身孕。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愉嫔诞下一子,皇帝为他取名为“永珙”,并晋升愉嫔为愉妃。
至于那些诋毁自己的流言蜚语,娴妃并没有放在心上。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每一种交往都带有功利性的,有时候两个人感情融洽,只是因为彼此吸引、彼此关照,与任何功利目的都没有关系。
在愉妃之后,纯嫔也曾得到过短暂的宠幸,并被晋封为纯妃,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纯妃生下了皇六子永瑢。至于娴妃,虽然偶尔也被翻牌子,但是从未像皇后、高佳贵妃、嘉贵妃、愉妃、纯妃那样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过。偶尔的几次翻牌子,还是因为太后的关系。
翦风的忠诚,令娴妃非常感动。后来,娴妃也曾几度想要给翦风许个人家,但是都被翦风谢绝了。
后宫中的女人如同花的一生,只在绽放得最绚烂的时候才最耀眼,当花期过后,便徒留寂寞。高佳贵妃是乾隆皇帝除了富察皇后外第一个受宠的妃子,当皇帝的目光从她身上转向嘉贵妃时,她便知道,自己的花期已经结束了。有些东西,如果我们从来不曾拥有过,那么一生都会充满向往与渴望,但是如果得到再失去,短暂的快乐与满足之后,必将迎来漫长的痛苦与失望,甚至绝望。
不过,当娴妃提出要把翦风嫁出去的时候,却遭到了翦风的强烈反对:“奴婢的命是佐领大人和娘娘给的,这一辈子,奴婢谁也不嫁,只想一辈子服侍娘娘,至死不渝。”
高佳贵妃失宠后,一直抑郁寡欢,虽然娴妃时常过来与她做伴,但是也只能解得忧郁之表,却无法解得忧郁之里。每当夜幕降临时,无边的寂寞在她耳畔喧嚣,昔日与皇帝的软语温存在眼前一一浮现。
翦风与娴妃年纪相仿,此时早已到了婚嫁的年纪。她们一起长大,虽是主仆,但是娴妃待她如同小妹。看着翦风清秀的容貌,她无论如何也不希望翦风和自己一样老死深宫。她希望翦风能有一个好的归宿,哪怕只是嫁入寻常人家,也好过老死宫中。
原来,所谓帝王之爱,只是她不该染指的空劳牵挂。她曾经以为,能不能得到皇帝的宠爱都无所谓,她不会爱上一个拥有着无数女人的男人,与皇帝的爱情,只是逢场作戏。但是当皇帝身边有了别的女人时,她才发现自己竟然会吃醋,竟然会感到失望与心痛,原来,她早就爱上了他,那个俊逸潇洒的男人,那个坐拥天下的皇帝。那一刻她忽然懂得了自己受宠时富察皇后的心情。
说到此,翦风愈发伤心,泪水如同决堤的河水般汹涌而下。娴妃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原来只是这等小事,看着翦梨花带雨的样子,赶紧安慰她道:“不管我们做什么,都无法控制别人的嘴,他们爱说什么说什么去,不必理会。”
当弘历还是宝亲王的时候,她的侍女经常与富察氏的侍女口角争执,她与富察氏也是面和心不合。她一度以为,是富察氏太过刻薄。入宫以后,她与皇后之间的矛盾越发激烈,但是自从皇帝身边有了嘉贵妃,她与皇后之间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氛却渐渐消失了。高佳贵妃也曾幻想,说不定哪一天,皇上就会想起自己。她一天天地等,一年年地等,等到年华老去,却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皇帝身边的人一个个地换,燕瘦环肥,沉鱼落雁,却再也没有自己的身影。
娴妃慌忙问她何故,剪风哭诉道:“娘娘这些天来尽心尽力服侍太后,但是宫中一些下人却搬弄是非,说娘娘愚不可及,不去讨好皇上,反而巴结太后。奴婢忍不住和他们辩论了一番,但是他们人多,奴婢说不过他们……”
无尽的相思折磨,一年年摧残着高佳贵妃的身体。在纯妃受宠的那段时间里,高佳贵妃日渐病重。当皇帝抱着怀中美人的时候,却不知道有多少女人为他争风吃醋,甚至泪尽灯枯。
然而,无论是哪个时空,总会有那么一些喜欢对他人评头论足的人。一个午后,娴妃刚从皇太后那里回来,竟见剪风正在房里哭,清澈的泪一滴滴滑落,一双大眼睛愈发水汪汪地楚楚动人。
乾隆九年(公元1944年)的除夕夜,高佳贵妃因为病重,没能参加皇帝在宫中设下的家宴。因为担心高佳贵妃,娴妃也告了假,在高佳贵妃的病榻前陪伴着她。
娴妃每天都会向皇太后请安,规矩礼节从无差错。得了什么好吃的东西,也总要先拿来孝敬皇太后。她在皇太后身上感受到了母亲的温暖,偌大的皇宫里,能够有这么一个人让她信赖依靠,已经让她倍感幸运,更何况这个人还是当今太后。
十几年的时光倏忽而过,回想起当年在宝亲王府的日子,两个人都感慨万千。她们还记得在宝亲王府度过的第一个除夕夜——为了临摹那个“福”字,她们双双被当时还是宝亲王的弘历罚了半个月的例银。两人谈到此处,都不禁笑起来。
在那段时间里,她一直陪侍在皇太后身畔,两人谈天说地,评古论今,聊得非常投缘。皇太后愈发喜欢她,也常常有意无意地在乾隆皇帝面前提起她。在母亲的影响下,乾隆皇帝对娴妃渐渐有了好感。
为了找一找多年前的感觉,高佳贵妃决定再写几个福字,娴妃见状,赶紧劝止说:“姐姐还是不要写了,好好休养吧!”高佳氏努力支撑着自己的身体,笑道:“如果不写一写,只怕本宫这辈子都没有机会了!”娴妃闻言,不禁心中一酸,强忍着眼泪转身去磨了墨,铺好了纸张,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高佳贵妃扶下床。
娴妃被太后称赞了一番,颇有些羞涩,见太后与皇帝母子情深,便知趣地退下了。之后的几天里,娴妃每天都亲自熬制姜汤给皇太后送去,直到皇太后痊愈。
高佳贵妃拿起笔,颤巍巍地蘸了墨,然后写起了“福”字。每一笔、每一个动作,她都显得格外吃力,当一个“福”字写完,她已经大汗淋漓,娴妃赶紧将她扶到床上,说什么也不肯让她再写了。
这一瞬间的好感如同绽放在黑夜里的焰火,在乾隆皇帝心中一闪而过,虽然那份绚烂只持续了片刻,但是那种灼热的炫目感却在他心中种下了美好的种子。
“这个福字,就送予妹妹吧,希望能保佑你福禄顺意,平平安安。”高佳贵妃说着,一丝浅浅的笑在她嘴角盛开,“如果人死后有灵魂……”
虽然娴妃早就嫁给了她,但是几年来,他似乎从未认真看她一眼。尤其是富察格格死后,他对她的疑虑始终萦绕于心,与她之间又多了几分芥蒂。母亲的一番话,忽然让他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她的眼睛楚楚动人,目光里似乎隐匿了无尽的惊惶与无辜。
“呸呸呸,大好的日子,什么生啊死的,快别这么说了,姐姐很快就会好起来,一定会长命百岁的。”娴妃赶紧打断她的话。
墨迹未干时,皇帝忽然过来看望母亲,娴妃赶紧退到一旁。不经意间,乾隆皇帝看到书案上的信,字字娟秀,又颇有风骨。他认得母亲的字,这封信的字体却看着很陌生,便问母亲是出自何人之手。太后立即指着娴妃道:“写信之人,不就在皇帝身旁吗?”之后又借机盛赞了娴妃一番。
“本宫已经这样了,还怕什么呢?如果人死后有灵魂,本宫一定保佑着妹妹,保佑你平安如意,独得皇上圣宠。”
见娴妃亲自煎汤送药,太后甚是感动,拉着娴妃的手嘘寒问暖。自古以来,无论是皇家贵胄,还是平民百姓,婆媳关系的问题一直不曾断绝。儿子最宠爱的女人,往往会成为婆婆最厌恶的女人,而儿子不喜欢的女人,却往往会得到婆婆的垂怜,或许,这也算是一种平衡。娴妃乖巧懂事,又颇通文墨,很得皇太后的欢心。刚好皇太后想要给一位太妃写信,便一边口述,一边由娴妃写下来。
“我才不稀罕什么圣宠,我只要姐姐早日康复,好好活着。”娴妃说着,终于忍不住落下了泪。
皇太后早就知道儿子独宠皇后,对其他妃嫔甚是冷落,娴妃虽曾侍于潜邸,但是在皇帝眼中,却如同空气一般的存在,也不免对娴妃多了几分心疼。那时天正严寒,娴妃一路走过来,白皙的脸蛋被冻得通红,与肩上的红色披风倒是相映成趣,略施粉黛的面庞上竟平添了几分妩媚。
那是她们一起度过的最后一个除夕。除夕夜之后,高佳贵妃的病情越发严重,甚至数度昏迷。乾隆皇帝对她还是有感情的,知道她病重,想到这些年对她的冷落,心中颇为愧疚,于是赶紧晋封高佳贵妃为皇贵妃。皇贵妃位同副后,地位非常之高。然而,皇帝的关心来得太迟了,已经无法挽救高佳皇贵妃的生命。
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的冬天,皇太后染了风寒,娴妃得知后赶紧亲自熬制了姜汤,并由翦风陪着给皇太后送过去。母亲去世后,娴妃愈发怀念慈母的温存,在皇太后身上,她似乎看到了昔日的慈母,因此对皇太后格外孝敬。那种孝敬是发自内心的,绝非刻意伪装。
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正月二十五,高佳皇贵妃已经病入膏肓,一天之中只有三个时辰是清醒的。中午时分,娴妃前来看望高佳皇贵妃。此时高佳皇贵妃已经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娴妃抚摸着她的手,不禁心痛不已。想到前不久刚刚度过的除夕夜,想到高佳皇贵妃送给自己的福字,她越发悲痛。坐在高佳皇贵妃的病榻前,她忍不住泪落如雨。
虽然不懂得怎样逢迎皇帝,但是那拉氏有一颗纯孝之心,那种孝顺不是刻意的伪装,而是发自内心里的善良。
高佳皇贵妃见是娴妃来了,枯瘦的面庞上露出了盈盈的笑意,“妹妹,你可还记得哲妃吗?”
对于那时的娴妃来说,皇帝的圣宠只能是一种奢望。虽然她不在意品阶的高低,但是被皇帝冷落,心里总是有几分难过的。她不善逢迎,因此在入宫最初的那几年里,她很少得到乾隆皇帝的宠幸,甚至一连数日都见不到皇帝的面。
哲妃是富察格格去世后追封的,娴妃有些意外,“当然记得,入宫前夕,她突然病故。姐姐怎么提起了这个?”
回宫之后,无边的寂寞又像黑色的墨一样晕染开去。乾隆皇帝身边的女人越来越多,不过,无论身边有多少佳丽,乾隆皇帝心中最喜爱的永远是皇后。每当有规模盛大的活动时,皇后总要陪侍在皇帝身畔。看着皇后与皇帝并肩而立,后宫中多少女人羡慕不已。有那么一瞬间,娴妃幻想着自己也能与皇帝并肩而立,成为那个母仪天下的人。然而这样的念头仅仅只是一闪而过,如同暗夜里突然绽放的火花,一瞬间便消失不见了。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妹妹,我们都是命不由己的人,有时候,我倒是羡慕哲妃,能够在是非来临前永远地闭上眼睛,很多烦恼,也都不必理会了。”高佳贵妃叹息道。
从此,茫茫世间,她便只剩下两个至亲至爱的人了。父亲与弟弟,是她此生最大的牵挂。岁月在父亲脸上留下了许多痕迹,有皱纹,也有刀伤。想到自己在宫中的处境,娴妃愈发难过。族中人都以她为荣,她又不能将自己的苦楚说出来,尤其是父亲和弟弟,如果知道自己在宫中不受宠,甚至还遭到皇帝的怀疑,不知该有多担心。
“姐姐莫要如此说,以后的路还长着,皇上知道姐姐病了,也非常担忧呢。”娴妃赶紧劝慰道。
回到熟悉的家园,只见一片缟素。家族中人见娴妃归来,纷纷跪地行礼,包括他的父亲纳尔布与弟弟纳里。这种场景令她心痛,只是一个身份而已,却像一道围墙一样隔断了骨血亲情。
然而高佳贵妃只是摇了摇头,无奈地笑了笑,两滴泪从眼角滑落,浸在枕畔。娴妃与高佳贵妃的心境是完全不同的,高佳贵妃得到过乾隆皇帝的宠爱,因此失宠后倍感凄凉。而娴妃不曾得宠,从未拥有过,因此也无法体会失去的痛楚,她所能做的,只有站在悲伤外面去劝慰高佳皇贵妃。高佳皇贵妃的失落与难过,直到娴妃也拥有了相似的经历,才渐渐读懂了她眼角的泪。
偏偏在这个时候,家中传来噩耗:娴妃的母亲去世了!她赶紧请示了乾隆皇帝,回家奔丧。想起多年前母亲对自己的疼爱,她心碎不已,恨只恨自己为女儿身,一生命运都不能掌控在自己手中。她甚至来不及与母亲告别,所有的悲痛,只能化作终生的遗憾。
次日,高佳皇贵妃永远地闭上了美丽的眼眸。这是娴妃亲身经历的第二次生离死别,好在这一次,她也算与高佳皇贵妃有所道别,而哲妃的死突如其来,快得连好好告别的时间都没有。
纯妃越来越得宠,虽然娴妃不在乎什么圣宠,但是却在乎尊严。高佳贵妃、纯妃的出身均在自己之下,却都圣眷正浓,而自己除了一个妃位的空衔,却一无所有。每每想到此,她难免心中难过。
想到含冤而死的哲妃,想到她那发黑的银镯子,娴妃常常从噩梦中惊醒。即便多年过去,她依然无法忘怀。想到这些,她也更加心疼永璜。此时永璜已经十七岁了,清朝政府规定,男子十六岁、女子十四岁便达到结婚年龄,十七岁的永璜已经到了成家的时候。娴妃一直在帮他物色合适的姑娘。
母凭子贵,虽然永璋曾被流言中伤为“不吉”,但是时间一天天过去,曾经的流言蜚语渐渐平息下来,宫中也没见什么大事,可见流言不实。因此,乾隆皇帝也渐渐放下了戒心,对纯嫔和永璋关爱有加,没多久就晋封纯嫔为纯妃,与娴妃同列。
乾隆皇帝为高佳皇贵妃举行了盛大的葬礼,然而葬礼再风光,又有什么用呢?高佳皇贵妃永远地离开了,再也不会回来。
女人本弱,为母则强。纯嫔向来温柔和顺,但是为了永璋,却可以瞬间强大起来。对于后宫女人来说,孩子就是自己的命,皇帝未必是自己一辈子的靠山,但孩子是。
娴妃痛哭流涕,悲伤的样子给皇太后、皇帝等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宫之中人数众多,时常会有人去世,或者被处死。遇到这种情况,大家一般会明哲保身,选择沉默,唯恐惹祸上身。看着娴妃痛哭的样子,乾隆皇帝在心中感叹不已:“后妃死去,很少会有其他妃嫔为她痛哭至此,甚至会有人暗中得意,认为自己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娴妃悲伤如斯,足见其用情至深。”
或许是从那时起,娴妃与纯嫔之间的姐妹情就在一点点破裂了。
高佳皇贵妃薨逝后,贵妃位有了空缺。那时宫中的很多妃嫔都得到了晋封,就连后入宫的愉贵人都已经升到了贵妃位,而娴妃自从册封大典之后却再无晋封,这令太后感到不满。为此,太后亲自建议皇帝,给娴妃那拉氏提一个品阶。乾隆皇帝向来孝顺母亲,何况贵妃位也有了空缺,对于母亲的建议,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纯嫔知道后非常生气,认为是永璜把自己的永璋带坏了,因此一连数日不允许永璋与永璜在一起玩耍。娴妃对此颇有微词,两位母亲自然都偏袒着自己的孩子,看着永璜的脸上也挂了彩,娴妃虽然责备了永璜几句,但更多的还是心疼。
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乾隆皇帝晋封娴妃那拉氏为娴贵妃,册文曰:
永璜喜欢鸟,虽然年纪还小,但是却极擅驯鸟。鸟儿到了他身边,就像能听懂他的话一般,心甘情愿地被他所控制。每每见到皇长兄驯鸟,小小的永璋总是欢喜不已,满脸崇拜地看着皇长兄。不过,驯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有一次兄弟俩在一起逗一只鹦哥,忽然跑过来一只猫,那鹦哥吓得乱叫、乱挠,将兄弟俩的脸都抓伤了。
朕惟化起璇闺,克佐肃雝之范。劳襄椒掖,聿彰淑慎之声。爰考彝章,式颁纶綍。咨尔娴妃那拉氏,性生婉顺,质赋柔嘉,秉德罔愆,协珩璜之矩度,服勤有素。膺褕翟之光荣,兹仰承皇太后慈谕,以册宝封尔为贵妃。尔其益懋温恭,尚祗承夫休命。弥怀谦抑,庶永集乎繁禧。钦哉!
永璋一天天长大,作为长兄的永璜也对这个三弟照顾有加。两个孩子经常一起玩耍,感情非常融洽。乾隆皇帝见到他们兄弟和睦,心中也非常高兴,虽然对娴妃依然没有什么好感,但是由于永璜的缘故,也时常会多看娴妃几眼。
那拉氏孝敬皇太后,完全是出于心底的善良,并没有想到皇太后会帮她和皇帝说话,更没有想到会因此晋封。她在心里越发感激皇太后,与皇太后的感情也愈发深笃。
抚养了永璜以后,娴妃与纯嫔的交集也越来越多。纯嫔诞育了皇三子永璋,两个人做母亲的人在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虽然永璜不是那拉氏亲生的,但是对于这个孩子,她可谓用心良苦。倒不是为了所谓的皇位,她只是求一个心安。她希望永璜能够成为国家栋梁,不负富察格格生前的期望。
然而后宫中又因此传出了流言蜚语:原来娴妃巴结皇太后是有目的的,这手段真是高明啊!
对于后宫女人来说,浩瀚江山只是梦里遥远的故事,她们被锁于深宫,紫禁城便是她们永恒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赢得皇帝恩宠是她们唯一的心愿。为了能达成愿望,她们使出了浑身解数来引起皇帝的注意,哪怕只是被皇帝多看了一眼,她们也会欣喜若狂。
无论你多么正直,在怀疑你的人眼中,你就是有心计。那拉氏没有理会那些飞短流长,依然保持着与皇太后的亲密关系。而这些皆被乾隆皇帝看在眼中,身为日理万机的帝王,他无法分身时刻照料母亲,但是那拉氏却帮他做了许多他想做的事。他对她的感动,正在一点点转化为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