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清朝其实很有趣儿 > 道理是宣传出来的

道理是宣传出来的

相传纯庙于岁暮,偶微行至内阁,见一典籍官,独宿阁中。寒瘦如郊岛,彼不识圣颜也。问何不回寓度岁,对曰:“薄宦都门,妻子均未至,重以档案填委,职掌乏人,惧万一疏虞,因留宿阁中耳。”纯庙颇重之,详询其籍贯科分,并志其年貌,于次日召见。某趋入,天颜温霁,知即昨与接谈者。屏营之下,蒙赐一封口函,谕云:“速持至吏部大堂,但有堂官在,即传旨面交。”某叩头遽出,亦未喻何意。将出东华门,俄腹痛奇剧。僵仆道旁,娄蝭拄弗能兴,虑封函关机要,脱迟误干未便也。彷徨无策间,适同官某经过,呼而告之。托其将封函投交万毋误,及部堂启视,乃朱谕,本日如有知府缺出,即着来员补授,于是吏部遵旨诠注,越日谢恩,乃并非其人,问之,始据实陈奏,纯庙喟然曰:“语云君相不能造命,其信然耶。”

老和尚圆寂事件和厚道熊事件,实际上是同一个故事。同样的故事,后面还有: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运交华盖的典籍官,这厮在内阁辛勤工作不知几许年也,偏偏就是时运不济,始终没能摊上一个外放的肥缺。再这么待下去,眼瞅这老兄就要垂暮年景,以副主任科员的级别退休了。

这个故事是说,在乾隆下江南的时候,遇到一个老和尚,就问:“你多大年纪了?”和尚说:“小衲年纪还小着呢,才刚刚活了一百二十岁。”乾隆笑曰:“你可真敢胡扯,说瞎话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我打赌你还能再活二十年。”果然,二十年后,老和尚圆寂了。

乾隆听说了这个倒霉蛋的故事,就问负责官员管理的吏部,干吗要欺负这个倒霉蛋,不给人家一个肥缺干干?吏部回答说:不怪俺们……俺们已经尽力了,是这厮时运不好……乾隆如何肯信?当即就去找那个倒霉典籍官。也难怪这个典籍官时运不济,他在内阁工作了这么多年,居然不认得皇帝,于是俩人心情愉快地聊了一会儿天,乾隆就回宫了。

江宁燕子矶宏济寺僧默默,于乾隆辛未年恭迎圣驾,上问其年,奏云:“一百二岁。”上笑曰:“和尚还有二十年寿。”遂赐紫衣,默默谢恩而出。乾隆二十年乙亥竟圆寂矣,方信天语之成谶。

次日,一名内侍拿了封密函交给典籍官,让他马上给吏部送去,不得有误。于是典籍官拿了密函出门,刚刚走了两步,却听哎哟妈呀……他的小腹突然痛如刀绞,痛得这老兄躺在地上,连滚带爬……实在是没办法,只好将密函交给一位同事:拜托,帮我把信送到吏部……

这个故事看明白了没有?没有不要紧,那就再看下一个故事:

那名同事拿了密函,到了吏部递交上去,打开一瞧,呵呵,只见密函上写着:如果今天有厅局级干部空缺的话,就让送信的人来负责这项工作……

于是小乾隆跳下马来,拿弓箭对准那头憨厚的熊一通狂射,射完了,乾隆爬上马背,再一回头,哎哟嗬……那憨熊又爬起来了……于是人民群众交口称赞说:乾隆这孩子有福啊,你看看,要是他下马的时候,那头熊突然爬起来,向他打声招呼:哈喽,给你一记左勾拳……你猜那后果会是如何?

于是送信的同事霎时间由副主任科员晋升到了厅局级的领导干部。升职的次日,该领导到朝廷上叩谢皇恩,乾隆一瞧这人,顿时大惊:“你丫是什么人?我根本不认识你……那个送信的典籍官哪儿去了?”

这里有个故事说,乾隆年少时候,老头康熙率一帮孙子们去打猎,老康熙大展神威,施展皇家扯蛋枪,只听嗖嗖嗖几枪,便将一头性格厚道的熊给挑翻在地。然后康熙吩咐道:“孙子们,给你爷爷拿箭射他奶奶个熊……”

新晋领导回答说:“启奏圣上,是这么一回事……那个典籍官,他的肚皮疼,所以我只好就……委屈自己高升了。”

纯皇少时,天资凝重,六龄即能诵《爱莲说》。圣祖初见于藩邸牡丹台,喜曰:“此子神速过于余。”乃命育诸禁庭,朝夕训迪,过于诸皇孙。尝扈从之木兰,圣祖枪中熊仆,命纯皇往射,欲初围即获熊之名耳。纯皇甫上马,熊复立起,圣祖复发枪殪之。归谕诸妃嫔曰:“此子诚为有福,使伊至熊前而熊立起,更成何事体?”由是益加宠爱,而燕翼之贻谋因之而定也。

这三个不同的故事,说的却是同一个道理。

这个问题,恰恰是帝王策术的最高心境,这个心境就是:道理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宣传出来的。如何一个宣传法呢?来看看乾隆是如何打造当时的主旋律的。

这个道理也就是乾隆年间的旋律了,该旋律是这个样子的:人的命天注定,千万不要瞎折腾。谁要不信非折腾,竹篮打水一场空。舒服享福是乾隆,尔等趁早快认命。趴在地上撅起腚,吾皇万岁要大声。赶紧下地去干活,皇帝老倌吃得凶……总之就是“愚民”两个字。

有一件事情,需要我们交代清楚。历史上,“康乾盛世”是相当有名的,老一辈子的人,年轻一代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盛世之治。可是别忘了,夹在康熙和乾隆之间的,还有一个雍正的时代,相比于康熙的六十一年统治,乾隆的六十四年统治,雍正才不过是十三年的时间,而这十三年里,我们听到的却只是血腥的“血滴子”传说,并无什么“盛世”的味道,这又是个什么缘由呢?或者我们也可以把话题变一下,何以康熙是盛世,乾隆是盛世,偏偏夹在中间的雍正就不是盛世?

和气急败坏与民间学者进行学术辩论的雍正不一样,乾隆选择的是另一条更为干脆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