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将进酒:中国历史上一百个酒局 > 第六十六局:将门酒徒

第六十六局:将门酒徒

但我们想不到的是,陈庆之出身寒门,甚至自己并不擅长弓马,血勇、智谋成就了他的传奇。

陈庆之是梁武帝的棋友,后来在北方转战沙场,率数千人击败二万人、七万人、十余万人,直至四十万人。虽然记载不一定完全可信,但敌人无论多么强大,阵营多么坚固,在他面前,无不是“一触即溃”。他在一百四十天内拿下三十二座城池,四十七场战役全胜,“所向无前”。陈庆之在战场上始终穿着一袭白衣,所以北军里流传着“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歌谣。北魏结集了“百万大军”来围剿陈庆之,却被陈庆之创下了三日连胜十一场的记录。最终陈庆之全军覆没,遁入空门,逃回南朝。但接下来他又打败了比坑赵兵四十万人的白起还要可怕的“屠夫”侯景。因为这样的丰功伟绩,梁武帝赞扬他“深思奇略”、“扬声名于竹帛”。

陈庆之死后,家族里出现了一段著名的叔侄问答。陈庆之最小的弟弟陈暄,文采俊逸,但是嗜酒如命,毫无节操,常常言行放荡,得罪公卿。陈庆之兄长之子陈秀觉得有辱家门,但毕竟是自己叔父,不便斥责,于是写信给朋友,希望能劝谏陈暄。陈暄知道后,写了一封信给侄子陈秀。他说:

论起历史上的名将多如星辰,但像孙膑、吴起、廉颇、白起这个等级的并不多。民间演义的排行榜里面,多半还会加入岳飞,甚至吕布、关羽。有一人,曾经“气吞万里如虎”,虽声明不显,但读其传记后让毛泽东也“为之神往”,他就是南北朝时期的战神陈庆之。

“吾好此五十余年”,“老而弥笃”。当年竹林酒徒们风流不远,你难道不钦佩吗?我“寂寞当世,朽病残年”,不每天喝点好酒,又能干什么呢?周顗做吏部尚书,终日醉酒不醒,经常一醉数日,被人称为“三日仆射”;大学问家郑玄一天要饮三百杯,并不妨碍他日后成为一代宗师。我并不觉得他们酗酒就一定是好或者是坏,饮酒从来都是有得有失。能够韬光养晦,避祸保身,就是好处。如果狂悖无礼,借酒装疯,就是坏处。所以我常说,酒就像水一样,“可以济舟,可以覆舟”(比唐魏征早用数百年)。何况古人云:“酒犹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可见这酒,是不可不备,不可不醉。我死后,只希望你们在墓碑上写“酒徒陈”就够了。

主饮:陈暄;主陪:陈庆之;主宾:陈秀;地点:无

这是一篇绝妙的饮酒辞。尤其是酒兵的譬喻,有乃兄陈庆之千里纵横之风,快哉斯言。如果有凑趣的酒徒,彼此攀交,可以用陈暄的名言:“不求同日而醒,但求同日而醉。”这比起“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的浮泛虚无来,要生动得多。在陈暄看来,醒是容易做得到的,而“其醉不可及也”。这是乱世中的“难得糊涂”和及时行乐。那位在洛阳当官,秋风起时,思念家乡的莼菜鲈鱼,于是挂冠而去的张翰,有人劝他,说你如此肆意放纵,难道不顾念自己的名声吗?张翰回答说:“身后的名声,还不如身前一杯酒。”张翰与陈暄,都因酒忘名,不愧是酒中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