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差强人意”这个成语,原是汉光武帝刘秀赞扬将军吴汉的话。吴汉很勇敢,打了败仗不但不垂头丧气,而且能马上加紧准备新的进攻。刘秀赞叹说:“吴公差强人意!”“差强人意”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还不错,比较令人满意。但是我曾见到一些人把这个词用作形容工作不能令人满意,如说:“虽然我们已经做出最大努力了,但是比要的结果太差强人意了。”这就用错了。“差”(读chā),是稍微之意,不是差(chà)劲之意。对词意了解不确切,就会将词用错。
譬如“文质彬彬”一词,不少人理解为文雅、有礼貌,有的词书也将错就错,附合这种说法。改革开放前,这个词还常常用于贬意。其实“文质彬彬”的本意形容人既文雅又很朴实。“文”是文雅之意,是指人的风貌教养,即外在美;“质”是质朴之意,是指人的本性、人格,即内在美;“彬彬”即文质相半之貌。正确理解了词意,才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
有一次,我见一位同志的文章中用了“赤子报国之心”一词,觉得不妥,便问他是否知道“赤子”的意思,结果他嗫嚅半天说不出来。其实,“赤子”就是初生的裸身婴儿,比喻纯洁。“赤子之心”是指纯洁的心。所以,写成“报国的赤子之心”是可以的,而“赤子报国之心”就不通了。
二是,对有些常用成语,由于不真知其意,往往用错。
再如,“以邻为壑”这个词,有的同志理解为“以邻为敌”就错了。壑,是山谷、洼地等积水的地方。战国时魏国宰相白圭治水,把洪水排到邻国去,孟子因此指责他是“以邻为壑”。所以这个词的含义是只图自己的安全便利,而把灾害转嫁给别人。比如,朱镕基总理谈到中国不会将人民币贬值,不会把金融风波的危害转嫁东南亚国家时,就用了“以邻为壑”这个词,用得十分准确。
诸如此类的成语还有一些。譬如,不少人常说“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却不知道“百尺竿”原是指佛教道行造诣达到极高的境界,可不是什么一百尺高的竿子。青年同志嘴头上常说“望穿秋水”一词,却不一定知道“秋水”是指“眼睛”。“一波三折”中的“波”字,不是指“波浪”,而是书法中的右下捺笔,一“捺”中有三次折笔(笔锋的调转)。而“望洋兴叹”也不是望着海洋叹息,“洋”是“阳”字的假借,望阳,即仰天之貌。
三是,有些成语现在的意思大家熟悉,但却不知原意已经发生变化,褒义贬用或贬意褒用。
譬如“天衣无缝”这个词,大家都会用。唱卡拉OK,男女合唱一首歌,配合得很默契,人们就会伸出大拇指称赞道:“真是天衣无缝!”但若问一问什么是天衣?恐怕答对的不多。据唐代《灵怪录》讲,天衣是指天上织女所穿之衣,“本非针线为也”,故其衣无缝。虽有文为证,但我总觉得其解释有些牵强,而另一种解释更为可信。原来汉代时,称印度为“天竺”,当时印度的僧人到中国来,所穿的衣服就是一块布,身上一围,现在到泰国边境还看得见这种式样。天竺人穿的衣服不用针线缝起来,当然无缝。“天衣无缝”一词概缘于此。
譬如,“不求甚解”一词,原为褒义,出自晋代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为陶的字号),其中谈到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所以,“不求甚解”本来的意思是不钻牛角尖,而注重领会书中原意。后来人们只取字面之意,变成读书(或研究问题)不认真,不求深刻理解的意思。又如“墨守成规”一词,“墨”是指战国时期的墨翟,他精于守城,于是称善守者为“墨守”。后来却用于固守己见,“墨守成规”也就成了顽固地守着老规矩而不肯改变之意。
一是,对有些成语,能知其大意,运用也不错,但不知其本意。
贬意褒用的如“洗耳恭听”一词。“洗耳”出自上古的传说,自命清高的许由听到不干不净的话,立刻跑到水边掬水洗耳,以保持耳朵的清白。现在所说的“洗耳恭听”,就不是这个意思了,而是把耳朵洗一洗干净,以便恭恭敬敬地听取良言或美曲。
写作中也常常遇到这种现象,我们用惯的一些词语,若较起真儿来,有些人还真说不清楚它的准确含义。
以上举出数例,都是随笔想到的常见的一些词。当然,写作中用惯了却并不明其意,或者用错了却不知其错的例子还很多,但再列举下去,不免有搬弄词典之嫌了。
生活中似乎很熟悉的东西,往往不一定真的知道它。就拿玉米棒子来说,剥开苞皮,里面是附着玉米环生的玉米须。我们吃煮玉米时,很少有人琢磨这些细细的玉米须竟有何用,反倒觉得它挺碍吃,不易扯干净。我也是吃了几十年煮玉米,才知道它原来是性器官!每根玉米须连着一粒玉米豆,玉米顶穗上落下来的雄性花粉,通过管状的玉米须,到达玉米豆的卵胚珠,使玉米受孕。玉米须还可以入药,具有利尿、止血、利胆、降压等作用。临床上用它治疗肾炎引起的浮肿和高血压,疗效明显。这些奥秘,不考究一番怎能知道。
产生熟知并未真知的原因,当是多方面的。人类知识的长河,以我们有限的人生,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全部去掌握。但是对于我们的专业知识和经常接触的事物,还是要努力求得真知。这就需要我们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遇到疑问,不要轻易放过,须勤问之、细考之、深思之、明辨之,从而获取一个又一个真知,学问就越来越大,熟知与真知之间终可画上等号。