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本书实在引人入胜,我决定重新来过。第三度捧读玩味,又经历了一次从前翻译行为治疗和联合家族治疗的痛苦,草稿躺在抽屉里,几度半途而废。碰巧英玲当时在辅导中心亦以本书作为该学期在职训练的讨论教材,有天谈起这本书,兴奋得频频促我一定要坚持到底。这次幸好有霈、光洁、慧敏、胡生、小九的支持,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帮忙解决和讨论中英对译的问题和中文稿的文字问题。我从他们那儿得到很大的启发,领悟到诸多处理文字的分寸,本来很多不太有把握的地方,在最后定稿时都一一大刀阔斧予以修订。此处,我要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剑霞一直是我工作上得力的伙伴,聪明谦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非常有耐性陪我一起锲而不舍完成了很多烦琐但重要的任务。她利用居家时间帮我读了一部分稿子,我借此机会表达对她的谢意。雅凌是来自法律系羞怯的工读生,她利用假日不厌其烦协助誊稿,清秀的字迹使我不得不佩服她高度的耐力和敬业的精神。玉凤和英华总是灵敏而尽责,我很庆幸平日她们任劳任怨,随时准备学习新事物,与我共同合作,使我在从事此书翻译工作时减少后顾之忧,在此一并致上诚挚的谢意。
于是,三年前东吴社工系的同学找我指导学士论文时,我把其中四个有相同兴趣的蕙光、锦瑛、敏真、奇男聚集一块,每星期研讨此书。那真是一段令人怀念的时光,我愉悦于和书中人物的再度相遇,更有四个年轻的大孩子自然分享他们的原生家庭之旅。我们一边谈,一边动手,一年之后交出了一本厚厚的合译论文。那本论文现在摆在社工系图书室,品质当然仓促生硬错漏百出,但每回想起,直为当时我们用功埋首的团体奋斗感到心疼和温馨。那一年同时另有四个同学一组进行调查研究的论文,后来并获奖助出版,第二年因为自己功课忙,便不再收学生。
柯教授是我最敬爱的老师,他像大海一样包容和支持我们每一个苦修临床心理学博士课程的研究生,鼓励我们按照个人的兴趣发展自己的治学方向和治疗风格。我最喜欢上他的精神分析、个人中心治疗学派和临床神经心理学课。尤其格外珍惜两年前只有我和他两个人上的自我分析课程,每个星期有一整个早上,我可以尽量叙述任何材料并进行自我解析,柯老师经常在我迷惑的地方给予锐利的一刀。后来我撰文《打开虚无感的黑盒子》,记下柯老师的老练、睿智与温和。如今他肯在忙碌不堪之际,读这么多字的稿子并亲自为文作序,我真的感到万分荣幸和鼓舞。
这些年读到许多个人中心治疗、完形治疗、团体治疗、精神分析和家庭治疗的书,特别是这本《热锅上的家庭》,使我内心的虚无和沮丧一层一层剥落,经常反复阅读,或跌入沉思,忆起原生家庭的种种。我的原生家庭和普通家庭一样完整,也一样不完美,读了这本书,我才恍悟那些重大的负担和冲突,对家中的成人和稚弱的孩子已经产生何等的冲击。
最后,不禁想起忧郁而坚强的母亲,日本式负责而性情急的父亲,他们为我付出了太多,我愿意将此书献给他们,报答他们的恩情并陪伴他们共度未来的岁月。
从小到大,同学直呼我为科学怪人,悠游于抽象的数学和仪器纵横的实验室之间。但没有人知道我内心的恐慌,万分恐惧于人生意义的捉摸难定。我于是决定终止对数理科学的热爱,转向宗教,信服“无知的人有福了”,鄙弃世俗的追求和价值。然后认定设在理学院的心理学系大概可以解决人的心灵和存在的问题,毫不犹豫便填上了第一志愿。不久,我的惶惑益深,我最喜欢的仍是实验和认知心理学实验室的操作和推论,结果我又重蹈了以前沉溺数学的覆辙,为摸不着人性而闷闷抑郁。我困惑厌烦,从小我所擅长的无法带给我快乐,所为何来?我想这是我个人内心的障碍,但不知障碍为何。从此,我又游移不定,再度成了低成就动机者;也离开了宗教,差一点转念哲学,因发现哲学也有太多困惑而作罢。行行复行行,我开始强迫自己做很多务实的工作,强迫自己和人群接近交流。有幸在魏恩德博士带领下,竟然从一个最疏离的人走向了团体咨询和治疗的领域。魏老师已回美国执照开业,她有些像中国人般内敛的启蒙,使我在团体中得以按自己的脚步,非常缓慢但自由自在地成长;她的客观和公平,促使我日后做事朝制度、公正和宽厚的方向看齐。
这篇译序竟如此长,只能一方面归于本书治愈了我对人性的渴望,并得以重续对科学的信心,引导我在心理学众领域中找到科学与人性兼具的临床心理学作为安身立命之地;另一方面则归功于本书吸引了诸多同好与共鸣,同心协力得以出版,以分享给更多寻寻觅觅的现代心灵。本书极忠于原著,只每章之前的副标题和引子是我自行撰列,俾适合大众阅读并方便读者翻阅有兴趣的内容。最末附上原著的参考书目,供有心人士查阅。
那一整个学期,我常常拾起这本《热锅上的家庭》,在总图昏黄的灯光下,读过一页又一页,许多生字,许多句子,依旧挡不住疲惫灼热的双眸。书中的人物、情节、对话、解析,仿佛具有清明澄澈的力量,一遍遍慰平了我的心灵。
新春之际,愿那些正陶醉于恋爱的人们,愿那些正在追寻自我和亲密关系的人们,愿那些在家庭中挣扎、痛苦或疏离的人们,在本书的陪伴下,顺利走过热锅上的洗礼,成为一个“不同”的人,建立一个全新的自尊自爱的自己,进而缔结全新的“家庭之爱”。
四年前的秋日,越过椰林大道,踩碎枯干的叶子,在心理系新馆二楼,我们几个研究所的同学,还有师大、“国防医学院”的同仁,总是兴冲冲跑入研究室,和陈若璋教授一起,读她指定的书本和一堆堆论文:家庭治疗历史(内文将提及,此序不再赘述)、系统学派、结构学派、沟通学派、家庭暴力、家庭乱伦……内容既艰涩又令人战栗。陈博士是这个领域出了名的苦行僧,她目前受聘在美国华府历史最悠久、规模数一数二的圣伊丽莎白医院,在那里担任住院心理医师,专攻团体治疗与家庭治疗。
李瑞玲于中国台湾大学总图书馆 东吴中正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